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质”人性论的理论特质——以王廷相对“生之谓性”的阐发为中心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磊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明儒王廷相以孔子的“性相近”批判朱熹的“性善论”,并且重构了“性善论”人物谱系,其背后始终贯穿着对“生之谓性”的阐发这一线索。在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中,先天“气禀”所带来的“善性”与“恶性”在整个人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明儒王廷相以孔子的“性相近”批判朱熹的“性善论”,并且重构了“性善论”人物谱系,其背后始终贯穿着对“生之谓性”的阐发这一线索。在王廷相的“气质”人性论中,先天“气禀”所带来的“善性”与“恶性”在整个人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重点在于后天通过“变化气质”以改变人性。变化气质存在两种情况,分别通向“善性”与“恶性”,其差别在于是否研习、践行“圣人之教”。王廷相通过区分两种“知识”系统以及设定人人都有“为善之才能”,为个体向善准备了理论前提。而其对人性滑向“恶性”的警惕,凸显了“圣人之教”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之谓性 变质成性 性相近 性善 圣人之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