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湿氧氧化提高多孔硅发光的稳定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华杰 张甫龙 +5 位作者 范洪雷 阵溪滢 黄大鸣 俞鸣人 侯晓远 李谷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97-303,共7页
用低温湿氧氧化方法对多孔硅进行后处理,获得了光致发光强度强、发光稳定的样品,顺磁共振谱表明这种样品表面的悬挂键密度较小,通过对样品红外光谱的测试和分析,指出SiH(O_3),SiH(SiO_2),SiH_2(O_2)结构的产生是实验中多孔硅稳定性提高... 用低温湿氧氧化方法对多孔硅进行后处理,获得了光致发光强度强、发光稳定的样品,顺磁共振谱表明这种样品表面的悬挂键密度较小,通过对样品红外光谱的测试和分析,指出SiH(O_3),SiH(SiO_2),SiH_2(O_2)结构的产生是实验中多孔硅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多孔硅 发光稳定性 低温湿氧
原文传递
掺钛化学腐蚀法制备发光稳定的多孔硅 被引量:5
2
作者 梁二军 杜远东 +1 位作者 晁明举 王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采用掺钛化学腐蚀法制备出了发光稳定性和均匀性都较好的多孔硅 (PS)。存放和退火试验表明 ,光致发光 (PL)谱峰位不蓝移 ,强度不衰减。多孔硅发光稳定性的提高归因于制备过程中样品表面原位氧和钛的钝化。钛的浓度和腐蚀时间对PL强... 本文采用掺钛化学腐蚀法制备出了发光稳定性和均匀性都较好的多孔硅 (PS)。存放和退火试验表明 ,光致发光 (PL)谱峰位不蓝移 ,强度不衰减。多孔硅发光稳定性的提高归因于制备过程中样品表面原位氧和钛的钝化。钛的浓度和腐蚀时间对PL强度有明显影响 ,最佳钛浓度约为 0 0 8mol·L- 1 ,最佳腐蚀时间约为 2 0min。掺钛化学腐蚀法制备的PS的光激发过程符合量子限域机制 ,而其PL过程却与量子限域模型不符 ,这表明其光发射过程不是带 带直接跃迁产生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发光稳定性 钛钝化 掺钛化学腐蚀法 发光均匀性 光致发光
下载PDF
大功率LED纳米银烧结界面热阻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梁仁瓅 刘佳欣 +3 位作者 赵九洲 彭洋 王新中 杨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6,共9页
利用纳米银烧结工艺制备大功率LED,重点探究了纳米银键合层的界面热阻及器件发光性能。通过将纳米银膏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系统地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纳米银烧结后电阻率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烧结后银膏的晶体结构及接头断口微观形... 利用纳米银烧结工艺制备大功率LED,重点探究了纳米银键合层的界面热阻及器件发光性能。通过将纳米银膏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系统地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纳米银烧结后电阻率及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烧结后银膏的晶体结构及接头断口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接头键合强度和银膜导电率均随纳米银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验中还对比分析了纳米银烧结LED和传统锡银铜(SAC305)焊膏封装LED的界面热阻、结温以及发光性能。与纳米银烧结LED样品相比,传统焊膏封装LED的界面热阻和结温分别提高了8.9%和29.6%,说明纳米银键合层拥有更好的导热性并可及时为芯片散热降温。此外,通过高温老化实验,深入探讨了不同焊膏烧结LED的界面热阻及发光效率变化。实验表明,经过100℃下点亮500 h,纳米银和传统焊膏烧结LED样品的总热阻分别增大了0.03 K/W和4.28 K/W,但纳米银键合层界面热阻比老化前有所降低,同时纳米银烧结LED样品在不同电流下的发光效率始终高于传统焊膏封装LED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大功率LED 光热性能 发光稳定性 纳米银烧结 界面热阻
原文传递
锗合金准二维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4
作者 谢光耀 王俊杰 +5 位作者 毛雨 陈丹 曾慕雪 欧家琦 钟睿 彭俊彪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1462,共12页
钙钛矿由于其出色的光电特性,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降低重金属Pb含量,本文采用锗离子(Ge^(2+))部分取代Pb^(2+)进行合金化,并探索提高其电致发光性能的途径。由于Ge合金化可以使钙钛矿容忍因子更趋近于1,有望提高器... 钙钛矿由于其出色的光电特性,在显示和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降低重金属Pb含量,本文采用锗离子(Ge^(2+))部分取代Pb^(2+)进行合金化,并探索提高其电致发光性能的途径。由于Ge合金化可以使钙钛矿容忍因子更趋近于1,有望提高器件的发光稳定性。结果表明,Ge合金钙钛矿薄膜的光致发光性能在一定水氧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器件发光稳定性也同时得到提升。这主要归因于水氧共同作用使合金钙钛矿表面形成了GeO_(2),一定程度上钝化了钙钛矿薄膜表面缺陷,阻止了水氧的进一步渗透。得到的绿光PeLED器件最大外量子效率(EQE_(max))为11.8%,亮度为8×10^(3)cd/m^(2),较非合金化器件的发光寿命延长了3倍,在100 cd/m^(2)初始亮度下稳定性T50从~2 h提升至~6 h,这是目前文献报道Ge合金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最长的发光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合金钙钛矿 水氧处理 发光二极管 发光稳定性
