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古隆起灯影组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 被引量:133
1
作者 罗冰 杨跃明 +3 位作者 罗文军 文龙 王文之 陈康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6-426,共11页
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区深层最古老的震旦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宏观、微观特征观察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的深入研究,表明灯影组储层为"丘滩相+岩溶"复合成因类型,储层发育受丘滩相的控制,岩溶叠加改造扩溶或新增孔隙... 以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区深层最古老的震旦系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储层宏观、微观特征观察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的深入研究,表明灯影组储层为"丘滩相+岩溶"复合成因类型,储层发育受丘滩相的控制,岩溶叠加改造扩溶或新增孔隙(洞)是现今储集空间的主体。同时提出桐湾期灯影组岩溶为早成岩期层控(受丘滩相约束)型风化壳岩溶,川中古隆起区丘滩相与区域性岩溶作用的大面积叠合是灯影组储层大规模连片发育的关键。受丘滩相发育程度和岩溶改造强度差异的影响,古隆起区不同区带储层发育程度存在差异,高石梯构造—磨溪构造西侧南北向带状区为储层发育"甜点"区。灯影组储层预测的关键在于丘滩体的有效识别和岩溶地貌的精细刻画,寻找与磨溪—高石梯类似的丘滩体和岩溶残丘—岩溶陡坡叠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中隆起 灯影组 岩溶 储层 控制因素 分布预测
下载PDF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及对震旦系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105
2
作者 许海龙 魏国齐 +5 位作者 贾承造 杨威 周天伟 谢武仁 李传新 罗贝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6-416,共11页
基于大川中地区近期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结合钻井与盆地周边露头资料,探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不同时期不整合发育特征,研究古隆起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发育震旦系不整合、古生界不整合、中... 基于大川中地区近期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成果,结合钻井与盆地周边露头资料,探讨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不同时期不整合发育特征,研究古隆起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发育震旦系不整合、古生界不整合、中生界不整合等重要区域不整合,根据不整合发育特征和剥蚀量,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雏形期、发育期、稳定埋藏期和调整定型期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古隆起构造演化对震旦系天然气成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整合控制了与古风化壳有关的古岩溶储集层的发育;古隆起构造演化控制了有机质热演化及油气运聚过程;古隆起形态变迁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成与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隆起 震旦系 构造演化 天然气成藏 不整合 岩溶
下载PDF
中国古生代碳酸盐岩古岩溶储集特征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83
3
作者 康玉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共12页
中国古生代具有多时代、多类型原型盆地叠加复合的特点,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广、厚度大,受多期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古岩溶十分发育。古岩溶的纵、横向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目前已在中国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十多个大型油气田。为了... 中国古生代具有多时代、多类型原型盆地叠加复合的特点,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广、厚度大,受多期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古岩溶十分发育。古岩溶的纵、横向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目前已在中国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十多个大型油气田。为了在我国古生代碳酸盐岩中发现更多、更大的油气田,从古生代构造演化、古岩溶发育期次、古岩溶特征、古岩溶成因、古岩溶储集特征及控油气作用等方面,并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论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储集特征与油气分布。结果认为:中国古生界油气藏特征及分布规律与国外基本相似,油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并与断裂带及区域性不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代 岩溶 储集体 构造 油气田 油气藏 特征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发育特征 被引量:65
4
