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方针刺疗法之激痛点与传统针灸腧穴的比较 被引量:91
1
作者 彭增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9-352,共4页
西方针刺疗法的核心激痛点(trigger point)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的腧穴理论有太多的相似。经比较发现,超过92%的激痛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部位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肌筋膜激痛点相似。激痛点与腧穴均可以... 西方针刺疗法的核心激痛点(trigger point)理论与传统针灸学的腧穴理论有太多的相似。经比较发现,超过92%的激痛点(235/255)与腧穴在解剖部位上相对应,而79.5%针灸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肌筋膜激痛点相似。激痛点与腧穴均可以引发类似的线性感传,其中二者完全一致或基本一致达76%,部分一致为14%;其次,二者均可主治内脏性症状,如腹泻、便秘、痛经等。因此,二者在解剖位置、临床主治、针刺引起线性感传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感受器 取穴/方法 针刺穴位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下载PDF
足经腧穴远道主治规律的理论形式——根结理论解读 被引量:18
2
作者 赵京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7-391,共5页
通过剖析根结概念及理论认识的形成与内涵,指出根结理论的特殊性在于既归纳腧穴部位的共性,又归纳腧穴主治病症部位的共性,其科学价值在于提炼足经腧穴远道主治规律并赋予理论形式;所体现的四肢部腧穴、足六经及十一脉模式在经脉腧穴理... 通过剖析根结概念及理论认识的形成与内涵,指出根结理论的特殊性在于既归纳腧穴部位的共性,又归纳腧穴主治病症部位的共性,其科学价值在于提炼足经腧穴远道主治规律并赋予理论形式;所体现的四肢部腧穴、足六经及十一脉模式在经脉腧穴理论形成中的影响作用,对引导认识经脉理论本质亦颇具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穴/方法 根结 足经 选穴 远道
下载PDF
不同循经取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文 王迪华 +1 位作者 秧荣昆 周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6-61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针刺取穴方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根据阳性反应部位结合神经走行解剖特点取穴;对照组40例,采用中医传统循经取穴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愈显率90.3%;... 目的:比较不同针刺取穴方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根据阳性反应部位结合神经走行解剖特点取穴;对照组40例,采用中医传统循经取穴方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6%,愈显率90.3%;对照组有效率75.0%,愈显率60.0%。两组间有效率、愈显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愈者所需疗次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将临床检查的阳性发现与神经走行解剖特点结合取穴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疗效优于中医传统循经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针灸疗法 取穴/方法 针灸疗法/方法
下载PDF
浅析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在针灸临床取穴与配伍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郭海媚 陈波 +1 位作者 陈泽林 郭义 《陕西中医》 2019年第8期1112-1115,共4页
探究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在针灸临床取穴与配伍中的应用,通过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历史源流考证,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发现标本根结理论强调了末端穴位的重要性、扩展了按经取穴的范畴,是针刺临床上远近配穴法、特定穴临床运用规律... 探究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理论在针灸临床取穴与配伍中的应用,通过对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历史源流考证,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发现标本根结理论强调了末端穴位的重要性、扩展了按经取穴的范畴,是针刺临床上远近配穴法、特定穴临床运用规律的理论基础;气街四海理论奠定了按部取穴的理论依据,揭示了人体内脏与胸、腹部之间内外、前后相应的规律,为临床俞募配穴配穴提供了理论依据。说明标本根结、气街四海作为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针灸临床取穴与配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根结 气街四海 取穴方法 腧穴配伍 理论与实践 针刺临床
下载PDF
不同取穴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汉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35-738,共4页
目的 :对比不同取穴方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 :以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恢复六阶段表作为治疗偏瘫划分阶段标准 ,按不同阶段选取不同屈肌伸肌的穴位进行治疗。同时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设常... 目的 :对比不同取穴方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 :以Brunnstrom脑卒中运动恢复六阶段表作为治疗偏瘫划分阶段标准 ,按不同阶段选取不同屈肌伸肌的穴位进行治疗。同时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设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比常规针刺治疗组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根据神经反射弧的原理 ,结合康复学的有关评定措施 ,分不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穴方法 缺血性中风 偏瘫 针灸疗法 疗效
下载PDF
不同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21
6
