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古地理环境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李炳元 潘保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70,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最近 5 0年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中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中新世~上新世青藏古地理环境 ,高原在 3 6MaBP海拔不超过 10 0 0m ,此后强烈隆升。青藏高原最近三次冰期年代分别为 72 5~ 5 81、 2 89~ 136、 82~ 10kaBP ... 本文综述了最近 5 0年青藏高原古地理演化中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中新世~上新世青藏古地理环境 ,高原在 3 6MaBP海拔不超过 10 0 0m ,此后强烈隆升。青藏高原最近三次冰期年代分别为 72 5~ 5 81、 2 89~ 136、 82~ 10kaBP ,冰期中不存在“大冰盖”。高原晚新生代重大古地理演化阶段和事件为 :38~ 2 2MaBP行星风系控制的热带 亚热带低地、 2 2~3 6MaBP古季风出现与主夷平面发育、 3 6~ 1 7MaBP高原强烈隆升与现代季风形成和现代河谷发育、 1 1~ 0 6MaBP高原抬升进入冰冻圈与大冰期出现、 0 15MaBP以来强烈隆升与高原内部干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理 高原隆升 古冰川 气候环境事件
下载PDF
冰碛物ESR测年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系列 被引量:29
2
作者 易朝路 易朝路 +3 位作者 焦克勤 刘克新 李玲 业渝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采用ESR方法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的冰碛石英砂进行了测年 .下望峰组冰碛层的年代与前人推测的年代不同 ,是 5 0~ 70kaBP末次冰期早阶段形成的 ,分布下限可达海拔 2 30 0m左右的红五月桥附近 .与AMS的测年结果相比 ,末次冰期... 采用ESR方法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的冰碛石英砂进行了测年 .下望峰组冰碛层的年代与前人推测的年代不同 ,是 5 0~ 70kaBP末次冰期早阶段形成的 ,分布下限可达海拔 2 30 0m左右的红五月桥附近 .与AMS的测年结果相比 ,末次冰期晚阶段底碛的ESR年代与AMS的年代相当 ,而冰上融出碛ESR年代与AMS的年代相差较大 .认为冰下的压碎和磨蚀作用可能导致冰碛中石英砂的ESR信号归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物ESR测年 末次冰期 天山 乌鲁木山 石英砂 压碎作用 古冰川 磨蚀作用
下载PDF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的古冰川遗迹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32-340,共9页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可统一称为大理冰期,古冰川首次出现于东亚海岸山地,内陆高山高原则冰川规模缩小。早期大理冰期冰川规模大于晚期,是季风亚洲的特色。古雪线在亚洲东海岸形成向南弯曲的大槽,是大理冰期夏季风衰弱、海陆的干湿对比加剧... 季风亚洲末次冰期可统一称为大理冰期,古冰川首次出现于东亚海岸山地,内陆高山高原则冰川规模缩小。早期大理冰期冰川规模大于晚期,是季风亚洲的特色。古雪线在亚洲东海岸形成向南弯曲的大槽,是大理冰期夏季风衰弱、海陆的干湿对比加剧以及东亚大槽南移的结果。53000—27000 aB.P.之间为萨拉乌苏-卡尔金斯克大间冰段,气候冷暖多变,西伯利亚冻土融化,华北平原为喜冷云杉林占据,内陆湖水面普遍升高。构造运动对古冰川发育有明显影响。青藏高原大冰盖是不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亚洲 古冰川 遗迹 更新世
下载PDF
庐山真的有第四纪冰川吗? 被引量:30
4
作者 施雅风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1年第2期41-45,共5页