作者 郑聪斌 冀小林 贾疏源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0-288,T002,共10页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储集体,属于古岩溶长期发育的产物。本文依据古岩溶发育的形迹,将古岩溶类型划分为层间岩溶、风化壳岩溶、缝洞系岩溶三类。并以水岩相互作用的原理,讨论了三类不同成因的古岩溶形成的古水文条件及... 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储集体,属于古岩溶长期发育的产物。本文依据古岩溶发育的形迹,将古岩溶类型划分为层间岩溶、风化壳岩溶、缝洞系岩溶三类。并以水岩相互作用的原理,讨论了三类不同成因的古岩溶形成的古水文条件及发育特征;提出了三类岩溶的识别标志,并阐述了古岩溶型储集层的地质特征及发育规律,开拓了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岩溶 储集层 奥陶纪 岩溶发育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古岩溶及其所控制的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60
5
作者 郭建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6-64,共9页
低孔低渗的碳酸盐岩通过长期的地表风化淋滤、溶蚀之后可能会成为较好的油气储集岩体。本文通过钻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探讨轮南地区奥陶系灰岩中的古岩溶及其对储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区内古岩溶主要形成于早石炭世,岩溶作用所形成... 低孔低渗的碳酸盐岩通过长期的地表风化淋滤、溶蚀之后可能会成为较好的油气储集岩体。本文通过钻井、测井及岩心等资料探讨轮南地区奥陶系灰岩中的古岩溶及其对储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区内古岩溶主要形成于早石炭世,岩溶作用所形成的角砾岩相是重要的储集岩类,无论是在横向上或垂向上这种储集岩体均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储层 非均质性 奥陶纪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白云岩及古岩溶的形成与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 被引量:67
6
作者 王运生 金以钟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8-16,共9页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中次生白云岩及古岩溶是下二叠统主要的非构造圈闭储层之一。该文通过对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古岩溶特征的研究,论述了白云岩和古岩溶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同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以及大中型裂缝圈闭与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二叠统 白云岩 岩溶 峨眉地裂运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大油田形成的地质条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61
7
作者 康玉柱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大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大油田。它是1990~1997年发现的,2002年已控制含油气面积约1000km2,已获探明油气储量为2.5×108t。它的发现对塔里木盆地乃至全国寻找这一类型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论述了塔里...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大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大油田。它是1990~1997年发现的,2002年已控制含油气面积约1000km2,已获探明油气储量为2.5×108t。它的发现对塔里木盆地乃至全国寻找这一类型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论述了塔里木大油田的沉积是属古克拉通盆地坳陷型的海相碳酸盐岩;它处于克拉通古隆起—沙雅隆起上,而且断裂和区域性不整合十分发育,有利于油气富集;由于它南邻满加尔生油坳陷,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区;经海西期两次构造运动造就了本区奥陶系古岩溶十分发育,形成了孔-洞-缝良好的储集体。并有4期油气运聚和成藏过程等是形成大油气的基本条件。预测该油田可形成8×108~10×108t的特大型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田 构造 岩溶 圈闭 生界油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大型油田地质特征及勘探思路回顾 被引量:67
8
作者 翟晓先 云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573,共9页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是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油藏为主的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大油田,储量规模超过十亿吨。笔者从其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油气藏特征与成藏模式等方面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与认...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是以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油藏为主的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大油田,储量规模超过十亿吨。笔者从其构造演化与沉积特征、油气藏特征与成藏模式等方面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实践表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的不断丰富与完善是塔河油田发现和不断向外围、深部拓展的理论基础;成熟、配套、有效的勘探技术方法是实现重大发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碳酸盐岩 勘探成果与认识 塔河地区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气田古岩溶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61
9
作者 夏日元 唐建生 +3 位作者 邹胜章 梁彬 金新峰 姚昕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9,共7页