作者 连松勇 颜小润 +3 位作者 林友聪 王瑞丽 唐纯志 张正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观察3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性。方法: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俞募穴配伍组、合穴配伍组和合募俞配伍组。俞募穴配伍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伍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伍组左右交替... 目的:观察3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性。方法: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俞募穴配伍组、合穴配伍组和合募俞配伍组。俞募穴配伍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伍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伍组左右交替取单侧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3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在基线期、治疗后2周、4周、8周随访期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结果:3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募俞配伍组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性优于俞募穴配伍组及合穴配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合、募、俞穴配伍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疗效更具有持续性,为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针刺 电针 取穴方法 合募俞配穴 穴位固有特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运用表面肌电图指导针刺取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敏 詹珠莲 +3 位作者 杨路 王清枝 罗梦 周国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吞咽障碍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临床主要采用营养支持、康复治疗、外科手术等治疗,疗效均不确切。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方法多样,但取穴不规范,疗效也有待提高。笔者利用现代医学技术与针刺的... 吞咽障碍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临床主要采用营养支持、康复治疗、外科手术等治疗,疗效均不确切。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方法多样,但取穴不规范,疗效也有待提高。笔者利用现代医学技术与针刺的"阿是穴"理论、局部取穴的原则相结合,提出运用表面肌电图指导针刺取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以期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提供规范化的取穴治疗方案,为针刺取穴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图 针刺 取穴方法
下载PDF
“八髎穴”文献考证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梅 王峰 +2 位作者 严晶 曹加伟 赵荣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13期72-75,共4页
通过分析古代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践,对取穴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通过考证八髎穴的古代文献研究,结合跟师体会,简述其在骨骼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八髎穴 穴名 取穴方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大鼠“命门”穴取穴方法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桂榕 纪峰 +4 位作者 林莺 张木兰 秦玮 周棋 李沛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6-147,共2页
近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针刺"命门"穴的实验研究日渐增多。准确的取穴是穴位发挥效应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深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大鼠"命门"穴的选取方法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针刺... 近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对象针刺"命门"穴的实验研究日渐增多。准确的取穴是穴位发挥效应的关键环节,是进一步深入针灸作用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大鼠"命门"穴的选取方法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针刺实验研究中"命门"穴的选取方法的文献,结合实际实验体会,提出大鼠"命门"穴取穴方法——利用髂骨与腰椎棘突的相对关系定位"命门"穴,并提出大鼠"命门"穴针刺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门穴 大鼠 取穴方法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正交设计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欢 宋洪堰 +3 位作者 朱中书 岳艳芳 孟令章 柴一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以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为评价指标,以针刺腰夹脊穴...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以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为评价指标,以针刺腰夹脊穴为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对加强局部选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针刺间隔时间的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加强局部取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3个因素两水平间的VAS及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时间间隔两水平之间VAS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中,加强局部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循经远端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针刺夹脊穴,配合加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4 Hz,隔日治疗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正交设计 电针频率 取穴方法 电针时间间隔
