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金类系——楚公■钟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昌平 《南方文物》 201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湖北枝江万福垴遗址今年出土十一件件西周时期楚国甬钟,这是一次颇为重要的发现。在明确为西周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中,当代在楚地出土还是首次。出土地在枝江更有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枝江可能是西周时期楚国都城丹阳所在之地。虽然在传世... 湖北枝江万福垴遗址今年出土十一件件西周时期楚国甬钟,这是一次颇为重要的发现。在明确为西周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中,当代在楚地出土还是首次。出土地在枝江更有特别的意义,众所周知,枝江可能是西周时期楚国都城丹阳所在之地。虽然在传世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枝江说只是淅川说、秭归说等诸多说法中的一个,但这一看法契合于楚文化与江汉地区传统文化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钟 楚国 西周时期 纹饰 鼓部 云纹 枝江 逆钟 万福
下载PDF
周原西周建筑基址概述(下)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全方 《文博》 1984年第2期9-14,43,共7页
(二)扶风召陈西周建筑基址的营造技术。1、下层建筑的营造技术召陈下层建筑基址保存状况及其建筑技术在很多方面尚不清楚。F9台基下四周铺筑有卵石散水,据
关键词 周原 西周早期 西周中期 瓦砾堆 重环纹 泥条盘筑法 西周晚期 张家坡 柱础
下载PDF
周原西周建筑基址概述(上)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全方 《文博》 1984年第1期5-12,共8页
周原考古队自1976年以来,在各兄弟单位的配合下,对岐山京当公社凤雏村西周甲乙两组宫室(宗庙)建筑基址和扶风法门公社召陈村西周大型建筑基址进行了发掘和清理。
关键词 周原 凤雏村 版筑墙 柱础 木骨泥墙 擎檐柱 甲乙 百堵皆兴 杨鸿勋
下载PDF
镐京西周五号大型宫室建筑基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洪春 穆海亭 《文博》 1992年第4期76-80,83+102,共7页
1983年3月至1984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镐京考古队在长安县斗门镇东北的花园村、普渡村、洛水村一带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钻探,铲探出西周时期的夯土建筑基址十余座。西周五号宫室建筑基址,位于西安市西南25公里的长安县斗门镇以北约700米... 1983年3月至1984年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镐京考古队在长安县斗门镇东北的花园村、普渡村、洛水村一带进行了较大范围的钻探,铲探出西周时期的夯土建筑基址十余座。西周五号宫室建筑基址,位于西安市西南25公里的长安县斗门镇以北约700米的花楼子,在镐河故道南岸,东距花园村500米,西北距官庄村400米(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园村 官庄村 京西 发掘简报 客省庄 文化遗址 灰陶 探方 洛水
下载PDF
西周磬与《考工记·磬氏》磬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建军 《乐器》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共3页
作者通过对近十几年来陕西扶风召陈、云塘等遗址出土或征集的西周中晚期石磐进行分析、研究,及与《考工记·磐氏》记载的形制、尺度进行对比,认为:东周磐与西周磬之间存在发展上的承继关系;《考工记·磬氏》造磬理论当在西周晚... 作者通过对近十几年来陕西扶风召陈、云塘等遗址出土或征集的西周中晚期石磐进行分析、研究,及与《考工记·磐氏》记载的形制、尺度进行对比,认为:东周磐与西周磬之间存在发展上的承继关系;《考工记·磬氏》造磬理论当在西周晚期即已奠定了基础;《考工记·磐氏》所载应是磬坯的大致规格,经调音,尺寸会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工记 西周晚期 陕西扶风 承继关系 发掘简报 春秋战国时期 考古工作 演奏实践 磨调
下载PDF
扶风出土的古代瓷器 被引量:2
6
作者 罗西章 《文博》 1986年第4期1-4,95-97,共7页
周原出土的原始青瓷器扶风县北吕、杨家堡和周原其它区域内,曾屡屡发现西周原始瓷器,器形有豆、簋、尊、罐等,有些已作过介绍。现将召陈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器介绍如下:一、四耳青瓷尊(80FCTG 1∶13)高17.5、口径22.5、腹深14.5厘米。圆唇... 周原出土的原始青瓷器扶风县北吕、杨家堡和周原其它区域内,曾屡屡发现西周原始瓷器,器形有豆、簋、尊、罐等,有些已作过介绍。现将召陈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器介绍如下:一、四耳青瓷尊(80FCTG 1∶13)高17.5、口径22.5、腹深14.5厘米。圆唇,侈口,束颈,折肩,圈足,桥形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青瓷 圈足 周原 瓷尊 青白瓷 胎质 黑釉 鼓腹 白釉绿彩
下载PDF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四神瓦当 被引量:1
7
作者 步雁 《文物天地》 2015年第2期21-24,共4页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作为主要用材,瓦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瓦当,是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三种半瓦当(见《文物》1981年3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瓦当是筒瓦...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作为主要用材,瓦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瓦当,是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宫殿建筑遗址出土的三种半瓦当(见《文物》1981年3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瓦当是筒瓦顶端下垂的部分,用来保护屋檐部的椽头,免受风雨的侵蚀,从而延长建筑构件和房屋的寿命,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瓦作,我国古代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物的重要材料,其出现本身就是建筑技术的重大进步。"秦砖汉瓦"一词的流行,则是后世对中国社会进入到大一统封建社会后,建筑技术飞速发展形势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构件 陕西历史博物馆 建筑材料 秦砖 中国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 土木结构 宫殿建筑 建筑技术
