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8篇文章
< 1 2 2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空气污染治理效应评估——来自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44
1
作者 宋弘 孙雅洁 陈登科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8,195,共1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空气污染防治效应,利用双重倍差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污染防治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低碳城市"建设试点政策为切入点,聚焦探讨政府环境治理的空气污染防治效应,利用双重倍差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城市空气污染,其主要传导机制来自于企业排污的减少与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低碳城市建设的资金支出远远小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这意味着低碳城市建设本身有助于实现污染防治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本文研究为科学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 空气污染 污染防治 双重差分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排污权交易机制是否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426
2
作者 任胜钢 郑晶晶 +1 位作者 刘东华 陈晓红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3,共19页
本文利用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市场型环境规制——2007年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检验"波特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基于省份和地级市层面数据的预评估,本文发现,... 本文利用中国首次大规模的市场型环境规制——2007年SO_2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排污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检验"波特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基于省份和地级市层面数据的预评估,本文发现,试点地区的SO_2减排和经济增长显著高于非试点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三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的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年度效应滞后两年后逐年递增。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排污权交易制度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两条途径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从企业所有制类型看,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对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加敏感;从环境执法力度看,环境执法力度越高的地区排污权交易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进一步推行市场型环境规制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制度 全要素生产率 波特假说 双重差分 三重差分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基于2005—2016年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双重差分检验 被引量:390
3
作者 吕越 陆毅 +1 位作者 吴嵩博 王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7-202,共16页
本文采用目前可获得数据中较详实和准确的2005-2016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运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 本文采用目前可获得数据中较详实和准确的2005-2016年《全球企业绿地投资数据库》,运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进行全方位的评析。主要结论是: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项目数增长幅度达32%左右,且一系列的有效性和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这一促进效应显著存在。其次,"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绿地投资的积极促进效应通过"五通"实现,即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再次,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地理上,"一带一路"倡议更显著地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邻近"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增长,且对高政治风险经济体的投资不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从投资动态来看,现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表现为集约边际的扩张,即主要带动已有投资基础或投资项目经济体的投资增长。此外,基于三重差分估计的结果看,在行业上,该倡议的对外投资促进效应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在投资来源上,该倡议尚未对"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产生显著的投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 双重差分 绿地投资 "五通"
原文传递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329
4
作者 聂辉华 方明月 李涛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4,35,共9页
利用2004年开始在东北地区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政策所具有的"自然实验"性质,本文第一次基于全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使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雇佣和研发行为以及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企业行... 利用2004年开始在东北地区实行的增值税转型政策所具有的"自然实验"性质,本文第一次基于全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使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雇佣和研发行为以及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企业行为对产业结构优化和就业形势的影响。我们发现,增值税转型显著地促进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和生产率;但企业效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而不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的方式;增值税转型还显著地减少了就业。本文的发现对于增值税转型政策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 企业 固定资产 就业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反腐败与企业创新:基于政治关联的解释 被引量:315
5
作者 党力 杨瑞龙 杨继东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6-160,共15页
本文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强烈反腐败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讨论了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政治关联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两个互为替代的手段。反腐败由于增加了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相对成本,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 本文以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强烈反腐败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讨论了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政治关联和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两个互为替代的手段。反腐败由于增加了企业谋求政治关联的相对成本,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激励。在反腐败政策出台以后,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研发支出显著增加,反腐败促进了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会随着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变化。对于国有企业,反腐败只能促进其高管有从政经历的企业的创新:对于非国有企业,反腐败对企业创新具有更普遍的正向影响。同时,反腐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省级层面的异质性,反腐败越强的省份,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创新水平增幅越大。本文从政治关联的视角为"反腐有利论"提供了基于企业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政治关联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 被引量:310
6
作者 张川川 John Giles 赵耀辉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3-230,共28页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识别策略,估计了"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了贫困的发生、提高了其主观福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消费和减少了老年人劳动供给。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更显著,表明"新农保"的政策影响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断点回归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 被引量:295
7
作者 陈林 伍海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148,共16页
在国内政策效果评估领域,基于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法是应用最广的研究工具,并在近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但通过归纳双重差分法的基本应用条件与国内研究现状,本文发现部分研究出现了内生性、控制组受影响、样本异质性等问题。其中尤以... 在国内政策效果评估领域,基于自然实验的双重差分法是应用最广的研究工具,并在近年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但通过归纳双重差分法的基本应用条件与国内研究现状,本文发现部分研究出现了内生性、控制组受影响、样本异质性等问题。其中尤以内生性问题较为严重,甚至使部分研究产生了一定的缺陷,所谓的自然实验往往难以成立。本文根据实验理论与相关理论基础,对国内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与评述,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良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 自然实验 准实验 内生性问题
原文传递
西部大开发:增长驱动还是政策陷阱——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91
8
