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口语词和书面语词的差异初探 被引量:23
1
作者 曹炜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4,共6页
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与书面语词之间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从音节结构来看,口语词中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词的数量逼近双音节词的数量。从词的内部构成情况来看,口语词中合成词是单纯词的6倍强,而书面语词中单纯词的数... 现代汉语中的口语词与书面语词之间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从音节结构来看,口语词中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书面语词中,单音节词的数量逼近双音节词的数量。从词的内部构成情况来看,口语词中合成词是单纯词的6倍强,而书面语词中单纯词的数量接近合成词;口语词以偏正型居多,书面语词则以联合型居多。在词义架构上,口语词同书面语词均以单义词为主,多义词很少,但多义口语词中双音词占主体,而多义书面语词中单音词占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语词 书面语词 音节结构 词义架构 内部构造
原文传递
关注汉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如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汉语的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差异大。这不仅是语体、语用的差异,而且也是汉语两大造词系统的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汉语词汇鲜活而丰富的洪流。从理论上区分口语词、书面语词对解决汉语词汇问题是一个突破口。在应用上,书面语词和口语词的区... 汉语的口语词和书面语词差异大。这不仅是语体、语用的差异,而且也是汉语两大造词系统的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汉语词汇鲜活而丰富的洪流。从理论上区分口语词、书面语词对解决汉语词汇问题是一个突破口。在应用上,书面语词和口语词的区分与比较,对解决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贡献,还可为辞书编纂、词汇规范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词 书面语词 词汇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美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46-167,共22页
明治时期日本的汉语教学已经转为北京官话口语的新阶段,并产生了系列新教材,这些教材揭示了清末民初北京口语的面貌,是研究北京方言词汇史的重要资料。教材文献中的口语词表现灵活:同音异写,多音变,多衬字,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可以... 明治时期日本的汉语教学已经转为北京官话口语的新阶段,并产生了系列新教材,这些教材揭示了清末民初北京口语的面貌,是研究北京方言词汇史的重要资料。教材文献中的口语词表现灵活:同音异写,多音变,多衬字,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可以看作是北京话的特征词。它们为系统研究北京口语词提供了早期的书面例证,对编撰北京口语(北京方言)类词典极具价值。这些口语词产生时代不一,大多是清代中后期出现的,并在今天的北京话中留存,部分已经进入普通话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明治期间 汉语教科书 北京话 语词
下载PDF
《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美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8,共6页
《语言自迩集》是一部反映清末北京方言口语词汇面貌特征的历史文献,其中英文注解与汉文注解并重,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北京口语里的特有词语、特有的读音或特殊含义。该书对研究清末北京口语词汇、北京方言词汇史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语言自迩集》 北京话 语词 学术价值
下载PDF
口语里的新词新语与社会生活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建民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38-39,共2页
汉语口语里有三种不同的语体,即在亲朋之间使用的家常口语体(俚俗成分多一些),在一般交际场合使用的正式口语体(普通话),在特别隆重的场合使用的典雅口语体(它比较接近书面语)。汉语口语里的新词新语是指近十年来在上述三种口语体流行... 汉语口语里有三种不同的语体,即在亲朋之间使用的家常口语体(俚俗成分多一些),在一般交际场合使用的正式口语体(普通话),在特别隆重的场合使用的典雅口语体(它比较接近书面语)。汉语口语里的新词新语是指近十年来在上述三种口语体流行的新词语新用法,它区别于书面上新造的科技术语和特殊用语。许多新词新语产生于口语,产生后往往先在人们的口头中流传。过了一段时间,有部分新词语因反映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迅速消失而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词新语 语词 汉语 社会生活 语体 交际场合 语新 科技术语 锻造车间 中性词
下载PDF
“很不——”补说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真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6年第2期66-69,19,共5页
“很不+A”(A 表示形容词,下同)是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口语中很常用的格式。
关键词 形容词 教学实践 现代汉语 格式 补说 不熟练 语词 积极意义 外国学生 句法结构
原文传递
儿童文学语言的选词特点 被引量:16
7
作者 田华 《学语文》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先掌握具体的词,然后随着概括能力的发展,再掌握抽象的词”。因此儿童文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选词上具有与成人文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即运用大量的音响词,色彩词,口语词,同时在词性的选择上,多使用... 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先掌握具体的词,然后随着概括能力的发展,再掌握抽象的词”。因此儿童文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选词上具有与成人文学明显不同的特点,即运用大量的音响词,色彩词,口语词,同时在词性的选择上,多使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实体词。下面将结合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以及具体作品来分析,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文学语言 选词 语言心理学 概括能力 成人文学 色彩词 语词