庐山突峙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是驰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在学术上,由于已故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倡导,庐山被看作我国第四纪冰川的标准地点。早在1931年,李四光教授带领学生考察,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尽管当时受到一些学者... 庐山突峙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是驰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在学术上,由于已故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倡导,庐山被看作我国第四纪冰川的标准地点。早在1931年,李四光教授带领学生考察,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尽管当时受到一些学者的反对,李仍力排众议,于1937年完成《冰期之庐山》专著(1947年印行),详细论述庐山多种地形和沉积物并给予冰川成因解释,划分出鄱阳、大姑、庐山三个冰期,认为在前二个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遗迹 庐山地区 古冰川 间冰期 李四光 泥石流堆积 成因解释 中国东部 冰川堆积 沉积物
下载PDF
黄河源区的古冰川与古环境探讨 被引量:30
5
作者 郑本兴 王苏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8,共9页
黄河源区盆地北面的扎日加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和南面的巴颜喀拉山,中更新世以来有3次大冰期,以倒数第三次冰川规模最大,形成4个大冰帽。中更新世开始,由于昆仑山的强烈隆起,盆地沉积中心由北向南迁移,形成了河源区下沉性湖... 黄河源区盆地北面的扎日加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和南面的巴颜喀拉山,中更新世以来有3次大冰期,以倒数第三次冰川规模最大,形成4个大冰帽。中更新世开始,由于昆仑山的强烈隆起,盆地沉积中心由北向南迁移,形成了河源区下沉性湖泊群,堆积了厚数十米至两百多米的河湖相沉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时湖水外泄,进入若尔盖盆地,黄河水系开始成为一体。全新世时黄河曲折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冰川 环境 黄河源区
下载PDF
祁连山摆浪河谷地的冰川地貌与冰期 被引量:22
6
作者 周尚哲 李吉均 +1 位作者 张世强 赵井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祁连山摆浪河上游是一个以前研究者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发现 6套保存完好的古冰川沉积和与之对应的冰水阶地以及上覆较厚的黄土堆积 .根据地貌地层学研究和14 C、TL、ESR测年 ,确认它们分别代表了小冰期、新冰期、同位素 2阶段、... 祁连山摆浪河上游是一个以前研究者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发现 6套保存完好的古冰川沉积和与之对应的冰水阶地以及上覆较厚的黄土堆积 .根据地貌地层学研究和14 C、TL、ESR测年 ,确认它们分别代表了小冰期、新冰期、同位素 2阶段、4阶段、6阶段和 12阶段 6次冰川作用 ,是迄今在祁连山地区发现的相对比较确定的清晰齐全的第四纪冰川序列 .发生于氧同位素 12阶段的中梁赣冰期 ,表明抬升中的祁连山至少于 46 0kaBP前与冰期气候耦合 ,进入了当时的冰冻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摆浪河 古冰川 冰川地貌 冰期 地貌地层学 冰川作用 碳同位素
下载PDF
秦岭太白山古冰川发育与黄土高原气候变迁 被引量:15
7
作者 田泽生 黄春长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23,共9页
本文通过古冰川遗迹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太白山雪线变化和冰川发育过程,将其与黄土高原晚第四纪气候变化模式对比,阐明了太白山雪线变化和冰川发育的时代和时间序列问题。
关键词 古冰川 黄土高原 气候变迁 秦岭
下载PDF
太白山古冰川地貌与地质构造 被引量:14
8
作者 夏正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太白山分布有更新世冰川地形,其冰川槽谷在平面上呈“十”字型排列;横剖面EW向的呈宽谷形,NS向是呈U型:纵剖面EW向比较平坦,SN向呈阶梯状,其中有许多断裂陡坎。冰斗均位于断裂交汇点,面积不大而深度却相当大。这些地形的形态特征可以用... 太白山分布有更新世冰川地形,其冰川槽谷在平面上呈“十”字型排列;横剖面EW向的呈宽谷形,NS向是呈U型:纵剖面EW向比较平坦,SN向呈阶梯状,其中有许多断裂陡坎。冰斗均位于断裂交汇点,面积不大而深度却相当大。这些地形的形态特征可以用构造加以解释,断裂破碎带是最有利于冰川刨蚀的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冰川 冰川地貌 地质构造 太白山
下载PDF
