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收益率非线性波动与反馈交易行为——基于E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及其对金融监管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帆 熊海斌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61,共9页
选取股指期货市场的日收益数据,构造非对称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来测度期指市场中的正反馈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市场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杠杆效应(波动率不对称),具体表现为,当市场整体走弱时,负面消息对市场... 选取股指期货市场的日收益数据,构造非对称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来测度期指市场中的正反馈交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股指期货市场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杠杆效应(波动率不对称),具体表现为,当市场整体走弱时,负面消息对市场的冲击要远远大于正面消息对市场的冲击;股指期货价格在受当前具体交易影响的同时,还会受前期反馈交易机制滞后效应的影响,即正反馈交易机制存在长期记忆性。基于此结论,建议监管层完善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放开对机构交易股指期货仅限于套期保值的行政管制,丰富股指期货的标的指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指期货 非线性波动 反馈交易行为 EGARCH模型 金融监管
下载PDF
基金反馈交易行为的测度及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彭耿 殷强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5,共6页
从某只股票被基金持有数量变动的角度而不是某只基金持有股票数量变动的角度,对考察基金反馈交易行为的ITM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以2004年第4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所有开放式基金所持有的1134只股票为样本,检验了基金反馈交易行为... 从某只股票被基金持有数量变动的角度而不是某只基金持有股票数量变动的角度,对考察基金反馈交易行为的ITM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以2004年第4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所有开放式基金所持有的1134只股票为样本,检验了基金反馈交易行为的存在性并研究了它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基金存在明显的反馈交易行为,且基金反馈交易行为与股价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无论是动量交易还是反转交易,都会引发股价的剧烈波动,同时发现动量交易所引发的股价波动的幅度要小于反转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 反馈交易行为 ITM模型 股价波动
原文传递
基金股票仓位与A股市场走势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高宇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8-44,共7页
在划分股市牛熊周期的基础上,采用VECM模型和VAR方法对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股票市场走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股票仓位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性和非稳定性,即基金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走势具有重... 在划分股市牛熊周期的基础上,采用VECM模型和VAR方法对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股票市场走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股票仓位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性和非稳定性,即基金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在股市的各个不同阶段,基金持仓比例的波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公司 股票仓位 A股市场走势 牛市 熊市 上证指数 羊群行为 反馈交易行为 行为金融
下载PDF
股市反馈交易行为特征分析——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大杰 邓勇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7,共4页
本文以Shiller-Sentana-Wadhwani提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使用非对称GARCH模型来拟和波动率的变化对上海证券市场上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论认为,在风险较低的时候,上海证券市场更多的表现出更多的负反馈交易行为,随着风... 本文以Shiller-Sentana-Wadhwani提出的理论模型为基础,使用非对称GARCH模型来拟和波动率的变化对上海证券市场上的反馈交易行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论认为,在风险较低的时候,上海证券市场更多的表现出更多的负反馈交易行为,随着风险的增加,表现出正反馈的交易行为。该结论和唐或等人使用GARCH模型拟和市场波动率得到的结论有很大不同:他们认为随着风险的增加,市场更多地表现出正反馈交易行为。上海证券市场的这种反馈交易特征刚好能解释上海股市为何没有在短期内的急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交易行为 收益率序列相关 非对称GARCH模型 上海证券市场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综述
5
作者 何蓉 吕鹏 《区域治理》 2022年第14期189-192,共4页
构投资者在我国股市投资主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持股状况与交易行为对股价波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文从持股比例和交易行为两个视角出发,梳理了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影响的以往研究,并在简要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后续... 构投资者在我国股市投资主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持股状况与交易行为对股价波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文从持股比例和交易行为两个视角出发,梳理了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影响的以往研究,并在简要评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后续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持股比例 羊群行为 反馈交易行为 股价波动
下载PDF
股指收益自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
6
作者 陈瑞 《世界经济情况》 2004年第14期10-12,15,共4页
大量国内外实证结果认为股票指数的收益表现为正的自相关,例如Chan(1993)对NYSE高交易量股指收益率自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0.05,Afvenblad(1997)对法国股市的检验结果为0.16。对其原因的解释一般有二:一是非同步交易(non synchronous... 大量国内外实证结果认为股票指数的收益表现为正的自相关,例如Chan(1993)对NYSE高交易量股指收益率自相关系数检验结果为0.05,Afvenblad(1997)对法国股市的检验结果为0.16。对其原因的解释一般有二:一是非同步交易(non synchronous trading)的影响。由于组成指数的部分股票交易不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股票市场 实证分析 股指收益率 自相关系数 股票价格 超额利润 反馈交易行为
下载PDF
对上海证券市场反馈交易行为的实证检验
7
作者 杨雪 《科技经济市场》 2008年第4期38-39,共2页
中国股市短期内急剧波动的事件,如2007年的"5.30"事件,说明中国股市蕴含着巨大风险,很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甚至一夜间损失过百万。此外,"大盘全线飘红,个股收益不长"的怪现象更说明中国股市大量存在着非理性的反... 中国股市短期内急剧波动的事件,如2007年的"5.30"事件,说明中国股市蕴含着巨大风险,很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甚至一夜间损失过百万。此外,"大盘全线飘红,个股收益不长"的怪现象更说明中国股市大量存在着非理性的反馈交易者。本文从反馈交易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入手,通过经典反馈交易理论模型构建实证检验的模型,根据上海证券市场交易数据指标进行拟合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交易行为 TGARCH模型 股票市场
下载PDF