下载PDF
SiO_2钝化提高CdSe/ZnS量子点的发光稳定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宁平凡 刘宏伟 +4 位作者 牛萍娟 刘国旭 李晓云 韩丽丽 高轶群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光诱导功能退化是胶体量子点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使用磁控溅射沉积SiO_2薄膜形成钝化层来提高CdSe/ZnS量子点发光稳定性的方法。首先,通过三正辛基膦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方法合成了615 nm发光的红色Cd... 光诱导功能退化是胶体量子点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使用磁控溅射沉积SiO_2薄膜形成钝化层来提高CdSe/ZnS量子点发光稳定性的方法。首先,通过三正辛基膦辅助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方法合成了615 nm发光的红色CdSe/ZnS量子点。然后将量子点旋涂在SiO_2/Si基片上,再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在量子点上沉积了厚度为20 nm的SiO_2薄膜作为钝化层。使用连续波激光光源分别在空气气氛和真空条件下照射样品,研究了经过不同照射时间后钝化和未钝化量子点的稳态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没有SiO_2钝化的量子点的PL强度显著降低、PL峰值发生蓝移、FWHM不断增大。对比研究发现,由于SiO_2薄膜能够阻挡空气中的水和氧,减缓了量子点表面的光诱导氧化现象,因此显著提高了CdSe/ZnS量子点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量子点 CDSE/ZNS 发光稳定性 SiO2钝化
下载PDF
阴极还原处理对多孔硅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水凤 戴丽丽 元美玲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4-176,185,共4页
对经过阴极还原处理后的多孔硅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处理能明显改善多孔硅的发光稳定性,使其表面结构更加稳定。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还原时间的多孔硅微结构及形貌进行了比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还原... 对经过阴极还原处理后的多孔硅样片进行了光致发光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处理能明显改善多孔硅的发光稳定性,使其表面结构更加稳定。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还原时间的多孔硅微结构及形貌进行了比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还原时间的增长多孔硅表面粗糙度增大,PL谱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阴极还原 发光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印刷碳纳米管薄膜阴极的场发射显示器发光稳定性的提高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凡光 朱长纯 +1 位作者 刘兴辉 刘卫华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7-514,共8页
针对印刷CNT薄膜中CNT与衬底的不良接触对发光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改善器件发光稳定性的阴极共烧结制造工艺.通过对银浆印刷层和CNT印刷层采用的共烧结处理,在CNT和银导电衬底接触部位可形成几何匹配或产生CNT镶嵌于银层的结构,... 针对印刷CNT薄膜中CNT与衬底的不良接触对发光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可改善器件发光稳定性的阴极共烧结制造工艺.通过对银浆印刷层和CNT印刷层采用的共烧结处理,在CNT和银导电衬底接触部位可形成几何匹配或产生CNT镶嵌于银层的结构,在薄膜顶部则形成CNT团聚物与银块互相嵌套的结构.这些结构使CNT与银导电层的接触面积增加,形成欧姆接触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从而使采用共烧结阴极制造的器件在高亮度下的发光稳定性及寿命较采用普通阴极的器件提高5.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碳纳米管薄膜 场发射显示器 发光稳定性 阴极共烧结工艺
原文传递
