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序地层应用于陆相油藏预测的成功实例 被引量:111
1
作者 樊太亮 李卫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7,共6页
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层序地层形成和展布规律的基本原理,济阳坳陷胜海地区东营组由5个地层层序组成,并受两大沉积体系控制。在层序地层体制中,储层的发育在纵向上受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控制,形成于各层序单元的下部;在平面上受下... 根据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层序地层形成和展布规律的基本原理,济阳坳陷胜海地区东营组由5个地层层序组成,并受两大沉积体系控制。在层序地层体制中,储层的发育在纵向上受基准面旋回变化的控制,形成于各层序单元的下部;在平面上受下切河谷、坡折带和地层上超尖灭等古地貌格局的制约。在目的层序中预测出4条浊积水道及其控制的6个有利的储油砂体,并得到了钻井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貌 油藏预测 陆相油气藏
下载PDF
古地貌对陆相裂谷盆地层序充填特征的控制——以渤中凹陷西斜坡区下第三系为例 被引量:128
2
作者 邓宏文 王红亮 王敦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296,303,共5页
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貌在陆相盆地 ,特别是裂谷盆地对层序形成与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裂陷扩张早期 ,凸起前发育下切河谷充填作用 ,前缘发育扇三角洲体系 ;当陆源碎屑补给缺乏时 ,局部隆起的水下平台区发育滨、浅湖滩坝或生物碎屑滩... 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貌在陆相盆地 ,特别是裂谷盆地对层序形成与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裂陷扩张早期 ,凸起前发育下切河谷充填作用 ,前缘发育扇三角洲体系 ;当陆源碎屑补给缺乏时 ,局部隆起的水下平台区发育滨、浅湖滩坝或生物碎屑滩体系。裂陷扩张早中期 ,基准面上升时期凸起区为盆地主要物源区。受长期活动的边界基底断裂规模、性质、活动强度的控制 ,盆地边缘发育 3种类型的古地形坡折带 ,分别控制 3种类型沉积体系的形成。断崖型坡折带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 ;断阶型坡折带发育斜坡扇体系 ;陡坡型坡折带发育扇三角洲及前方的盆底扇体系。基准面下降时期盆地充填作用增强 ,受凸凹相间分布的宏观地貌特征控制 ,凸起前缘发育扇三角洲体系 ,凸起间鞍部地区沿盆地长轴方向发育外源大型河流 -三角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基准面 地层层序 坡折带 渤中凹陷 陆相裂谷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24
3
作者 郭正权 张立荣 +1 位作者 楚美娟 黄锦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3-71,共9页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 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上三叠统延长组顶部遭受到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通过对下侏罗统延安组延10油层组和富县组地层等厚图及延长组顶面起伏图的编绘,基本恢复了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并将其划分为河谷、斜坡、阶地、高地、平原和潜丘6种古地貌单元。该种古地貌景观严格控制了下侏罗统富县组及延安组下部的沉积相类型、相带展布及压实披盖构造的形成。古河谷的下切作用不仅使延安组下部与油源层的接触距离缩短,又为油气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如遇到有利的储集体与背斜、鼻隆等构造,即可有机配置、富集成藏;同时地层水特征表明斜坡带保存条件最好。指出前侏罗纪古地貌斜坡带上的坡嘴、阶地及潜丘是勘探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地貌 延安组 油藏
下载PDF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 被引量:82
4
作者 樊太亮 吕延仓 丁明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5-321,共7页
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 ,并为预测陆相储层的发育与展布提供了一个参照格架。在纵向上 ,基准面旋回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扩大与收缩、河流地貌的改造与变迁、沉积物的供给型式等 ,控制着储层形成条件与发育规律... 沉积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着陆相层序地层的形成与演化 ,并为预测陆相储层的发育与展布提供了一个参照格架。在纵向上 ,基准面旋回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扩大与收缩、河流地貌的改造与变迁、沉积物的供给型式等 ,控制着储层形成条件与发育规律。基准面低位期是形成各类储集砂体和岩性圈闭的有利时期 ;在平面展布上 ,储层沉积作用受到古构造和古地理格局的制约 ,盆地内局部高地影响着水系的具体分布格局 ,古山口、侵蚀沟谷、古河道等决定着物源的搬运通道 ,古断层、古斜坡和坡折带等决定着沉积物卸载场所。因此 ,沟谷、河道等负向地貌单元与古断层、坡折带等地势梯度变化带相匹配的地理空间 ,是储集岩分布的有利所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陆相层序 地貌 储层展布
下载PDF
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4
5
作者 徐长贵 赖维成 +2 位作者 薛永安 于水 程建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6,共4页
