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以关于法律信仰问题的争论为分析线索 被引量:25
1
作者 杜宴林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160,共9页
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根本而言就是批判反省意识,对它的论证应当坚守事实证成和价值证成两个维度。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既不能做简单的"信息提供者",也不能唯"主义"至上。这既是纠偏目前中国法学界形形色色的问... 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根本而言就是批判反省意识,对它的论证应当坚守事实证成和价值证成两个维度。在当下中国,法学研究既不能做简单的"信息提供者",也不能唯"主义"至上。这既是纠偏目前中国法学界形形色色的问题意识误区的需要,也是适格的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当下在场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的中国问题意识 反省批判 实效意识
原文传递
“南中王门”的学派构成及其思想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钦香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南中王门"为《明儒学案》"王学七派"之一。"南中"概指以明代"留都"(今南京)为中心,涵盖今苏、皖、沪三地,南中王门概指南中地区阳明亲炙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构成的阳明后学流派。南中王门思想特... "南中王门"为《明儒学案》"王学七派"之一。"南中"概指以明代"留都"(今南京)为中心,涵盖今苏、皖、沪三地,南中王门概指南中地区阳明亲炙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构成的阳明后学流派。南中王门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南中亲炙弟子均能认同乃师"心即理""致良知"等观念,同时在不同学派之间形成兼容并蓄之风气;再者,再传弟子师从复杂,甚而对讲学活动、"四无说"等多有反省和批评,并将横渠"气"学思想重新引入,以致于南中王门的思想来源及其发展显得较为丰富和多元。可以说,南中王门的思想特征既在阳明良知学的范式内展开多元拓展,又在一定意义上出现反省和批评阳明心学的思想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王门 阳明心学 多元拓展 反省批判
下载PDF
道家学术的新篇章——读《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
3
作者 孟晓路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97-,99,共2页
由张立文、张绪通、刘大椿主编的《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发行,并于1997年5月再版,这无疑是我国道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成果。拜读此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十余位... 由张立文、张绪通、刘大椿主编的《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发行,并于1997年5月再版,这无疑是我国道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成果。拜读此书,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十余位作者通力合作,把道学引向了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道学 现代法律思想 道家学说 新篇章 现代医学 政治生活 养生学 学术 反省批判
下载PDF
精神的乌托邦——浅评王安忆精神三部曲
4
作者 余达锡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4-15,共2页
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 ,其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认识态度等往往对社会起着导向性的影响作用。王安忆的三部小说《叔叔的故事》、《歌星日本来》、《乌托邦诗篇》 ,正是试图用形象的方法 ,探索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代知... 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 ,其精神面貌、价值取向、认识态度等往往对社会起着导向性的影响作用。王安忆的三部小说《叔叔的故事》、《歌星日本来》、《乌托邦诗篇》 ,正是试图用形象的方法 ,探索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由“牛鬼蛇神”走到精神倡导者的过程中 ,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艰苦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精神 反省批判 同情与悼亡 探索与重建
下载PDF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
5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钱理群 鲁迅精神 知识分子 反省批判 “现代性”问题 未来中国发展 博物馆 国民性弱点 历史经验教训 精神谱系
下载PDF
五四前期陈独秀反省与批判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得失
6
作者 任浩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6-29,共4页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探讨陈独秀反思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得失,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进一步批判封建主义的道德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无疑是很有稗益...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探讨陈独秀反思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得失,吸取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进一步批判封建主义的道德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无疑是很有稗益的。一陈独秀对封建的旧礼教旧道德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批判,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陈独秀的批判沉重打击了中国封建的伦理文化,推翻了被历代反动势力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极大地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从而结束了它在中国长达二千年之久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旧时代。在中国,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念已经存在几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反省批判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 五四前期 封建伦理 道德文化 三纲 理论深度 封建统治 旧道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