酸处理多孔硅高效发光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水凤 姜乐 +1 位作者 元美玲 唐小迅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P型单晶硅片进行阳极电化学腐蚀制成多孔硅(PorousSilicon)样片,同时用适当配比的HNO3对多孔硅进行处理。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并比较了HNO3作用前后样片的光致发光(PL)谱,结果发现用HNO3处理的多孔硅的发光效率有显...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P型单晶硅片进行阳极电化学腐蚀制成多孔硅(PorousSilicon)样片,同时用适当配比的HNO3对多孔硅进行处理。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并比较了HNO3作用前后样片的光致发光(PL)谱,结果发现用HNO3处理的多孔硅的发光效率有显著提高。另外,本文还对多孔硅以及HNO3处理的多孔硅的发光稳定性作了对比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光致发光 HN03 酸处理 电化学腐蚀 发光稳定性
下载PDF
改进(La、Ce、Tb)PO_4发光的热稳定性
9
作者 邵奎甦 苏勉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2年第6期355-357,354,共4页
(La,Ce,Tb)PO_4发光的热稳定性较差,在材料中适当引入Li^+或BO_3^(3-)s后,室温下发光强度及发光的热稳定性都有了很大改善。Li^+或BO_3^(3-)的最佳掺入浓度分別为10.5mo1%及1.3mol%。通过测试激发及发射光谱的变化,分析了掺杂物在材料... (La,Ce,Tb)PO_4发光的热稳定性较差,在材料中适当引入Li^+或BO_3^(3-)s后,室温下发光强度及发光的热稳定性都有了很大改善。Li^+或BO_3^(3-)的最佳掺入浓度分別为10.5mo1%及1.3mol%。通过测试激发及发射光谱的变化,分析了掺杂物在材料发光过程中的作用。最后测试了掺杂前后样品的光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磷酸稀土 发光稳定性
下载PDF
光度测试C-γ测试系统中灯下点光强的问题和探索
10
作者 高欢忠 陈献亚 刘磊 《中国照明电器》 2014年第9期32-36,共5页
对灯具光度测试过程中碰到的部分灯具配光曲线灯下点光强不一致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灯具(或光源)工作稳定性以及分布光度计设备机械校准误差。同时,尝试1种比较简单的验证方法来排查灯下点光强不一致的原因,并应用于某LED PAR38... 对灯具光度测试过程中碰到的部分灯具配光曲线灯下点光强不一致的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灯具(或光源)工作稳定性以及分布光度计设备机械校准误差。同时,尝试1种比较简单的验证方法来排查灯下点光强不一致的原因,并应用于某LED PAR38灯作了相关实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γ测试坐标系 灯下点光强 发光稳定性
原文传递
Bi^(3+)、Eu^(3+)共掺杂La_(4)GeO_(8)荧光粉的制备及可调发光
11
作者 张文娜 黎仲寅 +3 位作者 马纪涛 陈娅鹏 杨菲 郭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7,共8页
为了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La_(4)GeO_(8)∶Bi^(3+),Eu^(3+)荧光粉样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光谱、变温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实验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发现,Bi^(3+)离子... 为了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单一基质白光发射荧光材料,本工作通过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La_(4)GeO_(8)∶Bi^(3+),Eu^(3+)荧光粉样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室温光谱、变温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实验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发现,Bi^(3+)离子在该结构中占据两种不同的格位(Bi^(3+)(Ⅰ)和Bi^(3+)(Ⅱ)),且在紫外光激发下呈现两个峰值分别在475 nm和620 nm的宽带发射。对于Bi^(3+)、Eu^(3+)共掺样品,由于Bi^(3+)(Ⅰ)与Eu^(3+)之间的竞争吸收、Bi^(3+)(Ⅰ)至Bi^(3+)(Ⅱ)以及Bi^(3+)(Ⅱ)至Eu^(3+)的能量传递作用,可实现蓝色至红色、橙红色至红色的可调发光。特别地,样品La_(4)GeO_(8)∶0.07Bi^(3+),0.06Eu^(3+)在313 nm光激发下可获得CIE值为(0.335,0.319)的优异白色发光。此外,该白光发射材料具有较佳的发光热稳定性,当温度升高至380 K时,发光积分强度仍然为室温的59%,表明其在白光二极管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4)GeO_(8)∶Bi^(3+) Eu^(3+) 可调发光 发光稳定性 白光二极管
下载PDF
照明与显示用绿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星灿 鹿莉莉 +4 位作者 邵晨阳 王桂录 郑喜贵 马跃龙 田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80,共21页
