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民粹主义:反话语表征与消解策略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爱军 王富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底层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与话语赋权,以话语策略生产参与公共政策的博弈,如参与公共事件舆论、社会运动等,集体聚合来影响行政权力。网络民粹主义在本质上仍然为民粹主义,其具有民粹主义反抗精英、推崇人民、批判性... 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底层通过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与话语赋权,以话语策略生产参与公共政策的博弈,如参与公共事件舆论、社会运动等,集体聚合来影响行政权力。网络民粹主义在本质上仍然为民粹主义,其具有民粹主义反抗精英、推崇人民、批判性、暴戾性、非理性的基本特征。结合网络民粹主义反话语表征,可以发现其内在机理与背后折射出当前社会的发展弊端。以此提出改善民生、阶层糅合,话语融合、平衡阶层,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网络社会组织的赋权,提升公众参与网络舆论表达的实践能力来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滥觞进行消解,从而使公共政策能够真正回归至公共利益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粹主义 话语 消解
下载PDF
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有志 蔡新乐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13,共5页
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徐有志蔡新乐[Abstract]ThisesayisacommentonProfesorXuShenghuanscontributiontotheNeoGriceanTh... 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到含意本体论研究徐有志蔡新乐[Abstract]ThisesayisacommentonProfesorXuShenghuanscontributiontotheNeoGriceanTheoryofconversat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意本体论 常规关系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 含意推导 话语 语用学 显性表述 《外语教学与研究》 含意性 隐性表述
原文传递
人类学诗歌学理及其特点探赜
3
作者 迟欣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人类学诗歌是一种新的文学样态,而中国学者通常会把人类学诗歌与民族志诗歌混淆在一起,因此首先要对人类学诗歌的萌发与界定予以澄清。其次,“诗学”的演变与人类学诗学中的“移情”相互勾连,促成了人类学诗歌的学理剖析。最后,对人类... 人类学诗歌是一种新的文学样态,而中国学者通常会把人类学诗歌与民族志诗歌混淆在一起,因此首先要对人类学诗歌的萌发与界定予以澄清。其次,“诗学”的演变与人类学诗学中的“移情”相互勾连,促成了人类学诗歌的学理剖析。最后,对人类学诗歌回归原始、彰显自然、蕴含“他文化”理念、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共生、“反话语”等特点的归纳与总结将有助于揭示诗歌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象征系统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同时,亦可深入理解创作者和诗歌对读者情绪和认知的影响,为挖掘诗歌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心理治疗工具的潜力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诗歌 民族志诗歌 移情 人类学诗学 话语
下载PDF
论马华文学的反话语书写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文荣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70,共12页
马华文学作为非主导民族的文学,被排斥于国家文学之外,被视为族群文学。与此同时,在马来西亚的主导民族话语霸权下,华裔被定格为移民族裔,不能与土著享有同等权益,必须接受马来人的支配。独立前受殖民主的剥削与压抑,独立后也在政、经... 马华文学作为非主导民族的文学,被排斥于国家文学之外,被视为族群文学。与此同时,在马来西亚的主导民族话语霸权下,华裔被定格为移民族裔,不能与土著享有同等权益,必须接受马来人的支配。独立前受殖民主的剥削与压抑,独立后也在政、经、文、教等领域不断地被边缘化,促使华人对主导话语有着深刻的抗拒与反感。由于整体实力与现实条件无法促成梁山英雄的反抗模式,同时为了继续与土著保持和谐共处的关系,华裔的不满唯有表现在内在的反话语的姿态上,具体展示在对主导话语的不信任、疏离、调侃、嘲讽、玩世不恭、戏谑等。本文对形成反话语书写策略的文化语境先进行论说,进而对反话语策略的具体操作方式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将聚焦于左翼批判、召唤中华、文本互涉、诡异写作等文本策略进行解说,配合具体文本细读加以印证,归纳出马华文学反话语的诗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话语 话语霸权 抵抗 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话语性质——一种仿福柯知识考古学视角论证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大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8,共8页
