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102
1
作者 翟保平 程家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关键词 害虫 水稻 纪要 稻纵卷叶螟 可持续发展 大暴发 发生程度 预警方法 安全保障 褐飞虱
下载PDF
螺旋粉虱在海南的分布与寄主植物种类调查 被引量:66
2
作者 韩冬银 刘奎 +6 位作者 陈伟 范志伟 彭正强 黄武仁 虞国跃 张国良 符悦冠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5-770,F0004,共7页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新入侵海南的外来有害生物,2006年4月在海南陵水已发现该虫传入。作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螺旋粉虱在海南的分布与为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螺旋粉虱目前已分布至除昌江县和东方市... 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新入侵海南的外来有害生物,2006年4月在海南陵水已发现该虫传入。作者于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对螺旋粉虱在海南的分布与为害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螺旋粉虱目前已分布至除昌江县和东方市以外的全岛其它15个市县,在吊罗山和尖峰岭保护区的林业局生活区也有分布;调查显示,螺旋粉虱寄主植物达47科120种,其中包括热带果树、蔬菜、热带作物、粮食作物、观赏与园艺作物,印度紫檀、榄仁树、番石榴、番木瓜、木薯、番荔枝、香蕉、茄子、四季豆等作物及美人蕉、飞扬草、野甘草等受害最为严重。对不同寄主植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初步划分,并对防控工作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粉虱 分布 寄主 发生程度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夏玉米主要害虫发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宋鹏飞 毛培 +2 位作者 李鸿萍 王宗超 罗梅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8,347,共6页
在漯河、浚县2地分别设置浅耕加秸秆还田、深耕加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隔1 a深耕加秸秆还田和隔2 a深耕加秸秆还田等5种耕作方式处理,调查不同处理条件下夏玉米苗期、粒期主要害虫和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苗期食叶害虫为... 在漯河、浚县2地分别设置浅耕加秸秆还田、深耕加秸秆还田、深耕秸秆不还田、隔1 a深耕加秸秆还田和隔2 a深耕加秸秆还田等5种耕作方式处理,调查不同处理条件下夏玉米苗期、粒期主要害虫和地下害虫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苗期食叶害虫为害后的虫害指数以浅耕加秸秆还田的处理最重,隔2 a深耕加秸秆还田的处理最轻.粒期雌穗上玉米螟的数量以深耕秸秆不还田的处理最多;雌穗苞叶、穗位叶、穗上叶和穗下叶上的蚜虫总量在各处理间变化没有规律性.地下害虫的发生数量为隔两年深耕加秸秆还田的处理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害虫 秸秆还田 发生程度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宋立秋 石洁 +2 位作者 王振营 何康来 丛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53,58,共5页
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分别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为试虫,以轮枝镰孢菌为供试菌,单独或复合接种侵染。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在玉米雌穗不同发育期为害对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分别在春播和夏播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以亚洲玉米螟为试虫,以轮枝镰孢菌为供试菌,单独或复合接种侵染。结果表明,无论春播还是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病情指数均以复合处理最高,为31.57~88.80,单独接虫处理为16.27~55.00,单独接菌处理为19.02~59.47;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程度受玉米雌穗发育期和亚洲玉米螟为害程度的影响,其玉米螟为害级别为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受螟害的介导作用,春播玉米雌穗被害率、螟害级别和镰孢穗腐病的发病率均显著重于夏播玉米,但夏播玉米镰孢穗腐病的病情指数高于春播玉米。螟害的介入明显加重了玉米镰孢穗腐病的发生,严重程度与雌穗发育时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轮枝镰孢菌 玉米镰孢穗腐病 发生程度
下载PDF
2000—2010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赵梦 欧阳芳 +3 位作者 张永生 李魏 曹婧 戈峰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病虫害是威胁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宏观上研究其发生与为害特征的报告不多。基于我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水稻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遥感数据,重点分析2000年至2010年11年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特征。结果表... 病虫害是威胁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从宏观上研究其发生与为害特征的报告不多。基于我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水稻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遥感数据,重点分析2000年至2010年11年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与为害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到2010年期间,我国水稻病害、虫害年均发生面积分别为2.85亿亩次和7.26亿亩次,其年均防治面积分别为7.28亿亩次和14.72亿亩次;11年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程度均波动增加。