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纪玉欣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本次主要对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患者共9例,所有患者采取反肩关节假体重建,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目的:本次主要对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患者共9例,所有患者采取反肩关节假体重建,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患者术后于门诊随访,其中包括测量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肩关节的X线片,利用国际骨肿瘤协会与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功能的评定.结果:9例患者随访均获得成功,随访的时间为4-27个月,平均为12.54±1.39个月,手术的时间为2.5-4小时,平均时间为3.24±1.08小时,患者术中出血量350-900ml,平均出血量为512.02±10.26ml,肱骨近端切除7-11cm,平均为8.52±1.03cm;此外,异体骨重建的患者有8例,1例瘤骨灭活再植;且有3例行背阔肌止点移位重建.随访结果为:经肩关节X线片得出,宿主骨与异体骨界面未愈合的有8例,1例宿主骨与灭活瘤骨术后1年界面愈合,所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均无肩关节疼痛与肿瘤复发,且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平均为150&#176;,功能评分为69%-88%,平均为77%;国际骨肿瘤协会的功能评分为88%-98%,平均为93%.结论: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反肩关节假体重建的早期功能的效果较好,能安全用于较年轻的骨肿瘤患者中,但其远期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假体重建 肱骨近端 肿瘤切除
原文传递
反肩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王德超 刘喜民 +4 位作者 曹鹏克 张云飞 李奎 吴广良 栾丰年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6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反肩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施行反肩置换。结果:患者随访3~2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术后功能主动外展为100&#176;~175&#176;,平均为155&#... 目的:探讨反肩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施行反肩置换。结果:患者随访3~2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术后功能主动外展为100&#176;~175&#176;,平均为155&#176;,主动前屈为115&#176;~170&#176;,平均为150&#176;。结论: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术后近期功能良好,这种重建方式特别适合于肩袖切除的病例,其前提是三角肌功能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折 肩关节
原文传递
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小龙 唐康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共6页
目的综述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相关文献,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仍需要长期研究,治疗目标主要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关节... 目的综述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巨大肩袖撕裂治疗的相关文献,对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巨大肩袖撕裂的治疗仍需要长期研究,治疗目标主要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肩袖缝合修复已成为一项较成熟的技术,上关节囊重建及补片增强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于肩袖损伤性关节病,反肩关节置换是最终手术选择。结论巨大肩袖撕裂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结合患者年龄、肌肉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袖撕裂 关节 袖缝合修复 补片增强技术 关节囊重建 肩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反肩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学淼 刘超 +2 位作者 栗智 田康 李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 总结反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RTSA)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RTSA相关研究文献,从手术技术、肌肉情况、患者一般状况及其心理预期与生活方式方面总结可能影响疗效的因... 目的 总结反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hroplasty,RTSA)疗效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RTSA相关研究文献,从手术技术、肌肉情况、患者一般状况及其心理预期与生活方式方面总结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对于手术技术,不同手术入路各有优势;肩胛盂切迹、骨长入不良、骨吸收增加与感染均会导致关节盂假体松动,肱骨侧假体颈干角与后倾角分别影响着肩胛盂切迹的发生与术后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对于肌肉情况,小圆肌与三角肌质量对术后关节稳定有重要影响,适度增加三角肌张力可以改善术后关节活动度,术中缝合修复肩胛下肌腱可以改善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和力量。对于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均与术后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有关,且不同职业与术后运动水平也会影响效果。退行性病变严重、术前功能较差、病程较长的患者对手术期望更低,对疗效满意度更高;不良生活方式会对疗效产生消极影响。结论 RTSA的疗效与手术技术、肌肉情况、患者一般状况及其心理预期、生活方式有关。术者应选择颈干角较小的肱骨侧假体以及较大的肩盂球并下移下倾放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配合引流消灭死腔以降低感染风险,术后患者应避免产生较高前后剪切力的活动,避免关节盂假体松动。此外,肱骨侧假体后倾角设计为10°~20°使术后关节内旋与外旋范围获得最佳平衡,保持合适三角肌张力以维持关节稳定与良好活动度,术中推荐缝合肩胛下肌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肩关节置换术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反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并发症:假体周围骨吸收和无菌性假体松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建安 林枫松 +2 位作者 卜国云 杨涛 魏万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432-2438,共7页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对于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伴或不伴脱位患者,越来越多学者倾向于反肩关节置换治疗,但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目的:综述肱骨近端骨折者反肩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常见病。