下载PDF
常见疾病的平衡针疗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文远 《中国乡村医药》 2017年第17期87-88,共2页
平衡针疗法是通过针刺体表的特定反应点治疗相关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具有安全简便、一穴多病、快速见效的特点。取穴原则①特异性取穴:主要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感冒穴等... 平衡针疗法是通过针刺体表的特定反应点治疗相关疾病,如颈肩腰腿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具有安全简便、一穴多病、快速见效的特点。取穴原则①特异性取穴:主要针对全身性疾病的取穴方法,如降压穴、降脂穴、降糖穴、感冒穴等。②交叉性取穴:主要指治疗部位与疾病部位的上下和左右交叉的取穴方法。如治疗臀部疾病取对侧臂丛神经支配的肩关节部位的臀痛穴,治疗肩关节病变取下肢对侧坐骨神经支配的小腿部位的肩痛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针疗法 常见疾病 取穴方法 神经支配 颈肩腰腿痛 全身性疾病 肩关节病变 相关疾病
下载PDF
“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浅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瞿玉竹 孙睿睿 李季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123-124,共2页
对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阐述,对这一学术思想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一观点对针灸临床针刺手法与针刺取穴方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论述,为临床针刺治疗痛症的腧穴选用... 对窦默《针经指南·标幽赋》"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的学术思想进行了阐述,对这一学术思想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一观点对针灸临床针刺手法与针刺取穴方法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论述,为临床针刺治疗痛症的腧穴选用、施行手法、辨证配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经指南》 取穴方法 住痛移疼 相交相贯
原文传递
不同取穴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斯伟 胡蔚琼 +3 位作者 张必萌 陈蓓琳 黄文燕 俞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1-702,共2页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乳头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力下降和视野改变,甚至视觉功能丧失。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并针对不同取穴方... 视神经萎缩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视觉功能障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视乳头颜色变淡或苍白、视力下降和视野改变,甚至视觉功能丧失。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并针对不同取穴方法的治疗做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针刺 取穴方法
原文传递
浅论手足同名经上下相应交叉取穴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沈永勤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30-731,共2页
手足同名经上下相应交叉取穴法是在《内经》缪刺、巨刺理论及前人之对应取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之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复合取穴方法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四肢局限性疼痛及各种肢体 ,关节的扭挫伤。
关键词 取穴方法 临床应用 手足同名经 上下相应交叉取穴
下载PDF
大鼠“次髎”穴的取穴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笑萌 许明 +3 位作者 邓石峰 余雨荷 艾坤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取穴时出现的问题,在“次髎”穴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为实际操作中大鼠“次髎”穴的定位探寻一种准确可行的取穴方法。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以Cy1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 目的总结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取穴时出现的问题,在“次髎”穴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为实际操作中大鼠“次髎”穴的定位探寻一种准确可行的取穴方法。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20只。对照组以Cy1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实验组以L6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穴位定位。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次髎”穴定位及针刺,并在X线下对大鼠腰骶部正、侧位进行观察,检验针尖是否准确插入S2后孔中。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准确率分别为50.0%、85.0%。结论以L6棘突为骨性标志进行大鼠“次髎”穴位的定位准确率更高,今后对动物穴位的定位应综合解剖学、针下手感等方面进行描述,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更加直观的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髎 取穴方法 大鼠 Cy1棘突 L6棘突