近几年来,渤海海域新近系勘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古近系中深层勘探没有获得大的突破,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中深层储集层预测困难。古近纪的古地貌作为层序发育的背景,不仅对层序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对沉积体系成因及其展布同样也有... 近几年来,渤海海域新近系勘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古近系中深层勘探没有获得大的突破,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中深层储集层预测困难。古近纪的古地貌作为层序发育的背景,不仅对层序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对沉积体系成因及其展布同样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古地貌分析是准确预测中深部储集层的关键和基础。阐述渤海海域古沟谷和古构造坡折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并以渤海海域两个区块为例,分别阐述了古沟谷即残留可容纳空间和古坡折理论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沟谷 构造坡折 残留可容纳空间 储集层预测 近系 渤海海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 被引量:104
6
作者 宋凯 吕剑文 +1 位作者 凌升阶 王宏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97-507,共11页
应用印模法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区内古地貌格局由“三斜坡、三河谷、两河间丘和一梁”组成,即姬塬东斜坡、定边斜坡、靖边斜坡,宁陕河谷、蒙陕河谷、甘陕河谷,吴旗河间丘、金鼎河间丘和新安边梁。前侏罗纪古地貌控... 应用印模法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区内古地貌格局由“三斜坡、三河谷、两河间丘和一梁”组成,即姬塬东斜坡、定边斜坡、靖边斜坡,宁陕河谷、蒙陕河谷、甘陕河谷,吴旗河间丘、金鼎河间丘和新安边梁。前侏罗纪古地貌控制着下侏罗统延安组早期沉积。延10段属河流沉积环境,发育的沉积微相有主河道、支流河道、河漫滩、河漫沼泽。延9段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到湖泊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由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沉积微相以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为主。同样性质的古地貌单元所处的沉积环境不同,必然造成储集砂体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变化,进一步影响油藏的形成和分布。古地貌油藏的形成除受油源、圈闭等基本条件制约外,古地貌-沉积组合和油气运移通道也是形成不同类型古地貌油藏的重要条件。依据已探明油田的空间分布结合古地貌、上覆地层沉积环境、砂体展布、运移通道类型等多种因素归结出定边-吴旗地区古地貌油藏三种成藏模式,即斜坡区-三角洲平原组合成藏模式、河间丘区-三角洲前缘组合成藏模式和斜坡区-三角洲前缘组合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前侏罗纪 地貌 油藏 沉积环境 斜坡 河谷 河间丘
下载PDF
断陷湖盆沟谷及构造坡折对砂体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4
7
作者 冯有良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对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古地貌和砂体发育关系的研究表明:断陷湖盆的盆缘发育断槽、断裂调节带和下切河谷3种基本沟谷类型,这3种沟谷控制了砂、砾岩扇体发育的位置;沟谷处的同沉积构造坡折带进一步控制了砂、砾岩体在湖盆内的展布,即砂体... 对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古地貌和砂体发育关系的研究表明:断陷湖盆的盆缘发育断槽、断裂调节带和下切河谷3种基本沟谷类型,这3种沟谷控制了砂、砾岩扇体发育的位置;沟谷处的同沉积构造坡折带进一步控制了砂、砾岩体在湖盆内的展布,即砂体厚度在坡折带之下增厚,砂体展布方向与构造坡折带走向一致。各裂陷幕同沉积构造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初始裂陷幕发育陡坡控盆断裂和缓坡反向断裂,主裂陷幕发育陡坡控盆断裂和缓坡同向断裂,这些断裂形成的各种同沉积断裂坡折带控制了砂体的发育;裂陷收敛幕断裂活动减弱,部分同沉积断裂坡折转化为挠曲坡折,两者共同控制了砂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盆缘沟谷 构造坡折带 地貌 砂体展布 裂陷幕
下载PDF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被引量:88
8
作者 拜文华 吕锡敏 +1 位作者 李小军 魏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储层 ,关键技术是对古沟槽、古台地的识别。该区风化壳储层不发育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沉积相带不利 ;二是风化壳岩溶部位不利 ,属于岩溶洼地 ,溶蚀作用较弱 ,充填作用较强。鄂...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储层 ,关键技术是对古沟槽、古台地的识别。该区风化壳储层不发育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沉积相带不利 ;二是风化壳岩溶部位不利 ,属于岩溶洼地 ,溶蚀作用较弱 ,充填作用较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为地势平坦、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岩溶盆地 ,这就为该区古风化壳岩溶的发育创造了相对于其他全封闭盆地更好的条件。将岩溶盆地划分为谷地、台地、残丘、沟槽、浅洼 5种三级地貌单元类型 ,东部发育 3个水平岩溶带 ,第三水平岩溶带距夷平面 70~ 85m。根据观察结果及地下水的渗流规律 ,提出深潜流溶蚀带—深泉排水模式 ,为岩溶盆地风化壳储集体的发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溶蚀作用方式。岩溶盆地在中深埋藏期压释岩溶作用较强 ,有利于储集体孔渗的改善、上古生界烃类的带入、古台地边缘致密带的产生及圈闭的形成。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及测井手段精细刻画了神木—榆林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 ,结果表明该地区古台地规模适中、古沟槽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盆地 岩溶作用模式 地貌 奥陶系 风化壳 潜流溶蚀带 压释水岩溶 岩溶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 被引量:83
