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吴礼明 丁文龙 +2 位作者 赵松 曾维特 游声刚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6-11,共6页
随着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巴—麦地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古构造演化研究对指导该地区油气勘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现今构造为基础,采用逐层回剥和平衡剖面原理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和古埋深,同时考虑压实校正影响来分析巴楚—麦... 随着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巴—麦地区)油气勘探的深入,古构造演化研究对指导该地区油气勘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现今构造为基础,采用逐层回剥和平衡剖面原理恢复地层剥蚀厚度和古埋深,同时考虑压实校正影响来分析巴楚—麦盖提地区古构造演化。结果表明,巴楚—麦盖提地区自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加里东构造旋回、海西构造旋回、燕山构造旋回和喜马拉雅构造旋回等多期构造运动,构造格局发生多次调整。具体表现为:加里东期早期—中期,巴—麦地区为"北东低,西南高"构造格局;加里东晚期,调整为"北高,南低"的构造格局;海西期,巴楚地区为"北高,南低",麦盖提地区则为"南高,北低"的构造格局;喜山期,麦盖提地区翘倾,正式转变为斜坡,同时巴楚地区隆升更为强烈,形成了"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的现今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构造格局 埋深 巴楚-麦盖提地区
下载PDF
“未熟油”与“未熟生烃”异议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安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0-477,共8页
有关专家认为,“未熟生烃”是我国新生代盆地广泛存在的地球化学现象。本文剖析了这一论点背后隐含的矛盾,并以苏北盆地部分断陷中存在的“不等深等温”、“不等深等熟”、成熟度指标与埋深关系的“平行变浅”分布等资料为依据,提出此... 有关专家认为,“未熟生烃”是我国新生代盆地广泛存在的地球化学现象。本文剖析了这一论点背后隐含的矛盾,并以苏北盆地部分断陷中存在的“不等深等温”、“不等深等熟”、成熟度指标与埋深关系的“平行变浅”分布等资料为依据,提出此现象当源于“古大于今”埋深史这一特定地质背景(或称为退化型受热史)。若以恢复的最大古埋深重新勾画产烃率曲线,所谓“低温早熟”现象即可消除。既然未熟生烃现象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未熟的石油。同时指出,对此类盆地的后期抬升幅度及其不均衡性估计不足是产生这一认识的主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熟油 未熟生烃 埋深 生油理论 油矿床
下载PDF
江汉盆地南部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韶华 宋明雁 李国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1-33,共3页
应用含油气盆地热史及构造—热演化模拟系统 ,对江汉盆地南部不同时期剥蚀量和底部热流值进行了反演 ,恢复了二叠系烃源层埋藏史、温度史、成熟度史和油气生成史 ;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油气热演化规律 ,阐明了不同地区油气热演化历程的... 应用含油气盆地热史及构造—热演化模拟系统 ,对江汉盆地南部不同时期剥蚀量和底部热流值进行了反演 ,恢复了二叠系烃源层埋藏史、温度史、成熟度史和油气生成史 ;探讨了二叠系烃源岩的油气热演化规律 ,阐明了不同地区油气热演化历程的差异性 ;指出燕山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南部 二叠系 烃源岩 热演化特征 剥蚀量 底部热流值 埋深 地温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库车坳陷南斜坡古流体势场对陆相油气运聚的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军 刘永福 +3 位作者 李闯 杨宪章 杨丽莎 施宇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1-850,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聚理论为指导,落实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烃源岩油气的差异性运移路径,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采用印模法、层序比值法恢复古埋深,利用Philippone公式恢复古压力,基于Hubbert理论合理地恢复了在关键成藏期的侏罗系和三叠系油气的古流体势场。结果表明:(1)源自三叠系的湖相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新近系康村组沉积时沿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库车组沉积时沿古近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2)在关键成藏期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古流体势场都呈"北高南低"特征,与油气从北部生烃中心(库车坳陷)向南斜坡运移过程中流体势逐渐降低的特征相符,并与库车坳陷烃源岩的主要分布范围相吻合;(3)玉东—英买力及红旗—牙哈地区在库车组沉积时是侏罗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却勒、英买力及牙哈地区在康村组沉积时是三叠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在上述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可寻找古近系、白垩系规模性岩性圈闭。地化及烃源岩厚度资料证实,上述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预测油气在库车坳陷南斜坡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方向,为寻找规模性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压力 埋深 流体势 运移路径 关键成藏期
