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2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及分析 被引量:439
1
作者 涂正革 肖耿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5,共12页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 本文运用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 1 995— 2 0 0 2年期间的年度企业数据 ,系统地研究 3. 7个两位数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TFP)增长趋势 ,并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 ,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前沿技术进步 (FTP)、相对前沿技术效率 (TE)的变化、配置效率 (AE)以及规模经济性 (SE)四大因素。主要结论 :(一 )TFP的行业加权年均增长率为 6. 8% ,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 )前沿技术进步已经成为TFP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企业因前沿技术进步平均每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高达 1 4个百分点 ;(三 )企业相对前沿的技术效率差距拉大 ,已经严重阻碍了TFP增长 ,导致TFP平均每年下降 7个百分点 ,这既是挑战 ,也是反映今后企业通过追赶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的潜力。 (四 )企业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对TFP增长几乎没有贡献 ,年均贡献仅为 0 . 0 2个百分点 ,而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对TFP的贡献也仅为负 0 . 3 3个百分点 ,这与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对TFP的影响相比都微不足道。分析表明 ,前沿技术进步一方面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企业间的技术效率差距 ,导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世纪之交的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企业正经历着一场以前沿技术进步及追赶先进企业为核心的生产力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工业企业 TFP 中国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效率 规模经济性 配置效率 前沿技术 随机 变化
原文传递
多元系统论 被引量:274
2
作者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 张南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5,共7页
在系统概念指导之下的研究,重点不再是物质和材料的描述、罗列和分类,而是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只需要较少的假说,就能解释各种现象,从而令人类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为了发展出纯质的系统理论,多样性、冲突、矛盾、变化和时... 在系统概念指导之下的研究,重点不再是物质和材料的描述、罗列和分类,而是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只需要较少的假说,就能解释各种现象,从而令人类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为了发展出纯质的系统理论,多样性、冲突、矛盾、变化和时间的推移都被排除在一切系统分折之外;显然是异质的现实因此被简约为同质的。多元系统论尝试改变这个传统,把上述参数纳入系统之内,令系统概念与异质性和时间的推移完全兼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系统 形式库 异质性 稳定 变化
原文传递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被引量:257
3
作者 王绍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15,共5页
根据1910—1988年气温级别,经过插补的1880—1988年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年气温序列及用史料恢复的我国东部气温10年平均距平,分析了近百年我国气温变化特征,并与北半球及全球的变化作了比较。
关键词 气温 变化 趋势 中国
下载PDF
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222
4
作者 邵晓梅 许月卿 严昌荣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9,共7页
采用1961-2000年黄河流域97个气象站点的系列资料,在分析黄河流域降水空间变化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函数,对黄河流域近40a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 采用1961-2000年黄河流域97个气象站点的系列资料,在分析黄河流域降水空间变化格局的基础上,采用墨西哥帽小波函数,对黄河流域近40a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小波分析,揭示了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并确定了各序列中存在的主要周期。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既受天气系统的制约,又受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造成明显的地区性差异;黄河流域年降水和各季节降水均存在8~12a左右时问尺度的多少交替,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征,其次4~6a左右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也较明显,夏季降水和年降水变化趋势具有较大相似性,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特征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吻合,说明夏季降水较大程度地控制着年降水。小波分析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展现降水时间序列的精细结构,为分析气候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短期气候预测等节水关键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变化 小波分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77
5
作者 黄耀 孙文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50-763,共14页
调研并分析了中国大陆1993年以来关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文献200余篇.为了客观评价中国大陆农田有机碳的变化,从中选出13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不同地区60000余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占... 调研并分析了中国大陆1993年以来关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文献200余篇.为了客观评价中国大陆农田有机碳的变化,从中选出13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不同地区60000余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占中国大陆农田面积53%-59%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30%-3l%呈下降趋势,4%-6%基本持平.进一步分析结果指出,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贮量总体增加了311.3—401.4Tg.其中,华东和华北地区增加明显,但东北地区呈下降趋势.有机碳含量增加明显的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潮土,黑土下降显著.