防治水稻病害、虫害后,分别挽回稻谷为1 114.49万t、2 288.27万t,其挽回损失量在11年期间分别增加了38.34%、37.51%,表明水稻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但由于气候变化等诸多因子,导致2000年到2010年我国水稻病害、虫害年均造成的实际稻谷损失量仍分别为206.52万t与291.35万t,说明水稻病虫害的防控还有提升的空间。从全国各省分布来看,水稻病虫害发生分布较广的省份有东北区域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华东区域的山东、江苏、安徽、江西;华中区域的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区域的广西、海南;西南区域的四川。为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损失,应加强全球变化下区域性稻田生态系统病虫害生态调控研究,建立相应的防控新对策与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虫害 发生面积 发生程度 损失量 损失率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水稻主要病害发生区划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德西 何忠全 +3 位作者 封传红 刘万才 陆明红 向运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2-1078,共7页
根据2000-2009年全国153个县点稻区提供的水稻主要病害测报资料,结合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等因素,统计各调查点10年期间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和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并以病害发生程度为病害区划的主要指标。利用arcview3.3软... 根据2000-2009年全国153个县点稻区提供的水稻主要病害测报资料,结合水稻病害发生面积等因素,统计各调查点10年期间稻瘟病、稻曲病、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和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并以病害发生程度为病害区划的主要指标。利用arcview3.3软件,采用地理统计学方法中的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形成了我国水稻主要病害的分布区划图。结果显示,稻瘟病和纹枯病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水稻稻瘟病重发生区主要分布在西南稻区的部分地区,纹枯病重发生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和华中优势产区,而稻曲病重发生区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江西北部、福建西南的局部地区,总发生程度呈上升趋势;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程度相对较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除江苏省重发外,其他地区主要是轻度发生。此研究为水稻病害综合治理,以及实现农业生产资源合理配置、制定科学水稻生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主要病害 GIS 发生面积 发生程度 区划
下载PDF
广东省西南部稻飞虱发生期和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测模型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祖建 陈冰 +3 位作者 陈蔚烨 王春霞 梁盛铭 陈观浩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4-209,共6页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1-2010年2代稻飞虱发生情况监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通过对稻飞虱发生期、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适合当地的稻飞虱发生期、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代稻飞虱成虫始盛期与2月平均最低气温和...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91-2010年2代稻飞虱发生情况监测资料和相应的气象资料,通过对稻飞虱发生期、发生程度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建立适合当地的稻飞虱发生期、发生程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2代稻飞虱成虫始盛期与2月平均最低气温和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3月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若虫高峰期与2-3月平均气温和3月下旬-4月上旬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发生程度与当年2月中旬-下旬平均最高气温、上年10月中旬-下旬平均气温和12月中旬日照时数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发生面积与上年10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上年9月中旬降水日数和当年3月中旬温湿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代稻飞虱成虫始盛期、若虫高峰期、发生程度及发生面积4个气象预测模型。对以上气象预测模型进行模拟和预报结果表明,其准确性较高,可以为该区稻飞虱预测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成虫始盛期 若虫高峰期 发生程度 发生面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桃蛀螟为害对春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玥 李荣荣 +4 位作者 何康来 白树雄 张天涛 丛斌 王振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581,共6页
