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AgO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瑞霞 张祥功 余波 《船电技术》 2017年第4期20-22,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Ag粉中添加适量发孔剂,加压成型后经加热分解并化成而得到多孔AgO电极,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醋酸银使AgO电极中形成了很多有效的通孔,提高了电极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使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了4%~5%,提高了电池性能。
关键词 AgO电极 电极
下载PDF
硝酸贮存系统安全技术措施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友德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对硝酸贮存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 ,从设计、安装和操作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
关键词 硝酸 贮存系统 安全技术 化学危险品 强氧化性
下载PDF
大型橡胶海绵圈的研制
3
作者 郭树章 屠莉莉 《石家庄化工》 1990年第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橡胶海绵图 配方 胶料
下载PDF
对银无腐蚀的微孔橡胶海绵胶垫的研制
4
作者 高福年 《特种橡胶制品》 1993年第4期28-30,共3页
在橡胶海绵胶垫的配方设计中,生胶可单用20~#烟片胶,也可单用1500丁苯胶,硫化剂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发孔剂采用H和N型发孔助剂,增塑剂采用凡士林和20~#机油并用,填充剂采用轻质碳酸钙,滑石粉和低结构通用炭黑并用。
关键词 海绵胶垫 腐蚀 橡胶
下载PDF
化工合成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月贞 谷永辉 +5 位作者 刘瑜 施海蒂 王书惠 方国伟 张心良 杨克勇 《净水技术》 CAS 1993年第2期20-2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合成 H 发孔剂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简称 B.P.O)及对氯苯酚等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三级处理工艺。第一级将 H 发孔剂的母液用酸性分解和鼓空气氧化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将 H 发孔剂母... 本文研究了在合成 H 发孔剂和过氧化二苯甲酰(简称 B.P.O)及对氯苯酚等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三级处理工艺。第一级将 H 发孔剂的母液用酸性分解和鼓空气氧化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将 H 发孔剂母液的COD 降低37%,同时使 BOD/COD 的比值由原水的0.2增加到0.6。B·P.O 母液采用酸化析出。使苯甲酸从B.P.O 母液中沉淀出来。COD 除去率可达到80%以上。对氯苯酚吸收液通过空气氧化处理,由于该废水含盐量高,经处理达标后单独排放。第二级采用生物化学处理,使废水中 COD 经处理后接近排放标准。第三采用聚硫酸铁进行凝聚处理,使 COD 和 BOD 都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 H 废水处理 高浓度
下载PDF
双星推出新型发孔助剂
6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10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橡胶
下载PDF
发孔剂H的制备
7
作者 温占玺 《中外医疗》 1999年第2期29-29,共1页
发孔剂 H 的分子式为:[NO]<sub>2</sub>·[CH<sub>2</sub>]<sub>5</sub>·N<sub>4</sub>,分子量186.18,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空气中易吸收水份而受潮。在195~205℃温... 发孔剂 H 的分子式为:[NO]<sub>2</sub>·[CH<sub>2</sub>]<sub>5</sub>·N<sub>4</sub>,分子量186.18,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空气中易吸收水份而受潮。在195~205℃温度下则分解。主要用于天然橡胶及橡胶制品的微孔发孔剂。一、原材料规格及消耗定额指标名称规格(%) 定额(公斤/吨)乌洛托品≥98 1060亚硝酸钠≥98 1430硫酸≥98 1060二、生产工艺1.用工业乌洛托品、硫酸、亚硝酸钠,经亚硝化而得,其化学反应如下:(CH<sub>2</sub>)<sub>6</sub>N<sub>4</sub>+2NaNO<sub>2</sub>+H<sub>2</sub>SO<sub>4</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工艺 材料规格 化学反应 控制温度 亚硝酸钠 乌洛托品 有机溶 天然橡胶
下载PDF
利用旧橡胶和废旧纤维制造复合增强材料
8
《企业科技与发展》 1994年第3期19-19,共1页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利用废旧胶鞋或轮胎面制的再生胶和废橡胶纤维及工业、生活上的废旧纤维制得的纤维粉为主体原料制造复合增强材料的技术。这一技术的配方是:主体再生胶100份、废旧纤维粉50—500份、起交联剂作用的氧化锌1—2份、硫磺0....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利用废旧胶鞋或轮胎面制的再生胶和废橡胶纤维及工业、生活上的废旧纤维制得的纤维粉为主体原料制造复合增强材料的技术。这一技术的配方是:主体再生胶100份、废旧纤维粉50—500份、起交联剂作用的氧化锌1—2份、硫磺0.2—0.4份、促进剂TT0.5—0.6份、DM0.2—0.4份、硬脂酸0.2—2份、起填充剂作用的轻体碳酸钙3—110份、起粘性软化剂作用的机油或松香0.5—1份、古马龙2—4份、偶联剂RS0.5—3份、防老脱模剂石腊0.2—2份、加或不加的发孔剂小苏打0.1—1.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增强 偶联 再生胶 渗透交联 氧化锌 废橡胶 交联 促进 主体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