下载PDF
左权方言古入声字今舒声化现象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希哲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0-,49,共2页
左权方言古入声字今舒声化现象王希哲左权县位于晋中东部,与河北省交界。左权方言与晋中腹地各县的方言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但基本上保留着晋语的入声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古入声字已演变成舒声字,还有一部分则兼有舒入两读,分述如下... 左权方言古入声字今舒声化现象王希哲左权县位于晋中东部,与河北省交界。左权方言与晋中腹地各县的方言之间存在不小的差异,但基本上保留着晋语的入声特点,有相当一部分古入声字已演变成舒声字,还有一部分则兼有舒入两读,分述如下。一、古入声字今读舒声(无论是单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入声字 方言 舒声 左权县 书面语词 多音节词 今读 语词 固定语 古人声
原文传递
赣语南城方言古全浊上声字今读的考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双庆 万波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5-354,共10页
一引言汉语声调发展史上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变化,这就是清浊分调。这指的是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后来又根据声母的清浊,各自分化为阴阳两类,即由所谓四声演变为八调。从现代汉语各方言来看,最能充分体现这种演变的如吴语的温州话、闽语的潮州... 一引言汉语声调发展史上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变化,这就是清浊分调。这指的是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后来又根据声母的清浊,各自分化为阴阳两类,即由所谓四声演变为八调。从现代汉语各方言来看,最能充分体现这种演变的如吴语的温州话、闽语的潮州话和粤语的广州话。现代温州话和潮州话都是八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北大中文系1989:21页,37页)。广州话则在上面八个声调的基础上,阴入又因为元音的长短分化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浊上声字 方言影响 书面语词 南城 阴平 语词 赣语 演变方向 现代汉语 历史层次
原文传递
确定“口语词”的难点与对策——对《现汉》取消“口”标注的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苏新春 顾江萍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44,共9页
口语词是普通话词汇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色彩分类 ,与“〈方〉”、“〈文〉”、“〈书〉”一起与普通话词汇有着对称的存在价值 ,取消口语词的标注 ,会导致词汇分类的缺损。标注“〈口〉”的困难在于 :一是口语词与方言词的纠缠 ,二是口语... 口语词是普通话词汇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色彩分类 ,与“〈方〉”、“〈文〉”、“〈书〉”一起与普通话词汇有着对称的存在价值 ,取消口语词的标注 ,会导致词汇分类的缺损。标注“〈口〉”的困难在于 :一是口语词与方言词的纠缠 ,二是口语词自身在历史的迁移中的变化。提出确定口语词可遵循的要点 :1 .建立起“口语词”———“普通词语”———“书语词”的同级三类法。 2 .加强口语词与方言词的辨析。 3 .对实际语言生活中的口语词予以经常的关注 ,以使词典中的口语词标注及时反映这种现实。 4.标注突出的、典型的口语词 ,而不必求全。规范词典的功能在于诠释词汇意义的基本内容 ,建立起诠释词汇意义的基本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普通话词汇系统 方言词 词汇学理论 《现代汉语词典》
下载PDF
《助字辨略》和中古汉语虚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望驾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1-44,共4页
《助字辨略》广泛收集中古时期口语词较多的作品中的有关材料,运用多种训释方法,第一次大规模地研究了中古汉语虚词并诠释了一批六朝特有或习见的虚词以及少量口语词,结论大多精当可信,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其崭新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文... 《助字辨略》广泛收集中古时期口语词较多的作品中的有关材料,运用多种训释方法,第一次大规模地研究了中古汉语虚词并诠释了一批六朝特有或习见的虚词以及少量口语词,结论大多精当可信,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其崭新的学术视野、丰富的文献材料、全面的研究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汉语 《助字辨略》 语词 虚词研究 训释 文献材料 中古时期 六朝 开创性 成就
下载PDF
关于《汉语方言大词典》的通用口语词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汝杰 鲁国尧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8-210,共13页
本文利用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资料,讨论了10个各地方言口语中的常用词的分布和来源等,提出“汉语通用口语词”的概念。并对《大词典》的特点和有关问题作了评述。
关键词 语词 《汉语方言大词典》 常用词 通用 来源 主编 资料 评述
全文增补中
白居易讽谕诗的语言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谢思炜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72,共7页
白居易的讽谕诗与其创作目的和风格要求相适应,使用了大量典故(事典)和书面成语(语典),尽管其中大部分都不生僻,但也有被后人误解之例。此外,讽谕诗使用口语词的情况在整个唐诗中也不算突出。白诗的浅切易懂并非来自它的口语化或近俗,... 白居易的讽谕诗与其创作目的和风格要求相适应,使用了大量典故(事典)和书面成语(语典),尽管其中大部分都不生僻,但也有被后人误解之例。此外,讽谕诗使用口语词的情况在整个唐诗中也不算突出。白诗的浅切易懂并非来自它的口语化或近俗,而是由于它题旨清楚、合于书面语规范和言事真切。宋人“俗”的评语模糊了白诗的实际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谕诗 用典 语词 浅切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词典》标“书”词研究(下)——兼谈与古语词、历史词、旧词语的区别 被引量:10
14
作者 苏新春 徐婷 《辞书研究》 2007年第2期38-44,61,共8页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语词 古词语 历史词 词研究 语词 相关词 “词”
