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发声的心理感知问题
1
作者 雷红薇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44-145,共2页
关于发声的心理感知问题●雷红薇感知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一个声乐工作者来说,没有感知就等于没有一切。很难想象一个歌唱家如果听... 关于发声的心理感知问题●雷红薇感知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它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过程,是我们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一个声乐工作者来说,没有感知就等于没有一切。很难想象一个歌唱家如果听不到声音,看不见乐谱,体会不出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感知 机体觉 声乐学习 发声训练 听觉 亚里士多德错觉 声乐艺术 发声感觉 声乐实践 感觉阈限
原文传递
声音的运用和训练(节选)
2
作者 阿瑟.勒萨克 刘琼 《音乐探索》 1999年第4期88-93,共6页
关键词 音高 组织行为 发声技术 声音感觉 元音 辅音 发声练习 声中心 麦克风 发声感觉
下载PDF
声乐的感觉
3
作者 王岩 《黄河之声》 2001年第2期28-29,共2页
“感觉”似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名词,它在声乐教与学中被广泛应用,声乐学习中感觉的准确与否十分重要。在声乐学习与实践中,感觉大致可以分为:发声感觉、演唱感觉这两大类,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对这两种感觉的体会。一、发声时的感觉每一... “感觉”似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名词,它在声乐教与学中被广泛应用,声乐学习中感觉的准确与否十分重要。在声乐学习与实践中,感觉大致可以分为:发声感觉、演唱感觉这两大类,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对这两种感觉的体会。一、发声时的感觉每一位歌唱者都希望自己的歌声能得到听众的赞赏,殊不知有时恰得其反,原因何在?就是因为唱者的感觉与听者的感觉没有达到统一。声乐家赫·凯沙雷写过一篇叫做《唱者的感觉与听者的印象》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学习 发声感觉 歌唱者 声乐家 感觉 感觉 发声技术 声音 长时间 听众
下载PDF
发声与共鸣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杰夫 《北方音乐》 2005年第7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鼻腔共鸣 轻机能 机能状态 发声感觉 共鸣管 共鸣腔体 声乐教学 头腔共鸣 声乐理论
下载PDF
论声乐学习与心理调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英 咏梅 《民族音乐》 2003年第9期50-52,共3页
声乐是人类在不借助外物和外力的情况下,依靠人体自身的发声器官而产生出无与伦比美妙音声的艺术形式。她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和门类,因而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表达方式和生理与心理特征。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乐派卓越的音乐理论... 声乐是人类在不借助外物和外力的情况下,依靠人体自身的发声器官而产生出无与伦比美妙音声的艺术形式。她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和门类,因而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表达方式和生理与心理特征。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乐派卓越的音乐理论家约瑟夫·察里诺(J·Zarlino,1517-1590)在他的《谐音(声乐)原理》写到:“人类的音乐(演唱)就是肉体与精神的协调关系。(察里诺:‘身体的运动和声音的产生,再加以歌词便获得谐音、音乐’)”按现代心理学观点理解,声乐不仅是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学习 心理调控 声乐艺术 歌唱者 人体发声器官 艺术形式 情感体验 心理过程 发声感觉 记忆表象
下载PDF
歌者须善用其喉关于歌唱发声喉部状态的梳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殷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51,共5页
喉部乃歌唱发声整体构成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在此构成中,有关发声的诸部分虽具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但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感到有关发声的多种障碍,其根源在于喉部状态不合理.本文概述了喉部机能在歌唱发声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并... 喉部乃歌唱发声整体构成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在此构成中,有关发声的诸部分虽具有相辅相成的一面,但通过长期的实践,笔者感到有关发声的多种障碍,其根源在于喉部状态不合理.本文概述了喉部机能在歌唱发声中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并试图揭示产生喉部障碍的基本原因,从而达到理顺喉部、带动整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发声 喉内肌 发声感觉 声门 歌唱心理 支点 声带振动 喉关 喉咙 歌唱状态
