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
作者 高远 李永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030-5034,共5页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RA的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B淋巴细胞在RA的发生与进展中参与了递呈抗原、免疫信号活化和细胞因...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RA的发病机制及中药靶向治疗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B淋巴细胞在RA的发生与进展中参与了递呈抗原、免疫信号活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针对上述机制可以B淋巴细胞为靶向目标,采取淋巴细胞刺激因子靶向治疗、自然杀伤细胞靶向治疗、抑制B淋巴细胞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活性、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等。中药以B淋巴细胞作为靶点进行特异性干预RA,可调节B淋巴细胞功能,进而调节免疫功能,缓解RA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B淋巴细胞 中药靶向治疗 受体拮抗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抗组胺药的进展与副作用——嗜睡与血脑屏障透过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费声钱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1999年第2期4-7,22,共5页
一、前言 1910年英国Sir Henry H.Dale氏发现了组胺,并阐明其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化学传递质作用以来,拮抗组胺的有生理、药理作用的抗组胺药物的开发就活跃起来。至60年代末,所开发的抗组胺药(第一代)缺乏作用特异性,除组胺H<s... 一、前言 1910年英国Sir Henry H.Dale氏发现了组胺,并阐明其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的化学传递质作用以来,拮抗组胺的有生理、药理作用的抗组胺药物的开发就活跃起来。至60年代末,所开发的抗组胺药(第一代)缺乏作用特异性,除组胺H<sub>1</sub>受体以外,兼有对蕈毒硷受体、5-羟色胺受体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胺药物 血脑屏障 副作用 透过性 拮抗作用 色胺受体 脑内 移行性 肥大细胞 受体拮抗
原文传递
具有抑制作用的受体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成分
3
作者 卢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074-1076,共3页
关键词 细胞信号转导 受体抑制 受体拮抗 受体 受体
下载PDF
分子药理学
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6期199-200,共2页
0023418 家兔α<sub>1</sub>-肾上腺素受体的交接变型[日]/铃木史子//日药理志.-1998,112(2).-33P.278 冀医情0023419 血管α<sub>肾</sub>上腺素受体亚型的2受体说[日]/村松郁延//日药理志.-1998,112(2).-... 0023418 家兔α<sub>1</sub>-肾上腺素受体的交接变型[日]/铃木史子//日药理志.-1998,112(2).-33P.278 冀医情0023419 血管α<sub>肾</sub>上腺素受体亚型的2受体说[日]/村松郁延//日药理志.-1998,112(2).-33P.276 冀医情0023420 m<sub>2</sub>及 m<sub>4</sub>毒蕈硷受体亚型参与大鼠海马乙酰胆碱游离:用反意法的分析[日]/北市清幸//日药理志.-1998,112(2).-36P.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亚型 分子药理学 异丙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拮抗 大鼠 家兔 海马 药物依赖 血管
下载PDF
D1和D2受体拮抗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梗塞体积及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宫剑 宋家仁 +1 位作者 孙涛 王忠诚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巴胺 (DA)D1受体拮抗剂SCH 2 3390和D2受体拮抗剂Eticlopride对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梗塞体积及皮层半暗带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脑血流计测量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各时相皮层半暗带脑血流 ,并于缺血后 2 4小... 目的 研究多巴胺 (DA)D1受体拮抗剂SCH 2 3390和D2受体拮抗剂Eticlopride对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梗塞体积及皮层半暗带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脑血流计测量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各时相皮层半暗带脑血流 ,并于缺血后 2 4小时断头取脑切片 ,TTC染色 ,计算机图样分析系统测量脑梗塞体积。结果 D1受体拮抗剂SCH 2 3390可明显缩小局灶性脑缺血梗塞体积 ,改善缺血期各时相皮层半暗带脑血流。D2受体拮抗剂Eticlopride无此作用。结论 脑缺血时 ,D1受体参与了DA兴奋性毒性的介导 ,而与D2受体无关。D1受体拮抗剂SCH 2 3390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梗塞体积 脑血流 多巴胺 受体拮抗
原文传递
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凡 赵忠良 +2 位作者 殷缨 杨辉 陈苏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 获得一株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蛋白的高效表达菌株 ,为研究各种急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拮抗 IL - 1的生物学效应奠定基础 .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提取 m RNA,反转录 PCR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基因 (h IL ... 目的 获得一株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蛋白的高效表达菌株 ,为研究各种急慢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拮抗 IL - 1的生物学效应奠定基础 .方法 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提取 m RNA,反转录 PCR获得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基因 (h IL - 1ra) ,克隆入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从而构建高效表达人 IL - 1ra的重组菌株 .结果 成功构建了 IL - 1ra的高效表达菌株 (p L DH- h IL 1ra) ,序列测定与文献报道一致 .12 % SDS- PAGE分析显示此菌株所表达的目的蛋白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 2 3ku,与预期结果相符 .光密度扫描重组 h IL-1ra蛋白质占细菌总蛋白的 30 % .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了 h IL- 1ra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受体拮抗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亚麻醉、双受体拮抗剂快速脱毒(130例临床报告)
