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的现状与展望 |
吴圣杰
苏蓝
黄伟剑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2018 |
28
|
|
2
|
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对心脏重构和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
常瑜
路长鸿
曲凤霞
李萍
王松涛
任晓庆
张奎俊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
2016 |
8
|
|
3
|
生理性双腔起搏时最佳AV间期选择与心功能关系的探讨 |
张爱伦
汤宝鹏
汪师贞
程祖亨
马依彤
王疆
彭晓兰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00 |
5
|
|
4
|
双腔起搏器的起搏基础频率行为 |
王立群
|
《临床心电学杂志》
|
2024 |
0 |
|
5
|
瑞舒伐他汀对病窦综合征双腔起搏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 |
刘微微
沃金善
郭洁
李波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6
|
长期右心室起搏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升级三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 |
李岚
吴忠东
赵勤英
帕尔哈提
姜述斌
许力舒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7
|
二尖瓣反流:预测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新指标 |
赵烨婧
柳景华
|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8
|
起搏器的AV和AA滞后功能的散点图 |
向晋涛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23 |
0 |
|
9
|
老年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生活质量的SF-36量表评价 |
俎德玲
诸葛毅
屠晓鸣
金奇志
程科云
蒋一鸣
郑家胜
杨庆业
高珍艳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0
|
循证医学指导合理选择起搏模式 |
蔡彬妮
|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
2005 |
1
|
|
11
|
不同起搏部位对人体心电图Tp-Te间期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
刘金莎
刘振华
赵丽晶
于波
孙欢
张军智
闫明洲
|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2
|
个体化选择起搏模式 |
蔡彬妮
黄卫斌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2005 |
1
|
|
13
|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起搏治疗研究综述 |
田福利
|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
1997 |
2
|
|
14
|
永久心脏起搏的适应证及并发症探讨(附134例报告) |
徐军
李俭春
李露言
江时森
陈锐华
张启高
戴振林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1991 |
0 |
|
15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不同房室间期对双腔起搏左室收缩功能影响的研究 |
丁奉
许迪
陆凤翔
陈莉
雍永宏
周蕾
张荣
廖铭扬
|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2004 |
1
|
|
16
|
双腔起搏与心室单腔起搏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Meta分析 |
闵旻
熊世熙
|
《华西医学》
CAS
|
2016 |
2
|
|
17
|
长期右室单腔起搏与双腔起搏对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畅君毅
闫吉霞
苏伟民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
2017 |
2
|
|
18
|
非吸烟患者不同起搏模式对中心动脉压和动脉波增强指数的影响及意义 |
缪帅
李广平
叶岚
阎哲慧
|
《天津医药》
CAS
|
2016 |
1
|
|
19
|
人工心脏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干预 |
朱国斌
李胜建
郝崇平
王凤芝
巩书文
|
《临床医药实践》
|
2006 |
0 |
|
20
|
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
叶菡
王黎
舒茂琴
蒋周芩
周杨
周莲
|
《局解手术学杂志》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