本文的目标是从话语角度来检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性质,从而为回应当代激进左派对马克思替代的话语要求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它的理论框架来源于对福柯知识考古学的修正。本文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实践在话语上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本文的目标是从话语角度来检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性质,从而为回应当代激进左派对马克思替代的话语要求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它的理论框架来源于对福柯知识考古学的修正。本文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实践在话语上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把康德式批判置入政治经济学话语使之产生意识形态的内爆;二是在经验支持下以阶级立场建构把理论的价值移置到其自身之外,从而使理论的对立面得以理论化。这两个方面倾向于开辟一种作为话语的反话语,从而定义了在暴力和同意之间穿梭的反霸权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批判 话语实践 话语构成 话语
下载PDF
话语的力量——浅析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在分析东西方关系上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2-33,共2页
在当今世界,东西方从总体上来说还存在着主流与边缘、控制与被控制的霸权关系。而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颠覆西方霸权话语的有力理论武器。它揭示了西方主流话语下的深层权力机制;另外,它还为我们指出了颠覆西方霸权话语... 在当今世界,东西方从总体上来说还存在着主流与边缘、控制与被控制的霸权关系。而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颠覆西方霸权话语的有力理论武器。它揭示了西方主流话语下的深层权力机制;另外,它还为我们指出了颠覆西方霸权话语的策略-开展文化批评,以东方的"反话语"来解构西方的霸权话语。因此,本文将利用福轲的权力话语理论对东西方之间关系展开论述,并对其所起的积极予以较为详尽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轲 权力话语 东西方关系 霸权话语 话语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中女性“反话语”的建构与悖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桂花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7-43,共7页
依据福柯的"话语即是权力"的观点,媒介与性别研究理论认为,媒介再生产了社会性别不平等,即对父权制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美国学者南希·弗雷泽认为,"反话语"的发明与流通可以构建替代性公共领域,有望实现女性... 依据福柯的"话语即是权力"的观点,媒介与性别研究理论认为,媒介再生产了社会性别不平等,即对父权制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美国学者南希·弗雷泽认为,"反话语"的发明与流通可以构建替代性公共领域,有望实现女性主体诉求与身份认同。网易女人频道通过"传播者—性别议题设置—颠覆女性刻板印象的文本"的传送程序,探索女性"反话语"的建构思路。但基于消费主义、女性话语自我颠覆以及性别化受众的互动等多重因素,女人频道依然难以完成"反话语"的建构。究其根源有三:一是资本驱动下互联网发展与女性话语权之间的二律背反;二是消费主义与网络传播有共生合谋性;三是女性在身份认同焦虑下被迫维持性别成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性别意识 刻板印象 符号消费
下载PDF
论《福》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反话语重写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大志 雷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4-45,共2页
《福》在后殖民语境下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反话语重写,通过人物精神和行为的对比,以叙事角度的逆转和文本语境的换置对欧洲传统殖民霸权文化进行了颠覆。
关键词 《福》 《鲁滨逊漂流记》 话语
下载PDF
作为阶级反话语的美国南方穷白人“粗悍文学”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杨 于诚 李英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8,共7页
20世纪80代以来,美国南方“粗悍文学”崛起,重塑穷白人在南方的社会、历史定位,置换其被旧南方主导话语规训的他者身份;诉说其冷峻灰暗的乡村生活及向城而生的人生抉择,拆穿留恋农业社会,忌惮工业文明的田园叙事;打造其多维、人性化形象... 20世纪80代以来,美国南方“粗悍文学”崛起,重塑穷白人在南方的社会、历史定位,置换其被旧南方主导话语规训的他者身份;诉说其冷峻灰暗的乡村生活及向城而生的人生抉择,拆穿留恋农业社会,忌惮工业文明的田园叙事;打造其多维、人性化形象,消解模式化形象对人们贬低、歧视穷白人的认知归导;形成了对抗、解构上层社会“南方神话”的劳动阶级反话语,助力穷白人摆脱边缘、弱势地位,推动南方文坛权力格局演变及文学视角的大众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悍文学 穷白人 阶级 话语 权力
下载PDF
印第安民族的声音——后殖民视阈下《权力》的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晓芹 石云龙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5-67,73,共4页
在小说《权力》中,当代印第安作家霍根将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印第安话语的重建通过阿玛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后殖民的反话语策略讲述了阿玛对白人基督教文化的抵抗,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印第安土著部落对自身话语权的重建,试图书写被殖... 在小说《权力》中,当代印第安作家霍根将殖民话语的颠覆与印第安话语的重建通过阿玛的故事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以后殖民的反话语策略讲述了阿玛对白人基督教文化的抵抗,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印第安土著部落对自身话语权的重建,试图书写被殖民话语歪曲、抹杀的印第安文化,寻找印第安身份,恢复印第安民族应当拥有的地位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琳达·霍根 《权力》 重写 印第安历史 话语
