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恒牙牙菌斑智能判读系统的建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游文喆 郝爱民 +5 位作者 李帅 张子一 李若竹 孙瑞青 王勇 夏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5-671,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牙菌斑智能判读系统,分析影响其判读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用家用口腔内镜(1280×960像素,东莞立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拍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25名研究生志愿者[男性12名,女性13名... 目的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牙菌斑智能判读系统,分析影响其判读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用家用口腔内镜(1280×960像素,东莞立港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拍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25名研究生志愿者[男性12名,女性13名,年龄(23±3)岁]口内牙齿唇颊侧照片,使用菌斑染色剂(Cimedical,日本)进行菌斑染色后,用同样拍摄方法再次拍摄照片,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549组恒牙牙菌斑染色前后的牙齿照片。将549组图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40组训练数据集和109组测试数据集。设计并实现基于DeepLab的深度学习模型,采用LabelMe软件(Windows版3.2.1,MIT,美国)进行标注,对标注后的440组训练数据集进行训练,并据此建立恒牙牙菌斑智能判读系统,使用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作为评估该算法识别准确性的量化指标,用建立的恒牙牙菌斑智能判读系统对109组测试照片进行判读。使用Matlab软件(Windows版R2017a,MathWorks,美国)提取109组照片的牙菌斑边缘线,计算菌斑边缘线像素点个数,以此衡量牙菌斑边缘的复杂性,并计算牙菌斑面积百分比。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牙位、牙菌斑面积百分比、牙菌斑边缘线像素点个数、镜头光源光斑是否位于菌斑区域对于恒牙牙菌斑判读准确性的影响,通过方差检验比较模型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选择拟合效果更优的模型。结果恒牙牙菌斑智能判读系统对测试组判读的MIoU值为0.700±0.191。当牙菌斑面积百分比、牙菌斑边缘线像素点个数进入回归模型时,R2值为0.491,高于只有牙菌斑百分比进入模型时的R2,牙菌斑面积百分比、牙菌斑边缘线像素点个数对恒牙牙菌斑判读准确性有显著影响(P<0.05)。牙菌斑边缘线像素点个数的标准化系数为-0.289,菌斑面积百分比的标准化系数为-0.551。结论本研究通过家用口腔内镜采集的恒牙牙面图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口腔内镜
原文传递
传统法与内镜法在老年人口腔检查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冯雅君 陈惠珍 +2 位作者 项海东 李浩渤 陈惠珍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3-76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传统口腔检查方法与口腔内镜检查法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125)和对照组(n=122),研究组采用口腔内镜检查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检查法;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比较传统口腔检查方法与口腔内镜检查法对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125)和对照组(n=122),研究组采用口腔内镜检查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检查法;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疾病诊断率、即时洁治率、洁治后满意率及诊断平均所需时间和平均检查费用。结果口腔疾病临床诊断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患者即时洁治率及洁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诊断平均所需时间和检查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口腔内镜检查法可提高老年患者即时洁治率和洁治满意度,能够提高医患沟通效果,密切医患关系,同时口腔内镜检查法还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镜 口腔检查 老年人
下载PDF
口腔内镜辅助高速涡轮钻拔除阻生智齿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黄田河 刘继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内镜辅助高速涡轮牙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80例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分为口腔内镜辅助高速涡轮钻(实验组,130例)和单纯高速涡轮牙钻法(对照组,150例)。对比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肿胀、... 目的探讨口腔内镜辅助高速涡轮牙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80例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分为口腔内镜辅助高速涡轮钻(实验组,130例)和单纯高速涡轮牙钻法(对照组,150例)。对比观察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及干槽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下颌阻生智齿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下颌阻生智齿平均拔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干槽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内镜辅助高速涡轮牙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高速涡轮牙钻 口腔内镜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2
4
作者 彭亚 柳岸 彭小伟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3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观察比...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术后24h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开始进食时间、颈部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7%(51/56),高于对照组的71.43%(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较常规甲状腺癌切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切除术 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癌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薛景毅 胡喜娥 +1 位作者 唐海利 包国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 目的系统评价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transoral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 vestibular approach,TOETVA)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conventional open thyroidectomy,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TOETVA与COT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比较的临床研究,检索日期截至2020年3月1日。遵循事先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纳入本meta分析,共计1465例患者。结果表明:与COT组相比,TOETVA组的手术时间较长[WMD=35.18,P=0.0001],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多[WMD=1.42,P=0.0005],但2组的出血量[WMD=–5.32,P=0.39]、住院时间[WMD=0.05,P=0.94]、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OR=0.81,P=0.43]、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OR=1.34,P=0.73]、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55,P=0.35]、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OR=0.39,P=0.22]和出血或血肿发生率[OR=1.29,P=0.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OETVA有较高的稳定性,虽然COT的手术时间较短,但前者对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后颈部无瘢痕,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COT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三种不同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对照研究
6
作者 庞长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9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口腔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TEA)、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ETA)、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TCA)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为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者... 目的比较口腔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TEA)、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ETA)、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TCA)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为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10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行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者14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TEA组(n=28)、ETA组(n=34)、TCA组(n=86)。TEA组采用TEA治疗,ETA组采用ETA治疗,TCA组采用TCA治疗,观察3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TEA组、ETA组、TCA组治愈率分别为60.7%、61.8%、34.9%,有效率分别为32.1%、29.4%、22.1%。TEA组、ETA组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TCA组(P<0.05)。结论 TEA、ETA术总体治愈率和有效率高于TCA,但ETA在部分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TEA,因此ETA可能是最佳的腺样体切除术术式,对那些伴有鼻腔、鼻窦疾病者亦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口腔内镜腺样体切除术 内镜辅助经口腔腺样体切除术 口腔腺样体刮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