有机碳含量增加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施用、化肥投入增加与合理的养分配比以及少(免)耕技术的推广;黑土区有机碳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和投入不足.为了有效地促进农田土壤碳固定,最大限度地遏制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下降的趋势,未来应通过配套技术的研究、农户培训和政府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加大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力度.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减排压力,未来需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1)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及目前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2)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机理,(3)增加土壤碳固定及减少碳损失的有效途径,(4)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及未来演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田 表土 有机碳 变化
原文传递
近39年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影响 被引量:164
6
作者 赵宗慈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4-17,共4页
本文分析了近39年来中国的年与各季气温变化趋势,发现有变暖趋势。全国39年平均增暖大约0.23℃,其中冬季变暖最明显,大约变暖0.78℃,其次为春季,大约为0.34℃,而秋季变暖仅0.06℃,夏季39年有变冷趋势,大约变冷0.27℃。 本文对中国城市... 本文分析了近39年来中国的年与各季气温变化趋势,发现有变暖趋势。全国39年平均增暖大约0.23℃,其中冬季变暖最明显,大约变暖0.78℃,其次为春季,大约为0.34℃,而秋季变暖仅0.06℃,夏季39年有变冷趋势,大约变冷0.27℃。 本文对中国城市化影响气温变化做了较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近39年来,大城市年平均增暖明显,变暖大约0.27—0.45℃,而小城市变暖很少,39年平均变暖大约0.04—0.12℃。文中对各季各类城市气温在39年来的变化亦做了类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城市化 变化 中国
下载PDF
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140
7
作者 王丽萍 陈少勇 董安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9-697,共9页
用中国范围604个台站1961年1月 ̄2000年12月的地面观测雾日资料,分析了雾的地理分布,讨论了不同区域雾的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主要有6个雾区:长江中游区、海岸区、云贵高原区、陇东-陕西区、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区。大多... 用中国范围604个台站1961年1月 ̄2000年12月的地面观测雾日资料,分析了雾的地理分布,讨论了不同区域雾的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主要有6个雾区:长江中游区、海岸区、云贵高原区、陇东-陕西区、淮河流域、天山及其北疆区。大多数区域雾日年际变化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下降趋势更明显,雾日显著趋势区呈西南-东北走向,上升和下降趋势区相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呈波列结构;中国大多数雾区秋冬季雾日最多,春夏季雾日较少。黄海岸区和北疆月际变化相似,都呈双峰型分布,其他区域为单峰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雾 地理分布 气候 变化 中国地区 季节变化 雾区 20世纪80年代 变化特征 地面观测
下载PDF
四万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迁 被引量:136
8
作者 陈克造 J.M.Bowler K.Kelts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1-31,共11页
内陆湖泊,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淡水湖和盐湖,在漫长的演变历史长河中,对气候环境的反映是相当敏感的。巨厚的沉积物,记录了古气候变迁的丰富信息。盐湖的研究表明,40000年来的重大气候事件,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内部同样有明显的反映。
关键词 气候 变化 干盐湖 蒸发岩
下载PDF
十年来中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22
9
作者 滕文涛 曹靖生 +4 位作者 陈彦惠 刘向辉 景希强 张发军 李建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04-1811,共8页
以中国大面积推广的71个优良玉米杂交种的84份自交系为材料,在利用SSR分子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将其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根据杂交种的年种植面积,分析了1992年至2001年我国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 以中国大面积推广的71个优良玉米杂交种的84份自交系为材料,在利用SSR分子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将其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的基础上,根据杂交种的年种植面积,分析了1992年至2001年我国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群的主次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的杂种优势群是Lancaster、Reid、唐四平头、自330和E28。到21世纪初,主要的杂种优势群则为Reid、温热I、自330、唐四平头和Lancaster,其中温热I是一个含热带玉米种质的新类群。十年来,我国玉米杂种优势模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出现了含温热I群的新模式,Reid×温热I、自330×温热I、唐四平头×温热I等,由此大大拓宽了我国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模式。其二是模式的主次位置有明显的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前五名的杂种优势模式是Reid×唐四平头、自330×Lancaster、Lancaster×唐四平头、Lancaster×E28和Reid×自330。到2001年,前五位的主要杂种优势模式是,Reid×温热I、Reid×自330、Reid×唐四平头、自330×温热I和Lancaster×唐四平头。2001年,Reid×温热I和自330×温热I已分别成为全国第一和第四大主要的杂种优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热带玉米 温热 SSR分子标记 大面积推广 种质 初期 变化 改变
下载PDF
近20年来大亚湾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27
10
作者 王友绍 王肇鼎 黄良民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95,共11页
依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20a来获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环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贫营养状态发展到中营养状态,局部海域已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N/P比的平均值由20... 依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20a来获得的大量现场观测数据和资料,对大亚湾生态环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其变化主要表现在:由贫营养状态发展到中营养状态,局部海域已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N/P比的平均值由20世纪80年代的1/1.5上升到近年的大于50,大亚湾营养盐限制因子由80年代的N限制过渡到目前的P限制;生物群落组成明显小型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资源衰退。大亚湾具有珊瑚礁、红树林、岩礁等多种海岸类型,但近年出现了石珊瑚白化现象,珊瑚礁群落的优势种发生了改变,在大亚湾的澳头港附近水域多次发生赤潮。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亚湾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快速的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生态环境 变化 趋势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50年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122
