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演变和发展 被引量:54
1
作者 孙航 李志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852-862,共11页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它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新第三纪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一些代表类群:黄花木属、沙冬青属、Anagyris、钩毛草属、无心菜属、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科,马桑属、高山栎组、沙棘属等类群分布区和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说明了这些旱生的地中海成分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北温带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并形成了一些间断、残遗和特有的分布现象。因此,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是现代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源头。通过分析也进一步论证了第三纪早期沿古地中海东西迁移路线和在此路线分别同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进行的南北迁移可能是青藏高原同欧洲、北美、南半球等间断分布格局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青藏高原 植物区系 演化
下载PDF
SHRIMP U-Pb geochronology of the zircons from the Precambrian basement of the Qilian Block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s 被引量:44
2
作者 Kuoan TUNG Huai-Jen YANG +4 位作者 Houng-Yi YANG LIU DunYi ZHANG JianXin WAN YuSheng Chien-Yuan TS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9期2687-2701,共15页
Origi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lian Precambrian basement on NW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zircon U-Pb ages with collaborating stratigraphic and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Zircon grains were separated from tw... Origi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Qilian Precambrian basement on NW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zircon U-Pb ages with collaborating stratigraphic and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Zircon grains were separated from two schists, two granitic gneisses and one mylonized gneiss and dated with SHRIMP. Seventy percent of sixty-one detrital zircon ages from two schists ranges from 0.88 Ga to 3.09 Ga, mostly within 1.0 Ga to 1.8 Ga with a peak at 1.6 Ga to 1.8 Ga, and twenty percent varies from 2.0 Ga to 2.5 Ga. A few falls in the Archean and Neoproterozoic periods. The two granitic gneisses were dated 930±8 Ma and 918±14 Ma, whereas the mylonized granitic gneiss was dated 790±12 Ma. These ages represent two periods of magmatisms, which can be correlated with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s of magmat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Jinningian movement on the Yangtze Blocks. The results from this and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 that the ages of the Precambrian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Qilian Block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Proterozoic era, distinct from the North China Block which was stable in the Neo-Mesoproterozoic era. By contrast, the age histograms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Qilian Block is similar to those from Precambrian basement of the Yangtze Crat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Qilian Block had a strong affinity toward the Yangtze Craton and might belong to the supercontinent Gondwana in the Neoproterozoic time. This inference is supported by Nd model age (TDM), stratigraphic, and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 It is further considered that the Qilian Block was rifted from the supercontinent Gondwana during late Sinian to form an isolated continent in the Proto-Tethyan Ocean, moving towards the Alaxa Block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part of Proto-Tethyan Ocean between the Qilian and Alaxa Blocks should correspond to the so-called Paleo-Qilian Ocean. Following the closure of the Paleo-Qilian Ocean in the early Paleozoic, the Qilian Block collided with the Alaxa Block to form the North Qilian Orogenic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年代学 锆石 前寒武纪 古地中海 特提斯海
原文传递
特提斯域的演化和油气分布 被引量:32
3