古岩溶为地质历史时期而非现代营力环境下形成的岩溶,深岩溶为不受地表侵蚀基准面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深埋藏岩溶作用。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有溶蚀孔洞、溶缝等,非均质性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复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油气储集规... 古岩溶为地质历史时期而非现代营力环境下形成的岩溶,深岩溶为不受地表侵蚀基准面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深埋藏岩溶作用。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有溶蚀孔洞、溶缝等,非均质性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复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油气储集规律复杂。油气田碳酸盐岩的内在因素(结构成因类型、物理力学性质等)以及各地质历史时期所处的地质环境构成古岩溶的形成条件与影响控制因素。本文将古岩溶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与突破口,系统研究了古岩溶和深岩溶的形成条件、影响控制因素与发育特征,最终实现了预测油气聚集有利发育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岩溶 碳酸盐岩 油气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古岩溶特征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55
10
作者 康玉柱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2-480,共9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分布广、厚度大。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及沉积体系自身的特征使古岩溶十分发育。古岩溶的纵、横向分布控制着油气分布,目前已发现十多个大、中型油气田。从古岩溶发育的期次、岩溶的分布及其类型、古岩溶成因、岩溶储...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分布广、厚度大。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及沉积体系自身的特征使古岩溶十分发育。古岩溶的纵、横向分布控制着油气分布,目前已发现十多个大、中型油气田。从古岩溶发育的期次、岩溶的分布及其类型、古岩溶成因、岩溶储集特征及控油作用等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寒武系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 储集体 油气田
下载PDF
塔北、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深埋藏古岩溶 被引量:48
11
作者 郭建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及结合实验室包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资料对塔北、塔中两地区深埋藏古岩溶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古岩溶,即不整合面古岩溶与深部古岩溶。在不整合面古岩溶中,由于岩性及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古... 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资料及结合实验室包体测温、碳氧同位素等资料对塔北、塔中两地区深埋藏古岩溶进行了综合研究,划分出两类不同性质的古岩溶,即不整合面古岩溶与深部古岩溶。在不整合面古岩溶中,由于岩性及构造背景的差异导致古岩溶的剖面结构也完全不同。深部古岩溶存在有三种成因类型:①热液溶解作用;②有机酸溶解作用及③混合水溶解作用。不整合面古岩溶是研究区内的主要岩溶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面 岩溶 岩溶剖面 深部岩溶 生代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多期次风化壳岩溶洞穴层 被引量:45
12
作者 徐国强 李国蓉 +3 位作者 刘树根 武恒志 田纳新 李智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7-568,共12页
洞穴层是识别多期次岩溶旋回的标志,是岩溶旋回连接沉积旋回及周期性海平面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古地貌恢复,将从钻井剖面中识别的洞穴层归位到早石炭世古地貌剖面中,根据洞穴层总是沿稳定古潜水面发育的特点划分对比洞穴层。通过洞穴... 洞穴层是识别多期次岩溶旋回的标志,是岩溶旋回连接沉积旋回及周期性海平面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古地貌恢复,将从钻井剖面中识别的洞穴层归位到早石炭世古地貌剖面中,根据洞穴层总是沿稳定古潜水面发育的特点划分对比洞穴层。通过洞穴层的形成条件、充填结构分析,推断洞穴层发育序次、洞穴层与其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的时空对应关系,并据此对洞穴层进行盆地范围内跨地区对比、总结斜坡及岛屿两种不同的洞穴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海西期,塔北、塔中、和田古隆起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陆块内部发育了3个期次的风化壳岩溶洞穴层,其序次为下老上新,它们是在早石炭世间歇性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其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分别为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段、生屑灰岩段、下泥岩段中上部。洞穴层内部多旋回“坍塌角砾-地下河沉积”组合是斜坡内陆区潜流面的迟后上升效应,洞穴层与洞穴等时层的时空对应关系对于大型古岩溶事件的断年及洞穴层的分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早海西期 风化壳 岩溶 洞穴层 岩溶洞穴 多期次 海平面变化 地貌恢复 发育模式
下载PDF
湖南慈利灯影组古油藏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46
13