11
作者 王菱 谢贤群 +1 位作者 苏文 郭学兵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7-343,共7页
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变化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比平均温度更加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最低温度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温度的升温速率;冬季升温速率大于夏季;偏北(纬度较高)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偏南(纬度较低... 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变化对农业和环境的影响比平均温度更加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北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最低温度升温速率大于最高温度的升温速率;冬季升温速率大于夏季;偏北(纬度较高)地区的升温速率大于偏南(纬度较低)地区。黄淮海和西北区,夏季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对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作突变性检验,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92年,年平均最低温度变化的突变点发生于1981年。最低温度明显升高的年份远远早于最高气温,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变化敏感,中国北方气候变暖主要来自于最低温度升高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中国北方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作物种植北界向北推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变化 影响
下载PDF
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8
12
作者 武炳义 卞林根 张人禾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冬季北极涛动 (北大西洋涛动 )和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 北极涛动 北极海冰 东亚气候 北大西洋涛动 影响 变化 冬季 研究
下载PDF
基于生产成本的中国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94
13
作者 刘成武 李秀彬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5,共7页
以价值形态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为表征指标,对我国1980—2002年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年际间、不同种植业之间与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0多年来,我国农地利用的集约度不断提高,但在1985—1986年、1993—1994年与1... 以价值形态的农作物种植成本为表征指标,对我国1980—2002年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年际间、不同种植业之间与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近20多年来,我国农地利用的集约度不断提高,但在1985—1986年、1993—1994年与1998—2002年,农地利用的集约度出现过三次明显的下降;②我国农地利用主要以物质成本投入为主;物质成本投入相对稳定,而劳力成本的投入变化较大,其变化同总成本变化同步;③不同种植业生产的集约度有一定差异,但在总的时序变化规律上差异不明显;④不同区域之间农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特征差异显著。低收入地区农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幅度比高收入地区大;高收入地区集约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物质成本的投入,劳力成本投入增加不明显,而低收入地区劳力成本与物质成本的投入比例基本相当,且在1991年以后,劳力成本的投入比例超过了物质成本;从集约度的波动上看,集约度下降的阶段,收入高的地区下降幅度大,而收入低的地区下降幅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地利用 集约度 变化 特征
下载PDF
1921—1990年我国气温序列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89
14
作者 唐国利 林学椿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3-6,共4页
本文使用全国716个站点的月平均气温资料,约2.2×10~5个数据,得到了近70年来我国年、月平均气温序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40年代到60年代的降温,我国比北半球明显;80年代气温的上升趋势,北半球比我国强烈。
关键词 中国 气温 序列 变化
下载PDF
1957~2004年中国不同强度级别降水的变化趋势特征 被引量:102
15
作者 王小玲 翟盘茂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9-466,共8页
利用1957~2004年我国50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我国8个区域年降水量、年降水频率和平均降水强度的趋势变化,根据百分位的分布,分析不同强度级别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趋势变化,以及频率和强度变化分别对降水量趋势的贡献。结果表... 利用1957~2004年我国50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我国8个区域年降水量、年降水频率和平均降水强度的趋势变化,根据百分位的分布,分析不同强度级别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趋势变化,以及频率和强度变化分别对降水量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年降水量、降水频率和平均降水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针对不同强度级别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的趋势分析表明,极强降水量的趋势变化最为明显,频率变化在各强度级别均有体现,降水量的趋势变化主要由强降水量的变化引起,降水频率变化对降水量趋势的贡献远大于强度变化,趋势变化主要由频率的趋势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降水 降水频率 降水强度 变化
下载PDF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颈部运动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96
16
