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径迹法测定郑州西区室内氡浓度 被引量:2
1
作者 孙仲田 白云 +2 位作者 杨文献 李克俊 姜晓凯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36-41,共6页
采用KFK型国际通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对郑州西区室内环境氧进行了监测,首次用累积法获得该区氢浓度分布。在国产CR-39探测器上既记录到单a粒子作用径迹,又记录到双a粒子作用径迹,双a粒子对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电离辐射损伤... 采用KFK型国际通用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对郑州西区室内环境氧进行了监测,首次用累积法获得该区氢浓度分布。在国产CR-39探测器上既记录到单a粒子作用径迹,又记录到双a粒子作用径迹,双a粒子对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电离辐射损伤累加是导致细胞畸变进而诱发肺肿瘤的可能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222) a-粒子 粒子探测器 肺肿瘤 射气测量 郑州西区
下载PDF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改进粒子群的任务调度算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封良良 张陶 +2 位作者 贾振红 夏晓燕 覃锡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83-186,191,共5页
现有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为追求最短完成时间不能很好地兼顾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任务调度算法。采用间接编码方式对每个子任务占用的资源进行编码,给出解码方式,定义考虑时间和成本的适应度函数,确立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更... 现有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为追求最短完成时间不能很好地兼顾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的任务调度算法。采用间接编码方式对每个子任务占用的资源进行编码,给出解码方式,定义考虑时间和成本的适应度函数,确立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更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设置下,该算法的总任务完成时间和总任务完成成本小于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任务调度 时间成本 适应度粒子群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双散射角光学粒子计数器的研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学彬 高亦桥 +2 位作者 魏合理 纪玉峰 胡欢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28-1534,共7页
为了实现同时测量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和折射率,研制了一种新的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D-OPC),该计数器采用60°和110°双散射角系统对气溶胶谱分布进行测量。利用Mie散射理论定义敏感函数,选取两个最佳的散射角,使其既对折射率... 为了实现同时测量气溶胶粒子的谱分布和折射率,研制了一种新的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D-OPC),该计数器采用60°和110°双散射角系统对气溶胶谱分布进行测量。利用Mie散射理论定义敏感函数,选取两个最佳的散射角,使其既对折射率敏感又不线性相关。然后,利用气溶胶折射率对两个散射角系统敏感性的差异来反演气溶胶折射率。最后,利用该仪器对大气气溶胶谱分布以及折射率进行实际测量。与TSI公司黑炭仪和浊度计测量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比表明,双散射角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气溶胶折射率和谱分布结果合理,测量误差<20%,可以满足同时测量气溶胶粒子谱分布和折射率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粒子计数器 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 气溶胶 折射率 谱分布
下载PDF
基于DIR-QPSO的弹丸落点定位声阵列优化布设方法
4
作者 庞润嘉 李剑 +2 位作者 潘晋孝 张恒冉 魏芦俊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为了满足有限测点下声阵列定位精度提升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双种群量子粒子群(dual-group interaction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IR-QPSO)联合到达时差定位技术(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的单基站声阵列拓扑结构... 为了满足有限测点下声阵列定位精度提升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双种群量子粒子群(dual-group interaction 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DIR-QPSO)联合到达时差定位技术(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TDOA)的单基站声阵列拓扑结构优化布设方法。首先,将声阵列中的声传感器作为粒子,利用Logistic混沌模型全局遍历性的优势初始化种群;其次,利用双种群之间信息共享优势,消除迭代过程中陷入局部最优点;再次,以TDOA模型构建适应度评价函数,得到声传感器最优布设位置;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得到优化后的声阵列拓扑结构。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六元正四棱锥阵列及QPSO优化后的阵列相比,方法将几何精度因子减小至1.351 8 m,克拉美罗下界减小至0.481 7 m,均方根误差减小至0.556 4 m。最后进行实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单基站阵列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极大提升了弹丸落点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 种群量子粒子 被动声源定位 阵列优化 Logistic混沌模型
下载PDF
地下震源能量场快速扫描定位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庞珂 李剑 +3 位作者 苏新彦 刘晓佳 魏晓曼 孙袖山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地下浅层复杂空间中震源定位精度低,定位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种群量子粒子群(DIR-QPSO)联合可控波束形成(SRP)的震源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Logistic混沌模型的全局遍历性构建震源定位的初始化种群;其次,利用DIR-QPSO主辅粒... 针对地下浅层复杂空间中震源定位精度低,定位速度慢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种群量子粒子群(DIR-QPSO)联合可控波束形成(SRP)的震源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Logistic混沌模型的全局遍历性构建震源定位的初始化种群;其次,利用DIR-QPSO主辅粒子群之间的相互约束,消除震源搜索过程中出现的局部收敛的现象;同时,利用SRP定位模型在空间中能量聚焦的特性,构建DIR-QPSO的适应度函数,实现大区域的精准搜索。在实际实验环境下,将该定位算法与QPSO联合走时偏振角度的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QPSO联合走时偏振角度的算法,提升了粒子搜索范围,使得收敛区域更加准确,同时定位精度在0.235 m以内,均方根误差(MSE)也减小至0.0003左右,算法总收敛时间最大减少了0.5392 s。由此可见该算法在定位速度和精度、粒子搜索范围、收敛区域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基本满足地下浅层复杂空间中震源定位的需求,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粒子 种群量子粒子 可控波束形成 Logistic混沌模型 震源定位
