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古代天象记载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原理和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延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30,共5页
概括介绍利用古代某些天象的观测记载 ,研究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意义、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是目前研究近 2 0多个世纪间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惟一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地球自转 天文观测 古代天象 天文学史 自转速率 古代天文学 观测记载
下载PDF
《白狼歌》反映的古代天象与历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宗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2-78,共7页
后汉明帝永平(58—75年)中,筰都夷白狼王唐一行自今四川雅安专区不远万里来到洛阳参观访问,并在汉庭唱出《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和《远夷怀德歌》三首颂歌,计有歌辞四十四句,每句带有白狼语的四个汉字记音。这对藏缅语和西南民... 后汉明帝永平(58—75年)中,筰都夷白狼王唐一行自今四川雅安专区不远万里来到洛阳参观访问,并在汉庭唱出《远夷乐德歌》,《远夷慕德歌》和《远夷怀德歌》三首颂歌,计有歌辞四十四句,每句带有白狼语的四个汉字记音。这对藏缅语和西南民族史的研究是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1961年底,我们就开始在西昌进行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族 《白狼歌》 古代天象 历法 普米语 记音 土话 二十八宿 试解 汉明帝
原文传递
摄提与孟陬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3期82-86,共5页
摄提是星名,孟陬是指夏历正月,这在古代天文历法上是非常明确的。屈原在《离骚》里提到自己降生时说: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也即本着这个说法,说自己是在天象清吉的正月里、一个庚寅日降生的。“摄提”作为古代天文历法上一个重... 摄提是星名,孟陬是指夏历正月,这在古代天文历法上是非常明确的。屈原在《离骚》里提到自己降生时说: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也即本着这个说法,说自己是在天象清吉的正月里、一个庚寅日降生的。“摄提”作为古代天文历法上一个重要的星辰,它与“孟陬”的正常关系,被认为是显示着万象回春的清平吉象;这也是古人所公认的。本文就是打算就这些进一步加以申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历法 星名 史记 摄提格岁 古代天象 夏历 二十八宿 历书 古人 衍文
原文传递
古代“荧惑守心”记录再探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次沅 吴立旻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7-520,共14页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荧惑守心"被认为是最险恶的天象之一。黄一农的研究显示,历史记载的大多数事例均为伪造。文章找到更多的记录,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考证。尽管荧惑守心记录的错误率高于其他类型的天象记录,但许多错误的记录,...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荧惑守心"被认为是最险恶的天象之一。黄一农的研究显示,历史记载的大多数事例均为伪造。文章找到更多的记录,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考证。尽管荧惑守心记录的错误率高于其他类型的天象记录,但许多错误的记录,能够找出流传错误的痕迹。同时,故意写错时间的事例也是存在的。至于凭空伪造天象而适应人事,还缺少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火星 荧惑守心 星占
下载PDF
《宋史·天文志》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次沅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5,共12页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宋史·天文志》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两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宋史·天文志》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两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搜索了天文志以外的宋代天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宋史》 天文志 天文学史
下载PDF
武王伐纣天象解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次沅 周晓陆 《中国科学(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对文献记载武王伐纣时天象作并联式的全面分析和搜索 .以生霸为月初 ,死霸为望后 ,找出若干组符合《武成》的历日 .加之《国语》“岁在鹑火”和若干文献伐纣在冬季的提示 ,在考古方面最新成果的限定下 ,首选的灭商之日在BC1 0 46 .1 .2 ... 对文献记载武王伐纣时天象作并联式的全面分析和搜索 .以生霸为月初 ,死霸为望后 ,找出若干组符合《武成》的历日 .加之《国语》“岁在鹑火”和若干文献伐纣在冬季的提示 ,在考古方面最新成果的限定下 ,首选的灭商之日在BC1 0 46 .1 .2 0 .这一结论对于绝大多数文献记录都有顺畅的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年代学 古代天象记录 武王伐纣
原文传递
《金史》《元史》天象记录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2年第3期184-192,共9页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分类统计和分析《金史》和《元史》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2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搜索了《金史... 在用现代天文计算方法全部检验的基础上,分类统计和分析《金史》和《元史》各种天象记录的数量和特征。统计中将所有天象记录分为可计算检验和不可计算检验2大类,并计算了各种记录的错误率,大多数错误记录可以考出其原貌。搜索了《金史》、《元史》以外的金元天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金史 元史 天文志 天文学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常规日食记录的整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收集并分析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中国古代密集、简略而公式化的日食记录。基于这些记录整理成一个包括938条日食记录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常规日食记录表”。该表给出每次记录的原日期、公历日期、当时首都、所属朝代以及一部分... 收集并分析了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中国古代密集、简略而公式化的日食记录。基于这些记录整理成一个包括938条日食记录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常规日食记录表”。该表给出每次记录的原日期、公历日期、当时首都、所属朝代以及一部分记录所载的进一步详情。对该表的构成作了介绍,并对这些历史记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食 古代天象记录 计算机可读表
下载PDF
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5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自西汉开始,天象被大量、系统地记载于史书。两汉魏晋期间,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齐全。全面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在这625年中,共记录天象1 581条,其中包括日月食236、月行星位置782、其他563。... 自西汉开始,天象被大量、系统地记载于史书。两汉魏晋期间,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齐全。全面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在这625年中,共记录天象1 581条,其中包括日月食236、月行星位置782、其他563。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官史天文等志和本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汉魏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南北朝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2-838,共7页
对南北朝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北朝195年,共记录天象1 350条,包括日月食147、月行星位置847、其他356。南朝169年,共记录天象1 091条,包括日月食62、月行星位置744、其他285。记录基本上出自... 对南北朝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北朝195年,共记录天象1 350条,包括日月食147、月行星位置847、其他356。南朝169年,共记录天象1 091条,包括日月食62、月行星位置744、其他285。记录基本上出自各代正史天文志和本纪。南北朝开启了系统记录月食的先河,南齐的月行星、北魏的月晕、南梁的老人星记录也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386-581)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下载PDF