山西宁武吕梁山北段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孟宪刚 朱大岗 +3 位作者 邵兆刚 余佳 韩建恩 孟庆伟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山西宁武吕梁山北段,平均海拔约2000米,相对高差数百米至千米左右,属中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十分发育,类型多种多样,特征明显。冰川遗迹有:U形谷、刃脊、角峰、冰斗、冰窖及分布于U形谷中的大量冰川漂砾、冰碛、冰水堆积、冰臼、变形砾... 山西宁武吕梁山北段,平均海拔约2000米,相对高差数百米至千米左右,属中山区。第四纪冰川遗迹十分发育,类型多种多样,特征明显。冰川遗迹有:U形谷、刃脊、角峰、冰斗、冰窖及分布于U形谷中的大量冰川漂砾、冰碛、冰水堆积、冰臼、变形砾石、条痕石等。该区古冰川遗迹的大量发现,不仅证明了我国东部中低山区有大量第四纪冰川运动存在,而且冰川规模之大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为研究该区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提供重要依据,为我国第四纪冰期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冰川规模 冰川遗迹 冰臼 冰期 气候 古冰川 证明 西宁 中国
下载PDF
崂山顶、涧、沟、坡、麓、滩、岬一带巨砾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兴永 石学法 +1 位作者 于洪军 李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3,共4页
崂山的地貌景观十分复杂 ,形成众多的奇山异石。研究发现 :更新世期间 ,崂山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 ,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的冰碛物具有不成层、无分选、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由带有磨光面的、个体差别很大的和带有... 崂山的地貌景观十分复杂 ,形成众多的奇山异石。研究发现 :更新世期间 ,崂山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 ,从水下到山巅都留下古冰川活动的印记。崂山的冰碛物具有不成层、无分选、杂乱无章、大小不一、由带有磨光面的、个体差别很大的和带有棱角的岩块、砂等堆积而成 ,部分冰碛物伸入海下。崂山古冰川冰碛物的堆积地貌主要有终碛堤、冰碛丘陵和侧碛堤三种类型。崂山古冰川侵蚀地貌有 :(1)拖蚀 (拔蚀 )岩块 ;(2)磨光面 ;(3)古冰斗 ;(4)“刃脊”、角峰、哑口 ;(5)削断山嘴“U”型谷 ;(6)冰臼。崂山低海拔古冰川遗迹的发现 ,对研究崂山地貌演化和第四纪黄渤海陆架环境变迁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 古冰川 “U”型谷 终碛堤 冰期/间冰期 地理环境
下载PDF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达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9,共9页
本文根据近期获得的一些资料,认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比较特殊.冰期气温下降达10°—17℃以上,风的作用比较强盛,因而冰期风积物的发育比较普遍.还因为冰期海面的大幅度下降,曾引起中国东部的河流强烈下切,形成被埋藏的深... 本文根据近期获得的一些资料,认为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气候与环境比较特殊.冰期气温下降达10°—17℃以上,风的作用比较强盛,因而冰期风积物的发育比较普遍.还因为冰期海面的大幅度下降,曾引起中国东部的河流强烈下切,形成被埋藏的深槽.最后还提出中国东部第四纪历次冰期的气候与环境是有差别的,中国东部山地在早—中更新世冰期有可能曾出现过与现代山地冰川不一样的冰川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第四纪 气候变化环境 冰期 温度 风场 古冰川
下载PDF
马鞍山的古冰川地貌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成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马鞍山是四川盆地西南边缘(102°55′E、28°58′N)第一高山(4288m),此山存在第四纪冰川地貌。它是我国东部一处典型的古冰川地貌,时代属末次冰期与新冰期。
关键词 马鞍山 古冰川 冰川地貌
下载PDF
神农架地区第四纪冰川遗迹与冰期划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志中 何培元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23,共6页
神农架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冰碛残迹及二者关系研究,提供了本区第四纪古冰川发育的多方面证据。神农架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三期冰期和两期冰缘期,即松柏冰期、木鱼坪冰期、龙潭冰... 神农架是中国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冰碛残迹及二者关系研究,提供了本区第四纪古冰川发育的多方面证据。神农架地区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三期冰期和两期冰缘期,即松柏冰期、木鱼坪冰期、龙潭冰期、松香坪冰缘期、神农架冰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地区 第四纪 冰期 冰川遗迹 古冰川