【目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已经成为黄淮海玉米穗期的重要害虫,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桃蛀螟发生危害与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病程度和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通过人工接种法将... 【目的】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已经成为黄淮海玉米穗期的重要害虫,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桃蛀螟发生危害与玉米镰孢穗腐病发病程度和玉米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玉米吐丝、灌浆和乳熟期,通过人工接种法将桃蛀螟初孵幼虫及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单接或复合接种到玉米果穗上,收获时调查果穗上桃蛀螟为害级别、镰孢穗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测定玉米产量。【结果】在玉米果穗的不同发育阶段,镰孢穗腐病病情指数均以复合接种处理最高,单接虫次之,单接菌最低。在单接虫处理中,镰孢穗腐病的发生程度及桃蛀螟为害级别均以吐丝期最重。拟轮枝镰孢菌与桃蛀螟复合侵染危害后,使得玉米产量性状发生改变,导致产量下降,以吐丝期危害影响最大,单穗损失率为33.09%,灌浆期和乳熟期分别为22.50%和10.13%。【结论】玉米穗期桃蛀螟的为害明显会加重镰孢穗腐病的发生,从而导致了更严重的玉米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蛀螟 镰孢穗腐病 拟轮枝镰孢菌 发生程度 产量损失
下载PDF
豫西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Fuzzy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左占民 卢民生 +2 位作者 李亮琴 尚亚琴 许世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以灵宝市1987~2002年的病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依据,用模糊数学原理对豫西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找出了影响该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即气象因素,建立了简单易行,适于基层推广使用的Fuzzy数学预测模型,可在... 以灵宝市1987~2002年的病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依据,用模糊数学原理对豫西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找出了影响该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即气象因素,建立了简单易行,适于基层推广使用的Fuzzy数学预测模型,可在进入防治关键期前2个月对其发生程度做出预测估计,且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小麦 白粉病 发生程度 Fuzzy预测模型 模糊数学原理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病害调查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宋成艳 李桦 +3 位作者 王桂玲 孟庆忠 丛万彪 张向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35-37,共3页
1998~ 1999年对黑龙江省 2 1个县 (市 )、2 7个乡村进行调查 ,初步掌握了近年来水稻病害发生种类、程度、趋势以及主栽品种在各地的抗性表现 ,提出了省内水稻病害防治的几点建议 ,为今后综合防治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病害 调查 种类 分布 发生程度 品种抗性 防治
下载PDF
应用马尔可夫链法预测晚稻稻飞虱发生程度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观浩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6-178,共3页
根据化州市 1 979~ 1 999年 2 1年晚稻稻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 ,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法对该市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稻飞虱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 ,结果与大田实际发生情况完全一致。对1 985~ 1 999年的历史资料进行回检 ,... 根据化州市 1 979~ 1 999年 2 1年晚稻稻飞虱主害代发生程度的时间序列资料 ,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法对该市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稻飞虱发生程度进行了预测 ,结果与大田实际发生情况完全一致。对1 985~ 1 999年的历史资料进行回检 ,符合率为 96.7%,可对晚稻稻飞虱的发生程度进行超长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飞虱 发生程度 马尔可夫链 预测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玉米螟羽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红 申双和 +1 位作者 旷龙江 刘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玉米螟羽化开始早晚和持续时间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提出:6月平均最低气温的高低决定了玉米螟羽化开始的早晚,而玉米螟羽化开始的早晚和羽化持续时间的长短又影响着次年玉米螟的发生量和发生程度。
关键词 玉米螟 羽化 气象条件 次年 发生 发生程度 持续时间 最低气温
下载PDF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程度影响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艳红 戴率善 +3 位作者 刘宗泉 仇保华 王素芳 王海森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5,共2页
2008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省丰县秋延迟及越冬棚室番茄上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棚甚至绝收,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番茄生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所致。番茄在开花以前遭受番茄... 2008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省丰县秋延迟及越冬棚室番茄上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棚甚至绝收,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番茄生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所致。番茄在开花以前遭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而结果期受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化曲叶病毒 棚室番茄 病毒病 防病措施 因子分析 发生程度 病毒侵染 秋延迟
下载PDF