下载PDF
东营凹陷通王断裂带古流体势演化及其对油气藏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书君 刘震 +2 位作者 赵阳 吕优良 牛富玲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控制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根本因素是地下流体动力场,即地下流体势.恢复自烃类形成以来的各个地史时期的古流体势,有助于正确认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古流体势恢复可以归结为古孔隙度、古埋深及古地层压力的恢复.东营凹陷通王断裂带沙二段和... 控制烃类运移和聚集的根本因素是地下流体动力场,即地下流体势.恢复自烃类形成以来的各个地史时期的古流体势,有助于正确认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古流体势恢复可以归结为古孔隙度、古埋深及古地层压力的恢复.东营凹陷通王断裂带沙二段和沙三中段在东营末期和明化镇末期的流体势分布特征分析表明,东营凹陷南斜坡下第三系油气藏的分布与古流体势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类型的油气藏与古流体势演化的关系又不完全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通王断裂带 流体势 演化 油气藏分布 孔隙度 埋深 地层压力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西地区古流体势及油气运聚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伍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4-29,5,共6页
通过地震趋势法恢复成藏期古埋深,根据等效深度原理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古压力,结合毛细管压力对油气运移的作用,对海拉尔盆地贝西地区成藏期流体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贝西地区成藏期,油气从贝西北、贝西南次凹等流体高势区通过断... 通过地震趋势法恢复成藏期古埋深,根据等效深度原理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恢复古压力,结合毛细管压力对油气运移的作用,对海拉尔盆地贝西地区成藏期流体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贝西地区成藏期,油气从贝西北、贝西南次凹等流体高势区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向霍多莫尔、苏德尔特、呼和诺仁、贝西南斜坡等流体低势区运移形成构造油藏,通过断层和砂体向贝西南次凹边缘运移形成岩性-构造油藏,向贝西北次凹边缘运移形成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贝西地区 流体势 埋深 压力 毛细管压力 油气运聚
下载PDF
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石炭系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明旺 张坦 +3 位作者 丁文龙 焦保程 周志成 杜晓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65-73,共9页
巴彦浩特盆地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其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始终未进行研究,限制了区域成藏研究及勘探目标的优选。文章探讨巴彦浩特盆东部坳陷石炭系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的划分,从油气运移动力学角度分析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 巴彦浩特盆地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其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始终未进行研究,限制了区域成藏研究及勘探目标的优选。文章探讨巴彦浩特盆东部坳陷石炭系流体势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的划分,从油气运移动力学角度分析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油气运聚规律及原因。以盆地主要成藏时期晚白垩世的构造演化活动为基础,结合该时期的构造格局,计算出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晚白垩世时期石炭系流体势,明确流体势场表现出的油气运聚特征。结果表明晚白垩世时期石炭系总体上表现为自坳陷东部及南部向西部及东南部降低的规律,高势区分布范围较小,主体位于坳陷的东部及南部。在此基础上,可划分为3个油气运聚区8个油气运聚单元。上述流体势特征有利于油气长期运移聚集,较好的油气运聚单元是未来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勘探的主要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浩特盆地东部坳陷 石炭系 流体势 埋深 压力 油气运聚单元
下载PDF
利用浮力与毛细管力差值研究油气运聚规律——以沾化凹陷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英 边凤青 王鹏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9期153-155,共3页