下载PDF
对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美锷 刘泽纯 王富葆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2年第2期37-39,共3页
江西庐山兀立在鄱阳湖畔,自早年李四光先生研究并发表“冰期之庐山”后,已成为建立中国第四纪冰期的标准地点。但是,对于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海拔千余米的山地,在第四纪全球性冰期旋回影响之下,是否具有发育冰川的条件,这类山体的某... 江西庐山兀立在鄱阳湖畔,自早年李四光先生研究并发表“冰期之庐山”后,已成为建立中国第四纪冰期的标准地点。但是,对于以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海拔千余米的山地,在第四纪全球性冰期旋回影响之下,是否具有发育冰川的条件,这类山体的某些侵蚀地貌和“泥砾”沉积物是否为由古代冰川作用的产物,几十年来始终存在争议,也是举世瞩目的我国地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这次施雅风同志带头提出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对于开展学术问题的自由讨论,和促进中国第四纪沉积物,特别是冰川堆积的研究,以及恢复古环境等,必将起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川 庐山冰期 第四纪沉积物 冰川作用 第四纪冰期 冰川堆积 中国东部 侵蚀地貌 古冰川 理论问题
下载PDF
龙门山古冰川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尚哲 汪耀华 +1 位作者 许刘兵 郑本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2-298,共7页
汶川地震中央区域龙门山主山九顶山海拔4 984 m,山脊北坡有三处成排分布不少规模较小的冰斗-冰川谷地形,恢复当时雪线高度在4 100 m高度。根据其形态保存程度、古今雪线高度差等情况判断,应当是2阶段冰川作用遗存。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现... 汶川地震中央区域龙门山主山九顶山海拔4 984 m,山脊北坡有三处成排分布不少规模较小的冰斗-冰川谷地形,恢复当时雪线高度在4 100 m高度。根据其形态保存程度、古今雪线高度差等情况判断,应当是2阶段冰川作用遗存。据气温和降水资料,现在九顶山雪线高度在5 000 m,刚好超出九顶山顶部。故而九顶山3 800 m以上目前处于冰缘环境,石冰川、石环、融冻泥流等冰缘现象比较突出。九顶山不存在更老的冰川作用及其地貌遗存,是青藏高原以东5 000 m上下的高山只是在末次冰期时抬升跨越冰期雪线而发育冰川这一新观点的又一证据,也是青藏高原第四纪晚期剧烈抬升的又一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九顶山 古冰川 冰缘地貌
下载PDF
贺兰山第四纪古冰川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夏贺兰山地区第四纪古冰川的研究>课题组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80-83,共4页
文章着重介绍了贺兰山第四纪古冰川研究课题设计的学术思想、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关键词 贺兰山 第四纪 古冰川 冰川
下载PDF
贵州晚新生代冰期划分与古冰川问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树基 周启永 陈佩英 《贵州地质》 1990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贵州威宁中水一带出露的中水组,是新生代时期贵州地区最早的寒冷期记录,它有可能与副南极地区同位素曲线所表明的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初的寒冷期对比。更新世时期,贵州部分高中山区曾发生过不只一次的冰川作用,其它地区则处于冻融作用比... 贵州威宁中水一带出露的中水组,是新生代时期贵州地区最早的寒冷期记录,它有可能与副南极地区同位素曲线所表明的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初的寒冷期对比。更新世时期,贵州部分高中山区曾发生过不只一次的冰川作用,其它地区则处于冻融作用比较强烈的冰缘环境中。根据孢粉、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与岩石学等方面的资料,太平洋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所反映的早更新世末以来的气候旋回,在贵州地区亦有所显示;贵州主要根据冰碛—冰水阶地及沉积物性质所划分的六次冰期可能均为复合冰期,而且有可能与阿尔卑斯地区的拜伯、多瑙、滚兹、民德、里斯、玉木冰期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 古冰川 贵州 更新世