对于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伴或不伴脱位患者,越来越多学者倾向于反肩关节置换治疗,但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目的:综述肱骨近端骨折者反肩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周围骨吸收和无菌性假体松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Reverse shoulder arthroplasty,complication,osteolysis,aseptic loosening”为英文检索词,以“肱骨近端骨折、反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为中文检索词,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假体无菌性松动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2000年12月至2021年7月,最终纳入5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反肩关节置换后发生假体周围骨吸收及假体松动平均时间约为置换后6年,按假体部件分类主要有假体柄和假体基座周围的骨吸收、松动。②反肩关节置换后由于假体周围磨损颗粒刺激、假体周围应力及假体周围炎性反应,导致发生假体周围骨吸收、无菌性假体松动。③反肩关节置换后,假体柄周围骨吸收、松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假体基座,然而假体基座周围发生骨吸收、松动多需要再手术或翻修手术。④肱骨近端骨折者反肩关节置换后出现假体周围骨吸收和无菌性假体松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基础病变情况等)、医师因素(包括假体选择、假体固定方式、安放角度、术后针对性抗骨质疏松和康复方案等)。⑤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假体、进行针对性的手术操作、置换后个体化康复方案及针对性干预措施,可在未来减少假体周围骨吸收和假体松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置换 关节置换 并发症 无菌性松动 骨吸收 影响因素 综述
下载PDF
3D导板技术在反肩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6
作者 谢鹏 丁国强 +3 位作者 郑翰 魏有康 刘晗 卢冰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3D导板技术在反肩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29例行反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男2例、女9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5.27±11.... 目的研究探讨3D导板技术在反肩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29例行反肩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1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男2例、女9例;年龄46~83岁,平均年龄(65.27±11.56)岁;ASA分级:I级2例、II级5例、Ⅲ级3例、Ⅳ级1例;手术位置:左肩2例、右肩9例;原发疾病:肱骨粉碎性骨折5例、肱骨头坏死1例、肩关节骨性关节炎2例、肩袖型关节病3例。对照组:男6例、女12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5.00±9.99)岁;ASA分级:I级1例、II级12例、Ⅲ级5例;手术位置:左肩7例、右肩11例;原发疾病:肱骨粉碎性骨折12例、肩关节骨性关节炎3例、肩袖型关节病3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3D打印导板技术进行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进行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11),低于对照组患者为33.33%(6/18,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包括疼痛、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中的日常生活活动、肌力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100量表各项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导板技术可以较好的应用在反肩关节置换中,能够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地,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置换术 3D导板技术 术中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 肩关节活动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肱骨肿瘤反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案的构建
7
作者 姚玉红 曾洁 +2 位作者 高倩 姚招浓 周晓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 :构建肱骨肿瘤反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案,为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小组以循证为基础,初步制定反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案,于2020年3月10日—30日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按照专... 目的 :构建肱骨肿瘤反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案,为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小组以循证为基础,初步制定反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案,于2020年3月10日—30日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并按照专家建议加以调整。结果 :第1轮对17名专家进行了函询,共收回有效问卷15份,有效回收率为88.2%,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61~0.286,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04(P<0.05);第2轮对15名专家进行了函询,有效回收率为100.0%,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128,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12(P<0.05),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67~5.00。最终形成的方案包括3个一级条目,9个二级条目,22个三级条目。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反肩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案科学可靠,可操作性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置换术 肱骨肿瘤 功能锻炼
下载PDF
反肩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肩袖关节病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尚举 王拓 +1 位作者 胡华辉 曹国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HamadaⅣ、Ⅴ级终末期肩袖关节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接受反肩关节置换术的14例终末期肩袖关节病患者资料,评估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肩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 目的:探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HamadaⅣ、Ⅴ级终末期肩袖关节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接受反肩关节置换术的14例终末期肩袖关节病患者资料,评估其术前及术后1年的肩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评价术前及术后1年的肩关节功能,记录并发症情况。研究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12~36个月)。患者术后1年肩关节主动前屈132°±13°较术前65°±19°好转(t=15.653,P<0.05),外展131°±14°较术前59°±15°好转(t=10.241,P<0.05),外旋较术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7,P>0.05)。