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角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光磊 张娟 +3 位作者 方真 隆明星 堵国成 陈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2-160,共9页
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BBE11-1来源的角蛋白酶基因kerD进行毕赤酵母密码子优化,构建重组载体pPIC9k-ker D;整合该重组载体到毕赤酵母SMD1168基因组,筛选到Mut^+型重组子;对利用G418抗性筛选到的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筛选到产酶效果最好的重... 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BBE11-1来源的角蛋白酶基因kerD进行毕赤酵母密码子优化,构建重组载体pPIC9k-ker D;整合该重组载体到毕赤酵母SMD1168基因组,筛选到Mut^+型重组子;对利用G418抗性筛选到的重组子进行甲醇诱导,筛选到产酶效果最好的重组菌株。纯化和SDS-PAGE检测表达的重组酶,研究重组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为10,最适反应温度为60℃。为进一步提高目的蛋白的产量,采用甲醇与山梨醇和甘露醇混合流加的策略,优化重组菌产角蛋白酶的发酵过程。结果表明,甲醇与甘露醇以20∶0.5比例混合流加,发酵168 h,角蛋白酶的产量2 048 U/m L,比单流加甲醇提高了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酶 毕赤酵母 酶学性质 碳源 发酵优化
下载PDF
双碳源流加对重组毕赤酵母高效表达葡萄糖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沈伊娜 顾磊 +2 位作者 张娟 陈坚 堵国成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7-936,共10页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工业酶。为了实现葡萄糖氧化酶的高效生产,提高重组毕赤酵母生产GOD的产量和增强生产强度,对重组毕赤酵母诱导阶段的初始菌体浓度和甲醇浓度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诱导期采用了双碳源(甘油...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工业酶。为了实现葡萄糖氧化酶的高效生产,提高重组毕赤酵母生产GOD的产量和增强生产强度,对重组毕赤酵母诱导阶段的初始菌体浓度和甲醇浓度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诱导期采用了双碳源(甘油、山梨醇和甘露醇)与甲醇混合流加的模式。研究发现,最佳诱导前初始菌体浓度和甲醇浓度分别为100 g/L和18 g/L,此时GOD产量为427.6 U/mL。在诱导阶段采用甘油、山梨醇和甘露醇与甲醇的混合添加均可以提高GOD产量,其中甘露醇与甲醇的混合流加效果最为显著。当甲醇与甘露醇混合流加的比例为20∶1(W/W)时,诱导156 h GOD产量和生产强度分别可达711.3 U/mL和4.60 U/(mL.h),比甲醇单一流加策略结果分别提高了66.3%和67.9%。此外采用合适的甘露醇混合流加策略不但不会抑制AOX1启动子的表达,甚至有一定促进作用,AOX酶活性为8.8 U/g(对照为5.2 U/g)。双碳源流加方式还能推广到毕赤酵母其他表型中,为该系统高效表达外源蛋白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毕赤酵母 葡萄糖氧化酶 碳源 醇氧化酶(AOX)
原文传递
裂殖壶菌的双碳源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祥颖 张华秋 +5 位作者 张家祥 刘丽萍 韩墨 赵晨 姚明静 刘建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57-64,共8页
研究了葡萄糖、甘油双碳源发酵对裂殖壶菌发酵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影响。首先以葡萄糖和甘油为单一碳源,发现以葡萄糖为碳源,菌体增殖速度和底物消耗速度都明显高于以甘油为碳源,以甘油为碳源细胞油脂中DHA的比... 研究了葡萄糖、甘油双碳源发酵对裂殖壶菌发酵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的影响。首先以葡萄糖和甘油为单一碳源,发现以葡萄糖为碳源,菌体增殖速度和底物消耗速度都明显高于以甘油为碳源,以甘油为碳源细胞油脂中DHA的比例显著高于葡萄糖。为了发挥2种碳源各自优势,对葡萄糖和甘油双碳源发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种碳源混合或葡萄糖耗尽后补加甘油结果都不如单一碳源好。但若先用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培养,当发酵液中的葡萄糖质量浓度降至10~5 g/L时补加甘油既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又提高了油脂中的DHA比例。采用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 g/L,过程补加100 g/L甘油的发酵控制策略,5 L罐发酵,发酵周期可缩短至56 h,细胞油脂中DHA比例最高可达45.50%,充分发挥了2种碳源的优势。该研究得到了一种裂殖壶菌生产DHA葡萄糖、甘油分段发酵控制策略,大幅提高菌体细胞油脂中DHA的比例,同时有效缩短了发酵周期,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裂殖壶菌 碳源 葡萄糖 甘油