隋唐五代日月食记录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对隋唐五代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这一时期记载了实际可见日食的65%和月食的28%。
关键词 日食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隋唐五代
下载PDF
明代月食记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中国古代系统的月食记录很晚才开始,宋代以后才有较完整的记录。明代月食记录主要出自《明实录》,但晚期记录依赖于《国榷》和《续文献通考》。从273条原始记录中整理出197条正确记录,覆盖了实际发生月食的82%。月食记录通常非常简单,... 中国古代系统的月食记录很晚才开始,宋代以后才有较完整的记录。明代月食记录主要出自《明实录》,但晚期记录依赖于《国榷》和《续文献通考》。从273条原始记录中整理出197条正确记录,覆盖了实际发生月食的82%。月食记录通常非常简单,但部分记录含有时刻、食分、全食和所在星宿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明代 《明实录》
下载PDF
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81-189,共9页
对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代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在这379年里,共有1509条记录,包括256条日月食、764条月行星位置和489条其他天象。记录主要出自各史天文志和唐会要。与之前的北魏和之后的宋代相比,这一时期... 对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代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在这379年里,共有1509条记录,包括256条日月食、764条月行星位置和489条其他天象。记录主要出自各史天文志和唐会要。与之前的北魏和之后的宋代相比,这一时期记录偏少且分布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隋唐五代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及其天文学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次沅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4-100,共7页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力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由文献、考古、古文字、碳14测年和天文学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致力于推进我国早期年代学研究的发展.天文学在五星聚合、三代大火、国外天象、仲康日食、夏小正、禹伐三苗、甲骨文天象、武王伐纣、天再旦、金文历谱、周代历法、计算中心等专题中起了主要或重要作用.天文方法确定的宾组月食、武王伐纣和天再旦年代被作为断代工程结论而采用,成为夏商周年表的重要支撑点;铜器铭文中的月相记录也是西周列王年代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年代学 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 古代天象记录 夏商周断代工程
下载PDF
南北朝日月食记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0-516,共7页
梳理南北朝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对这一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南朝正确记录日食25条,占实际发生的40%;月食正确记录23条,占实际发生的14%;... 梳理南北朝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对这一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南朝正确记录日食25条,占实际发生的40%;月食正确记录23条,占实际发生的14%;北朝日食51条,占65%,月食56条,占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386-581) 日食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下载PDF
北魏太安至皇兴时期天象记录的年代问题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次沅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8-296,共9页
对《魏书.天象志》中的天象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太安至皇兴13年间(457—469)的连续62条可以计算验证的天象记录中,有59条记录的年份都恰好提前了一年。这可能是魏志抄宋志而于年代比对发生错误,也可能是北魏纪年本身的错误。
关键词 天文学史 古代天象记录 《魏书》 年代
下载PDF
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最新结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1994年第0期77-82,共6页
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研究依赖于古代天象记录.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着重介绍作者由中国古代公元十世纪以前732个月掩犯记录得到的最新结果,并与其他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分析产国月掩犯记录填补了公元三至八世纪的资... 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研究依赖于古代天象记录.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着重介绍作者由中国古代公元十世纪以前732个月掩犯记录得到的最新结果,并与其他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分析产国月掩犯记录填补了公元三至八世纪的资料缺环,并证实了公元五世纪前后地球自转非潮项的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长期变化 古代天象记录
下载PDF
古代天象记录中尺寸与度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健民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我国古代天文学文献时代悠久,内容丰富,是世所公认的。这些古代的历史文献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也受到从事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学者们的重视,因为其中保存有许多我国古代天象记录,这些记录对现代天文学研究来讲,它们所提供的信息的价值往往... 我国古代天文学文献时代悠久,内容丰富,是世所公认的。这些古代的历史文献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也受到从事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学者们的重视,因为其中保存有许多我国古代天象记录,这些记录对现代天文学研究来讲,它们所提供的信息的价值往往是无与伦比的。例如,在关于历史上超新星爆发遗迹的研究中,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对应关系 我国古代 现代天文学 李淳风 古代天文学 超新星爆发 天文志 内容丰富 二十八宿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崔健骅 黎耕 赵永恒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数据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与理论的快速发展,对历史超新星、太阳活动周期等问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工作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数据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与理论的快速发展,对历史超新星、太阳活动周期等问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工作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水平,在信息利用方面存在检索不便、文献不全、缺乏相应分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天文研究工作的需求。基于面向文档数据库、全文检索、语法分析、Web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实现了对古代天象记录中各类科学和文史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检索。这一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研发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更好地服务于全世界天文学家,促进对古代天象记录的校勘、证认、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数据库 WEB技术
下载PDF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几个天文学问题
20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23-29,共7页
《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年代结果中,有些与天文学方法有关.本文介绍4个这样的问题:对宾组卜辞的5次月食记录的天文学认证与武丁王年,与武王伐纣有关的诸多天象历日记录的分析,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在旦于郑"的日食说研究... 《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年代结果中,有些与天文学方法有关.本文介绍4个这样的问题:对宾组卜辞的5次月食记录的天文学认证与武丁王年,与武王伐纣有关的诸多天象历日记录的分析,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在旦于郑"的日食说研究以及由西周铜器铭文中的诸多历日月相记录排出整个西周王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中国古代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