作者 赵宗举 冯加良 +1 位作者 陈学时 周进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湖南慈利南山坪乡上震旦统灯影组古油藏形成于晚志留世一早泥盆世时期,主要储集空间为灯影组白云岩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溶洞和裂缝。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使其上覆盖层抬升、剥蚀,从而使其彻底破坏。该古油气藏的发现说明... 湖南慈利南山坪乡上震旦统灯影组古油藏形成于晚志留世一早泥盆世时期,主要储集空间为灯影组白云岩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溶孔、溶洞和裂缝。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的燕山运动使其上覆盖层抬升、剥蚀,从而使其彻底破坏。该古油气藏的发现说明了湘鄂西坳陷具有与四川威远气田相似的生油及成藏过程,其主要区别在于威远气田后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较小,而慈利古油气藏后期盖层破坏较大。因此,在湘鄂西地区,若能寻找到好的盖层和圈闭,有望发现类似而又未被破坏的南山坪上震旦统灯影组天然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灯影组 岩溶 油源对比 湖南 天然气藏
下载PDF
锶同位素在古岩溶研究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42
14
作者 刘存革 李国蓉 +4 位作者 张一伟 韩拥强 吕海涛 杨新勇 崔泽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98-1406,共9页
为探讨锶同位素在古岩溶研究中的应用,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方解石的87Sr/86Sr值。研究结果表明,加里东中期岩溶形成的方解石以低87Sr/86Sr值为特征,其锶同位素组成主要由围岩的重溶锶控制。而海西早期岩溶形成... 为探讨锶同位素在古岩溶研究中的应用,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缝洞方解石的87Sr/86Sr值。研究结果表明,加里东中期岩溶形成的方解石以低87Sr/86Sr值为特征,其锶同位素组成主要由围岩的重溶锶控制。而海西早期岩溶形成的方解石则以高87Sr/86Sr值为特征,锶同位素组成主要由壳源锶和重溶锶控制;同时,不同产状的方解石锶同位素比值也不相同,渗流岩溶带的方解石比潜流岩溶带富集87Sr,主要受控于岩溶系统的渗流机制和水岩反应。在平面上,桑塔木组覆盖区比北部地区富集87Sr,其主要原因是来源于围岩的重溶锶比重加大。87Sr/86Sr值在区域上的变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表明海西早期岩溶对北部地区和桑塔木组覆盖区均有重要的影响,是奥陶系岩溶缝洞型储层的主要形成时期。另外,极低的锶同位素比值可能与幔源锶有关,早二叠纪末的火山活动是提供幔源锶的主要时期。通过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作用的实例研究,锶同位素具有良好的流体示踪能力,在划分古岩溶期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锶同位素 岩溶 海西早期岩溶
下载PDF
塔北隆起中西部地区古岩溶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46
15
作者 张朝军 贾承造 +2 位作者 李本亮 罗秀羽 刘云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和英买力地区的奥陶系古岩溶非常发育,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地质认识的深入开始引起重视。研究认为,古岩溶是塔北中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沿塔北隆起南翼呈宽幅带状连片分布,与轮南凸起一起构成... 塔里木盆地北部哈拉哈塘和英买力地区的奥陶系古岩溶非常发育,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地质认识的深入开始引起重视。研究认为,古岩溶是塔北中西部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沿塔北隆起南翼呈宽幅带状连片分布,与轮南凸起一起构成一套大型复合古岩溶储集体系。奥陶系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隆升作用、层间平行不整合、断裂系统、岩石物理性质和高能相区等,平面上可以划分出隆控岩溶区、层控-断控岩溶区及局限岩溶区,多种成因的岩溶彼此之间可以复合叠置。此外,该区古岩溶具有分期多次发育的特点,主要期次有四个: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燕山等,并存在多期叠置的特征。塔北隆起中西部地区具备形成大型古岩溶油气藏的条件,塔北复合古岩溶体系有望整体连片含油,沿中上奥陶统碎屑岩尖灭线两侧是寻找大规模古岩溶油气藏群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 英买力 哈拉哈塘 岩溶 油气藏
下载PDF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任玉林 李江龙 黄孝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7-59,共3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多重孔隙特征,非均质性强的缝洞系统决定了复杂的油水运动特点,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通过分析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体物性特征、油藏流体特征和岩溶洞穴分布规律,将储集体划分为古近地表岩溶储集带和古岩...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多重孔隙特征,非均质性强的缝洞系统决定了复杂的油水运动特点,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水平。通过分析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体物性特征、油藏流体特征和岩溶洞穴分布规律,将储集体划分为古近地表岩溶储集带和古岩溶水道储集带。结合塔河油田的生产实际,总结了塔河碳酸盐岩油田产量、含水率和地层能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古近地表岩溶储集带和古岩溶水道储集带的开发井网分布特点和井距,论述了注水开发的可能性与合理的单井产量和采油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油藏流体 油田产量 储集体 采油速度 单井产量 岩溶 近地表 缝洞系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41
17