下载PDF
基于双策略搜索粒子群算法的供应链库存优化
6
作者 赵文丹 张美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3年第5期110-113,123,共5页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不同渠道间存在订货价格差异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价格差异影响的双渠道多级供应链模型,提出一种双策略搜索粒子群优化(Double Strategy Searc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SSPSO)算法求解该模型。为降低供应链系统...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不同渠道间存在订货价格差异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价格差异影响的双渠道多级供应链模型,提出一种双策略搜索粒子群优化(Double Strategy Searc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SSPSO)算法求解该模型。为降低供应链系统总成本同时保证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供应链各级节点采用自适应共享库存控制策略。通过算例仿真对比三种算法的模型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双策略搜索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总成本较遗传算法降低了64.4%,达优率为80%,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供应链 订货价格差异 自适应共享库存控制 策略搜索粒子群算法
原文传递
双种群模糊粒子动态优化多能互益微网配置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宇 马立新 徐文彬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8-373,共6页
为增强风光柴储多能互益微网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并解决传统微网优化多目标决策随机性大、收敛慢及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双种群模糊粒子动态优化多能互益微网方法。首先从微网系统可靠性、经济运行性和环保性角度建立多能互益优... 为增强风光柴储多能互益微网运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并解决传统微网优化多目标决策随机性大、收敛慢及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双种群模糊粒子动态优化多能互益微网方法。首先从微网系统可靠性、经济运行性和环保性角度建立多能互益优化模型。然后依据模糊理论对多目标决策函数进行动态优化,避免人为设置权重因素,其中采用双种群惯性权重线性下降粒子分别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中收敛速度慢及易陷入局部最优情况进行改进。算例对比表明,该方法在优化结果合理性及优化效率上均更优,为用户电力增容提供一种安全、经济、环保的策略,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配置 多能互益 种群模糊粒子 动态优化
下载PDF
Fe_3O_4@SiO_2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阎道辉 王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为了制备同时具备磁性和荧光性的双功能纳米粒,采用有机模板和反相微乳液相结合的方法,将Fe3O4磁性纳米粒包裹在二氧化硅(SiO2)中,形成核壳结构,然后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中介作用,连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生成Fe3O4@SiO... 为了制备同时具备磁性和荧光性的双功能纳米粒,采用有机模板和反相微乳液相结合的方法,将Fe3O4磁性纳米粒包裹在二氧化硅(SiO2)中,形成核壳结构,然后通过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的中介作用,连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生成Fe3O4@SiO2(FITC)纳米粒。为了进行磁性分离的实验,制备连有罗丹明B异硫氰酸(RITC)的SiO2纳米粒[SiO2(RITC)]作为对照品。采用傅里叶红外、X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Fe3O4@SiO2(FITC)纳米粒的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得到了粒径为100 nm左右,饱和磁化强度为29.8 emu/g,具有超顺磁性和荧光性的纳米粒;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Fe3O4@SiO2(FITC)在磁性分离应用中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纳米粒子 磁性 荧光性 核壳结构
下载PDF
NiFe layered double-hydroxide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ly enhancing performance of BiVO_4 photoanode in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被引量:3
9
作者 Qizhao Wang Tengjiao Niu +2 位作者 Lei Wang Jingwei Huang Houde She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3-618,共6页
A bismuth vanadate(BiVO4)photoanode with a cocatalyst consisting of NiFe layered double‐hydroxide(NiFe‐LDH)nano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PEC)water splitting.NiFe‐LDH nanoparticles,which can ... A bismuth vanadate(BiVO4)photoanode with a cocatalyst consisting of NiFe layered double‐hydroxide(NiFe‐LDH)nanoparticles was fabricated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PEC)water splitting.NiFe‐LDH nanoparticles,which can improve light‐absorption capacities and facilitate efficient hole transfer to the surface,were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iVO4 photoanode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All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diffuse‐reflectance spectroscopy.