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枣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兆琳 陈宁 +2 位作者 薛敦渊 李海泉 陈耀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804-808,共5页
本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装置从沙枣花鲜花中提取挥发油,测得其含量为0.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色谱分离出85个组分,质谱鉴定了其中47个组分。主要组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占总色谱峰面积的78... 本文用自制的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装置从沙枣花鲜花中提取挥发油,测得其含量为0.1%.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色谱分离出85个组分,质谱鉴定了其中47个组分。主要组分为反式肉桂酸乙酯,占总色谱峰面积的78.88%.IR和NMR为主要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水蒸气蒸馏-溶剂萃取装置 反式肉桂酸乙酯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毛酸浆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海林 王振洲 +5 位作者 郑炳真 祁增 郑茜 李平亚 王放 刘金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2-735,共4页
目的对茄科酸浆属植物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酸浆果实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 目的对茄科酸浆属植物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酸浆果实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咖啡酸乙酯(2)、β-谷甾醇(3)、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槲皮素-3,5,7三甲氧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7)、橄榄苦苷(8)、4,4′-二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9)。结论化合物4~9为首次从茄科酸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槲皮素-3 5 7三甲氧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 橄榄苦苷
原文传递
东京银背藤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3
作者 滕明雪 刘嘉艺 +3 位作者 钟金明 黄承鸿 廖广凤 卢汝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018-5023,共6页
目的研究东京银背藤Argyreia pierrean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LH-20、C18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MS、1D/2D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Griess试剂法测试化合物抗... 目的研究东京银背藤Argyreia pierrean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运用硅胶、SephadexLH-20、C18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MS、1D/2D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采用Griess试剂法测试化合物抗炎活性。结果从东京银背藤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羟基-1,9-二甲氧基-[2′,2′-二甲基吡喃(5′,6′:2,3)]香豆酮并色酮(1)、derrusin(2)、东莨菪内酯(3)、caesalpiniaphenol D(4)、(-)-gynuraone(5)、咖啡酸甲酯(6)、咖啡酸乙酯(7)、阿魏酸乙酯(8)、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9)、对羟基苯甲酸(10)、香草酸(11)、咖啡酸(12)、阿魏酸(13)。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苯并呋喃[3,2-c]香豆素类化合物,命名为银背藤内酯(argypierstan),化合物2、4~6、8~13为首次从东京银背藤分离得到。化合物4、6、8和9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43.38±0.44)、(4.95±0.10)、(35.96±0.31)、(42.77±1.8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银背藤 苯并呋喃[3 2-c]香豆素 银背藤内酯 抗炎活性 阿魏乙酯 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