9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沉积前经过印支运动强烈的构造抬升,使上三叠统延长组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及河谷下切作用,形成了起伏不平的古地形。在侏罗纪早期发育了甘陕古河、庆西等5大古河,其中甘陕古河为主河道。在甘陕古河流域,从富县...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沉积前经过印支运动强烈的构造抬升,使上三叠统延长组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及河谷下切作用,形成了起伏不平的古地形。在侏罗纪早期发育了甘陕古河、庆西等5大古河,其中甘陕古河为主河道。在甘陕古河流域,从富县组到延安组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沉积与古地理特点,并一起反映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富县组 侏罗系 甘陕 河延安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1
10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1,共6页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对比能使地层对比等时性更强、精度更高 ,进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古地貌特征。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恢复古地貌是建立在沉积相分析基础上 ,其技术关键是对比参照面的选择。文章详细讨论了单一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体系组合沉积前古地貌恢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地貌 基准面旋回级次 沉积学 油气藏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断陷湖盆断裂、古地貌及物源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孤北洼陷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76
11
作者 张建林 林畅松 郑和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高沉积速率期的断陷盆地进行断裂、古地貌及物源对沉积体系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 ,对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孤北洼陷为例 ,从构造单元的划分、断裂活动与古地貌发育及沉积充填、高沉降速率期沉积体系发育、物源系统等方... 在高沉积速率期的断陷盆地进行断裂、古地貌及物源对沉积体系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 ,对盆地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孤北洼陷为例 ,从构造单元的划分、断裂活动与古地貌发育及沉积充填、高沉降速率期沉积体系发育、物源系统等方面入手 ,研究了三种不同古地貌单元对沉积体系发育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模式 ,指出了有利的和潜在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北洼陷沙三段 断陷盆地 地貌 沉积体系 物源系统 控制模式 油气地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古地貌研究 被引量:79
12
作者 代金友 何顺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9,43,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位于稳定克拉通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是一个与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有关的风化壳型气田。对其古构造、地层出露状况和沟槽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残余厚度法对奥陶系古地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貌单元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气田 风化壳 构造 地貌 油气聚集
下载PDF
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古近纪古地貌恢复和演化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被引量:82
13