新型固态照明与显示技术具有亮度高、效率高、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室内外照明、汽车大灯、激光电视等高端照明和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绿光发光材料作为荧光转换型照明与显示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器件的服役行为。然而,在高... 新型固态照明与显示技术具有亮度高、效率高、节能环保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室内外照明、汽车大灯、激光电视等高端照明和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绿光发光材料作为荧光转换型照明与显示的核心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器件的服役行为。然而,在高功率密度激光运转下,绿光发光材料的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其量子效率下降、发光衰减,严重制约了固态照明与显示技术的应用。为此,不同物理形态的绿光发光材料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激光显示用绿光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地总结了粉末、陶瓷、微晶玻璃、薄膜等绿光发光材料在热稳定性、半高宽、色域、色度参数等性能特征的调控策略。讨论了绿光发光材料面临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封装等挑战,并展望了照明与显示用绿光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照明与显示 绿光发光材料 发光稳定性 发光品质 半高宽
下载PDF
Tb^(3+)/Ce^(3+)掺杂高铝高炉渣构筑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的发光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凯龙 曹发斌 +4 位作者 朱霖玲 刘伟明 申星梅 武杏荣 吴照金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762,共6页
采用高铝高炉渣高温水淬法制备了Tb^(3+)单掺及Tb^(3+)/Ce^(3+)共掺的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研究了基体结构和共掺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0℃保温4 h后,玻璃晶化为Ca_(2)(Mg_(0.5)Al_(0.5))(Si_(1.5)Al_(0.5)O_(7)),发光性... 采用高铝高炉渣高温水淬法制备了Tb^(3+)单掺及Tb^(3+)/Ce^(3+)共掺的硅铝酸盐发光玻璃,研究了基体结构和共掺对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00℃保温4 h后,玻璃晶化为Ca_(2)(Mg_(0.5)Al_(0.5))(Si_(1.5)Al_(0.5)O_(7)),发光性能急剧下降,4%(摩尔分数)Tb^(3+)掺杂的发光玻璃发光强度最高约是晶化后的12倍.Ce^(3+)和Tb^(3+)之间通过多极相互作用传递能量,Tb^(3+)/Ce^(3+)共掺的发光玻璃发光强度最高达到Tb^(3+)单掺的约6倍.4%Tb^(3+)/1%Ce^(3+)共掺的发光玻璃在150℃时具有良好的发光热稳定性,可以作为近紫外LED激发的绿光固体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高炉渣 发光玻璃 能量传递 发光稳定性
原文传递
半导体材料
14
《电子科技文摘》 2001年第9期6-6,共1页
0114705一种提高多孔硅发光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刊]/史向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1,16(2).—74~76(K)报道了对多孔硅进行后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即真空中微波等离子体辅助的硫钝化处理。傅里叶变换红外谱表明,经处理的样品表面主要是被 S... 0114705一种提高多孔硅发光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刊]/史向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1,16(2).—74~76(K)报道了对多孔硅进行后处理的一种新方法,即真空中微波等离子体辅助的硫钝化处理。傅里叶变换红外谱表明,经处理的样品表面主要是被 SiSx 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半导体材料 傅里叶变换红外谱 微波等离子体 发光稳定性 长沙电力学院 钝化处理 后处理 有效方法 新方法
原文传递
钙钛矿发光稳定性研究——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彭俊彪教授
15
作者 杨小慧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9-159,共1页
彭俊彪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显示器件研究的科学家,2003年主持了高分子发光平板显示器件技术研究,2008年开始OLED显示驱动材料研发,2013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块稀土掺杂氧化物TFT的AMOLED柔性全彩高清显示器件.
关键词 发光稳定性 华南理工大学 钙钛矿 稀土掺杂氧化物 AMOLED 显示器件 LED显示 器件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