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坝址区顺层岩质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金水 李璐 +2 位作者 孙诚 刘乃康 刘高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通过对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坝址区顺层岩质斜坡的野外调查,分析研究区表部及深部的变形破坏特征,初步探究其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弯曲—倾倒,中部冲沟处表现得更为明显。弯曲—倾倒演化过程为:在河流下切... 通过对黄河上游某水电站坝址区顺层岩质斜坡的野外调查,分析研究区表部及深部的变形破坏特征,初步探究其力学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顺层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为弯曲—倾倒,中部冲沟处表现得更为明显。弯曲—倾倒演化过程为:在河流下切初期,反转应力导致坡体卸荷,后缘产生拉裂缝,表现为悬臂梁式横向弯曲变形。随着河谷下切加深,坡体进一步卸荷,在反转应力、上覆岩土体荷载及自重作用下,较弱的板岩逐渐被剪断,砂岩出露。静水压力加剧倾倒变形,裂隙向下部和深部不断发展贯通,上部破碎岩体拉裂并沿坡面滑动,下部岩层反转,总体上岩层倾角从坡底到坡顶增大,倾向相反,最终表现为岩层倾倒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变形 破坏特征 反转应力 成因机制
下载PDF
盾构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参数分析及近接度分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贤国 杨赛 +3 位作者 田金科 陈伟 胡韫频 陈彬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第4期96-109,114,共15页
隧道下穿既有隧道近接施工将会使土体原有应力释放,引起既有隧道附加应力,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FLAC3D反转应力释放法模拟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建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三维模型,对盾构施工参数进行精... 隧道下穿既有隧道近接施工将会使土体原有应力释放,引起既有隧道附加应力,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FLAC3D反转应力释放法模拟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建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三维模型,对盾构施工参数进行精细模拟,分析各主要因素对既有隧道应力增量与变形产生的影响。随着中间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大与土舱压力比的增加,既有隧道横向应力增量和拱底水平位移增大。研究隧道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程度,建立近接度分区公式,基于既有结构应力增量准则,进行关于隧道间距比和埋深比的近接度划分。近接影响分区结果表明,埋深比越大,隧道间距比越小,影响度则越大。根据近接度分区结果,提出一套相应的盾构下穿施工安全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近接施工 数值模拟 反转应力释放法 盾构施工参数 影响规律 近接度分区
下载PDF
陡倾片麻岩滑坡演化过程研究——以兰陵溪滑坡为例
3
作者 王建平 马思哲 党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58,共7页
弯曲-倾倒破坏是陡倾顺层岩质斜坡的一种变形模式,当其折断面贯通形成滑移面时,斜坡演化为滑坡。以三峡库区兰陵溪滑坡为例,引入反转应力法、梁板强度理论对滑坡变形模式与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岩质斜坡具有典型的陡倾顺... 弯曲-倾倒破坏是陡倾顺层岩质斜坡的一种变形模式,当其折断面贯通形成滑移面时,斜坡演化为滑坡。以三峡库区兰陵溪滑坡为例,引入反转应力法、梁板强度理论对滑坡变形模式与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岩质斜坡具有典型的陡倾顺层、岩体结构软硬相间的特点,为其发生弯曲-倾倒破坏提供了先天性条件。②差异性风化是兰陵溪滑坡发生弯曲-倾倒变形的主要原因,片状片麻岩抗弯强度变弱,促使片麻岩逐渐发生弯曲,最后产生弯曲折断-倾倒变形破坏。③兰陵溪滑坡演化过程历经差异性风化、岩层弯曲变形、岩层倾倒破坏、折断面贯通等4个阶段,所有折断面贯通形成潜在滑移面时,斜坡演化为滑坡。研究成果可为该滑坡工程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同类型岩质斜坡治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 弯曲-倾倒破坏 软硬相间 差异性风化 反转应力 梁板强度理论 兰陵溪滑坡 三峡库区
下载PDF
J.M.Dancan反转应力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郝跃天 杨更社 任建喜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2-34,共3页
作者从近年来实际应用有限元法模拟地下工程开挖过程时发现的问题入手,讨论了J.M.Dan-can反转应力法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J.M.Dancan法出现问题的特征和条件.最后给出了一种可替代J.M.Dan... 作者从近年来实际应用有限元法模拟地下工程开挖过程时发现的问题入手,讨论了J.M.Dan-can反转应力法存在的缺陷.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J.M.Dancan法出现问题的特征和条件.最后给出了一种可替代J.M.Dancan反转应力释放法的直接积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岩体应力 反转应力
下载PDF
地应力类型影响定向井井壁稳定的规律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玉飞 付永强 +2 位作者 唐庚 佘朝毅 张继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0,130-131,共3页
定向井井周应力状态和井壁稳定性规律与直井有着明显的差别,开展地应力类型对定向井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对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此,根据正常、走滑和反转三种地应力类型,深入分析了定向井井斜角和井眼方位对... 定向井井周应力状态和井壁稳定性规律与直井有着明显的差别,开展地应力类型对定向井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对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此,根据正常、走滑和反转三种地应力类型,深入分析了定向井井斜角和井眼方位对井壁坍塌破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随着井斜角的增加,正常和反转地应力类型的井壁稳定性逐渐变差,即直井比定向井或水平井井壁稳定性更好;②随着井斜角的增加,走滑地应力类型的井壁稳定性逐渐增强,即水平井井壁稳定性最好;③定向井钻井或完井过程中,井壁稳定的最优钻井方位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方向的夹角按正常地应力、走滑地应力和反转地应力类型依次为90°、45°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类型 定向井 井壁稳定 井眼轨迹方位 正常地应力 走滑地应力 反转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