作者 刘瑞明 赵仁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43,共12页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项区域发展战略。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对于其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对其他区域发展战略产生借鉴作用。本文首次采用1994—2012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 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施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一项区域发展战略。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对于其本身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对其他区域发展战略产生借鉴作用。本文首次采用1994—2012年中国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发现,西部大开发并未有效推动西部地区GDP及其人均GDP的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政策陷阱",在既有体制激励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过度集中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却忽视了体制改革和软环境建设,造成人力资本挤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不良后果,导致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未来西部大开发政策完善的重点在于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主动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的依赖度,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增长 政策陷阱 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原文传递
“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 被引量:224
9
作者 郑新业 王晗 赵益卓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44,65,共12页
基于河南省数据,我们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估计了"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分离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之后,"省直管县"政策提高了被直管县的经济增长率1.3... 基于河南省数据,我们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估计了"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分离了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之后,"省直管县"政策提高了被直管县的经济增长率1.3个百分点。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是经济分权,而非财政分权构成了增长的源泉。从学术积累的角度看,本文采用准自然实验来估计分权对经济增长影响,和已有研究相比,我们的估计结果更为可靠。从政策效果评估的角度看,我们的发现不能支持"省直管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分权 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基于70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94
10
作者 曹清峰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3-60,共18页
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符合区域协调发展与高质量增长要求以及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是长期以来困扰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核心争论。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回答... 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是否具有持续性、是否符合区域协调发展与高质量增长要求以及空间布局是否合理,是长期以来困扰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核心争论。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评估了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回答了上述争论。研发发现:国家级新区持续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使得所在城市年均GDP增长率显著提高了约1.51个百分点,且其带动效应可持续7年;国家级新区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对其150千米内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负向虹吸效应的同时,显著带动了其周边150千米—200千米内城市的经济增长;国家级新区通过改变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利初始条件、制度创新与要素数量扩张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但未能带动区域高质量增长;国家级新区规划面积的合理区间为500平方千米—2000平方千米,区域协同增长效应使得双城布局的国家级新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更强。本文建议应优先支持重要经济带中心城市设立新的国家级新区来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将经济增长质量约束纳入国家级新区发展规划与管理中;合理控制国家级新区的规划面积,支持城市群内不同城市联合申请设立国家级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区域经济增长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 被引量:190
11
作者 孙楚仁 张楠 刘雅莹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3-96,共14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利用微观数据实证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提振我国的出口贸易,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实证拓展更论证了这一倡议的政策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出口增长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创新型城市试点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了吗? 被引量:175
12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85,共16页
城市是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城市创新水平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提高城市创新水平,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本文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 城市是创新活动的空间载体,提高城市创新水平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创新发展道路,提高城市创新水平,2008年我国开始实施创新型城市试点,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本文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6年269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试点政策对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弱于一般城市,对科教资源质量较高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弱于科教资源质量较低的城市,并且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一种先增强后减弱的非对称“倒V”型变化特征。研究还发现,试点政策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区位异质性不显著。此外,创新型城市试点能够加强政府战略引领、促进人才集聚、激励企业投资和优化创新环境,进而对城市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对人才要素的集聚效应与对企业投资的激励效应是试点政策推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试点 城市创新水平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开发区设立与企业成长:异质性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70
13
作者 李贲 吴利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97,共19页
设立开发区是各级政府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要素区域集聚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开发区设立与微观企业成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现有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旨在通过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评估该政策与企业规模成长的因果联系。本文使... 设立开发区是各级政府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要素区域集聚的重要战略举措。然而,开发区设立与微观企业成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现有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本文旨在通过开发区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评估该政策与企业规模成长的因果联系。本文使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渐进式"双重差分(PSM-DID)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开发区设立促进了企业规模成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开发区设立对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与开发区级别、企业生命周期和行业要素密集度的异质性有关,即国家级开发区能促进所有阶段企业、所有行业企业的规模成长;省级开发区能促进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规模成长;而且国家级开发区的影响程度优于省级开发区,但市级及以下开发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不但分析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成长的平均影响效应和异质性差异,而且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开发区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开发区经济效果、微观企业成长动因的解读,也为各级政府进一步借助开发区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区域产业集聚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企业成长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退耕还林、非农就业与农民增收——基于21省面板数据的双重差分分析 被引量:134
14