原文传递
昔日殷先人有册有典 今日古砖瓦蔚为大观——写在《陕西古代砖瓦图典》出版之后
8
作者 贾云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1期188-189,共2页
秦砖汉瓦素为人们津津乐道,常常挂在嘴边,一是言其数量多,二是言其名气大。大约从北宋起,就有人关注秦砖汉瓦,王辟之的《渑水燕谭录》记载:元祐六年(1090年)宝鸡县权氏曾出土带有"羽阳千岁"几个字的筒瓦。此后历代不乏其人。... 秦砖汉瓦素为人们津津乐道,常常挂在嘴边,一是言其数量多,二是言其名气大。大约从北宋起,就有人关注秦砖汉瓦,王辟之的《渑水燕谭录》记载:元祐六年(1090年)宝鸡县权氏曾出土带有"羽阳千岁"几个字的筒瓦。此后历代不乏其人。延至当代,陕西研究砖瓦的有宋云石、陈直、刘汉基、何正璜、徐锡台、焦南峰、韩钊、赵力光、傅嘉仪、陈根远、赵丛苍、刘怀君等,还有一位砖痴瓦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正璜 王辟之 渑水 汉基 赵力 千秋万岁 秦砖 制陶业
下载PDF
“中国首届风景油画邀请大展”作品
9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2,1-5+9-11+13,共8页
关键词 风景油画 张冬峰 李秀实 天爵 肥目 李至 龚一
原文传递
陕西秦汉瓦当
10
作者 田亚岐 《上海文博论丛》 2004年第4期69-73,共5页
在我国建筑历史上,瓦当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居住的房屋由原先那种简陋易损、狭窄昏暗、茅草搭顶向着经久耐用、宽敞明亮、屋顶敷瓦的方向逐步过渡,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瓦当伴随着槽形板瓦、大弧形板瓦以及筒瓦的使用... 在我国建筑历史上,瓦当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居住的房屋由原先那种简陋易损、狭窄昏暗、茅草搭顶向着经久耐用、宽敞明亮、屋顶敷瓦的方向逐步过渡,这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瓦当伴随着槽形板瓦、大弧形板瓦以及筒瓦的使用而出现。当屋顶敷上槽形板瓦或大弧形板瓦的时候,则出现每一列瓦之间的缝槽,为了避免雨水从中流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瓦当 槽形板 文字瓦当 建筑历史 云纹瓦当 遗址发掘 周原遗址 鹿纹 长乐未央
下载PDF
瓦当:独属于中国人的屋檐守护神
11
《支部建设》 2022年第33期55-55,共1页
瓦,是覆盖于屋顶的建筑材料。而“当”这个字,则是代表着它身为建筑保护者的地位。《辞海》里说:“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瓦当,来自于西周时期的扶风召陈宫殿建筑遗... 瓦,是覆盖于屋顶的建筑材料。而“当”这个字,则是代表着它身为建筑保护者的地位。《辞海》里说:“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瓦当,来自于西周时期的扶风召陈宫殿建筑遗址,那时保护屋檐就是瓦当存在的最大意义,所以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多的装饰,大多是素面的半圆形瓦当,也被称为半规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宫殿建筑 建筑材料 西周时期 保护者 守护神 《辞海》
原文传递
百家姓之邵(shào)姓
12
《侨园》 2021年第2期65-65,共1页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为黄帝、炎帝之后。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2.出于召(shào)方。召,商朝... 姓氏起源1.出自姬姓,为黄帝、炎帝之后。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记载,周初大臣召康公,周同族,姬姓,因食邑于召,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古召方居地召陈,被称为召公或召伯。2.出于召(shào)方。召,商朝时活动在今河南鄢城东召陵一带的黄帝部落的一支,史称召方。大约在公元前1250~前1192年商王武丁时代,召方屡遭商的征伐,西移到渭河和泾水之间,今陕西凤翔东南的召陈。3.出自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凤翔 通志·氏族略 百家姓 姓氏起源 炎帝
原文传递
读《中国古代瓦当研究》
13
作者 李毓芳 《中国书画》 2007年第9期198-198,共1页
古代瓦当研究有着久远的学术历史,早在中古时代,北宋金石学家王辟之、黄伯思等就已经开始对瓦当加以收藏和著录。其后,南宋吕大临、元代李好文、明代王讳等人,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之中辑录了当时发现的古代文字瓦当。清代金石学的发展,进... 古代瓦当研究有着久远的学术历史,早在中古时代,北宋金石学家王辟之、黄伯思等就已经开始对瓦当加以收藏和著录。其后,南宋吕大临、元代李好文、明代王讳等人,也都在自己的著作之中辑录了当时发现的古代文字瓦当。清代金石学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古代瓦当的收藏和著录,这方面的重要著作有朱枫的《秦汉瓦当图记》、程敦的《秦汉瓦当文字》、毕沅的《秦汉瓦当图》和《关中金石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瓦当 秦汉瓦当 文字瓦当 王辟之 吴大激 吕大临 黄伯思 李好文 建筑遗址
下载PDF
陈毅堂兄力保沈阳兵工厂
14
作者 崔文金 《共产党员(下半月)》 2007年第12期48-48,共1页
沈阳兵工厂的前身是奉系军阀张作霖于1920年建立的奉天军械厂。它历经奉系军阀、日本侵略者、国民党政府三个主人,最终于沈阳解放后回到人民手中,并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枪弹厂。
关键词 沈阳兵工厂 张作霖 国民党军 日本侵略者 集团军总司令 华东野战军 解放前夕 法国留学 兼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