下载PDF
近指指示词“这”的来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治文 《中国语文》 1964年第6期442-444,共3页
近指指示词“这”字,现在见到的最早用例是寒山诗:“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①拾得诗:“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这个“这”在当时大概是一个新兴的口语词,因为寒山、拾得的诗中还有沿用已久的近指指示词“此”和“斯”。“... 近指指示词“这”字,现在见到的最早用例是寒山诗:“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是。”①拾得诗:“不省这个意,修行徒苦辛。”这个“这”在当时大概是一个新兴的口语词,因为寒山、拾得的诗中还有沿用已久的近指指示词“此”和“斯”。“这”字用作近指指示词,是不是从寒山、拾得时代(7世纪)才开始的,还不能肯定。再早的用例现在还没有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 指示词 近指 寒山诗 拾得 语词
原文传递
略论公文语言中口语词的使用原则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玉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9-82,共4页
 近年来,公文语言中吸收运用口语词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应确立公文语言中口语词的使用原则:审慎选择,恰当运用。在公文语言中不应用方言土语,应恰当选用惯用语、俗语、顺口溜等口语词。
关键词 公文语言 语词 使用原则
下载PDF
方言词考本字刍议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泽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将“本字”问题与“文白异读”和“读破”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讨论方言词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 ,着重说明方言与汉字系统的关系。文章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 ,指出方言词考本字无非是在主流汉语中... 本文将“本字”问题与“文白异读”和“读破”等相关的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讨论方言词考本字的意义和方法 ,着重说明方言与汉字系统的关系。文章把从古到今的汉语书面语及其基础方言称为“主流汉语” ,指出方言词考本字无非是在主流汉语中寻找词源 ,生僻的本字是主流汉语中久已淘汰的词 ;收集文白异读的“白读音”实际上是在现代常用字中辨认同源成分 ;方言特有的“音随义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词语 《广韵》 语音对应规律 福州话 方言研究 文白异读 语词 方言本字 汉语书面语 形容词
下载PDF
论书面语和口语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绍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72-78,共7页
书面语和口语是语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语体学把语言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各类语言作品在词语、句式、语音手段、修辞方式和技巧等方面的选择和运用、分布和组合的情况做全面细致的考察,概括其中的规律。按照语体学的研究方法... 书面语和口语是语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语体学把语言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各类语言作品在词语、句式、语音手段、修辞方式和技巧等方面的选择和运用、分布和组合的情况做全面细致的考察,概括其中的规律。按照语体学的研究方法对书面语和口语进行这样的研究,对书面语写作、口语表达、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教科书的编写等方面都会有直接的帮助。 一、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渠道 一般来讲,书面语是把语言写在纸面上,口语是把语言用嘴说出来。因此,不少人就认为凡是嘴里说出来的话就是口语,写在纸上的东西就是书面语。这样看法虽然有道理,但是并不很完备。语言的物质载体只是区分书面语和口语的一项标准,另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检验话语的内在特征。严格说来,必须区别“口语”和“口头”,“书面语”和“笔头”这两对概念。“口头”和“笔头”表明的是语言交际的渠道和形式,而“口语”和“书面语”则是属于语体的分别,是根据话语的内在特征,也就是主要的语言特征划分出来的功能语体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词 对外汉语教学 修辞方式 长句 语体学 不完全句 主要意思 意合法 政论语体 句法方面
下载PDF
刘震云:“拧巴”世道的“拧巴”叙述 被引量:10
19
作者 马俊山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一、“拧巴”一词拿住了刘震云小说的精魂 我想首先说说什么是“拧巴”。“拧巴”(ningba),是个流行于中国华北一带的口语词,由“拧”和“巴”两个语素合成。“拧”的意思是别扭、抵触,可以单用为形容词,“巴”在这里是个表示状... 一、“拧巴”一词拿住了刘震云小说的精魂 我想首先说说什么是“拧巴”。“拧巴”(ningba),是个流行于中国华北一带的口语词,由“拧”和“巴”两个语素合成。“拧”的意思是别扭、抵触,可以单用为形容词,“巴”在这里是个表示状态的词尾,一般读轻声。“拧巴”的意思很多,也很含混,除了别扭,互相抵触之外,纠缠、错乱、不合适、不对付、不人流、不顺利、不合情理等,也可以用“拧巴”来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震云小说 叙述 语素合成 “巴” 语词 形容词 意思 抵触
下载PDF
《大方便佛报恩经》语汇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方一新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56,共7页
《大方便佛报恩经》是一部译者、年代不详,但口语材料比较丰富的翻译佛经。对其语汇进行辨析、考证,对中古语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价值可从以下三方面窥貌一班:一是考释“衰丧、衰祸”及“留怀”等经中语词,抉发新词新... 《大方便佛报恩经》是一部译者、年代不详,但口语材料比较丰富的翻译佛经。对其语汇进行辨析、考证,对中古语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价值可从以下三方面窥貌一班:一是考释“衰丧、衰祸”及“留怀”等经中语词,抉发新词新义,补正《汉语大词典》的阙漏;二是考察“非”等词的新用法,这或许有助于推定该经的译经年代;三是列举经中部分俗字用例,以弥补《汉语大字典》在收字举证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经 语词 中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