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and current‐time plo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EC activity.The photocurrent response of NiFe‐LDH/BiVO4 at 1.23 V vs the reversible hydrogen electrode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Ni(OH)2/BiVO4,Fe(OH)2/BiVO4 and pure BiVO4 electrodes under visible‐light illumination.NiFe‐LDH/BiVO4 also gave a superior PEC 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Furthermore,the stability of the NiFe‐LDH/BiVO4 photoanode was excell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bare BiVO4 photoanode,and offers a novel method for solar‐assisted water spli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 layered double‐hydroxide nanoparticles BiVO4 photoanode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Photoelectrocatalysis
下载PDF
双种群变异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鑫 马林华 +1 位作者 王俊攀 苏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5-37,共3页
利用变异机制可以增加遗传算法全局寻优能力的特性,结合惯性权值线性递减PSO算法具有较快收敛速度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双种群变异PSO算法,对该算法与其他PSO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优越。
关键词 种群变异粒子群算法(DVPSO) 自适应逃逸粒子群算法(AEPSO)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双功能金属纳米粒子在表/界面催化反应SERS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亚然 谢微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1-810,共10页
研究反应物在金属催化剂表/界面的变化是探索非均相催化反应机理、合理设计高性能催化剂的基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表面选择性强、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实时、无标记地检测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过程.本文总结了同时具有S... 研究反应物在金属催化剂表/界面的变化是探索非均相催化反应机理、合理设计高性能催化剂的基础.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表面选择性强、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实时、无标记地检测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过程.本文总结了同时具有SERS活性和催化活性的双功能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组装方法以及化学还原和化学置换等方法,并介绍了双功能金属纳米粒子在SERS原位研究对硝基苯硫酚(4-NTP)还原、光催化对氨基苯硫酚(4-ATP)氧化、CO氧化和二氯乙烯加氢脱氯等表/界面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功能纳米粒子 非均相催化反应 表/界面化学 原位表征
原文传递
双球聚集粒子辐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宏 阮立明 +2 位作者 王希影 史萌 吕英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275,共3页
基于广义Mie理论求解方法(GMM),考虑单元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尺度参数不同间距的双球聚集粒子的衰减因子、散射因子等辐射特性参数,同时分析了双球聚集粒子与不考虑相互作用计算所得的辐射特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相互作... 基于广义Mie理论求解方法(GMM),考虑单元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不同尺度参数不同间距的双球聚集粒子的衰减因子、散射因子等辐射特性参数,同时分析了双球聚集粒子与不考虑相互作用计算所得的辐射特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相互作用与不考虑相互作用计算所得的双球聚集粒子的辐射特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随粒子间距、尺度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最大偏差达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Mie理论 球聚集粒子 辐射特性
下载PDF
聚多巴胺/银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细胞荧光/表面增强拉曼双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延玲 陈偲 +3 位作者 周亚蕾 杨晓彤 王丰 杨海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6期686-69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具有荧光/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SERS)双成像能力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简便制备方法.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上4-巯基吡啶,再在其表面包裹聚多巴胺膜并吸附罗丹明6G.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获得了良好的细胞的荧光和SERS图像,研究了肿瘤... 提出了一种具有荧光/表面增强拉曼光散射(SERS)双成像能力的复合纳米粒子的简便制备方法.在银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上4-巯基吡啶,再在其表面包裹聚多巴胺膜并吸附罗丹明6G.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获得了良好的细胞的荧光和SERS图像,研究了肿瘤细胞的荧光/SERS双成像与药物释放.这种具有荧光/SERS双成像能力的复合纳米粒子有望在生物体成像和药物控释等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成像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光学纳米粒子 细胞成像
下载PDF
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标定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学彬 徐青山 高亦桥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37-338,340,共3页
针对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标定对其测量精度的重要性,根据球形粒子的Mie散射理论对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标定进行了研究,对标定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以及对标定的分析可以对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数据的... 针对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标定对其测量精度的重要性,根据球形粒子的Mie散射理论对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的标定进行了研究,对标定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以及对标定的分析可以对双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测量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这对光学粒子计数器的研制和标定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气溶胶 角度光学粒子计数器 标定
