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轼诗歌比喻艺术浅说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余昌江
余秋凤
-
机构
景德镇市第七中学
-
出处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1期10-11,共2页
-
文摘
苏轼诗歌取譬设喻,变化多姿:词比、句比、篇比、连贯比、联想比、双关比,可谓多彩多姿;巧比妙喻,新颖别致:细腻的景致、磅礴的气势、深婉的情致、深刻的哲理,都通过比喻表达得淋漓尽致。苏轼诗歌中那些闪射着奇光异彩的比喻,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无比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予我们许多文学艺术的借鉴。
-
关键词
苏诗诗歌
比喻艺术
取譬设喻
巧比妙喻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齐桓晋文之事》的思辨说理艺术
- 2
-
-
作者
李艳
-
机构
保山市民族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年第30期84-86,共3页
-
文摘
《齐桓晋文之事》中“王道”与“霸道”对立问题的论述,关涉的是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臣子劝谏君王,必须选择恰当的视角、合适的言说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激化矛盾。文章巧妙选取君王关心的核心问题,于对比中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收到很好的劝谏效果。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取譬设喻的方法,折射出《孟子》政论中见文学的特色。
-
关键词
《孟子》
王道
霸道
取譬设喻
巧于辩论
-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先秦诸子散文的审美特征
- 3
-
-
作者
朱志荣
陈智敏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苏州市横塘中学教师
-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4期23-27,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2004年项目《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04BZX060)的成果之一。
-
文摘
诸子散文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使论说真切可感,精彩而深刻,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此基础上,诸子散文还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浓烈而深沉的情感,使情理交融,让人深受感动。语言上,诸子散文尤其重视文辞的优美,体现出个性、禀赋与才气。诸子长于取譬设喻,并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和夸张等手法,使文章饶有兴味,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这些特色对后世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发想无端
深情恳切
取譬设喻
-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谈《齐桓晋文之事》的论辩艺术
- 4
-
-
作者
李文秀
-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教育系
-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8期33-33,共1页
-
文摘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政论的代表作。它不但集中的反映了孟子一贯主张行仁政、保黎民的民本思想,而且文气磅礴,词锋犀利,说理透辟,引人入胜,极富鼓动性和说服力,充分显示了《孟子》政论的论辩艺术。
-
关键词
借事生议
欲擒故纵
取譬设喻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