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孔融的“嘲戏”
1
作者 魏裕铭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8-143,共6页
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首,其为人和为文的特点当时就很受曹操曹丕等人关注,其后以至当代也备受著名学者论家褒贬,而莫衷一是,不乏误解。本文认为,孔融为文擅长通脱华靡,是汉末清流名士领袖、时代文风代表,其"特别"处尤在其敢于... 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首,其为人和为文的特点当时就很受曹操曹丕等人关注,其后以至当代也备受著名学者论家褒贬,而莫衷一是,不乏误解。本文认为,孔融为文擅长通脱华靡,是汉末清流名士领袖、时代文风代表,其"特别"处尤在其敢于、善于"嘲戏"。这在艺术上张大了建安文风之力,并独具有特色品位的幽默之长。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他专喜和曹操捣乱",坚决的反对一切与汉政府离心的人或势力,是维护皇权、匡扶正义以致坚决反曹的必然表现。二是由于他与流行士风相适应的才子气极重的清流名士型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融 嘲戏 幽默 清流名士
下载PDF
《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道德意蕴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瑞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6-51,共6页
《三国演义》虽是一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男性小说文本,但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是为作者所肯定的良母、贤妻、节妇、烈女,成为小说宣传“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人物系列。作... 《三国演义》虽是一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男性小说文本,但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是为作者所肯定的良母、贤妻、节妇、烈女,成为小说宣传“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人物系列。作者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站在肯定的立场,以钦敬的态度、干净的笔墨来描写女性,从而提高了女性形象的道德品位,使《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中不可多得的、肯定妇女的正面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女性形象 拥刘 忠孝节义 正统思想传统道德
下载PDF
浅论胡曾的咏史诗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易重廉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X期17-22,共6页
在讨论《三国演义》成书问题时,有一个人却往往为论者所忽略一一不,应该说是遗忘这个人就是创作咏史诗的胡曾。胡曾的咏史诗,历来评价不高,其实他的诗自有它的价值在。我这里只谈他的咏史诗中的三国诗对《三国演义》的影响。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咏史诗 诸葛亮 拥刘 《出师表》 蜀汉 赤壁之战 刘备 三国志平话
下载PDF
“对外宣传”与“衷心底蕴”——“拥刘反曹”、“明反曹,暗反刘”和“反讽”三说综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鲁小俊 《长江学术》 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
《三国志演义》是否"表里如一",是"拥刘反曹"、"明反曹,暗反刘"和"反讽"三说的核心问题。"拥刘反曹"说相信文本的"对外宣传"而较少探究其"衷心底蕴",较之于其... 《三国志演义》是否"表里如一",是"拥刘反曹"、"明反曹,暗反刘"和"反讽"三说的核心问题。"拥刘反曹"说相信文本的"对外宣传"而较少探究其"衷心底蕴",较之于其他二说的"老练",有过于"天真"和简单化之嫌。"明反曹,暗反刘"说的立论风险远高于"拥刘反曹"说,论证"对外宣传"与"衷心底蕴"不同甚至相反,其难度比论证它们相同要大得多。"反讽"说和"明反曹,暗反刘"说在确认小说家的"主体性"方面有着高度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拥刘
下载PDF
论《三国志演义》的创作与接受 被引量:1
5
作者 关四平 陈墨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92-95,共4页
中国长篇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之路,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创作与接受不断双向交流互动,作者与读者多层交叉转换,阐释与创作两种角色重合,而这又时时受制于雅文化与俗文化同源分流交汇融合的大文化背景。这种独特的创作之路... 中国长篇小说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之路,在其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创作与接受不断双向交流互动,作者与读者多层交叉转换,阐释与创作两种角色重合,而这又时时受制于雅文化与俗文化同源分流交汇融合的大文化背景。这种独特的创作之路,带来了中国长篇小说的民族特色,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 文化心理 《三国志平话》 雅俗文化 罗贯中 雅文化 创作主体 拥刘 交叉转换
下载PDF
《三国演义》叙事结构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哲洙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4-54,共11页
所谓叙事结构,就是小说所叙述的事件的组织形态。《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的叙事结构不像《水浒传》、《儒林外史》那样时常引起学术界的争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但也不是没有值得探讨的问题存在。本文拟结合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和... 所谓叙事结构,就是小说所叙述的事件的组织形态。《三国演义》(以下简称《三国》)的叙事结构不像《水浒传》、《儒林外史》那样时常引起学术界的争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但也不是没有值得探讨的问题存在。本文拟结合西方的叙事学理论和中国古代的小说评点,在前贤与时贤的基础上,对《三国》叙事结构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予以重新检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结构 《三国演义》 诸葛亮 矛盾冲突 《三国志平话》 结构单元 拥刘 小说 《史记》 史传文学
下载PDF
继承·创造·提高——《三国演义》散论之五 被引量:3
7
作者 叶冒 胥炘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1-77,共7页
一部伟大文学作品,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文学工程;它浇灌着作者的汗水和心血。“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是最后加工成书的作者罗贯中的辛勤建树,而且也是包括三国以后历代创作三国故事的民间... 一部伟大文学作品,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文学工程;它浇灌着作者的汗水和心血。“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仅是最后加工成书的作者罗贯中的辛勤建树,而且也是包括三国以后历代创作三国故事的民间艺人、剧作者以及史学家们共同创造的文学工程。它是作家的才华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相结合的典范。值得重视的是,在元代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对最后完成《三周演义》这一巨大的文学工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三国志平话 诸葛亮 三国志通俗演义 人物形象 三国时代 长篇历史小说 拥刘 民间艺人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东明 《理论月刊》 CSSCI 1995年第3期40-42,共3页