下载PDF
古代不同时期头痛的用穴特点及思路浅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胜春 赵京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比较、分析了《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简称《明堂》)、《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等不同时期针灸医书中“头痛”病症的治疗用穴特点及指导用穴的思路。《阴阳》中头痛主要是足太阳经、... 比较、分析了《阴阳十一脉灸经》(简称《阴阳》)、《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简称《明堂》)、《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等不同时期针灸医书中“头痛”病症的治疗用穴特点及指导用穴的思路。《阴阳》中头痛主要是足太阳经、足少阳经的主治病症,直接体现了经脉循行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内经》中多用经脉穴,有了一定的针灸处方形式,其用穴依据主要是阴阳、经络、脏腑、根结标本理论。比较而言,《明堂》中的腧穴理论、奇经八脉理论比较完善,但其用穴的思路没有突破《内经》的理论范围《内经》奠定了针灸临床选穴的理论基础。经络理论则始终是指导针灸临床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针灸疗法 取穴方法 经络理论
下载PDF
小鼠“次髎”穴的取穴方法研究
17
作者 胡俊威 金珠 +3 位作者 李旭 李雯 尹平 陈跃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目的:探寻小鼠“次髎”穴的取穴方法,为小鼠次髎穴的取穴提供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案。方法:①取健康成年C57BL小鼠,通过解剖确定次髎穴坐标点;②取成年C57BL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采用坐标定位法和“L6棘突”为骨性标志的... 目的:探寻小鼠“次髎”穴的取穴方法,为小鼠次髎穴的取穴提供一种准确可行的方案。方法:①取健康成年C57BL小鼠,通过解剖确定次髎穴坐标点;②取成年C57BL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采用坐标定位法和“L6棘突”为骨性标志的穴位定位方法进行取穴,比较两种取穴方法的准确率;③取成年C57BL小鼠,复制间质性膀胱炎(IC)小鼠模型,使用坐标定位法的方法进行取穴治疗,并验证其功能作用。结果:健康成年小鼠的次髎穴坐标为(±1 mm,21 mm,-5 mm),坐标定位法取穴准确率高于骨性标志定位法,且使用坐标定位法取穴电针治疗可以改善IC小鼠相关症状。结论:坐标定位法取穴较骨性标志定位法准确率更高,且具有次髎穴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髎穴 小鼠 取穴方法 坐标定位法 间质性膀胱炎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近部选穴的思路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近部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最基本的取穴方法。该文阐述了近部穴位治疗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总结了近部取穴的运用特点。近部选穴在应对痹症、五官科疾病、局限性皮疹或是其他发病具有局灶性特征的疾病时,方法简易直观。但是临床上还存在... 近部选穴是针灸治疗疾病时最基本的取穴方法。该文阐述了近部穴位治疗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总结了近部取穴的运用特点。近部选穴在应对痹症、五官科疾病、局限性皮疹或是其他发病具有局灶性特征的疾病时,方法简易直观。但是临床上还存在着大量疾病,其症状表现不具有上述局灶性的特点,而相关疾病的近部穴位依然被高频地应用于针灸治疗。总结这类临床背景的近部用穴,其共同点是基于西医的病理解剖位置,即西医诊断所提示的信息。该文意在对近部取穴的应用进行适当的补充,以拓宽传统的近部取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部选穴 针灸治疗 取穴方法 思路探讨
原文传递
应用CT三维重建对八髎穴取穴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惠芬 沈广澍 +2 位作者 杨旭 高玲 丁曙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704-4707,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横距、纵距与髂距、骶距和髂骶距,计算相应的回归方程,总结出临床实用的取穴方法,即"个体化骨性标志方程法"。方法:对290例行盆腔CT检查(包含盆腔)患者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髂距、骶距、髂骶距、横距、纵距... 目的:通过测量横距、纵距与髂距、骶距和髂骶距,计算相应的回归方程,总结出临床实用的取穴方法,即"个体化骨性标志方程法"。方法:对290例行盆腔CT检查(包含盆腔)患者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分别测量髂距、骶距、髂骶距、横距、纵距,并对横距、纵距与髂距、骶距和髂骶距分别进行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男性髂骶距>女性,髂距、髂距/髂骶距比值<女性;男女横距无统计学差异,上-次髎纵距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髎横距、次髎横距与髂距呈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4+0.182x,y=2.198+0.136x,下髎横距与髂骶距呈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2.239+0.068x,所有平均纵距与髂骶距呈直线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373+0.105x,y=0.765+0.067x,y=0.796+0.042x;髂后上棘连线多位于上髎水平线上(男性73.13%,女性60.78%),或位于上-次髎水平线上(男性10.45%,女性29.41%),极少数位于次髎水平线上(男性1.49%,女性5.88%),髂骶距中点多位于中髎水平线上(男性67.16%,女性90.20%),或位于次-中髎水平线(男性31.34%,女性5.88%),极少数位于中-下髎水平线(男性1.49%,女性3.92%)。结论:"个体化骨性标志方程法"既能起到类似骨度分寸的个体化作用,又能在大数据的支撑下通过方程计算,达到精准取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 CT三维重建 取穴方法 回归方程
原文传递
《内经》中火针疗法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温丽君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06-207,共2页
就《内经》中有关火针疗法的称谓、针具、适应症、取穴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关键词 火针疗法 《内经》 取穴方法 适应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