作者 甘克文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3期21-29,共9页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的地...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的地带,现今则构成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系;③南带则是新特提斯发育过程中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大陆架区。认为中带是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北带和南带则可分别视为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大陆架被海侵的部分。将特提斯域在东半球的部分自西向东划分为欧洲—北非段、西亚段、中亚段和东南亚段四段。各带和各段的油气分布差别极大。所谓特提斯域油气特别丰富的说法是有条件的,其主要依据是南带中东油区占有世界1/3以上的油气探明储量,而一旦将中东和北非划归为南方的冈瓦纳域,则上述说法无法成立。如果再将北带的年轻地台区划归北方的劳亚大陆域,那么,剩下来的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则反而为一条贫油气带。中国地处劳亚、冈瓦纳、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汇处,地质演化相当复杂,不能以“特提斯域油气丰富”的笼统概念来评价我国的含油气潜力。各地质单元的盆地保持特性如何,特别是第三纪以来是否仍为盆地,才是对油气聚集的潜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构造体系 油气藏分布 油气聚集带 远景评价 地质理论
下载PDF
我国的硬叶常绿阔叶林 被引量:20
4
作者 金振洲 区普定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1年第2期13-20,共8页
硬叶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有三大区已闻名于世~[23,26,27],即:地中海沿岸,这里以刺叶栎(Quercus ilex)、木栓栎(Q.suber)、油橄榄(Olea europaea)为标志~[23,27];北美加利福尼亚,这里以荒叶栎(Quercus agrifolia)、黄鳞栎(Q.chrysolep... 硬叶常绿阔叶林在世界植被中有三大区已闻名于世~[23,26,27],即:地中海沿岸,这里以刺叶栎(Quercus ilex)、木栓栎(Q.suber)、油橄榄(Olea europaea)为标志~[23,27];北美加利福尼亚,这里以荒叶栎(Quercus agrifolia)、黄鳞栎(Q.chrysolepis)为标志~[22,27];澳洲的西部和南部,这里以多种桉树,如边桉(Eucalyptus marginata)、异色桉(E.diversicolor)等为标志~[27]。此外,还有南非好望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叶常绿阔叶林 乔木层 中国植物区系 植物群系 古地中海 特提斯海 植被亚型 植被分类 高山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川西 灌丛 优势种 西南地区 吴征 叶栋 分布区 生境条件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林有润 王学文 张桂才 《武夷科学》 1981年第1期57-82,共26页
(一) 巍巍武夷山脉,群峰连绵,主峰黄岗山耸立于福建省西北部,为东南大陆的最高峰。山脉斜贯于闽赣边界线上,成为东海之滨的天然屏障。它阻挡着冬季冷气流向东南侵袭,而又阻留了春夏季风吹向内陆的湿气,形成了温暖湿润、云雾缭绕、雨量... (一) 巍巍武夷山脉,群峰连绵,主峰黄岗山耸立于福建省西北部,为东南大陆的最高峰。山脉斜贯于闽赣边界线上,成为东海之滨的天然屏障。它阻挡着冬季冷气流向东南侵袭,而又阻留了春夏季风吹向内陆的湿气,形成了温暖湿润、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的生态环境,从而发育着极为繁多的植物种群和颇为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亚洲东南大陆植物区系成分的佼佼者。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段,黄岗山及邻近地区,在北纬27°3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区系 初步研究 亚热带 代表种 武夷山 植物亚区 区系成分 北温带 间断分布 古地中海 自然保护区 北极植物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assemblages of the Saga area,southern Tibet and their constraint on the closure history of the Tethys 被引量:10
6
作者 LI YaLin WANG ChengShan +3 位作者 HU XiuMian M. Bak WANG JinJun CHEN L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5期2108-2114,共7页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assemblages discovered in the sedimentary mélange (accretionary prism) of the Saga area,southern Tibet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Tethys ...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arly Eocene radiolarian assemblages discovered in the sedimentary mélange (accretionary prism) of the Saga area,southern Tibet provides new information to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Tethys closure and the initial collision of India and Eurasia. The radiolarian species of Saga include Amphisphaera coronata (Ehrenberg),Buryella hannae Bak & Barwicz-Piskorz,Buryella clinata Foreman,Buryella tetradica Foreman,Calocycloma ampulla (Ehrenberg),Lamptonium fabaeforme constrictum Riedel and Sanfilippo,Lamptonium pennatum Foreman,Lithomespilus coronatus Squinabol and Lamptonium (?) colymbus Foreman. The adequate and reliable correlation of these radiolarians specimens indicates that the assemblage is of Early Eocene in age. The age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se radiolarians testify that deep ocean basins existed between India Plate and Asia Plate during the Early Eocene. The complete closure of Tethys must have taken place at least after the Early E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放射虫 深海沉积 古地中海 地球运动
原文传递
中国第三纪第四纪以来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分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廷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60年第2期63-78,共16页
研究自然综合体的分异规律,必须了解它在地质史最后几页中的运动和变化。自然综合体正和所有的物质体系一样,是有其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发展。我们不应仅研究自然综合体的现代过程,还应彻底揭示它们在前一个时期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自然综合体 新构造运动 风化壳 准平原化作用 现代过程 分异规律 季风区 古地中海 洪积 台块
