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揿针治疗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功能及TDP-43/Btn1A1/XDH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秋平 许金榜 +5 位作者 杨娟 张丽 林洁 游秀密 张俊新 江秀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1-775,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治疗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并从乳脂分泌相关基因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50例,剔除2例)。对照组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耳穴揿针治疗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及泌乳功能的影响,并从乳脂分泌相关基因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50例,剔除2例)。对照组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揿针治疗1次,穴取内分泌、胸、胸椎、神门、交感等,取一侧耳穴,共持续3 d。比较两组初产妇治疗后泌乳启动时间、产后72 h泌乳充足率、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评分;实时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初产妇治疗后乳汁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TDP-43)、嗜乳脂蛋白亚家族1成员A1(Btn1A1)、黄嘌呤脱氢酶(XDH)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泌乳启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母乳喂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后72 h泌乳充足率为63.8%(30/47),高于对照组的41.7%(20/48,P<0.05);观察组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为72.3%(34/47),高于对照组的47.9%(23/48,P<0.05)。观察组乳汁TDP-43、Btn1A1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乳汁XDH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耳穴揿针治疗可以提前启动剖宫产初产妇泌乳,提高产后泌乳充足率及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TDP-43、Btn1A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耳穴揿针 泌乳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 嗜乳脂蛋白亚家族1成员A1 黄嘌呤脱氢酶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错误折叠异常聚集的蛋白质以及睡眠障碍
2
作者 荆玮 SAEREETAVEEKUN Natkitta +4 位作者 VORATUNYAKIT Napattharin 张海涵 李睿 韩小敬 潘卫东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58-66,共9页
大脑中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病理上均与蛋... 大脑中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以及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在病理上均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有关,AD病理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异常聚集,PD病理上与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中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有关,而特定蛋白的错误折叠,如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transactive response element DNA binding protein-43,TDP-43)和包涵体形成则是ALS的标志之一。睡眠障碍不仅是这些疾病的伴随症状,还是这些疾病的前驱症状。本综述阐述了AD、PD与ALS的各自的异常蛋白聚集特点以及睡眠障碍特征,总结了睡眠障碍在这些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力。睡眠障碍有可能成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诊断线索和治疗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睡眠障碍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神经原纤维缠结 Α-突触核蛋白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
原文传递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崔政 徐毅 张黎明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6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TDP-4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病理沉积蛋白,常见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额颞叶变性、阿尔茨海默病等,这一类以病理性TDP-43沉积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统称为TDP-43蛋白病。研究发现TDP-43在这些疾...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TDP-4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病理沉积蛋白,常见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额颞叶变性、阿尔茨海默病等,这一类以病理性TDP-43沉积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统称为TDP-43蛋白病。研究发现TDP-43在这些疾病中既有相同(均有TDP-43异常沉积),又有差异(不同的形态、分布而导致不同的症状),其作用机制至今仍有许多未明。这一异常蛋白的发现不仅为研究TDP-43蛋白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疾病间的联系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为探索新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 肌萎缩侧索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额颞叶变性 海马硬化
原文传递
TDP-43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发病机制的研究
4
作者 潘昊 荆玮 +2 位作者 王呈蕙 单悦童 费智敏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目前无有效治疗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近期研究发现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transactive response element DNA binding protein-43,TDP-43)在包括ALS、额颞...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目前无有效治疗的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近期研究发现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transactive response element DNA binding protein-43,TDP-43)在包括ALS、额颞叶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对TDP-43结构的最新认识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作用与潜在的治疗靶点,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诊治ALS提供一定的基础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 谷氨酸受体 发病机制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DP-43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锦 王婷 +5 位作者 余先祥 邓玥 李昭 郭泽云 陈波 杨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I/R)后反式激活应答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43(TDP-43)在脑内的定位及表达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退变与TDP-43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R脑组织中TDP-43...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I/R)后反式激活应答脱氧核糖核酸结合蛋白43(TDP-43)在脑内的定位及表达变化,探讨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退变与TDP-43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R脑组织中TDP-43的表达变化,观察脑缺血后TDP-43与神经细胞的关系;提取I/R区组织蛋白以免疫印迹法对TDP-4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Sham组TDP-43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核内,I/R后皮质、海马及纹状体在1、3和7 d组的TDP-43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出现病理性TDP-43的表达; TDP-43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在3 d组达高峰(P <0. 05)。结论:大鼠I/R后能导致TDP-43表达上调,且病理性TDP-43主要出现于变性的神经元中,可能与脑缺血后出现的神经退行性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激活应答dna结合蛋白43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 纹状体 大鼠
下载PDF
TDP-43在男性不育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程鹏 张贤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2-945,共4页
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婚后1年不孕不育。在不育的原因中,男性因素大约占50%。男性不育病因复杂多样,很多目前尚不能明确。近年来,RNA结合蛋白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反式激活应答DNA/RNA结合蛋白(TDP-43)是一种DNA... 全世界大约有10%~15%的育龄夫妇婚后1年不孕不育。在不育的原因中,男性因素大约占50%。男性不育病因复杂多样,很多目前尚不能明确。近年来,RNA结合蛋白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反式激活应答DNA/RNA结合蛋白(TDP-43)是一种DNA/RNA结合蛋白,参与睾丸组织中的基因调控,其异常表达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导致男性不育。TDP-43在正常精子与异常精子中的分布与表达量也是不同的,可能是一种男性不育的标志物。本文主要就TDP-43的结构及其在男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激活应答dna/RNA结合蛋白 男性不育 dna/RNA结合蛋白 精子顶体小泡蛋白-1 转录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