作者 王庶 岳希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9,共14页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退耕还林后,包括退耕还林补贴在内的农民收入与退耕还林前相比有所增长,但如果不计退耕还林补贴,农户退耕后非农收入的增长刚好弥补因耕地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增收效果暂不明显;其次,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补贴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农户,因此明显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再次,在退耕后农户的就业取向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倾向于从事林牧渔业经营活动,而中等收入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差异的产生与人群组间的内在特征有关;此外,工程暂且无法吸引退耕村非退耕户从事非农就业,带动效应不显著;最后,项目的脱贫效果随贫困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脱贫效果显著。尽管农户增收主要来源于退耕补贴,但考虑其生态保护效应、非农就业促进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扶贫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应当予以持续。在此过程中,如何促使退耕户实现稳定的非农就业,避免退耕户复垦是制度完善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非农就业 农民增收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绿色信贷政策、企业新增银行借款与环保效应 被引量:131
15
作者 蔡海静 汪祥耀 谭超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5,共8页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共同推出了绿色信贷政策,这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该政策对“两高”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以及推动环境保护的社会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两高”企业...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共同推出了绿色信贷政策,这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该政策对“两高”企业银行借款的影响以及推动环境保护的社会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两高”企业的新增银行借款明显减少,受政策冲击大的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均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两高”企业中,污染程度严重的企业受政策影响更为明显;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受政策影响更为明显;比较中西部地区企业,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受政策影响更为明显;较之经济发展压力大的地区企业,位于发展压力小的地区企业受政策影响更为明显;在绿色信贷政策发布日附近,市场投资者对“两高”企业作出了明显的负向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环境保护 银行借款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影响渠道检验 被引量:117
16
作者 佘硕 王巧 张阿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61,共18页
本文以2010年中央推行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低碳城市试点对获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甄别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结果表... 本文以2010年中央推行低碳城市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库,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低碳城市试点对获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甄别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获批低碳试点城市能够直接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个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显著为正。对影响渠道的检验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促进产业升级的渠道间接提升所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产业结构转型的间接效应并未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评估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10
17
作者 周迪 周丰年 王雪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556,共11页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低碳试点地区更好地推进低碳工作,而且对于低碳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但低碳试点政策能否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第... 低碳试点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低碳试点地区更好地推进低碳工作,而且对于低碳试点政策的进一步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但低碳试点政策能否实现碳排放绩效的提升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第二批低碳试点政策为例,基于2012—2016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有效降低样本自选择及政策内生性等问题导致的处理效应偏差。研究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下降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的机制识别结果显示,低碳试点城市主要是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式实现碳强度的下降,且产业升级的效果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但通过城市绿地碳汇水平的提高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尚未实现。基于此结论,本文认为中国应进一步推广低碳试点政策,积极探索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提升宜居绿色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试点 碳强度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低碳城市
原文传递
信贷政策与公司资本结构 被引量:107
18
作者 曾海舰 苏冬蔚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42,共26页
在一个"自然实验"框架内,本文首次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法考察1998年信贷扩张与2004年信贷紧缩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1998年信贷扩张后,规模小、民营化程度高及担保能力弱的公司获得了较多的银行资金,其... 在一个"自然实验"框架内,本文首次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法考察1998年信贷扩张与2004年信贷紧缩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1998年信贷扩张后,规模小、民营化程度高及担保能力弱的公司获得了较多的银行资金,其负债水平显著上升;而2004年信贷紧缩后,上述三类公司的有息负债率显著下降,同时,公司应付款项显著增加,以弥补信贷资金的减少。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供给面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具有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重要影响,而且中国货币政策松紧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个体具有不同的信贷渠道传导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澄清2004年以来关于宏观调控的社会争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信贷政策 宏观调控 负债率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碳交易的减排及绿色发展效应研究 被引量:109
19
作者 任亚运 傅京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0,共10页
面临来自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国内环境污染恶化的双重压力,中国逐步明确了采用市场化手段来提高气候、环境治理水平,碳交易便为其典型代表,然而目前统筹考虑碳交易的碳减排及绿色协同发展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欠缺。为此,本文以碳交易试点政... 面临来自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国内环境污染恶化的双重压力,中国逐步明确了采用市场化手段来提高气候、环境治理水平,碳交易便为其典型代表,然而目前统筹考虑碳交易的碳减排及绿色协同发展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欠缺。为此,本文以碳交易试点政策为例,区分碳交易的减排及区域绿色发展效应,分别构建碳排放强度和非期望产出包含全域排放物及区域污染物的曼奎斯特—卢恩伯格指数,基于2008—2015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并进一步检验了协同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中国碳交易政策在促进了试点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同时,还促进了试点地区整体绿色发展;②中国碳交易政策的区域污染物协同减排效果主要通过协同减排SO_2实现;③中国碳交易政策实现碳减排及区域绿色发展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技术升级。这些结论说明:应继续扎实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在实现全球碳减排的目标框架下同时促进区域环境改善;充分考虑碳交易与排污权交易的协同作用,在进行温室气体和区域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控制"中,综合考虑协同效应和减排成本,以达到用最低成本实现碳减排和区域污染物减排的双重目标;多手段并行推动绿色发展,除积极吸取碳交易试点阶段经验教训外,还应联合其他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共同协作、相互补充,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的总体把控能力,共同促进区域全面绿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协同效应 绿色发展 双重差分
下载PDF
卖空与信息披露:融券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04
20
作者 李春涛 刘贝贝 周鹏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145,共16页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和多个双重差分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以后,本文发现引入卖空机制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控制了一系列可能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和多个双重差分缓解了内生性问题以后,本文发现引入卖空机制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进一步使用融券余额作为卖空势力的测度指标并将ETF基金持股比例作为其工具变量来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中介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和法制环境较好的地区,做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作用更明显。最后,本文探究了做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途径,证明卖空可以通过增加对管理层的激励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来约束经理人的自利行为,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因此,继续放开融券,并完善其相关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卖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公司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信息披露 融资融券 双重差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