原文传递
基于双态混沌PSO的机载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洪展 曹阳 +3 位作者 彭小峰 张洪波 陈果 王培容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24-830,共7页
机载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是激光通信链路建立的前提。在视轴稳定平台中应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但自抗扰控制需调整参数众多且缺乏规范的调整手段。针对自抗扰控制调参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态混沌粒子群算法... 机载空间激光通信视轴稳定是激光通信链路建立的前提。在视轴稳定平台中应用自抗扰控制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但自抗扰控制需调整参数众多且缺乏规范的调整手段。针对自抗扰控制调参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双态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自抗扰控制参数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PSO-PID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混沌粒子群算法 自抗扰控制 机载空间激光通信 视轴稳定
下载PDF
金属表面催化反应的原位SERS光谱研究
16
作者 赵亚然 杜利利 谢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51-252,共2页
催化表面成分复杂、分子结构不断变化,通过传统的非原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非常困难。在催化表界面进行原位检测可分析反应物种的变化过程,有望解释催化机理并指导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 催化表面成分复杂、分子结构不断变化,通过传统的非原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非常困难。在催化表界面进行原位检测可分析反应物种的变化过程,有望解释催化机理并指导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并且具有很好的表面选择性,可专注检测表界面物种而不会受到外部组分信号的干扰。我们设计合成了几种双功能纳米粒子,其在催化反应检测中应用表明SERS可以在催化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检测范围有望拓展到SERS模型反应之外的具有实际价值的有机合成催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催化反应 原位表征 功能纳米粒子
下载PDF
双粒子联合冲击破岩仿真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伍开松 荣明 +2 位作者 李德龙 况雨春 罗进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23,共5页
单粒子冲击破岩与粒子冲击钻井的真实工况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研究多粒子联合冲击破岩的规律。在双粒子联合冲击破岩条件下,利用LS-DYNA的参数化设计语言,采用无量纲化分析方法,选择粒子间距、直径、初速度和入射角度为设计变量,建... 单粒子冲击破岩与粒子冲击钻井的真实工况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研究多粒子联合冲击破岩的规律。在双粒子联合冲击破岩条件下,利用LS-DYNA的参数化设计语言,采用无量纲化分析方法,选择粒子间距、直径、初速度和入射角度为设计变量,建立了它们与岩石破碎体积和侵入深度之间的关系,并绘制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图。进一步分析这些曲线图的变化规律后发现:间距为0.25个左右的基准直径、粒子直径取0.8~1个基准直径、冲击初速度取每秒32 000~40 000个基准直径、入射角度为0°~40°,粒子冲击破碎岩石效果达到最佳或接近最佳。这些结果可以作为深入研究多粒子联合冲击破岩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 无量纲 冲击破岩 LS-DYNA 钻井
下载PDF
氘核的微观光学势
18
作者 鲁从山 张竞上 申庆彪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919-927,共9页
本文采用双粒子格林函数方法,在忽略双粒子间直接相互作用时,得到双粒子格林函数的一级、二级质量算符为各个单粒子质量算符的和。采用核物质近似和Skyrme有效相互作用得到的核子微观光学势,用折叠公式计算了氘核的微观光学势。用所得... 本文采用双粒子格林函数方法,在忽略双粒子间直接相互作用时,得到双粒子格林函数的一级、二级质量算符为各个单粒子质量算符的和。采用核物质近似和Skyrme有效相互作用得到的核子微观光学势,用折叠公式计算了氘核的微观光学势。用所得到的光学势计算了氘核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和反应截面,与现有的一些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反应截面能较好地符合实验,而弹性散射角分布符合实验较差。为了改进理论,又研究了双粒子间极化图对氘核微观光学势虚部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氘核 光学热 粒子 格林函数
原文传递
双粒子DLA的释放粒子边界影响和自身调节
19
作者 曹群生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对于二聚合物类(dimer)的双粒子的扩散限制聚集生长(Diffusion-Limited-Aggregation,DLA)现象,我们研究了在不同的边界范围释放双粒子所聚集的粒子簇(cluster),发现对于由相同类粒子即无极性粒子构成的双粒子生成的粒子簇的分形(fractal... 对于二聚合物类(dimer)的双粒子的扩散限制聚集生长(Diffusion-Limited-Aggregation,DLA)现象,我们研究了在不同的边界范围释放双粒子所聚集的粒子簇(cluster),发现对于由相同类粒子即无极性粒子构成的双粒子生成的粒子簇的分形(fractal)维数随释放边界离粒子簇中央距离的减少而增大,而且粒子簇形貌更加紧致(compact),但对于由不同类粒子即有极性粒子构成的双粒子簇,其分形维数变化无规律,有极性双粒子的 DLA 是一种新的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A 粒子 自身调节
下载PDF
一个科研合作网的双粒子图自适应演化模型 被引量:32
20
作者 何阅 张培培 +2 位作者 许田 姜玉梅 何大韧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10-1715,共6页
建议一个描述研究项目负责人与研究助手之间的科研合作网络的双粒子图自适应发展模型 .模型考虑每个项目负责人或研究助手作为作用者采取的选择、决策、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自身和整个网络的进化 .对模型的各种不同投影单粒子图进行的数... 建议一个描述研究项目负责人与研究助手之间的科研合作网络的双粒子图自适应发展模型 .模型考虑每个项目负责人或研究助手作为作用者采取的选择、决策、竞争以及由此导致的自身和整个网络的进化 .对模型的各种不同投影单粒子图进行的数值模拟所得结果都与美国的数学和神经科学工作者在 1 991 - 1 998年间合作的统计结果很好地符合 ,说明自适应复杂网络可以自组织向小世界、无标度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复杂自适应系统 科研合作网 粒子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