下载PDF
安东尼奥·尤瓦拉演唱技巧——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感觉与发声心理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京涛 《音乐生活》 2019年第11期48-52,共5页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唱歌是少数幸运儿独有的天赋,认为学习唱歌是相当神秘的一件事,不论是方式方法还是目标结果都难以捉摸,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和合理的方法可以作为教学手段。每个学生在最初学习声乐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为唱歌是少数幸运儿独有的天赋,认为学习唱歌是相当神秘的一件事,不论是方式方法还是目标结果都难以捉摸,没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和合理的方法可以作为教学手段。每个学生在最初学习声乐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声音有一种"抓不住"或"摸不到"的感觉,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声音离我们更近,同时也没有什么比声音离我们更远。声音是极具柔韧性的,特别是在我们直抒胸臆地表达最细致入微的感情时,它能高度敏感地自动记录下最细微的情绪变化。相反,当我们想要有意识地利用声音作为表现手段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感觉 声乐学习 学习者 声乐演唱 演唱技巧 声门冲击 安东尼奥 心理探究
原文传递
略谈歌唱发声中的哼鸣
8
作者 殷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1-62,共2页
多少年来,哼鸣作为一种训练歌唱发声的手段,一直在声乐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笔者本人通过亲身实践也深深感到,练习哼鸣,通过哼鸣发出正确的声音,对于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是行之有效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哼鸣有着某些有利于寻找歌唱发声感觉... 多少年来,哼鸣作为一种训练歌唱发声的手段,一直在声乐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笔者本人通过亲身实践也深深感到,练习哼鸣,通过哼鸣发出正确的声音,对于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是行之有效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哼鸣有着某些有利于寻找歌唱发声感觉、建立良好歌唱状态的特性.其中主要的有:1、音位高,对声音获得头腔共鸣具有桥梁作用头腔共鸣对于歌唱发声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改善音质、美化音色、增大音量,头腔共鸣的作用更是不可取代的.歌声只有具备充分的头腔共鸣,听起来才能感到音位高,似行云流水,兼金属之质,音量才能宏大而不费力.因此,如何找到正确的头腔共鸣的感觉,已成为声乐教学中的一重要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产生了多种获取头腔共鸣的办法,但我认为,借助哼鸣找到头腔共鸣的感觉应是较为奏效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腔共鸣 歌唱发声 开口哼鸣 声乐教学 歌唱状态 发声感觉 声音 重要课题 鼻咽腔 鼻腔共鸣
下载PDF
戏曲声乐简谈
9
作者 胡世秀 《中国音乐》 1986年第4期46-48,共3页
一、喊嗓 传统戏曲中的“喊嗓”练习,是演唱之前既方便又简易的开声法。 有的演员在做这个练习时感到困难,唱“啊”音散、沙,易出破音;“咦”音紧、挤,易出尖细、刺耳的声音。要使“喊嗓”练习达到较好的效果,就要字、气、声相互配合,... 一、喊嗓 传统戏曲中的“喊嗓”练习,是演唱之前既方便又简易的开声法。 有的演员在做这个练习时感到困难,唱“啊”音散、沙,易出破音;“咦”音紧、挤,易出尖细、刺耳的声音。要使“喊嗓”练习达到较好的效果,就要字、气、声相互配合,掌握要领。 “以易带难”收效快 男、女嗓音一般情况是“男怕一七,女怕发花”。练唱时男声可先练“啊”音(发花辙),后练“咦”音(一七辙),先找到“啊”音练习中较好的发声感觉,再以“啊”带动“咦”音。女声练唱则反之,先练“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戏曲 发声感觉 乐简 相互配合 声法 戏曲演员 女声 头腔共鸣 易带 母音
原文传递
嘹亮幽音妙入神
10
作者 邱少春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34,共1页
树叶吹奏又称“木叶吹奏”,在史书中有“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白居易有诗道:“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描写了苏家小女能歌善舞,杨柳树前风情万种,衔叶吹歌的美妙动人。 当今,树叶... 树叶吹奏又称“木叶吹奏”,在史书中有“啸叶”,“衔叶而啸,其声清震”。白居易有诗道:“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描写了苏家小女能歌善舞,杨柳树前风情万种,衔叶吹歌的美妙动人。 当今,树叶吹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和中南少数民族地区,如壮、黎、苗、布依、傈僳、哈尼、高山和汉族客家等地。壮族的歌墟、苗族的游方和布依族的青年男女恋爱还常以树叶为媒。山区人民常以之来表达喜、怒、哀、乐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叶片 树叶 布依族 男女恋 民族特色 发声感觉 艺术魅力 向上卷曲 振动发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