作者 王宝清 章贵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8-522,528,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纪主要沉积环境为水下凸起一隆间洼地和(内)陆棚盆地。奥陶系由原始沉积的碳酸盐岩和岩溶角砾岩组成。溶蚀孔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为0.02%~16.70%,平均为2.19%;渗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纪主要沉积环境为水下凸起一隆间洼地和(内)陆棚盆地。奥陶系由原始沉积的碳酸盐岩和岩溶角砾岩组成。溶蚀孔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裂缝是重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为0.02%~16.70%,平均为2.19%;渗透率为(0.0014~706.35)×10^-3μm^2,平均为1.90×10^-3μm^2。奥陶系碳酸盐沉积物(岩)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白云石化、胶结、交代、溶蚀和去白云石化作用。全岩白云石样品较低的δ^18O值和较高的Mn,Fe含量以及明显低的Sr含量说明白云石受到淡水淋滤和埋藏作用的影响,不低的δ^13C值说明碳来自原始沉积物中的CaCO3。白云石胶结物较全岩白云石具有较低的δ^18O和δ^13C值,说明白云石胶结物形成于裸露期的风化壳岩溶作用阶段。岩石经历了早期成岩作用、表生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低孔、低渗是该储层的特点,原因是岩溶作用强度不够和埋藏较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岩溶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地貌、古沟槽模式的修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18
作者 何自新 黄道军 郑聪斌 《海相油气地质》 2006年第2期25-28,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沟槽的早期模式是在早期古地貌基础上建立的,它指导了早期对盆地中部的奥陶系油气勘探;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原模式因南北向主沟槽的展布特征不明而严重制约了气田的东扩勘探。修正后的古沟槽现今模式更符合...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沟槽的早期模式是在早期古地貌基础上建立的,它指导了早期对盆地中部的奥陶系油气勘探;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原模式因南北向主沟槽的展布特征不明而严重制约了气田的东扩勘探。修正后的古沟槽现今模式更符合岩溶古地貌的发育规律,它进一步明确了盆地古地貌中台地和沟槽的展布特征,解决了原先的地势东倾与主沟槽展布方向不协调的矛盾。新的古沟槽模式的应用,论证了地质综合研究与天然气勘探的关系,它可使气田东侧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沿预测的区块继续向东延伸。指出一个正确的地质模式,只有结合生产实践,不断修正完善,才能在勘探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马家沟组 岩溶 沟槽 沉积模式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及展布 被引量:38
19
作者 姚泾利 王兰萍 +2 位作者 张庆 李泽敏 张加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5,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古岩溶作用和改造,古岩溶的发育主要受古构造背景、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古地质、古地貌形态的共同控制,尤以古地质和古地貌的控制作用最为重要。在"野外填图法"、"印模...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古岩溶作用和改造,古岩溶的发育主要受古构造背景、岩性组合特征以及古地质、古地貌形态的共同控制,尤以古地质和古地貌的控制作用最为重要。在"野外填图法"、"印模法"与"残厚法"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了地震相追踪和地震解释的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古地质和古地貌形态进行了详细的刻画,由南向北依次分布岩溶高地、岩溶台地、侵蚀坡地,并在侵蚀坡地广泛发育侵蚀浅槽、侵蚀坑和溶丘、溶梁等次一级地貌形态。各类古岩溶因形成背景和古水文条件不同,其有利发育区的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岩溶 地质 地貌 岩溶展布
原文传递
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地质意义——以川西北中二叠统茅口组为例 被引量:39
20
作者 唐大海 肖笛 +5 位作者 谭秀成 李海云 谢继容 刘宏 杨迅 张本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9-695,共7页
在沉积与构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残厚法对川西北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区内古岩溶地貌为溶丘平原特征,可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沟槽3个二级岩溶地貌单元。岩溶台地上的溶丘、残丘与岩溶斜坡为最有利的岩... 在沉积与构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残厚法对川西北中二叠统茅口组顶部古岩溶地貌进行恢复。区内古岩溶地貌为溶丘平原特征,可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斜坡和岩溶沟槽3个二级岩溶地貌单元。岩溶台地上的溶丘、残丘与岩溶斜坡为最有利的岩溶储集岩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部署的有利地区。地震剖面显示剥蚀作用导致岩溶沟槽的茅口组顶部地层缺失,岩溶沟槽地层多剥蚀至茅三段或茅二段。岩溶台地地层保存有茅三段或茅四段。横跨岩溶台地和岩溶沟槽的地震剖面显示,北西和北东向侵蚀槽是中二叠世末期基底断裂活动导致的地层差异抬升与侵蚀所致,继承性发展形成了长兴组沉积期北西向的广元—旺苍和北东向的江油—广元海槽。建议重视那些与较深水台洼、台槽毗邻的浅水型碳酸盐台地发育区的地质研究与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北部 中二叠统 茅口组 岩溶 地貌 侵蚀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