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我国古代史学取鉴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
作者 张翼之 曾海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87-92,共6页
“取鉴”就足以史为鉴。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古代,取鉴是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史学的脉搏,它的跳动,能敏锐地反映出外界对于史学的影响和史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如同其他学术思想一样,我国远... “取鉴”就足以史为鉴。千百年来,它一直是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古代,取鉴是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史学的脉搏,它的跳动,能敏锐地反映出外界对于史学的影响和史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如同其他学术思想一样,我国远古时代,虽有本氏族、本部落的历史口传,但是,殷商以前的古人并没有为我们留下直接的历史记载,所以,本文的分析,从殷商时代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下载PDF
广识·通变·取鉴——论秦汉史研习的三个境界
2
作者 王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2-86,共5页
秦汉史成为中国史苑中的显学,既与其内涵丰厚、制度和文化为中古文明奠基有关,也得益于其史学文本的经典优势。研习秦汉史,要从掌握知识系统入手,开阔视野,整合情境,努力移情式地进入秦汉史境;在重视决定论的基础上,要兼采主体史学的运... 秦汉史成为中国史苑中的显学,既与其内涵丰厚、制度和文化为中古文明奠基有关,也得益于其史学文本的经典优势。研习秦汉史,要从掌握知识系统入手,开阔视野,整合情境,努力移情式地进入秦汉史境;在重视决定论的基础上,要兼采主体史学的运思方法,透过古今的视界融合解读秦汉嬗变,建构通解通识的学术境界;还应充分发挥秦汉史的借鉴功能,赋予历史研究以现代人文关怀,将取鉴的重心主要落实在文化剖判的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史 广识 通变
下载PDF
论荀悦的历史认识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庞天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7,共7页
荀悦在前人的基础上 ,对历史认识的目的、方法、思维方式、检验标准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他阐明以史为鉴的必要性 ,将历史认识与取鉴资治有机结合起来 ;强调认识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区分类例 ,由此及彼 ,知微察著 ,去伪存... 荀悦在前人的基础上 ,对历史认识的目的、方法、思维方式、检验标准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他阐明以史为鉴的必要性 ,将历史认识与取鉴资治有机结合起来 ;强调认识历史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通过区分类例 ,由此及彼 ,知微察著 ,去伪存真 ,获得对历史的理性认识 ;指出应以发展变易的观点审视历史 ,不能墨守成规 ,应当因时立制 ,分析事物时应看到其内部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方面 ;要求以儒家思想作为考察历史的理论原则 ,将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参验 ,以真实作为检验历史认识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 认识方法 历史辩证法 检验标准 荀悦 历史认识论 东汉 史学家
下载PDF
论魏徵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卢华语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魏徵也是优秀的历史学家。魏徵史学思想的核心是:一、重人事、轻天命的进步史观;二、取鉴致治的历史意识;三、通鉴反思的治史方法。魏徵所重的人事既包括帝王将相,也包括人民群众。如何取鉴、取鉴什么以求致治,今... 唐代杰出的政治家魏徵也是优秀的历史学家。魏徵史学思想的核心是:一、重人事、轻天命的进步史观;二、取鉴致治的历史意识;三、通鉴反思的治史方法。魏徵所重的人事既包括帝王将相,也包括人民群众。如何取鉴、取鉴什么以求致治,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魏征以史为鉴,不囿一时一事,不主一尊一经,纵贯古今,旁通各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徵 史学思想 重人事 轻天命 致治 反思
下载PDF
论司马光的历史盛衰总结 被引量:2
5
作者 庞天佑 《武陵学刊》 2016年第3期64-73,共10页
北宋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乃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又一座丰碑。司马光总结盛衰以"资治"为目的,"通"为其取鉴资治的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取鉴范围的"贯通"、... 北宋司马光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乃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又一座丰碑。司马光总结盛衰以"资治"为目的,"通"为其取鉴资治的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在取鉴范围的"贯通"、取鉴思维的"通变"、取鉴价值的"求通"三个方面。司马光总结盛衰的重点,在形形色色的"乱世",总结"乱世"以避免其重演,更能达到"资治"的目的,故对"乱世"形成的原因、对衰败丧亡的教训、对君主行为的过失,着力考察与反思甚多。司马光视治乱兴亡为君主行为所致,历史总结中贯穿探讨"君道"这一核心,强调君主对国家的责任,因为君主之"德"影响天下,君主之"才"关乎兴亡,君主"用人"决定成败。君主应善于发现人才,用人须明察忠奸,做到信赏必罚,不徇私情而至公至明。综观司马光的史学遗产,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融为一体,无论对史学研究,还是对治国兴邦,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有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历史总结 盛衰兴亡 “资治”
下载PDF
袁嘉谷史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鹏飞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51-55,共5页
史学思想 ,是袁嘉谷思想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经以载道的观点出发 ,援史以释经说道 ,揆道以稽古论今 ,把前人创造的历史智慧充分展现出来 ,供后人学习与借鉴 ,其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通经求变 ;达道求治 ;稽古论今。其史学方法主... 史学思想 ,是袁嘉谷思想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经以载道的观点出发 ,援史以释经说道 ,揆道以稽古论今 ,把前人创造的历史智慧充分展现出来 ,供后人学习与借鉴 ,其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通经求变 ;达道求治 ;稽古论今。其史学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思想 史学方法论 通经求变 达道修治 自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