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油气在储层中运移和聚集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毛细管力的作用。以钻井、测井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沾化凹陷成藏期馆陶组下段埋深、孔隙度及渗透率的恢复,求得成藏期馆下段的毛细管阻力,根据毛细管阻力分布特征... 不考虑幕式排烃的情况下,油气在储层中运移和聚集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主要是毛细管力的作用。以钻井、测井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沾化凹陷成藏期馆陶组下段埋深、孔隙度及渗透率的恢复,求得成藏期馆下段的毛细管阻力,根据毛细管阻力分布特征研究油气在储层内的运移方向,并与浮力相结合,根据浮力与毛细管阻力的差值分布特征,揭示油气在储层中的运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凹陷 毛细管阻力 浮力 孔隙度 埋深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奥陶系储层古构造研究
9
作者 范子宜 丁文龙 +3 位作者 余腾孝 曹自成 蔡俊杰 张业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36-43,5,共8页
充分利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地质、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和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通过古埋深计算,结合平衡剖面以及古断裂体系,采用PetroMod软件恢复了巴楚隆起区奥陶系鹰山组(O1-2y)顶面在主要构造活动期的构造面... 充分利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地质、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和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通过古埋深计算,结合平衡剖面以及古断裂体系,采用PetroMod软件恢复了巴楚隆起区奥陶系鹰山组(O1-2y)顶面在主要构造活动期的构造面貌。结果表明:巴楚隆起区O1-2y顶面在加里东期由南高北低调整为西高东低;海西期巴楚隆起开始形成,北部隆升,O1-2y顶面由海西早期的南高北低变为南北高中间低;喜山晚期巴楚隆起强烈隆升,最终形成北高南低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隆起区 奥陶系 构造恢复 构造演化剖面 埋深
下载PDF
莺山凹陷沙河子组砂砾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10
作者 绪磊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7年第11期75-77,80,共4页
莺山凹陷沙河子组资源潜力大,是松辽盆地深层的重要勘探领域。以往沙河子组储层研究相对较少,储层控制因素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部署。通过系统分析沙河子组储层与岩性、相带、埋深的关系,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砂岩物性最好... 莺山凹陷沙河子组资源潜力大,是松辽盆地深层的重要勘探领域。以往沙河子组储层研究相对较少,储层控制因素不清楚,制约了勘探部署。通过系统分析沙河子组储层与岩性、相带、埋深的关系,探讨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认为:砂岩物性最好,砂砾岩次之,粉砂岩最差;物性随最大古埋深减小,储层深度下限为4500m;(扇)三角洲前缘物性最好,(扇)三角洲平原次之,滨浅湖最差,最大湖泛面附近储层物性较好。根据以上认识,提出了莺山凹陷沙河子组有利储集区带预测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山凹陷 沙河子组 砂砾岩 储层 控制因素 埋深 深度下限
下载PDF
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鹤永 刘震 +3 位作者 马达德 李潍莲 张延华 张永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 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分析成藏期古流体势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显,在主要成藏期(上油砂山组沉积末期、狮子沟组沉积末期)油气藏基本位于流体势相对较低的区域内,高势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等原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流体势场 油气成藏 油气评价 孔隙 地层埋深 地层压力 地质条件
下载PDF
断层岩古排替压力恢复及其封闭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付广 史集建 吕延防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96-1001,共6页
为了研究断层古封闭能力及封油气有效性,在兼顾了断面正应力和断层岩压实成岩作用时间两方面因素控制的断层岩现今排替压力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本文所建立的一套断层岩古排替压力的恢复方法,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呼和诺仁构造带... 为了研究断层古封闭能力及封油气有效性,在兼顾了断面正应力和断层岩压实成岩作用时间两方面因素控制的断层岩现今排替压力的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本文所建立的一套断层岩古排替压力的恢复方法,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呼和诺仁构造带B29号断层在大磨拐河组二段泥岩盖层内部断层岩排替压力演化和封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断层岩在伊敏组二段和三段沉积后期开始形成对油气的封闭能力,该时期晚于南屯组源岩第1次大量排烃期,不能有效的封闭住其第1次排出的油气,但与南屯组第2次大量排烃期同期,可以封闭住其第2次大量排出的油气,这一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恢复断层岩古排替压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封闭性 断层岩 排替压力 断面正应力 压实成岩时间 压实成岩埋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