下载PDF
极地之水--西藏的河流
8
作者 袁瑰秋 《西藏人文地理》 2024年第2期12-31,10,11,共22页
如果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是宇宙星空中一颗流浪的星球,那么青藏高原这枚孤独的石头,就是这个星球裸露在外的内核。亿万年前,她还是沉默于古地中海域的“特提斯海”,从遥远的南边漂来一块巨人的“冈瓦纳古陆”板块在此与欧业板块相撞,... 如果说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是宇宙星空中一颗流浪的星球,那么青藏高原这枚孤独的石头,就是这个星球裸露在外的内核。亿万年前,她还是沉默于古地中海域的“特提斯海”,从遥远的南边漂来一块巨人的“冈瓦纳古陆”板块在此与欧业板块相撞,从此海退去,她隆起。忍受着板块俯冲挤压的痛,至今还在一点点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海 冈瓦纳 古地中海 板块俯冲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特提斯域的演化和油气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甘克文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4期21-29,共9页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 特提斯域可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①北带介于原始特提斯缝合带至古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劳亚大陆在古生代时的拼合增生部分;②中带介于古特提斯缝合带和新特提斯缝合带之间,它是中生代时海槽洋盆与大陆碎块或海台交替并最终拼合的地带,现今则构成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褶皱系;③南带则是新特提斯发育过程中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大陆架区。认为中带是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北带和南带则可分别视为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大陆架被海侵的部分。将特提斯域在东半球的部分自西向东划分为欧洲一北非段、西亚段、中亚段和东南亚段四段。各带和各段的油气分布差别极大。所谓特提斯域油气特别丰富的说法是有条件的,其主要依据是南带中东油区占有世界1/3以上的油气探明储量。而一旦将中东和北非划归为南方的冈瓦纳域,则上述说法无法成立。如果再将北带的年轻地台区划归北方的劳亚大陆域,那么,剩下来的严格意义上的特提斯域则反而为一条贫油气带。中国地处劳亚、冈瓦纳、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交汇处,地质演化相当复杂,不能以“特提斯域油气丰富”的笼统概念来评价我国的含油气潜力。各地质单元的盆地保持特性如何,特别是第三纪以来是否仍为盆地,才是对油气聚集的潜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中海 特提斯域 油气藏分布 地质构造 远景评价
下载PDF
诺曼西西里:中古地中海世界的一页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坚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1-109,共9页
诺曼西西里:中古地中海世界的一页沈坚如果说,维金时代的海盗冲击是一场直接肇始于北欧本土的原生型征服运动,尚带有明显的原始性、野蛮性的色彩,那么,11世纪中叶前后由其后裔发自第二故乡诺曼第的这又一轮攻势,则可称作次生型... 诺曼西西里:中古地中海世界的一页沈坚如果说,维金时代的海盗冲击是一场直接肇始于北欧本土的原生型征服运动,尚带有明显的原始性、野蛮性的色彩,那么,11世纪中叶前后由其后裔发自第二故乡诺曼第的这又一轮攻势,则可称作次生型运动了,且已具有了封建的性质。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里王国 诺曼人 拜占廷 阿拉伯 古地中海 诺曼第 意大利半岛 西西里岛 威廉二世 文化因素
下载PDF
我和李恒老师的最后一次争论
11
作者 周浙昆 《民主与科学》 2023年第3期56-59,共4页
我和李恒老师的最后一次争论发生在2022年的11月,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古地中海的定义和概念。李恒老师几乎天天都去办公室,而我退休后,偶尔也会去一下昆明植物研究所。那天中午,我和李老师合作培养的学生纪运恒博士得知我在昆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昆明植物研究所 古地中海 李老师 办公室 争论
下载PDF
古代腓尼基和迦太基商业帝国兴衰的历史概说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锐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9,14,共8页
腓尼基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业民族,迦太基是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市。他们在古代地中海商业文明中曾经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但又很快陨落了。总结腓尼基及迦太基的商业文明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探索世界古代商... 腓尼基人是古代地中海地区著名的商业民族,迦太基是他们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城市。他们在古代地中海商业文明中曾经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但又很快陨落了。总结腓尼基及迦太基的商业文明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探索世界古代商业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初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尼基 迦太基 古地中海 商业文明 航海与商贸
下载PDF
四合木病虫害调查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春荣 《内蒙古林业》 2016年第8期16-17,共2页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c)、单种属的古地中海孑遗植物,属中国特有分布种、典型的西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群,为国家二级、内蒙古一级保护植物,在植物分类、植物区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防风固...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 Maxim)是蒺藜科(Zygophyllaceac)、单种属的古地中海孑遗植物,属中国特有分布种、典型的西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群,为国家二级、内蒙古一级保护植物,在植物分类、植物区系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发挥荒漠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合木 病虫害调查 防治方法 鄂尔多斯高原 一级保护植物 生态系统功能 孑遗植物 古地中海
下载PDF
中国早石炭世珊瑚动物的地理分区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英铴 黄柱熙 武世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3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海相的早石炭世地层分布广泛,除了华北古陆、东南古陆、上扬子古陆、祁连古陆、康滇古陆、塔里木古陆和松花江古陆等外,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根据沉积的特点可将中国早石炭世划分为四个沉积区域和三种沉积类型:即天山—兴安区,大致... 中国海相的早石炭世地层分布广泛,除了华北古陆、东南古陆、上扬子古陆、祁连古陆、康滇古陆、塔里木古陆和松花江古陆等外,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根据沉积的特点可将中国早石炭世划分为四个沉积区域和三种沉积类型:即天山—兴安区,大致位于北纬42°以北,天山—阴山隆起带以北的地带,简称“中国北方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石炭世 沉积类型 上扬子 兴安区 碳酸盐岩沉积 古地中海 大塘期 云南东部 岩关期