下载PDF
本居宣长“知物哀”论的诗学主题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 "知物哀"论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的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诗学理论。在幕府封建统治的时代背景下,"知物哀"论是作为以儒佛为中心的"劝善惩恶"论的反话语而被建构起来的;其本身包含着强调文学自律以及注重现世、以人为本的诗学主题。因此"知物哀"论具有时代的超前性,对日本近代文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居宣长 知物哀论 话语 文学自律 现世 诗学主题
下载PDF
公共知识分子之于反话语文本中的历史意识——评J.M.库切的《凶年纪事》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玉琴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凶年纪事》是一部糅合了杂文与小说、议论与叙事的文学作品。文本中不仅存在着不同文体之间的数次互涉与交流,无形中消解了西方传统文学中的宏大叙事模式,与此同时也建构起一种积极的反话语姿态,其中还大量充斥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 《凶年纪事》是一部糅合了杂文与小说、议论与叙事的文学作品。文本中不仅存在着不同文体之间的数次互涉与交流,无形中消解了西方传统文学中的宏大叙事模式,与此同时也建构起一种积极的反话语姿态,其中还大量充斥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库切和"他的人"——C先生对于社会不公现象的审视和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支配下的理性话语的鞭挞,体现了他们深厚的时代责任感和深刻的历史忧患意识,也流露出他们意图颠覆单一历史叙事和重构多元化、异质化的历史叙述的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年纪事 公共知识分子 话语 历史意识
下载PDF
论后殖民观照下民族电影文化译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0-151,共2页
电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民族电影文化译介是提高民族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后殖民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民族电影文化译介提供了新的观测点。后殖民观照下,民族电影文化译介需要践... 电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的重要载体,是塑造国家形象、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民族电影文化译介是提高民族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后殖民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民族电影文化译介提供了新的观测点。后殖民观照下,民族电影文化译介需要践行媒介反话语理念,构建归化与异化杂合的电影文本建设策略,以加速民族电影文化非边缘化,抵抗文化霸权主义,促进民族电影文化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民族电影文化译介 话语 杂合
下载PDF
打工小说的反话语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一军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3-47,88,共5页
打工小说具有突出的反话语性质,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对主流文化价值的疏离、诘问和反叛。它不像主流文化长期漠视、歧视与遮蔽打工者的生存境况,而是及时而又深切地表现这个深受城乡分割体制伤害的群体的生活,给它献上自己的真诚和关怀,并... 打工小说具有突出的反话语性质,从一开始就表现了对主流文化价值的疏离、诘问和反叛。它不像主流文化长期漠视、歧视与遮蔽打工者的生存境况,而是及时而又深切地表现这个深受城乡分割体制伤害的群体的生活,给它献上自己的真诚和关怀,并给亢奋的时代一个有力的穿透。打工小说走向主流文化的反面并非刻意行为,不过是忠实于自己的叙述对象的结果。主流文化和打工小说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说到底,打工小说的反话语性质其实是一个艺术真实的表现问题。打工小说的反话语性质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小说 打工者 话语
下载PDF
美国华裔和非裔文学中的性别暴力
15
作者 蒙柱环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5-48,共4页
美国华裔文学和非裔文学中都有大量的性别暴力描写,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少数族裔反抗白人霸权的反话语,是从边缘向白人中心的挑战。非裔文学中的性别暴力描写反映了黑人女性受到的压迫,控诉了白人种族主义。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文学... 美国华裔文学和非裔文学中都有大量的性别暴力描写,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少数族裔反抗白人霸权的反话语,是从边缘向白人中心的挑战。非裔文学中的性别暴力描写反映了黑人女性受到的压迫,控诉了白人种族主义。以赵健秀为代表的华裔文学中的性别暴力描写,只是一种虚构和"臆想",试图颠覆所谓华裔模范族裔的神话,但是这种性别暴力指向的是白人女性,最终达到的效果只是印证白人主流的"可怕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非裔文学 性别暴力 话语
下载PDF
《所罗门之歌》中反话语的分析
16
作者 辛珏如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37-38,共2页
