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幼儿歌曲中的古诗词演唱范式研究
1
作者 李振霞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深受社会各界人们广泛关注。在幼儿教育中,歌曲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向,为了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让幼儿对更多歌曲全面掌握并熟练演唱,教师就需要着重对古诗... 在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深受社会各界人们广泛关注。在幼儿教育中,歌曲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向,为了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让幼儿对更多歌曲全面掌握并熟练演唱,教师就需要着重对古诗词演唱范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保幼儿可以深化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底蕴。幼儿成长过程中,应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改善教学措施,避免停留在流行音乐演唱教学层面,需要借助古诗词演唱,为幼儿提供良好歌曲演唱氛围,幼儿自然而然的投入其中,就可以感受到古诗词演唱的快乐。教师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将适合幼儿延长的古诗词歌曲内容选取进来,并引导幼儿从节奏朗诵着手,不断熟系和游刃有余的延长,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歌曲 古诗词演唱 范式
下载PDF
古诗词歌曲《七步诗》中的“十三辙”运用研究
2
作者 王安学 滑静 《音乐天地》 2022年第8期35-39,共5页
在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十三辙”这套系统的咬字归韵方法。近年来,古诗词艺术歌曲受到了人们的热爱与追捧,在古诗词演唱的咬字发音上,也运用了戏曲中的“十三辙”系统。将戏曲表演中的“十三辙”系统直接套用到古诗词艺... 在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十三辙”这套系统的咬字归韵方法。近年来,古诗词艺术歌曲受到了人们的热爱与追捧,在古诗词演唱的咬字发音上,也运用了戏曲中的“十三辙”系统。将戏曲表演中的“十三辙”系统直接套用到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中去,两者之间能否完全相互适配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结合“十三辙”的发音规则以及切身的演唱体会具体分析《七步诗》这首作品的咬字归韵方法,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艺术歌曲 古诗词歌曲 戏曲表演 咬字归韵 十三辙 演唱体会 咬字发音 古诗词演唱
原文传递
在中小学进行古诗词演唱教学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白秋童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2期118-119,共2页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然而许多中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只是纯粹的死记硬背,无法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我国自古有"歌诗"的传统,古诗词不只停留于字面,更是可以演唱出来的音乐。...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然而许多中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只是纯粹的死记硬背,无法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我国自古有"歌诗"的传统,古诗词不只停留于字面,更是可以演唱出来的音乐。在中小学推广古诗词演唱,则可寓教于乐,使学生轻松记住古诗词,通过音乐营造的意境加深其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在学习古诗词的同时,提高音乐素养。本文从三个方面:古诗词歌曲演唱、古诗词吟诵、以戏曲曲艺演唱古诗词来论述在中小学进行古诗词演唱教学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古诗词演唱 教学 路径
下载PDF
古诗词演唱中“境”与“韵”的表达方式——以苏轼《江城子·蝶恋花》为例
4
作者 高京伟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3-66,共4页
作为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其艺术性主要体现为"境"与"韵"的结合与呈现。这既需要歌者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又要具备纯熟的歌唱技巧作为艺术呈现载体。
关键词 古诗词演唱 意境 韵腔 移情 纯意象性对象
下载PDF
古诗词歌曲《虞美人调》的演唱与文化内涵
5
作者 陈利敏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2年第1期109-111,共3页
古诗词歌曲以独特的声、腔、意、韵、美成为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华。本文是以姜一民作曲的《虞美人调》为例,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唱特点及文化内涵等多重角度的探究,以期更加直观、清晰的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达到更好演绎《... 古诗词歌曲以独特的声、腔、意、韵、美成为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精华。本文是以姜一民作曲的《虞美人调》为例,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唱特点及文化内涵等多重角度的探究,以期更加直观、清晰的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达到更好演绎《虞美人调》的艺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美人调》 音乐分析 古诗词歌曲演唱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古诗词演唱和现代歌曲演唱的区别
6
作者 王德英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1年第11期146-146,共1页
古诗词演唱是推广、宣传中华民族这种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语言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古诗词精练的语言、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含蓄的情感、深远的意境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推广古诗词演唱,提高古诗词演唱技艺,使之为人民大众服... 古诗词演唱是推广、宣传中华民族这种最古老、最具有代表性语言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古诗词精练的语言、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含蓄的情感、深远的意境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推广古诗词演唱,提高古诗词演唱技艺,使之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精神文明服务,是每个音乐老师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演唱 现代歌曲演唱
下载PDF
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三首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
7
作者 马钰 《音乐时空》 2014年第5期65-65,共1页
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是声乐演唱艺术中最为独特的艺术歌曲体裁形式,罗忠镕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创作出具有民族时代气息的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三首,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声部音乐的生命力。本文分别从《秋之歌》三首的诗词语言... 中国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是声乐演唱艺术中最为独特的艺术歌曲体裁形式,罗忠镕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术创作出具有民族时代气息的古诗词声乐艺术套曲《秋之歌》三首,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声部音乐的生命力。本文分别从《秋之歌》三首的诗词语言本体、音乐艺术特性以及声乐演唱中唱腔技巧性等角度对《秋之歌》进行详细的分析。引导人们在欣赏跟演唱中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表现以及艺术形象的塑造,提高声乐演唱者的音乐演唱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忠镕《秋之歌》古诗词套曲演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