下载PDF
中国湖泊,一半在青藏高原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坤 黄勇士(摄影) +1 位作者 谢俊(摄影) 葛玉修(摄影) 《森林与人类》 2018年第12期76-91,共16页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地质年代最年轻、自然环境最独特的高原,以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巨大面积和原始生态系统,成为“世界第三极”。纵横分布的巨大山系是青藏高原的基本构架,但古地中海的西撤却在高原面上撒下了星罗...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地质年代最年轻、自然环境最独特的高原,以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巨大面积和原始生态系统,成为“世界第三极”。纵横分布的巨大山系是青藏高原的基本构架,但古地中海的西撤却在高原面上撒下了星罗棋布的湖泊,铺就了中国最密集的大型湖泊群与湖泊带,构筑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泊分布区,其中包括西藏羌塘湖群、藏东湖群、藏南湖群、阿里湖群,以及青海湖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泊群 中国 地质年代 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 古地中海 高原湖泊
原文传递
壳聚糖对三种古地中海孑遗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玉婷 高润宏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7期37-40,共4页
沙冬青属豆科沙冬青属植物,是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珍稀植物、亚洲荒漠区特有的濒危植物,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主要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及石质荒漠,常在山前阳坡、平原河床附近形成... 沙冬青属豆科沙冬青属植物,是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珍稀植物、亚洲荒漠区特有的濒危植物,也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唯一的超旱生常绿阔叶灌木,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沙冬青主要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及石质荒漠,常在山前阳坡、平原河床附近形成连续分布的群落,为良好的固沙物种,是集观赏、绿化以及蒙医药用为一体的重要的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属 孑遗植物 古地中海 濒危植物 超旱生 珍稀植物 蒙医药 西北干旱地区
下载PDF
新疆地理变迁与生态格局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承森 《人与生物圈》 2020年第5期159-160,共2页
在中国大地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进程中,新疆是沧桑巨变程度最剧烈的区域。大约在1亿年以前,印度板块离开澳洲大陆一路向北跨过赤道,在距今大约5000万年前后,印度板块的前缘与欧亚板块的边缘在海洋里接触。此时的两个板块之间还是海洋—... 在中国大地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变进程中,新疆是沧桑巨变程度最剧烈的区域。大约在1亿年以前,印度板块离开澳洲大陆一路向北跨过赤道,在距今大约5000万年前后,印度板块的前缘与欧亚板块的边缘在海洋里接触。此时的两个板块之间还是海洋——古地中海(古特提斯海)。而欧洲和亚洲之间被鄂毕海和图尔盖海峡(现在的乌拉尔山东坡一带)所隔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板块 生态格局 古地中海 地理变迁 欧亚板块 演变进程 沧桑巨变 新疆
原文传递
封面植物介绍--裸果木
18
作者 高润宏 杨海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9-1179,1247,共2页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表面覆蜡质层,无被毛,无明显叶脉;托叶膜质鳞片状;叶对生或互生。茎有两种形态,直立或曲折,节间膨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剥裂,嫩枝红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层 古地中海 老枝 裸果木 石竹科 半灌木 鳞片状 叶对生
下载PDF
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 被引量:1
19
作者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 1991年第3期44-46,71-96,共5页
本文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的关系,它试图初步阐明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保护古环境中的任务。这篇论文共有三部份:第一部份综述了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中揭示出的大量的古环境的信息,例如恐龙足迹不仅可以为动物的运动、行为... 本文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古环境的关系,它试图初步阐明自然历史博物馆在保护古环境中的任务。这篇论文共有三部份:第一部份综述了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化石藏品中揭示出的大量的古环境的信息,例如恐龙足迹不仅可以为动物的运动、行为和多样性提供古生物的证据,而且由于它能显示岸线的走向和沉积旋迥,因而为了解化石产地的古环境提供更深入地洞察能力。第二部份总结了从生物种群的盛衰兴亡追溯古环境。第三部份则讨论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历史博物馆 动物群 喜马拉雅鱼龙 盛衰兴亡 腕足类 古地中海 生物种群 晚三叠世 洞察能力 特提斯海
下载PDF
塔里木融合的大盆地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苇 李翔 《新疆人文地理》 2009年第2期68-77,共10页
新疆在历史上曾代表了地理的远:远天、远地、远山、远村、远人……这种远,就是自然与地理的极限。以大沙漠为核心的塔里木盆地,则是极限中的极限。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称塔里木盆地为"亚洲腹地"。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斯... 新疆在历史上曾代表了地理的远:远天、远地、远山、远村、远人……这种远,就是自然与地理的极限。以大沙漠为核心的塔里木盆地,则是极限中的极限。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称塔里木盆地为"亚洲腹地"。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斯·亨廷顿在《亚洲的脉搏》一书中给了它一个更精彩的命名——"亚洲心脏"。那么,就让我们贴近这颗亚洲的心脏,去听听亚洲的心跳,触摸亚洲的脉搏,去认识它的沙漠、河流、绿洲、戈壁、胡杨墓地、沙埋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河流域 沙漠公路 盆地 胡杨林 绿洲 新疆 古地中海 亚洲 特提斯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