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补铁剂的研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
作者 毛宇 陈博 顾宁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1期621-626,共6页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机体的氧代谢、能量代谢、造血作用等生命活动,一直是人们致力于攻克的全球最普遍的营养不良症。目前用于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有食品强化、口服补铁与注射补铁等,其中口服补铁剂价格便宜、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且...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机体的氧代谢、能量代谢、造血作用等生命活动,一直是人们致力于攻克的全球最普遍的营养不良症。目前用于纠正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有食品强化、口服补铁与注射补铁等,其中口服补铁剂价格便宜、易吸收、生物利用率高且患者顺应性良好,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补铁方式。本文对传统口服补铁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做了概略地介绍,结合新型口服补铁材料的研发情况对存在亟须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营养不良症 口服铁剂 传统 新型
下载PDF
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预防妊娠期贫血对于改善妇幼健康水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春霞 曾雪芳 宋莉 《哈尔滨医药》 2022年第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预防妊娠期贫血对于改善妇幼健康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贫血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1,给予硫酸亚铁治疗)和观察组(n=51,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 目的探究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预防妊娠期贫血对于改善妇幼健康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妊娠期贫血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1,给予硫酸亚铁治疗)和观察组(n=51,给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分布宽(RDW)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b、RBC、MCH、MCHC、MCV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DW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对于预防妊娠期贫血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妊娠期贫血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对于改善妇幼健康水平有显著效果,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临床疗效 口服铁剂
下载PDF
缺铁性贫血药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马玉颖 吴海 杨铁虹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225-1228,共4页
本文基于缺铁性贫血(IDA)对近年补铁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展开综述,为补铁剂的研发与临床选择提供新思路。重点介绍了IDA不同阶段、补铁剂型选择、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并对一些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补铁剂进行了介绍。随着抗贫血研究的深入... 本文基于缺铁性贫血(IDA)对近年补铁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展开综述,为补铁剂的研发与临床选择提供新思路。重点介绍了IDA不同阶段、补铁剂型选择、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并对一些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补铁剂进行了介绍。随着抗贫血研究的深入,研究热点将聚焦于利用植物、微生物及海洋生物等资源,有望开发出用药更安全、吸收利用度更高、起效更快的新型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 静脉铁剂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葡萄糖酸钠铁合成工艺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怡璇 毛凯 +2 位作者 莫婷 潘红春 刘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70,共7页
以D-葡萄糖酸钠和FeCl3为原料,用简便的制备方法合成葡萄糖酸钠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合理的因素水平范围。以铁糖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起始p H值为考察因素,以样品含铁量为因变量,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对... 以D-葡萄糖酸钠和FeCl3为原料,用简便的制备方法合成葡萄糖酸钠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合理的因素水平范围。以铁糖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起始p H值为考察因素,以样品含铁量为因变量,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对各因素进行二次多项拟合,并进行验证实验。最优条件为铁糖质量比2.03∶1、反应时间2.95 h、起始pH 11、反应温度100℃,得较高含铁量(31.43%),与预测值相比偏差较小,结果稳定。通过理化性质考察和表征分析验证了生成产物确为葡萄糖酸钠铁复合物,且具有络合铁特征,为葡萄糖酸钠铁口服营养型补铁剂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的工艺简便合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糖铁复合物的开发开拓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钠铁 工艺优化 星点设计 含铁量 口服铁剂
下载PDF
营养型口服补铁剂的研制及其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孟凡德 刘学启 +1 位作者 李明霞 赵全芹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 : 从黑木耳中提取黑木耳多糖 ,尔后与铁 ( )合成一种新的营养型补铁剂。方法 : 以黑木耳多糖与铁 ( )作用合成黑木耳多糖铁 ( )配合物 (APC) ,并且测定了 APC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结果 : APC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铁 ( ) ,... 目的 : 从黑木耳中提取黑木耳多糖 ,尔后与铁 ( )合成一种新的营养型补铁剂。方法 : 以黑木耳多糖与铁 ( )作用合成黑木耳多糖铁 ( )配合物 (APC) ,并且测定了 APC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利用度。结果 : APC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游离铁 ( ) ,表明铁 ( )与黑木耳多糖形成了稳定的配合物。在 p H值 3~ 1 1范围内不水解 ,无沉淀产生 ;在 3 7℃和模拟体液中 ,测定 APC的动力学实验 ,可见 APC能被食物中的还原剂还原 ,尔后被体内吸收。溶出性能研究表明 ,APC的铁 ( ) 6 h基本溶出。效用研究表明 ,APC在人体内维持较高浓度时间长 ,有利于机体吸收。结论 :  APC无刺激气味 ,自由离子对胃肠道无强烈的刺激作用 ,有望成为理想的补铁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型口服铁剂 生物利用度 黑木耳多糖 铁(Ⅲ)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