枸杞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加付 缪凯 +4 位作者 董振辉 王玉玲 张旭东 付林巨 李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地区枸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发现:该地区有枸杞虫害12种,螨害2种,病害4种。其中有3种虫害危害严重,5种呈中度危害,另有4种害虫危害较轻;2种害螨均呈严重危害,而4种病害则属轻度危... 用随机抽样法调查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地区枸杞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发现:该地区有枸杞虫害12种,螨害2种,病害4种。其中有3种虫害危害严重,5种呈中度危害,另有4种害虫危害较轻;2种害螨均呈严重危害,而4种病害则属轻度危害。对危害严重的枸杞虫(螨)害和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及防治效果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病虫害 发生程度 防治
下载PDF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十七) 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崔占 石延霞 +1 位作者 李宝聚 傅俊范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1-22,I0003,共3页
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世界性病害,在我国许多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存在,连作地、偏碱地及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发生程度更为严重。自2007年以来,笔者对河北、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一些马铃薯主产区以及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 疮痂病被视为马铃薯生产中的世界性病害,在我国许多马铃薯主产区普遍存在,连作地、偏碱地及栽培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发生程度更为严重。自2007年以来,笔者对河北、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一些马铃薯主产区以及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走访与采样,调查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防治方法 原因 蔬菜批发市场 马铃薯生产 发生程度 栽培管理 主产区
下载PDF
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启迪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明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发生原因 褐飞虱 防治 发生特点 发生时间 世代重叠 发生范围 发生程度
下载PDF
三代玉米螟发生程度和卵峰日的海温预报模式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了凡 黄善斌 孔繁忠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64-268,共5页
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温与鲁西南第三代玉米螟发生程度、卵峰日的相关性,找出了优势相关区。利用优势相关区中相关最显著的海温因子建立了预报模式,预报时效可提前20 d 以上。经检验。
关键词 三代玉米螟 发生程度 卵峰日 海温 预报模式
下载PDF
华北棉田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中期预测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武刚 郭予元 戴小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在华北棉区用扫网法和目测查虫法调查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发生量,用比较法和生命表分析法预测二代棉铃虫在棉田的发生程度和虫口密度。经1991—1994年应用检验,预测结果均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
关键词 二代棉铃虫 发生程度 中期预测 棉花 害虫
下载PDF
25种杨树感发烂皮病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忠华 董希文 +1 位作者 闫敦梁 王丽敏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4期28-29,共2页
通过对14年生杨树评比林的调查,将25种杨树的烂皮病发生程度分成5级,其中Ⅴ级最重,从而明确了各杨树品种感发烂皮病的程度,筛选出71107、742407、银中杨、DN113等为不易感发烂皮病的杨树品种。
关键词 杨树 烂皮病 分级 发生程度
下载PDF
江苏省倒春寒发生程度评估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刚 申双和 褚荣浩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243-247,共5页
选取江苏省13个典型代表站1961—2015年3、4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江苏省倒春寒发生次数变化特征和倒春寒期间最大降温幅度、持续时间和最低日平均气温,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倒春寒评估模型,探讨江苏省倒春寒发生程度。结果表明:55年... 选取江苏省13个典型代表站1961—2015年3、4月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江苏省倒春寒发生次数变化特征和倒春寒期间最大降温幅度、持续时间和最低日平均气温,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倒春寒评估模型,探讨江苏省倒春寒发生程度。结果表明:55年来,倒春寒发生次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20世纪60年代发生次数最多;倒春寒发生期间最大降温幅度各站点间差异较小,整体呈上升趋势;最低日平均气温整体呈下降趋势,且江苏盱眙和盐城下降趋势明显;倒春寒持续时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本研究运用构建的倒春寒评估模型对江苏13个代表站点近55年发生过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江苏省倒春寒等级发生频率整体呈轻级>中级>重级,且以1962年发生程度最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倒春寒 发生程度 主成分分析 评估模型 持续时间 发生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