建国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综述王东明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工作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路程。其中除政治因素外,在学术上也有相当的争论。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争论,从大量研究资料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正统”说。... 建国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综述王东明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工作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路程。其中除政治因素外,在学术上也有相当的争论。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争论,从大量研究资料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正统”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历来很多。他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研究综述 “尊刘抑 拥刘 罗贯中 正统思想 “义” 中国封建社会 主题思想 本质特征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的拥刘反曹倾向与汉中、汉朝、汉民族形成之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科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1-45,共5页
汉民族得名并形成于汉朝,汉朝奠定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刘邦为汉王与刘备为汉中王,所辖同是巴蜀汉中之地,刘备称汉中王称汉皇帝其实质就是要与汉朝承接呼应。因此刘备赢得了汉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 汉民族得名并形成于汉朝,汉朝奠定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文化精神。刘邦为汉王与刘备为汉中王,所辖同是巴蜀汉中之地,刘备称汉中王称汉皇帝其实质就是要与汉朝承接呼应。因此刘备赢得了汉民族的情感,得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的心理认同,他被作为汉文化或懦家文化熏陶下的理想典范来看待。从三国到元末明初的历史风雨使汉民族人心思“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拥刘 汉中 汉朝 汉民族 汉文化
下载PDF
毛宗岗对《三国演义》诗词歌赋的加工整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永良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0-53,共4页
毛宗岗以删除、修改、调整、增添和补写等五种方式对《三国演义》的诗词歌赋进行了全面、系统而精细的加工整理,从而强调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完善了故事情节,突出了人物性格,加快了叙事节奏,增强了诗词歌赋本身的艺术性。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毛宗岗 诗词歌赋 加工整理 嘉靖本 拥刘 艺术性 思想倾向 故事情节 毛本
下载PDF
日本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与《三国演义》的“变奏”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勇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7-82,共6页
在"三国热"的影响下,三国故事已然成为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华裔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也对三国故事情有独钟,开始从日本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立场上去审视三国历史与人物,突破了《三国演义》的固定视角和历史演义写法。在历史小说写... 在"三国热"的影响下,三国故事已然成为日本历史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华裔历史小说家陈舜臣也对三国故事情有独钟,开始从日本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立场上去审视三国历史与人物,突破了《三国演义》的固定视角和历史演义写法。在历史小说写作理念上,陈舜臣继承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传文学写法。而在三国历史观上,他颠覆了"拥刘反曹"的正统观,从多元标准出发去衡量三国历史与三国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陈舜臣 道教 拥刘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诠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素媛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在评改《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三国演义》 拥刘 诠释
下载PDF
曹魏建立前后的内部反曹集团研究
13
作者 付开镜 董坤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92-100,共9页
曹魏建立前,在曹操控制的东汉政权内部先后产生了以董承、金祎、魏讽为首领的三个反曹集团;曹魏建立后,在曹魏内部又产生了以司马懿为首领的反曹集团。曹魏内部频繁滋生反曹集团的深层根源,在于曹操的政治行为违背了儒家忠君的政治道德... 曹魏建立前,在曹操控制的东汉政权内部先后产生了以董承、金祎、魏讽为首领的三个反曹集团;曹魏建立后,在曹魏内部又产生了以司马懿为首领的反曹集团。曹魏内部频繁滋生反曹集团的深层根源,在于曹操的政治行为违背了儒家忠君的政治道德,引起忠汉派的反对。曹魏建立后司马懿反曹的直接根源在于其对曹操的极度仇恨,司马氏逐渐成为反曹集团的领袖人物。东汉末期反曹集团发动的数次未遂政变,迫使曹操不敢轻易称帝,被迫大力整顿内部,反曹集团客观上援助了刘备、孙权的抗曹活动;曹魏建立后形成的以司马懿父子为领袖的反曹集团,通过发动高平陵事变,成功夺取了曹魏的中枢大权,奠定了司马氏代魏建晋的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由北方政权完成国家统一、结束南北分裂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 董承 金祎 魏讽 司马懿
下载PDF
拥刘反曹与帝蜀寇魏关系论——以刘备形象流变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关庆涛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3年第4期81-83,共3页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是"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的具体形态不同,所展现的刘备形象亦不同。民众因刘备行仁政而拥刘,以同情为感情基...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是"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刘反曹"思潮与帝蜀寇魏观念的具体形态不同,所展现的刘备形象亦不同。民众因刘备行仁政而拥刘,以同情为感情基调,将其塑造成寄托理想的草莽英雄;官方因刘备出身正统而帝蜀,以颂扬为政治目的,将其塑造成战无不胜的抗敌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刘 帝蜀寇魏 刘备形象 流变
