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薛丽娜 杨旭 周虔彧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11-13,共3页
通过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进行反相乳液共聚,制得速溶型聚丙烯酰胺(EPAM)。介绍了制备工艺及技术特点,对产品的流变性、增稠性、盐敏性、剪切稳定性、粘温性、筛网系数等进行了评价,并与美国氰胺公司的CYANATROL950、940及道化学公司已用... 通过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进行反相乳液共聚,制得速溶型聚丙烯酰胺(EPAM)。介绍了制备工艺及技术特点,对产品的流变性、增稠性、盐敏性、剪切稳定性、粘温性、筛网系数等进行了评价,并与美国氰胺公司的CYANATROL950、940及道化学公司已用于聚合物驱油的Pusher700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产品与CYANATROL950、940及Pusher700产品性能基本一致,应用前景广阔,尤其对海洋石油开发意义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型聚丙烯酰胺 制备 性能 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 反相乳液共聚 EPAM 原油采收率 油田化学处理剂
下载PDF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型单体反相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易昌凤 徐祖顺 +1 位作者 程时远 陈正国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91-296,共6页
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BMP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 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80)作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N,N二甲基,N丁基,N(3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溴化铵(DBMPA)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条件等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动力学 反相乳液共聚 功能性单体 阳离子型单体
下载PDF
丙烯酸系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潘智存 王晓茹 +2 位作者 张达华 刘德山 周其庠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9-51,55,共4页
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广泛的用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规律的研究。在以Span-Tween类或Span-OP类为乳化剂,脂肪烃为油相介质,在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条件下,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相pH... 丙烯酸系共聚物具有广泛的用途,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合成规律的研究。在以Span-Tween类或Span-OP类为乳化剂,脂肪烃为油相介质,在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的条件下,研究了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相pH值、单体浓度、油水比、共聚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对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质量分数w为2%水溶液的粘度η达20PaS以上的增稠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共聚 聚丙烯酸
原文传递
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两性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彭晓宏 彭晓春 蒋永华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采用Span80-Tween80复合乳化剂和AIBA引发剂,进行丙烯酸钠(NaAA)/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荆用量、单体浓度、共聚单体中DAC和AM含量、乳化剂用量及其HLB值、水/... 采用Span80-Tween80复合乳化剂和AIBA引发剂,进行丙烯酸钠(NaAA)/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反相乳液共聚合.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荆用量、单体浓度、共聚单体中DAC和AM含量、乳化剂用量及其HLB值、水/油比和水相pH值等聚合反应工艺条件或参数对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和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聚合物特性粘度随引发荆用量和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两性丙烯酰胺共聚物反相乳液制备过程中凝胶效应的存在.傅立叶红外光谱组成分析表明了两性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成功合成,扫描电镜观测乳胶粒粒径范围在0.6~8.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共聚 两性丙烯酰胺共聚 凝胶效应
下载PDF
丙烯酸-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长欣 崔玉 +1 位作者 孙国新 顾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291-294,共4页
以Span80twen80为乳化剂(HLB=644)、K2S2O8为引发剂、甲苯为油相,研究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动力学.通过元素分析求得共聚物组成及单体竞聚率.利用膨胀计法求得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水... 以Span80twen80为乳化剂(HLB=644)、K2S2O8为引发剂、甲苯为油相,研究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反应动力学.通过元素分析求得共聚物组成及单体竞聚率.利用膨胀计法求得共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水相pH值及单体配比对聚合反应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共聚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振卫 屈菊平 +1 位作者 高青雨 杨更须 《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4期27-30,共4页
:以Span40 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进行了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反相乳液共聚反应,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并讨论了其聚合机理。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羟甲基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共聚
下载PDF
丙烯酰胺和阳离子型单体反相乳液共聚合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学芳 田澍 +1 位作者 王南平 谢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7-890,共4页
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物PDA。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EDTA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PDA的特性粘数[η]的影响规... 采用水溶性偶氮引发剂V50和NaHSO3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酰胺(AM)共聚物PDA。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剂的HLB值及其用量、EDTA用量等因素对共聚物PDA的特性粘数[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引发剂V50/NaHSO3效果优于APS/NaHSO3,其最佳用量为0.6%;复合乳化剂最佳HLB值为5.7,乳液体系稳定,其最佳用量为8%;EDTA用量为0.8×10-4%,制得特性粘数为902 mL/g的共聚物PDA。对PDA的絮凝性能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乳液共聚 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特性粘数 絮凝
下载PDF
明胶反相乳化接枝改性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雷雷 邱建辉 +1 位作者 陈国清 徐方圆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6-30,共5页
在断裂或开裂古墨文物的修复中,必须使用与古墨本体相容性好、亲和力强的溶剂型胶粘剂。以古墨中的胶质材料明胶(GEL)为主,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为辅,在两种非离子乳化剂复配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一种专用于... 在断裂或开裂古墨文物的修复中,必须使用与古墨本体相容性好、亲和力强的溶剂型胶粘剂。以古墨中的胶质材料明胶(GEL)为主,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为辅,在两种非离子乳化剂复配的条件下,采用反相乳液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一种专用于修复受损古墨的接枝改性明胶胶粘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试验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稳定性、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明胶的预处理时间为2h、搅拌速率为300r/min、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5h和w(复合乳化剂)=10%(相对于油相而言)时,制取的接枝改性明胶胶粘剂能够满足古墨文物粘接修复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 古墨 胶粘剂 反相乳液接枝共聚 丙烯酸丁酯 丙烯腈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的研究 Ⅱ.含PEO支链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粒的絮凝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盘思伟 彭晓宏 +1 位作者 佘娜 沈家瑞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47-550,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氧乙烯大单体和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 ,进行四元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制备出新型含PEO支链的阳离子微粒絮凝剂。然后用该微粒絮凝剂分别对针叶木纸浆和特种纸白水进行了助留和絮凝... 以丙烯酰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聚氧乙烯大单体和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 ,进行四元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制备出新型含PEO支链的阳离子微粒絮凝剂。然后用该微粒絮凝剂分别对针叶木纸浆和特种纸白水进行了助留和絮凝性能的研究 ,结果表明 ,本新型微粒具有能单独使用、絮凝效果好和抗剪切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微粒 研究 含PEO支链 絮凝性能 反相乳液共聚 微粒絮凝剂
下载PDF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玉玺 郑晓宇 魏桃树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5,共6页
采用电导率法及Tyndall效应研究了白油/(Span80+Tween60)/(丙烯酰胺+丙烯酸钠)水溶液体系,得到了一系列反相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在40℃下,可以得到最大水相增溶量的HLB值为8 5,此时,单体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占油水两相的质量分数为20%。... 采用电导率法及Tyndall效应研究了白油/(Span80+Tween60)/(丙烯酰胺+丙烯酸钠)水溶液体系,得到了一系列反相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在40℃下,可以得到最大水相增溶量的HLB值为8 5,此时,单体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占油水两相的质量分数为20%。在反相微乳液中进行了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的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体系对产物HPAM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得知(NH4)2S2O8 SO2为较好的引发体系。应用动态光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微乳液,得到微乳液中聚合物的平均粒径约60nm,而水溶液中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几百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丙烯酸钠 反相乳液共聚 拟三元相图 聚合物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