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芜北段与梅山铁多金属矿床有关的辉长闪长玢岩的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对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时限的约束 被引量:5
1
作者 车林睿 余金杰 +2 位作者 王铁柱 陆邦成 王贤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05-1820,共16页
梅山铁多金属矿床是宁芜盆地内代表性矿床之一,其Fe-Cu-Au-Mo矿化与辉长闪长玢岩密切相关。本文对含矿辉长闪长玢岩及矿体下部的新鲜辉长闪长玢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分别为(137.8±1.7)Ma、(141.2±1.0... 梅山铁多金属矿床是宁芜盆地内代表性矿床之一,其Fe-Cu-Au-Mo矿化与辉长闪长玢岩密切相关。本文对含矿辉长闪长玢岩及矿体下部的新鲜辉长闪长玢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分别为(137.8±1.7)Ma、(141.2±1.0)Ma。因此辉长闪长玢岩形成时间应在138-141 Ma,伴随的Fe-Cu-Au-Mo矿化稍晚,都属于早白垩世,受区域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作用制约。根据年代学和地质事实证据,初步认为宁芜盆地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从北段开始,火山活动持续时间至少为7-10 Ma。辉长闪长玢岩中古老锆石年龄变化于1898-1903 Ma、1163 Ma和292-296 Ma,时代分别为古元古代、新元古代和早二叠纪,暗示着岩浆上侵过程中基底岩石对岩浆可能有混染作用,表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存在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和中—晚元古代褶皱基底的"双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辉长闪长玢岩 古老锆石 梅山铁多金属矿床 宁芜北段
下载PDF
西伯利亚雅库特金伯利岩中四颗古老锆石巨晶的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特征——对区分金伯利岩中锆石巨晶的启示
2
作者 孙晶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48-3558,共11页
金伯利岩中的锆石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细粒锆石(一般小于200μm)和巨晶锆石(一般大于500μm)。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金伯利岩中粒径较大的巨晶锆石的U-Pb体系在高温的地幔中一直保持着开放状态,直到寄主金伯利岩浆的喷发才使地幔锆石的... 金伯利岩中的锆石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细粒锆石(一般小于200μm)和巨晶锆石(一般大于500μm)。前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金伯利岩中粒径较大的巨晶锆石的U-Pb体系在高温的地幔中一直保持着开放状态,直到寄主金伯利岩浆的喷发才使地幔锆石的U-Pb体系封闭,因此这些巨晶锆石是确定金伯利岩年龄的重要矿物之一。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金伯利岩中还存在一些时代远老于金伯利岩年龄的锆石,也具有较大的粒径(以下称古老锆石巨晶)。它们的存在无疑影响了利用锆石U-Pb方法确定金伯利岩年龄的准确性。本文以西伯利亚雅库特(Yakutia)金伯利岩省中的四颗古老锆石巨晶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年代学、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组成,讨论古老锆石巨晶的来源。同时,我们统计和对比了全球多个金伯利岩中能够确定金伯利岩年龄的锆石和古老锆石巨晶的形态学、U、Th含量和微量元素组成、Hf-O同位素等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金伯利岩中的古老锆石巨晶的t_(DM)年龄和O同位素组成与可以用来确定金伯利岩年龄的锆石巨晶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些手段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用来区分可确定金伯利岩年龄的锆石巨晶和古老的锆石巨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锆石巨晶 古老锆石巨晶 金伯利岩 判别方法
下载PDF
最古老陆壳物质: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万渝生 颉颃强 +4 位作者 董春艳 第五春荣 周艳艳 何海龙 卢俊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96-2311,共16页
最古老陆壳物质指≥3.9 Ga锆石和≥3.8 Ga岩石,其发现是了解地球最早期陆壳形成演化的关键.全球范围内,迄今已在近20个地区发现最古老锆石,在8个地区发现最古老岩石.最古老锆石遍布各个大陆,主要存在于太古宙岩石中,但在许多地区仅有1~... 最古老陆壳物质指≥3.9 Ga锆石和≥3.8 Ga岩石,其发现是了解地球最早期陆壳形成演化的关键.全球范围内,迄今已在近20个地区发现最古老锆石,在8个地区发现最古老岩石.最古老锆石遍布各个大陆,主要存在于太古宙岩石中,但在许多地区仅有1~2颗发现.西澳杰克山-纳瑞尔山是≥3.9 Ga锆石发现最多的地区,全球最古老4.4~4.3 Ga锆石也来自这里.它们普遍显示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组成上与花岗质岩石中的岩浆锆石类似,表明陆壳岩石在地球形成之后不久就出现了,在冥古宙晚期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最古老岩石主要分布于北半球,规模通常很小,但在西南格陵兰分布范围很大,达1000 km^(2)以上.岩石以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onalite-trondhjemite-granodiorite,TTG)为主,一些地方存在以变质玄武岩和超基性岩为主的表壳岩,也有条带状铁矿等沉积岩存在.>3.5 Ga TTG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存在变化,普遍具有低的Sr/Y和La/Yb比值,表明它们大多形成于相对低压的条件下.≥3.5 Ga岩浆锆石和碎屑-外来锆石Hf同位素组成存在大的变化,ε_(Hf)(t)从正值到负值都有,大多数锆石都具有负的ε_(Hf)(t)值,暗示其大多来自于富集地幔或类似于球粒陨石储库的物源区.Hf同位素组成富集的古老TTG岩石和锆石(≥3.9 Ga)在全球多个地区存在,支持了岩浆海事件形成全球性镁铁质-超镁铁质地壳的认识.在3.8 Ga,最古老陆壳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条件已显示出多样性,表明陆壳在那时就已达到较高的演化程度.代表早期陆壳演化重要转折的壳源富钾花岗岩在3.65 Ga之后才开始形成,大规模形成的时代更晚.一些地区(西南格陵兰,加拿大的萨格利克-希布伦)存在大规模~3.5 Ga基性岩墙群,表明某些地区陆壳在那时规模就十分巨大,达到了相当的刚性.最古老陆壳物质形成方式存在争论,主要有陨石撞击、冰岛模式、岛弧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古宙-始太古代 古老岩石和锆石 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 大陆形成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