下载PDF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三题
15
作者 胡金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80-88,共9页
“陈述百年,该括万事”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不仅对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使后来数量繁多的历史演义小说无敢望其项背。然而,对于这样一部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的作品,究竟体现了什么... “陈述百年,该括万事”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不仅对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使后来数量繁多的历史演义小说无敢望其项背。然而,对于这样一部思想和艺术成就都很高的作品,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倾向,历来聚讼纷纭,看法不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对作品主题的说法竟有八种之多,可见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对《三国演义》思想倾向谈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小说 袁绍 拥刘 章回小说 思想倾向 刘备集团
下载PDF
史笔寓褒贬 抑曹尊蜀汉——论《三国志演义》“拥刘反曹”思想的史传渊源
16
作者 关四平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80,共14页
关键词 拥刘 《三国》 《三国志演义》 刘备形象 陈寿 罗贯中 史传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淑红 《科教文汇》 2007年第12X期209-209,213,共2页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是作者功力深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想意义,都给后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传递出的诸多思想中,"拥刘反曹"、维护正统的思想...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无论是作者功力深厚、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还是作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思想意义,都给后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传递出的诸多思想中,"拥刘反曹"、维护正统的思想是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拥刘 正统思想
下载PDF
“平目”与“欺瞒”——“曹瞒”之称与曹操形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涂秀虹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6,共6页
从《说文解字》可知,东汉时期"瞒"字只有"眼睑低"的意思,因此,从曹操"阿瞒"之小字推想,曹操的外貌有眼睑长得较低的特点。《三国志通俗演义》描绘曹操的外貌为"细眼长髯"、戏曲表演中曹操脸谱... 从《说文解字》可知,东汉时期"瞒"字只有"眼睑低"的意思,因此,从曹操"阿瞒"之小字推想,曹操的外貌有眼睑长得较低的特点。《三国志通俗演义》描绘曹操的外貌为"细眼长髯"、戏曲表演中曹操脸谱的勾画突出其"疑目"的特点皆由此而来。在唐代之前,"阿瞒"之称只有在与语境不谐时才包含贬义。"瞒"字在宋以后发展出"欺骗、隐瞒"的新含义,此后其本义几乎不为人们所用。而对曹操的"阿瞒"、"曹瞒"之称却变得非常常见,人们以"瞒"字的新含义与曹操个性中狡诈的特点相联系,以此理解"曹瞒"之名。这正与宋以后拥刘反曹的倾向相合,人们用"曹瞒"、"阿瞒"之名痛快淋漓地指骂曹操的害祢衡、杀孔融、忌杨修、败赤壁以及铜雀伎等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目 欺瞒 拥刘
下载PDF
关于明清小说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读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所想到的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光正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76-277,共2页
本文试图以明清小说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明清小说的研究方法。 反复研读张锦池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笔者深深感到,一部以学术界谈烂谈腻了的四大古典名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却能在短时期内一版再版,其成... 本文试图以明清小说的研究成果来探讨明清小说的研究方法。 反复研读张锦池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笔者深深感到,一部以学术界谈烂谈腻了的四大古典名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却能在短时期内一版再版,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其研究方法,作者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故能令人耳目一新。具体体现为如下四个原则。 细读性原则:对研究对象不同信息层面的观照。 其一,对小说生成史的细读。 中国古典小说的生成比较复杂,有鉴于此,张著很注意搜集小说生成过程中的所有史料和作品,并对之展开细读,从中挖掘各种信息的演变关系,从而论证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内质。面对宋江形象和小说主题的论争,《论稿》把宋江的人生经历切成四个横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研究方法 《三国演义》 中国古典小说 几点思考 文艺学 论稿 拥刘 小说研究史 研究对象
原文传递
“义”中的正邪:古典名著的改编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迪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7-30,共4页
中国人非常重视“义”,谁要是在别人眼里成了不义之人,那么他就等于被开除了人籍,与禽兽无异。古人讲义,今人也讲义;圣人讲义,百姓也讲义;守法良民讲义,法外强徒更讲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利之辨,其理深且微矣。在百姓眼里,义就是情... 中国人非常重视“义”,谁要是在别人眼里成了不义之人,那么他就等于被开除了人籍,与禽兽无异。古人讲义,今人也讲义;圣人讲义,百姓也讲义;守法良民讲义,法外强徒更讲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利之辨,其理深且微矣。在百姓眼里,义就是情,是忠。《三国》以结义开篇,《水浒》以聚义为本,刘备拒领荆州牧,怕天下将他视为无义之人。宋江受众好汉拥戴,因为他最仗义。上海的青红帮、湖南的哥佬会以义为帮规的第一要义。为帮会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即使不被追封为烈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 古典名著 社会道德 “义” 义气 拥刘 黑社会组织 《三国》电视剧 忠实原著 正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