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浦竹仔红色秆变异个体的rDNA ITS序列及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娟 孙浩 +5 位作者 彭桂莎 王明悦 熊智 张兴波 孙茂盛 杨宇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对浦竹仔红秆变异个体基因组DNA的提取、rDNA ITS片段的扩增、回收及测序,分析了其rDNA 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供试竹种与Genbank中记录的浦竹仔ITS全长序列相似度为99%,与同属的中华大节竹、酸竹属的酸竹、少穗竹属... 通过对浦竹仔红秆变异个体基因组DNA的提取、rDNA ITS片段的扩增、回收及测序,分析了其rDNA ITS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供试竹种与Genbank中记录的浦竹仔ITS全长序列相似度为99%,与同属的中华大节竹、酸竹属的酸竹、少穗竹属的少穗竹亲缘关系较近,其遗传距离为0.007和0.010。RNA二级结构模拟分析显示,各参试竹种之间5.8s RNA变异极微小,主要的遗传变异均集中在ITS1-ITS2非编码序列中。由此可以推论该竹种产花色苷性状并非种属差异导致,为样本收集地环境因子诱发基因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竹仔 变异个体 RDNA ITS序列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四额鳞麻蜥及太湖鼋为无效种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肯堂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31-35,共5页
笔者对采自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3尾四额鳞麻蜥,以及捕自太湖而放养于苏州池塘内的8只太湖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额鳞麻蜥系丽斑麻蜥和密点麻蜥前额鳞发生纵裂的变异个体,而太湖鼋则为斑鼋Pelochelysmac... 笔者对采自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3尾四额鳞麻蜥,以及捕自太湖而放养于苏州池塘内的8只太湖鼋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额鳞麻蜥系丽斑麻蜥和密点麻蜥前额鳞发生纵裂的变异个体,而太湖鼋则为斑鼋Pelochelysmaculatus(Heude)的同物异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额鳞 纵裂 变异个体 同物异名
下载PDF
基于多变异个体的多目标差分进化改进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沈佳杰 江红 王肃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03-208,215,共7页
针对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在高维函数下收敛速度慢和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变异个体的多目标差分进化改进算法。通过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个体变异及交叉操作中,引入多个变异个体,使得在高维多目标函数情况下,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针对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在高维函数下收敛速度慢和易早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变异个体的多目标差分进化改进算法。通过在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个体变异及交叉操作中,引入多个变异个体,使得在高维多目标函数情况下,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种群可以更好地保持多样性,减少种群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该算法在高维多目标优化问题环境下,最优值解的搜索速度及全局最优值解的查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维多目标环境下,与标准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更快速地找到多个目标函数组的非劣最优值解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问题 差分进化算法 变异个体 计算智能 最优值搜索 迭代速度
下载PDF
云南小兽中发现的变异个体
4
作者 杨光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6-56,共1页
在整理研究云南省啮齿类及食虫类动物标本时,在4个种中发现在外形及头骨特征上有少数变异或畸形个体,现简报如下。 黄胸鼠 Rattus flavipectus 811027号,♀,成体,1981年10月27日买自大理市下关农村。耳部毛灰白;体背灰沙黄色,并杂有毛... 在整理研究云南省啮齿类及食虫类动物标本时,在4个种中发现在外形及头骨特征上有少数变异或畸形个体,现简报如下。 黄胸鼠 Rattus flavipectus 811027号,♀,成体,1981年10月27日买自大理市下关农村。耳部毛灰白;体背灰沙黄色,并杂有毛基灰白毛端棕灰黑色长毛。体腹灰黄色。尾一色,皆呈褐灰色。前足足背中央灰褐,边缘灰白。正常者体背毛黄褐或棕褐色,并杂有黑色毛;腹面毛基铅灰色,毛尖呈黄棕色或淡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 食虫类 变异个体
下载PDF
激光辐射育成家蚕新品种
5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4年第2期38-38,共1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激光,辐射家蚕的蛹,其中以81焦耳/厘米~2钕玻璃激光辐射家蚕品种“东肥”的蛹,获得变异个体,经十代选择培育,性状稳定,定名为“肥激”。1978年,将“肥激”与“华五”杂交获得强大的杂交优势。经在多个农村基点试验,表明... 采用不同剂量的激光,辐射家蚕的蛹,其中以81焦耳/厘米~2钕玻璃激光辐射家蚕品种“东肥”的蛹,获得变异个体,经十代选择培育,性状稳定,定名为“肥激”。1978年,将“肥激”与“华五”杂交获得强大的杂交优势。经在多个农村基点试验,表明“肥激×华五”具有好养、高产、优质的特点,经济性状和生产性能均比现用的优良品种“东肥×华合”好,茧层率提高1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激光辐射 钕玻璃激光 变异个体 茧层率 家蚕品种 经济性状 焦耳 杂交优势 张种产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