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的反话语策略体现在以下两点:一、作者精心刻画奶人父亲和派拉特、旧奶人和新奶人等形象,并借助人物形象的对比,意欲挑战白人主流话语。二、莫里森借助歌谣的内涵,并巧妙布局歌谣出现的场景,令歌谣发挥反话语... 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的反话语策略体现在以下两点:一、作者精心刻画奶人父亲和派拉特、旧奶人和新奶人等形象,并借助人物形象的对比,意欲挑战白人主流话语。二、莫里森借助歌谣的内涵,并巧妙布局歌谣出现的场景,令歌谣发挥反话语作用。在今天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作家的反话语及其流露出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话语 文化民族主义
下载PDF
“反话语”文化策略下的微型小说建构——以孙爱玲小说为中心
17
作者 薛晨鸣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0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殖民历史的影响下,新加坡受西方意识渗透和话语权力压制的被动局面盘桓持久,直至20世纪80年代,新华作家发展出"反话语"的文化策略,重新确认东方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以此颠覆西方文化霸权。以20世纪80年代的新华作家孙爱玲为... 在殖民历史的影响下,新加坡受西方意识渗透和话语权力压制的被动局面盘桓持久,直至20世纪80年代,新华作家发展出"反话语"的文化策略,重新确认东方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以此颠覆西方文化霸权。以20世纪80年代的新华作家孙爱玲为研究视点,探究其微型小说的建构方式,厘清其文本中新加坡本土性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汇形态及话语指向,分析新华作家创作背后的心理焦虑,可以反思"反话语"文化策略下微型小说建构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微型小说 孙爱玲 本土性 中华文化
原文传递
网络民粹主义: 反话语表征与治理路径 被引量:6
18
作者 巩瑞贤 王天民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68,共6页
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底层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套路化、模式化的话语策略聚合言论力量、社会行动,介入、影响公共舆论的话语霸权。中国社会转型激发的“深层矛盾”,“后真相”现象渲染的“病态心理”等症结,经由新媒体“技术赋权”的无限... 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底层借助互联网技术,运用套路化、模式化的话语策略聚合言论力量、社会行动,介入、影响公共舆论的话语霸权。中国社会转型激发的“深层矛盾”,“后真相”现象渲染的“病态心理”等症结,经由新媒体“技术赋权”的无限放大,形塑和推动网络民粹主义的泛起、传播。作为一种“符号—行为”的话语形式,网络民粹主义聚焦“社会议题”,运用“二元对立”叙事结构、“另类事实”吸睛方式、“情感互动”舆论手段等生产策略,塑造出以“‘平民至上’‘虚无主义’‘暴力崇拜’”为特征的反话语体系,与社会主义主导话语引领舆情秉持的民本性、科学性、法治性背道而驰。结合网络民粹主义的反话语表征,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从改善和保障民生、强化网络监管和法规建设、提升公众理性认知等方面对这些行为进行消解,使社会舆论回归公共利益的真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粹主义 话语表征 舆论监管
下载PDF
从“刻板印象”到“文化形塑”: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河南省海外形象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冲亚 海霞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01-107,128,共8页
以河南省海外形象传播中的话语偏见为研究对象,以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2010-2020年河南省的国外新闻报道语料库,开展实证研究。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偏见及文化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遵循文本分析-... 以河南省海外形象传播中的话语偏见为研究对象,以费尔克拉夫批评话语分析的三维模型为理论分析框架,构建2010-2020年河南省的国外新闻报道语料库,开展实证研究。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偏见及文化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遵循文本分析-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研究逻辑,对河南省海外形象传播中的话语偏见进行系统分析与阐释。探讨话语偏见的产生、传播和接受机制,寻找“反话语”策略来矫正和消除话语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分析 形象提升 话语”策略
下载PDF
逆写“黑暗之心”——评简·里斯的《黑暗中的航行》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82,共7页
现当代英国小说家简·里斯的后殖民小说《黑暗中的航行》中西印度移民安娜·摩根在“母国”受到了种族和文化歧视,从“他者”的视角见证了帝国中心的黑暗本质。同时,尽管生活在“母国”的底层,安娜并未就此沉默和失语。相反... 现当代英国小说家简·里斯的后殖民小说《黑暗中的航行》中西印度移民安娜·摩根在“母国”受到了种族和文化歧视,从“他者”的视角见证了帝国中心的黑暗本质。同时,尽管生活在“母国”的底层,安娜并未就此沉默和失语。相反,她以西印度文化为根基,在帝国中心一次又一次地与殖民霸权抗争,逆写了“黑暗之心”,构成了一种后殖民反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印度 “他者” 逆写 后殖民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