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唐代“三教合流”趋势的形成
- 1
-
-
作者
邓晓芒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2,共13页
-
文摘
印度佛教引入中土后,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经过了一段不适应的时期,到唐代已经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形成互相融合的趋向。这种融合首先以佛学的中国化为契机,如天台宗“一念三千”就与儒家心性之学有某种暗合,唯识宗学理上虽仍与中国哲学格格不入,但亦显示出对皇权的依赖和臣服,华严宗则大量引用老庄而“以老解佛”,同时又对双方都有所改写和调和。禅宗是对佛教作中国化改造最彻底的案例,其顿悟说既融合了道家和玄学的成分,也具有儒家心性论的背景,成为后来宋明理学和心学的重要思想来源。对这些中国式佛学,儒家的回应既有批判,也有吸收,由此而提出儒家“道统说”(韩愈),并试图以心性之学来统一儒佛两教(李翱)。道家则以《道体论》为代表,借助于郭象的“无心论”而将佛理佛法大量融入道家经典,使道家哲学在思辨层次上提高了一个档次。这些都为后来宋明理学吸收三教而成一统准备了充足的理论前提。
-
关键词
“以老解佛”
心性论
双遣双非
无心论
道统说
《道体论》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B9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K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