术后1年随访时,患者ASES评分(91.57±3.03)显著优于术前(59.6±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6,P<0.05);术后1年UCLA评分(31.86±1.99)显著优于术前(13.0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P<0.05)。随访过程中,1例患者因外伤致患肩关节脱位,予手法复位并制动2周后未再次脱位,其余无假体松动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反肩关节置换可显著改善终末期肩袖关节病患者早期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关节置换术 袖撕裂 肩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3D打印全肩胛骨反肩关节置换术在肩胛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战 严晓波 +8 位作者 林秾 黄鑫 柳萌 李恒元 李冰皓 李秀茅 曲昊 林鹏 叶招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17-821,共5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全肩胛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肩胛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21年12月,采用3D打印全肩胛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5例肩胛骨肿瘤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44~59岁,平均50.4岁。软骨肉瘤2例,高级别骨肉瘤1例,肺癌肩胛骨... 目的 探讨3D打印全肩胛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肩胛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21年12月,采用3D打印全肩胛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5例肩胛骨肿瘤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44~59岁,平均50.4岁。软骨肉瘤2例,高级别骨肉瘤1例,肺癌肩胛骨转移1例,韧带样纤维瘤病复发1例。病程4~8个月,平均5.8个月。根据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肩胛带分区标准,4例肿瘤累及S1、S2区,1例累及S2区。肿瘤直径4.2~11.2 cm,平均6.1 cm。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情况。随访期间采用MSTS评分评价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肩部下垂、并发症发生以及肿瘤学结局等,影像学复查假体位置。结果 手术时间155~230 min,平均189 min。术中出血量100~1 500 mL,中位数600 mL;其中2例术中分别输血800、1 850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2例患者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和脏器衰竭,分别于术后8、15个月死亡。末次随访时,患者MSTS评分为73%~83%,平均77.4%;患肩较健侧下沉2~4 cm,平均3 cm。影像学复查示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脱位、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3D打印全肩胛骨反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肩胛骨肿瘤可获得良好肩关节功能及外观,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胛骨肿瘤 3D打印假体 保肢术 肩关节置换术 胛骨切除术
原文传递
对1例行3D打印定制反肩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桡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和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嫣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期193-196,共4页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类肿瘤疾病。罹患此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病灶部位疼痛、畸形、功能受限和病理性骨折。对于肱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肱骨病理性骨折患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3D打印定制反肩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类肿瘤疾病。罹患此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病灶部位疼痛、畸形、功能受限和病理性骨折。对于肱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肱骨病理性骨折患者,目前临床上常采用3D打印定制反肩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但有研究指出,接受3D打印定制反肩关节置换术后的肱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合并肱骨病理性骨折患者易出现桡神经损伤。本文主要是介绍对1例接受3D打印定制反肩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桡神经损伤的左肱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合并左肱骨病理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纤维结构不良 3D打印 肩关节置换 桡神经损伤 护理
下载PDF
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精确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奉龙 姜春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建立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研究模型,并对传统反肩关节置换术与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3D打印技术基于10名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制备肩胛骨模型,10个为一... 目的:建立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研究模型,并对传统反肩关节置换术与导航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与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3D打印技术基于10名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制备肩胛骨模型,10个为一组,共计2组,分别为传统手术组和导航手术组。传统手术组中,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完成10例反肩关节置换术中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导航手术组中,由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在实时导航辅助下完成10例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对所有术后肩胛骨模型投照肩胛正位X线片,记录肩胛上切迹最低点距肩盂基座上方螺钉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安全性指标;直视下测量螺钉穿出肩胛骨皮质外的裸露长度,作为精确性指标。对比分析传统手术组与导航手术组的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的安全性与精确性。结果:肩胛上切迹最低点距肩盂基座上方螺钉长轴的垂直距离:导航手术组4.4±4.0 mm,传统手术组-4.0±6.4 mm(负值表示钉尾穿出肩胛骨皮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手术组中有2例(20%)螺钉尾部穿出肩胛上切迹皮质,传统手术组中有7例(70%)钉尾穿出肩胛上切迹皮质。螺钉穿出肩胛骨皮质外的裸露长度:导航手术组1.8±1.5 mm,传统手术组8.2±5.2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导航下肩盂基座螺钉置入操作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置换术 盂基座 术中导航
下载PDF