股票指数期货与正反馈交易行为——对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永韬 李忠民 王远志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Shiller、Sentana和W adhwani提出的正反馈交易模型假定股票市场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交易者:理性投机者和正反馈交易者.本文通过使用该模型对中国股市中的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份指数以及香港恒生指数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上海、深圳以... Shiller、Sentana和W adhwani提出的正反馈交易模型假定股票市场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交易者:理性投机者和正反馈交易者.本文通过使用该模型对中国股市中的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份指数以及香港恒生指数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在上海、深圳以及引入股指期货前的香港股市中均存在显著的正反馈交易,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在香港股市中引入股指期货能明显削弱正反馈交易者对股市交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交易行为 理性投机者 股票指数期货 非对称GARCH模型
下载PDF
融券卖空机制、转融券扩容与正反馈交易行为——基于A股市场基金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平川 杨宏涛 《浙江金融》 2021年第1期14-25,47,共13页
本文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探究融券卖空机制是否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是否具有抑制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 本文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探究融券卖空机制是否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是否具有抑制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更大的股票中作用更强,但是市值影响边际递减。研究结果支持了信息效率假说,因此在融券与转融券有序扩容中,应加强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发挥融券卖空机制提高价格信息含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券卖空机制 自然实验 反馈交易行为 转融券扩容
下载PDF
融资融券下正反馈交易行为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博 李艳萍 杨熙安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7期58-66,共9页
本文以国内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1 570个样本通过统计分析样本股票在2009年08月31日至2015年03月31日这一区间内的表现,通过对形成期股价的收益率划分得到了赢家和输家组合,然后观测赢家及输家组合在持有期内的股价行为。分别从融资... 本文以国内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选取1 570个样本通过统计分析样本股票在2009年08月31日至2015年03月31日这一区间内的表现,通过对形成期股价的收益率划分得到了赢家和输家组合,然后观测赢家及输家组合在持有期内的股价行为。分别从融资融券引入前后股价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对比;融资融券引入后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对比;标的经过四次扩容后各个阶段的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对比为切入点,考察融资融券下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有效性。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认为融资融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反馈交易行为 动量效应 反转效应
下载PDF
陆港通制度对A股市场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金清 刘小菁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考察陆港通制度对A股市场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Schuppli和Bohl(2010)的正反馈交易模型,以陆港通制度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年4月至2020年9月间A股相关股票指数收益率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陆港通标... 为考察陆港通制度对A股市场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Schuppli和Bohl(2010)的正反馈交易模型,以陆港通制度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年4月至2020年9月间A股相关股票指数收益率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陆港通标的股票的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在政策实施后显著减少,且"追涨"行为较"杀跌"行为减少更为显著;陆港通制度的施行对正反馈交易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市值较低的股票中更显著;作用在短期内更为显著;2018年陆港通交易额度的扩容政策也对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反馈交易行为 陆港通制度 准自然实验
原文传递
融券卖空机制、转融券扩容与正反馈交易行为——基于A股市场基金的分析
12
作者 陈玲弟 平川 《西部金融》 2021年第1期40-51,共12页
本文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探究融券卖空机制是否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抑制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更... 本文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探究融券卖空机制是否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抑制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更大的股票中作用更强,但是市值影响边际递减。研究结果支持了信息效率假说,因此在融券与转融券有序扩容中,应加强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发挥融券卖空机制提高价格信息含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券卖空机制 自然实验 反馈交易行为 转融券扩容
下载PDF
融券卖空机制、转融券扩容与正反馈交易行为——基于A股市场基金的分析
13
作者 平川 杨宏涛 《华北金融》 2021年第1期49-63,共15页
本文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探究融券卖空机制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是否具有抑制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更大... 本文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探究融券卖空机制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是否具有抑制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更大的股票中作用更强,但是市值边际影响递减。研究结果支持了信息效率假说,因此在融券与转融券有序扩容中,应加强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发挥融券卖空机制可提高价格信息含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券卖空机制 自然实验 反馈交易行为 转融券扩容
下载PDF
融券卖空机制、转融券扩容与正反馈交易行为——基于A股市场基金的分析
14
作者 平川 杨宏涛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8-31,共14页
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基于当前融券交易制度渐进开展的特殊条件,探究融券卖空机制是否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转融券扩容前后转融券标的股票与... 使用MT指标度量基金正反馈交易的强度,以2013年两次转融券扩容为自然实验,基于当前融券交易制度渐进开展的特殊条件,探究融券卖空机制是否对A股市场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抑制作用。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对转融券扩容前后转融券标的股票与非转融券标的股票上基金正反馈交易强度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融券卖空机制对基金正反馈交易行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波动率更高或市值更大的股票中作用更强,但是市值影响边际递减。研究结果支持了信息效率假说,在融券与转融券有序扩容中,应通过卖空交易不断增强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防止卖空滥用。同时稳步扩大融券标的范围和转融券规模,降低融券交易费用和参与门槛,进一步发挥融券卖空机制提高价格信息含量的优势,提高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券卖空机制 自然实验 反馈交易行为 转融券扩容
下载PDF
《金融理论与教学》全年总目次
15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8年第4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金融 财政金融 银行 金融机构 反馈交易行为 目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