下载PDF
阿尼玛卿山第四纪古冰川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晓峰 刘时银 +3 位作者 丁永建 沈永平 赵林 谢昌卫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阿尼玛卿山是黄河上游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其中出现时间最早、发育规模最大的是倒数第三次冰期,东坡的古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3600m,古雪线较现代雪线降低801m,冰川面积扩大了381km2,是现代冰川面积的16 2倍;西坡的古冰... 阿尼玛卿山是黄河上游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古冰川最发育的地区.其中出现时间最早、发育规模最大的是倒数第三次冰期,东坡的古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3600m,古雪线较现代雪线降低801m,冰川面积扩大了381km2,是现代冰川面积的16 2倍;西坡的古冰川末端下伸到海拔4100m,古雪线较现代雪线降低了635m,冰川面积增加了80 8km2,是现代冰川面积的5 8倍.之后,气候类型由海洋性逐渐过渡到大陆性,经历了湿冷—干冷—干暖的演变过程,冰川面积渐次缩小,特别是在晚末次冰期之后,进入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急剧趋于干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尼玛卿山 第四纪 古冰川 环境演变
下载PDF
楚科奇海北部浅地层结构对古冰川活动的指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官保 周庆杰 +3 位作者 华清峰 王景强 刘晨光 刘保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3-402,共10页
北极周边陆架海域第四纪时期曾多次受到冰川活动的影响,但楚科奇海作为北极陆架海之一,其第四纪古冰川活动的存在尚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中获取的楚科奇海北部的陆架和陆坡上700余km的高分辨率浅... 北极周边陆架海域第四纪时期曾多次受到冰川活动的影响,但楚科奇海作为北极陆架海之一,其第四纪古冰川活动的存在尚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本文利用2019年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中获取的楚科奇海北部的陆架和陆坡上700余km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数据,在剖面上识别出了冰川接地带楔状体、冰成碎屑流沉积、冰下混杂沉积和冰下水流沉积等多种类型的冰成沉积结构,可知研究区曾受到古冰川作用的影响。陆架坡折处被半远洋沉积隔开的上下两套接地带楔状体、隆起东南宽海槽中冰成混杂沉积中的层状泥质透镜体都指示研究区存在不止一期古冰川活动,且均曾扩展到楚科奇陆架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古冰川 地层结构 楚科奇海 北极
下载PDF
湖泊沉积中的^(10)Be含量变化——有助于识别第四纪古冰川的有无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信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8-443,共6页
20世纪50—70年代核试验产生的137Cs尘埃,在现代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同理,大气宇宙射线成因的长半衰期10Be尘埃,在第四纪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也应存在差异.第四纪冰川湖泊,冰期时流域... 20世纪50—70年代核试验产生的137Cs尘埃,在现代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同理,大气宇宙射线成因的长半衰期10Be尘埃,在第四纪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也应存在差异.第四纪冰川湖泊,冰期时流域内冰雪和10Be的累积量大于消融量,间冰期时冰雪和10Be的消融量大于累积量.因此,冰川湖泊冰期的10Be入湖通量小于间冰期.湖泊沉积剖面10Be浓度的波动,很可能表征流域内冰雪消融与累积的变化.非冰川湖泊,不存在冰川的累积与消融对10Be入湖通量的影响.开展第四纪冰川与非冰川湖泊沉积10Be含量变化的对比研究,有可能为破译中国东部中低山区古冰川和青藏高原大冰盖的世纪之争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137CS 现代冰川 ^10BE 古冰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