7例人工反球肩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蕊 张爽 +1 位作者 鲁楠 朱以明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5-687,共3页
总结了7例人工反球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后注重患肢的观察和护理,术后进行有效的体位管理和疼痛管理,保持关节腔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积极预防并发症。本组1例出现感染,经敏感药物对症治疗后治... 总结了7例人工反球肩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前后注重患肢的观察和护理,术后进行有效的体位管理和疼痛管理,保持关节腔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积极预防并发症。本组1例出现感染,经敏感药物对症治疗后治愈,其余6例切口均甲级愈合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肩关节活动度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肩关节 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球窝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坚 徐生根 +2 位作者 毛兆光 姜岳武 朱慧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第6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 探讨及总结球窝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肱骨近端骨肿瘤的病例共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4-55岁,平均33岁。肱骨近端软骨肉瘤1例(Enneki... 目的 探讨及总结球窝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肱骨近端骨肿瘤的病例共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4-55岁,平均33岁。肱骨近端软骨肉瘤1例(Enneking I A期),骨巨细胞瘤3例(Campanacci 2-3级),肱骨近端转移性肿瘤1例(肺癌术后2年)。均通过临界切除骨肿瘤,球窝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并利用强生补片包裹假体肱骨头重建肩袖及关节囊。术后门诊随访,测量肩关节活动度及了解肩关节术后舒适满意度,使用部分Constant-Murley评分对5例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5例患者获得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切除肱骨近端约6cm,随访患者肩关节球窝关系稳定,均无关节脱位及假体松动情况。5例患者2例肩关节轻度疼痛,主动外展90°-110°,平均100°;主动前屈90°-110°,平均97°;患者满意度测评优。结论 骨肿瘤导致肩袖结构无法保留,充分利用三角肌功能结合球窝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既根治切除了肿瘤,又使得患者得到理想的肩关节功能,但远期效果仍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 骨肿瘤 球窝肩关节 肩关节置换
下载PDF
首例双肩人工反球肩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秋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9期270-271,共2页
总结1例高龄患者2年内双肩反肩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对比两次手术术前、术后的伤口护理、引流管的观察、体位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取得效果满意。
关键词 人工肩关节 护理
下载PDF
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杰林 蔡迎 +1 位作者 金成浩 苏啸天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118-1119,共2页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数据显示,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占据所有骨折的5%左右,肱骨近端骨折大部分都属于老年人群低能量类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多数患者都是由于平地摔倒所导致的。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在不断增加。
关键词 置式肩关节置换 肱骨近端骨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探讨
16
作者 戈睿毅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反球型人工肩...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1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然后观察其治疗的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7 d,这11例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这11例患者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中的主动前驱活动度评分和前驱力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这11例患者均未出现假体松动、肩峰应力性骨折、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肩胛骨撞击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这11例患者患肩功能的优良率为100%。结论:用反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有效地改善其患肩的功能,且其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老年
下载PDF
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东靖明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287-287,共1页
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可分为非特异性并发症和特异性并发症。非特异性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术中神经损伤等。感染对于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手术来讲是灾难性的后果。除要求术中无菌操作以外,确保伤口无张力、彻底止血、熟练掌握解... 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可分为非特异性并发症和特异性并发症。非特异性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术中神经损伤等。感染对于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手术来讲是灾难性的后果。除要求术中无菌操作以外,确保伤口无张力、彻底止血、熟练掌握解剖精细操作是预防感染发生的关键。特异性反置式人工肩关节置换并发症包括肩胛盂切迹、假体不稳定或脱位、肩胛颈骨赘或异位骨化、旋转受限、肱骨侧假体的松动、假体脱出或断裂、肩峰或肩胛冈骨折、神经损伤、上肢过度外展、肱骨柄侧骨折、大结节溶解、假体产品设计上不足的并发症等。肩胛盂切迹在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其发生率在53%或67%,影响肩胛盂切迹发生的因素包括肩胛盂基座的位置、BMI较低的瘦弱患者、肩胛颈角度、肩胛颈长度、肱骨头后倾角、假体设计等。预防肩胛切迹的对策包括将肩胛盂基座下移、基座角度向下倾斜、旋转中心外移等。假体不稳定或脱位与假体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或三角肌肌力下降有关。对于急性期脱位应尝试闭合复位,复位后以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其有效率在30%~50%。对于迟发性脱位通常需要进行再次翻修手术。肩胛颈骨赘或异位骨化发生率约为75%,临床意义不明。旋转受限包括外旋范围受限和内旋范围受限。肱骨测假体松动发生率在1.25%~57.00%。肩胛盂侧假体松动主要与手术时假体位置不良有关,此外还与低毒性感染有关,无菌性假体松动罕见。因此在选择反置式肩关节置换时不能低估相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式肩关节置换 并发症 肩关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