下载PDF
双碳源单细胞蛋白高密度培养
4
作者 刘刚 郑重鸣 +1 位作者 宋达 岑沛霖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4-97,共4页
单细胞蛋白(SCP)培养具有增殖速度快、原料来源广、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正在成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生产SCP的原料包括烷烃、低碳醇类及碳水化合物。由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由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的废料、造纸工业废水及木质纤维素水解产... 单细胞蛋白(SCP)培养具有增殖速度快、原料来源广、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正在成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生产SCP的原料包括烷烃、低碳醇类及碳水化合物。由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由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的废料、造纸工业废水及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等,生产SCP属于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这类原料中常含有多种碳源,例如,在木质纤维水解液中,有以木糖为主的五碳糖,也有以葡萄糖为主的六碳糖,木糖与葡萄糖之比约为1:2。这样,木糖的利用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葡萄糖对木糖代谢的抑制作用随葡萄糖比例的降低而减轻;Slinger和Bothast研究了用混合糖培养Candida shehetane的过程,当木糖与葡萄糖的比例为3:1及1:1时,葡萄糖的利用速度分别比木糖高1.6倍及3.4倍;在低还原势时,酵母产酒精速率降低而细胞增长速率加快,可以达到较高细胞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蛋白 碳源 高密度培养 制备
下载PDF
糖基双碳源磷酸铁锂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希栋 张长利 +4 位作者 王树文 吴德鹏 郭雪辉 刘振新 邢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将葡萄糖和蔗糖作为糖基碳源,以FePO_4中间体法制备了LiFePO_4/C复合材料,探讨了单/双碳源对比、碳源配比以及研磨工艺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表征方法对LiFePO_4/C复合材料进行分析。Li... 将葡萄糖和蔗糖作为糖基碳源,以FePO_4中间体法制备了LiFePO_4/C复合材料,探讨了单/双碳源对比、碳源配比以及研磨工艺对电池电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等表征方法对LiFePO_4/C复合材料进行分析。LiFePO_4电池的放电比容量与蔗糖残留碳占总残留碳的质量分数之间呈近似"火山型"的关系。当葡萄糖残留碳与蔗糖残留碳的质量比约为1∶1时,所制LiFePO_4/C电池具有最优的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磷酸铁锂 碳源 葡萄糖 蔗糖
下载PDF
异质双碳源对LiMn_(0.8)Fe_(0.2)PO_(4)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元超 黄卫峰 +5 位作者 梁鹏超 赵子芳 邢保艳 闫东亮 杨理 王松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60,共10页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 采用水基流变相辅助的固相法,以异质碳蔗糖和石墨为碳源,合成了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石墨加入方式对所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制备的LiMn_(0.8)Fe_(0.2)PO_(4)/C复合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石墨包覆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前驱体煅烧后再加入石墨获得的样品纯度高,形貌呈均一的椭圆形,在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9 mAh·g^(-1),达到其理论比容量的87%;在5C下最大的放电比容量为133 mAh·g^(-1);在2C倍率下经过300次循环后比容量维持在127 mAh·g^(-1),衰减率仅为1.9%,表现出了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0.8)Fe_(0.2)PO_(4)/C 碳源包覆 水基流变相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