7
作者 李美娅 马兴隆 +1 位作者 陈跃平 谢卫东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2-33,共2页
阿片类药物依赖所致各种精神障碍 ,躯体功能紊乱 ,甚至危及生命。瘾者在停药 (烫吸或注射 )后 5~6小时出现难以言表的全身不适。 3 6~ 72小时内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戒断症。在此期间适时的进行亚麻醉及受体拮抗 ,并同时维持内稳态 ,调... 阿片类药物依赖所致各种精神障碍 ,躯体功能紊乱 ,甚至危及生命。瘾者在停药 (烫吸或注射 )后 5~6小时出现难以言表的全身不适。 3 6~ 72小时内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戒断症。在此期间适时的进行亚麻醉及受体拮抗 ,并同时维持内稳态 ,调控中枢平衡 ,改善植物神经功能 ,解除呼吸循环抑制 ,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 ,清除组织胺危害等 ,均为脱毒成败及康复的关键。应用该法治疗 1 3 0例 ,无一例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 受体拮抗 脱毒
原文传递
氯沙坦治疗高血压28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乔秀丽 李爱君 +2 位作者 舒宗安 贤晓丽 杨净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氯沙坦 受体拮抗 高血压 治疗
下载PDF
抗变态反应药物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4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抗变态反应药物 药物间相互作用 受体拮抗 肺炎衣原体 治疗学 抗菌活性 抗过敏药 组胺 临床 感染
下载PDF
肠疾病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6期86-87,共2页
0021150 新的大肠检查餐「Darmspacerich」的临床研究[日]/松本恒夫//药と临.-1998,47(4).-304~310 冀医情0021151 花生四烯酸串联和炎性肠疾病[日]/池端敦//现代医疗.-1999,31(1).-285~290 冀医情0021152 IL-2和 IL-10基因对小肠炎... 0021150 新的大肠检查餐「Darmspacerich」的临床研究[日]/松本恒夫//药と临.-1998,47(4).-304~310 冀医情0021151 花生四烯酸串联和炎性肠疾病[日]/池端敦//现代医疗.-1999,31(1).-285~290 冀医情0021152 IL-2和 IL-10基因对小肠炎症性疾病(IBD)敏感度的贡献/Parkes M//Clin Exp Immunol.-1998,113(1).-28~32 医科情0021153 炎症性肠病(IBD)时结肠外植体能达到其受体拮抗物的 IL-1的产生是不平衡的/Dionne S//Clin Exp Immunol.-1998,112(3).-435~4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医科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疾病 花生四烯酸 临床研究 受体拮抗 外植体 敏感度
下载PDF
蛙皮素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钱丽娜 杨坤兴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蛙皮素与肿瘤增殖关系密切,在多种人胰腺癌细胞系及其移植瘤中均发现其高表达,但在人胰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仍存在争议,因此人们对其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探讨了蛙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与胰腺癌治疗间的关系。多种放射性标记的... 蛙皮素与肿瘤增殖关系密切,在多种人胰腺癌细胞系及其移植瘤中均发现其高表达,但在人胰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仍存在争议,因此人们对其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探讨了蛙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与胰腺癌治疗间的关系。多种放射性标记的蛙皮素类似物的出现也使得在蛙皮素受体阳性的胰腺癌中的放射性显像及靶向治疗成为可能。现就蛙皮素及其同类物与胰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蛙皮素 胰腺癌 受体拮抗 放射显像
下载PDF
林耀广教授与丁香园网友在线交流——哮喘(下)
12
作者 林耀广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哮喘 在线交流 教授 受体拮抗 长期服用 白三烯 丁香园
下载PDF
动脉疾病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9期44-45,共2页
0031948 ACE 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1受体拮抗药在动脉硬化的地位和使用方法[日]/吉栖正雄//治疗学.-1999,33(1).-75~81 冀医情阅31949动脉硬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日〕/近藤一直//日药理志一1999,113(3)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血管紧张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粥样硬化 受体拮抗 治疗学 医科 使用方法 抑制剂 亚麻酸
下载PDF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鹿雪芹 耿玉会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4期688-689,共2页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6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mg/天,用药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本组26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2.3%,治疗后其子宫及肌瘤的体积与雌激素、孕酮和Hb的含量较治疗...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26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mg/天,用药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本组26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2.3%,治疗后其子宫及肌瘤的体积与雌激素、孕酮和Hb的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受体拮抗 雌激素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 被引量:248