作者 曾岩 党耕町 马庆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和颈部症状的关系,以及颈椎各节段和整体活动度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对66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的患者随访1-16年,平均10.5年,观察融合相邻节段在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的活动度和成角、滑移...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和颈部症状的关系,以及颈椎各节段和整体活动度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对66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的患者随访1-16年,平均10.5年,观察融合相邻节段在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的活动度和成角、滑移程度,及其和颈部症状之间的关系。将其中59例患者的手术前后整体颈椎和未融合节段的活动度进行对比,寻找其变化规律。结果在随访期内观察到的相邻节段不稳定发生率为72.7%,有明显颈部症状者占40.9%。融合相邻节段不稳定的患者中有明显颈部症状者占48.0%,相邻节段稳定者中出现明显颈部症状者占18.8%,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轻度不稳定和显著不稳定者发生明显颈部症状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患者手术后整体颈椎的活动度明显变小(P<0.001),相邻节段活动度显著增大(P<0.01),非相邻节段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多数患者将出现相邻节段不稳定,但是多数患者颈部无明显症状,相邻节段不稳定是颈部症状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 活动度 患者 节段 颈椎前路融合术 术后 观察 显著性 变化
原文传递
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 被引量:96
17
作者 曾毅 王正联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共7页
文章应用中国1982、1990和2000年的普查微观抽样数据分析了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2000年三代家庭户的比例比1982和1990年有所增加,两代核心家庭户的比例比1990年下降了17%。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中国家庭正在向传统回归,因为这... 文章应用中国1982、1990和2000年的普查微观抽样数据分析了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2000年三代家庭户的比例比1982和1990年有所增加,两代核心家庭户的比例比1990年下降了17%。但这些变化并不能说明中国家庭正在向传统回归,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生育率下降的滞后效应造成的。尽管大部分的老年父母仍旧与一个已婚子女同住(这一比例也在下降),但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之后的年轻人的兄弟姐妹数大大减少,因此当他们结婚成家时,离开父母成立自己的核心家庭的几率也相应减少。实际上,中国家庭正在向现代型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已婚 早期 普查 年轻人 变化 核心家庭 中国 下降 居住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被引量:97
18
作者 刘玉杰 杨艳昭 封志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4,共7页
研究发现,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19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00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90年代松辽河区成为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的主... 研究发现,全国主要的粮食调出区已由197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长江区、珠江区和东南诸河区转移、集中到2000年代初的松辽河区和淮河区,传统的“南粮北运”的粮食生产格局已为“北粮南运”所取代。90年代松辽河区成为全国粮食增产中心的主要原因是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淮河区则是由于灌溉面积扩大、化肥使用量增加导致其粮食单产大幅度提高。全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北移”加剧了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垦和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可能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应对策略是充分挖掘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潜力,提高其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自给能力,从而减轻“北粮南运”带来的北方地区的资源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地理学 粮食生产区域格局 变化 影响
下载PDF
资产收购与控制权转移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被引量:68
19
作者 白云霞 吴联生 徐信忠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44,共10页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是金融学界和会计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额外贡献的基础上 ,同时运用变化模型和配对模型来研究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前后的业绩变化 ,得出了两...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是金融学界和会计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额外贡献的基础上 ,同时运用变化模型和配对模型来研究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前后的业绩变化 ,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只能采用配对模型 ,而变化模型则可以揭示控制权转移之后股东财富的变化。研究结论表明 ,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显著 ,但股东从控制权转移公司所得到的报酬 ,如果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 ,其显著为负 ;如果不剔除控制权转移之后的收购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 ,则其与零没有显著差异 ;控制权转移之后的资产收购对公司业绩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 ,在研究控制权转移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时 ,需要考虑控制权转移之后的资产收购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公司业绩 经营业绩 资产收购 股东财富 公司经营 会计学 影响 剔除 变化
原文传递
近5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90
20
作者 王静爱 孙恒 +1 位作者 徐伟 周俊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省级报刊信息源 ,建立了中国旱灾数据库 ,运用数字地图技术 ,重建了 194 9~ 2 0 0 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格局。研究表明 :全国旱灾空间格局总体呈东西分异 ,重旱灾区域在北方 ,并相对集中分布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陕... 采用省级报刊信息源 ,建立了中国旱灾数据库 ,运用数字地图技术 ,重建了 194 9~ 2 0 0 0年中国旱灾的时空格局。研究表明 :全国旱灾空间格局总体呈东西分异 ,重旱灾区域在北方 ,并相对集中分布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陕西北部和宁夏 ;在南方主要分布在中部 5省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和河南 )及四川东部、贵州和云南中东部。全国旱灾的范围有向西部扩展的趋势。全国旱灾动态变化趋向总体呈现南北分异。长江以北地区为旱灾灾次增多区 ;长江以南地区为旱灾普遍减少区或变化不明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灾次 时空 变化 中国 气象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