作者 加东辉 徐长贵 +5 位作者 杨波 杨香华 吴小红 周心怀 滕玉波 赖维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采用井—震联合地层恢复法,对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的古近纪进行了古地貌恢复。在此基础上拓宽了坡折带研究,将古地貌(包括古坡折带、古沟谷、古凸起等)纳入古物源供给系统的框架内探讨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在构建完整物源... 采用井—震联合地层恢复法,对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的古近纪进行了古地貌恢复。在此基础上拓宽了坡折带研究,将古地貌(包括古坡折带、古沟谷、古凸起等)纳入古物源供给系统的框架内探讨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在构建完整物源供给系统的前提下,古地貌诸单元及其组合样式对沉积体系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级次的物源体系导致沉积体类型和规模存在差异;物源区沟谷的分布及其赋存时期制约着砂体的主要分布位置、时期及规模;坡折带样式决定砂体的类型、规模及分布;古地貌组合样式控制储集体的成因、富集位置和规模大小。因此,古地貌分析对储层的预测和识别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勘探实践证明,将其与常规储层预测方法联用,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辽东带中南部 近纪 地貌 物源供给系统 沉积体系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岩溶古地貌研究 被引量:76
14
作者 康志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2-525,共4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受控于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强烈程度明显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层序界面等时性研究古地貌,提出利用两个等时界面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但仅仅...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多期构造和岩溶作用形成岩溶型碳酸盐岩油藏,缝洞系统受控于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强烈程度明显受控于古地貌形态。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层序界面等时性研究古地貌,提出利用两个等时界面进行岩溶古地貌恢复。但仅仅利用钻井恢复的古地貌结果是不够的,同时针对目前塔河油田埋藏深、井点数据较少,不足以反映岩溶古地貌的细节,提出了地震和钻井资料相结合,采用ESE方法(又称误差模拟)研究思路再现古地貌。通过层序地层学和ESE方法建立了塔河油田海西运动早期古地貌模型。划分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等,进而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岩溶 地貌 模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8油层组古地理环境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74
15
作者 刘化清 李相博 +2 位作者 完颜容 魏立花 廖建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6-1095,共10页
通过对地震、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延长组下部长8沉积时期鄂尔多斯湖盆可能不具有明显的"南陡北缓"的古地貌特征,也可能不存在大面积分布的半深湖—深湖环境。长8期湖盆古地形较为平坦,坡降不足0.1°或2m/km,气候较为... 通过对地震、钻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延长组下部长8沉积时期鄂尔多斯湖盆可能不具有明显的"南陡北缓"的古地貌特征,也可能不存在大面积分布的半深湖—深湖环境。长8期湖盆古地形较为平坦,坡降不足0.1°或2m/km,气候较为干旱,湖泊水体为微咸水,水深小于10 m。具有如下特征的浅水湖泊三角洲为此时盆地的主体沉积类型:1)砂岩以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2)三角洲前缘延伸范围大(80~100 km),并频繁暴露;3)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支河道沉积成因;4)河口坝和重力流沉积不发育;5)吉尔伯特型三角洲具有的顶积、前积和底积三元结构在长8不发育。盆地南北古地形之间的显著差异出现在长8之后的长7早期,受印支运动及与盆地西南边缘毗邻的西秦岭强烈造山活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的基底不对称挠曲变形,从而形成"南陡北缓"的盆地古地貌格局。从长7开始至晚三叠世末,盆内坡折带普遍发育,具有顶积、前积和底积三元结构的吉尔伯特型三角洲也就成为盆地内部最主要的沉积类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浅水湖泊三角洲 长8油层组 延长组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发育规律 被引量:69
16
作者 周进高 房超 +2 位作者 季汉成 张建勇 赵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36,共10页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新近发现的迄今为止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该气藏储层受碳酸盐岩颗粒滩相控作用明显。进一步了解该区颗粒滩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更好地预测龙王庙组储层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新近发现的迄今为止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该气藏储层受碳酸盐岩颗粒滩相控作用明显。进一步了解该区颗粒滩的时空分布规律,对于更好地预测龙王庙组储层分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针对沉积古地貌、海平面变化及古水深等影响滩体发育的主控因素,以3口井结合2个野外剖面点作为实例,对该盆地龙王庙组颗粒滩纵向叠置关系和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认识:1龙王庙组沉积时期为缓坡沉积环境,分为内缓坡相、中缓坡相和外缓坡相,颗粒滩主要发育在内缓坡相和中缓坡相;2盆地内自西向东颗粒滩厚度逐渐变大,以发育白云岩滩逐步被石灰岩滩取代为特征;3颗粒滩纵向上主要发育砂屑云岩—泥晶云岩—泥质泥晶云岩、砂屑云岩—细粉晶云岩—泥质泥晶云岩、粉晶灰岩—砂屑灰岩—泥晶云岩—泥质泥晶云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等岩性组合;4颗粒滩横向上具有沿膏岩湖两侧呈条带状展布的特征,主要发育在缓坡隆起区,尤其是隆起区中的微地貌高地是滩体发育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寒武世 龙王庙组气藏 颗粒滩 海平面变化 地貌 沉积相 分布规律 有利区