15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47-450,共4页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的问世,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H2-RA)和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的问世,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的广泛应用及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pylori)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生中作用的认识,使近二十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PPI及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病 治疗规范 诊断 根除幽门螺杆菌 H2受体拮抗 非甾体类抗炎药 黄山 消化内镜检查
原文传递
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 被引量:176
16
作者 姜文奇 +5 位作者 巴一 冯继锋 史艳侠 张俊 沈波 邢镨元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16-26,共11页
恶心、呕吐是肿瘤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在我国,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以5-羟色胺(5-hydr oxytryptamine,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作为主流方案,但30%的恶心、呕吐仍未获得满意控制,恶心、呕吐依然是困扰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 恶心、呕吐是肿瘤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在我国,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以5-羟色胺(5-hydr oxytryptamine,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作为主流方案,但30%的恶心、呕吐仍未获得满意控制,恶心、呕吐依然是困扰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疗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治疗 受体拮抗 地塞米松 满意控制 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专家共识 抗肿瘤 治疗的依从性
下载PDF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17
作者 张晓静 张频 《癌症进展》 2006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没有镇吐治疗,70%~80%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其程度受化疗药物致吐强弱等多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5-HT3受体阻滞剂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使得70%的急性C...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如果没有镇吐治疗,70%~80%接受化疗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其程度受化疗药物致吐强弱等多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5-HT3受体阻滞剂和地塞米松的联合应用使得70%的急性CINV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年来开发了新一代半衰期更长、亲和力更高的5-HT3受体阻滞剂palonosetron(帕洛诺司琼)。此外,随着对P物质和NK-1受体研究的深入以及NK-1受体阻滞剂aprepitant的问世,急性和迟发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有了进一步提高。根据近年的新进展和NCCN止吐治疗指南新版本的修订,本文综述了CINV的机制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V止吐药物治疗 5-HT3受体拮抗 NK1受体拮抗
下载PDF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 被引量:133
18
作者 韩雅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2期50-59,共10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血运重建治疗是指以冠状动脉介入或外科手术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重建血管,恢复心肌灌注,目前最主要的方法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二者结合的杂交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受体拮抗 血运重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依诺肝素 CABG 双联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 病变 替格瑞洛 普拉格雷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造影 心血管造影 磺达肝癸钠 磺达肝素钠 支架内再狭窄 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 负荷剂量 证据水平 稳定性冠心病 简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0
19
作者 董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6-268,共3页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拮抗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白三烯D4(LTD4) 孟鲁司特钠 半胱氨酰白三烯 低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防治 扎鲁司特 普仑司特 高选择性 研究发现 哮喘患者 抗炎作用 Cys 竞争性 肺功能
原文传递
白三烯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98
20
作者 陈强 何美娟 刘建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284-1286,共3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炎性反应性疾病,白三烯是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炎性反应介质,参与哮喘呼吸道炎性反应及重塑过程。现阐述白三烯的细胞来源、生物合成、代谢、生物学活性及与哮喘的关系,并对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在哮喘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炎性反应性疾病,白三烯是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炎性反应介质,参与哮喘呼吸道炎性反应及重塑过程。现阐述白三烯的细胞来源、生物合成、代谢、生物学活性及与哮喘的关系,并对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在哮喘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三烯 白三烯E 白三烯受体拮抗 孟鲁司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