下载PDF
浅谈我国油气勘探中的古地貌恢复技术 被引量:65
17
作者 吴丽艳 陈春强 +3 位作者 江春明 晏佳 李华 杨晓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25-26,52+5,共4页
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对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和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 古地貌对层序的形成与发育以及储层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的恢复可以有助于识别储层发育与分布特点、判断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对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和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以实例说明了油气勘探中古地貌恢复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古地貌油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59
18
作者 郭正权 潘令红 +1 位作者 刘显阳 王景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4期20-27,共8页
从盆地演化、油源条件、储集类型、古地貌特征、构造因素、保存条件等方面对侏罗系古地貌油田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油藏类型及油藏与古地貌的组合模式作了划分、归纳,明确了不同的古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油藏组合。指出了鄂尔多... 从盆地演化、油源条件、储集类型、古地貌特征、构造因素、保存条件等方面对侏罗系古地貌油田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油藏类型及油藏与古地貌的组合模式作了划分、归纳,明确了不同的古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油藏组合。指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的三个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移斯盆地 地貌 沉积相 鼻隆 油藏组合 油田形成条件 分布规律 侏罗系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其控砂机制 被引量:62
19
作者 邢凤存 陆永潮 +1 位作者 刘传虎 向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3,106,共7页
利用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剥蚀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层序低位体系域、古近系层序低位体系域及新近系中新统沙湾组层序湖扩体系域的底界面同沉积期古地貌。并分析了3个时期古地... 利用地震、测井及测试资料,采用回剥技术及剥蚀量的趋势分析方法,恢复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层序低位体系域、古近系层序低位体系域及新近系中新统沙湾组层序湖扩体系域的底界面同沉积期古地貌。并分析了3个时期古地貌特征及其对下切谷砂砾岩体、扇三角洲砂砾岩体及滩坝砂体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3个时期地貌控砂模式,认为吐谷鲁层序低位期具隆起区供砂,低隆起区和"梁"分砂,沟谷输砂,凹陷聚砂的特点;古近系层序低位期古地貌控砂机制与吐谷鲁层序低位期的相似,但沟谷输砂特点不明显;沙湾组层序湖扩期具坡折带控砂和低隆起区控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砂机制 地貌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古地貌分析——以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54
20
作者 王家豪 王华 +2 位作者 赵忠新 潘明年 于哲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层序界面的形成伴随着剥蚀夷平、水道下切、构造抬升等古地貌改造作用 ;层序的样式、层序 -体系域 -准层序的平面分布及削截、超覆尖灭、前积角度、退积幅度等地震反射特征也受古地貌的直接影响 .因而 ,层序地层提供了可供古地貌分析的... 层序界面的形成伴随着剥蚀夷平、水道下切、构造抬升等古地貌改造作用 ;层序的样式、层序 -体系域 -准层序的平面分布及削截、超覆尖灭、前积角度、退积幅度等地震反射特征也受古地貌的直接影响 .因而 ,层序地层提供了可供古地貌分析的信息 .通过对塔河油田石炭系层序地层研究 ,应用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上超尖灭线、坡折线、褶皱形态等标志 ,识别了SQ1、SQ3层序发育时期的隆起、差异压实低凸起、斜坡、缓坡、凹陷等古地貌单元 ,揭示了SQ3层序发育之前的构造挤压活动 ,应用Ⅱ油组的砂体平面分布验证了古地貌分析结果 .综合上述分析 ,SQ1、SQ3层序发育时期 ,斜坡带和凹陷带有助于低位体系域砂体局部聚集 ,是研究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场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地貌 塔河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