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中娴 张爱国 +3 位作者 徐阳 裴文志 陈洁 张许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4例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双相组)和42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目的探讨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44例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双相组)和42名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使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定两组的认知功能,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c rating scale,YMRS)评估患者的临床躁狂症状。采用SPSS 22.0进行假设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1)双相组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IL-23和TNF-α表达水平[分别为(38.872±7.803)pg/ml,(33.259±7.260)pg/ml,42.350(33.600,55.390)pg/ml,(108.309±19.398)pg/ml]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24.664±6.083)pg/ml,(29.257±5.208)pg/ml,17.360(12.870,30.690)pg/ml,(68.674±13.610)pg/ml],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87,t=2.947,Z=-5.477,t=10.921,均P<0.01)。(2)在RBANS认知测验中,双相组在视觉广度、注意、延时记忆和量表总分中所得的分数[(92.909±16.126)分,(83.091±8.529)分,(80.636±9.592)分,(416.318±33.438)分]与对照组[(82.905±10.958)分,(92.381±14.85)分,(93.714±7.613)分,(436.905±37.22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78,t=-3.538,t=-6.982,t=-2.700,均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双相组病程与细胞因子IL-6、IL-23水平呈正相关(r=00.509,r=0.298,P<0.05);视觉广度得分与IL-10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426,r=0.647,均P<0.05);言语与IL-23水平呈负相关(r=-0.372,P<0.05);注意力得分与IL-6、IL-10和TNF-α呈负相关(r=-0.315,r=-0.318,r=-0.498,均P<0.05);延时记忆得分与IL-10和TNF-α呈负相关(r=-0.360,r=-0.621,均P<0.05)。未发现YMRS评分、即刻记忆量表得分与细胞因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存在变化,部分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i 躁狂发作 细胞因子 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
原文传递
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双相I型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碧瑜 李烜 +2 位作者 周贤 梁卉薇 苗国栋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进入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治疗,评定治疗第4、8、12周末两组的疗效和... 目的比较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的120例住院患者,随机进入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治疗,评定治疗第4、8、12周末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第4周末,躁狂量表总分、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疗效因子、疗效指数因子方面的比较,奥氮平的疗效要优于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量表中思睡因子分的比较中,奥氮平组的思睡因子分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在治疗第8周末,两组的疗效因子分比较,奥氮平疗效仍优于齐拉西酮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奥氮平组的思睡因子分、体重增加因子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体重质量指数要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在治疗第12周末,两组的疗效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奥氮平组的思睡因子分、体重增加因子分、糖化血清蛋白水平、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体重质量指数、腰围要显著高于齐拉西酮组,而震颤因子分、失眠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治疗方面,奥氮平早期显示出疗效优于齐拉西酮,但随着疗程的继续,奥氮平和齐拉西酮的疗效趋于相当,但奥氮平远期带来的糖脂代谢和过度镇静的不良反应远高于齐拉西酮,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i 躁狂发作 齐拉西酮 奥氮平
下载PDF
双相I型与双相Ⅱ型障碍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晓东 李洁 +1 位作者 苏敬华 林昭宇 《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对双相I型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为更好地识别与治疗双相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间,对广州医学院附属精神病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56例临床诊断为情... 目的对双相I型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人口学与临床特征进行比较,为更好地识别与治疗双相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间,对广州医学院附属精神病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56例临床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再诊断,对符合DSM-IV双相I型与双相II型障碍标准的患者分别进行自编人口学及临床特征问卷、大体功能评定量表、杨氏躁狂量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完成的151例再诊断中,发现双相I型72例、双相II型39例。原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中有35.5%符合双相II型诊断,4.8%符合双相I型诊断。双相I型精神病性症状出现率(62.5%vs25.6%,χ2=13.75,P<0.001)、情感稳定剂使用率(95.8%vs64.1%,χ2=19.64,P<0.001)、超重/肥胖率(38.4%vs17.9%,χ2=5.14,P=0.023)、杨氏躁狂量表评分(15vs2,Z=-5.68,P<0.001)高于双相II型;而后者轻躁狂相(Z=-2.85,P=0.004)、抑郁相次数(3vs1,Z=-4.42,P<0.001)明显多于双相I型。双相II型以抑郁首发为常见(76.9%vs55.6%,χ2=4.96,P=0.026),且抑郁的非典型特征(23.1%vs5.6%,χ2=5.91,P=0.015)、既往自杀未遂率(41.0%vs13.9%,χ2=10.39,P=0.001)、蒙哥马利抑郁量表评分(13vs5,Z=-3.64,P<0.001)均高于双相I型。两亚型在性别、年龄、教育水平、婚姻、职业等人口学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I型与双相II型临床特征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将它们视为不同障碍更符合疾病本身的特点。双相II型易误诊为单相抑郁,其自杀未遂率高,临床上迫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i障碍 双相障碍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永胜 何源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复发单相抑郁障碍、双相抑郁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和诊断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精神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双相I型抑郁障碍患者(A组)、28例复发单相抑... 目的对比分析复发单相抑郁障碍、双相抑郁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的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和诊断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精神科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2例双相I型抑郁障碍患者(A组)、28例复发单相抑郁患者(B组)和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C组)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4组患者总体认知功能以及在持续注意/警觉、学习、记忆、精细动作、社会认知、执行功能以及信息处理等认知领域方面的表现。结果 C组患者认知变量均为重度损害,A组和B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多为轻中度;C组在持续注意/警觉、学习、记忆、执行功能、信息处理及总体认知功能等方面得分均低于A、B组(P均<0.05),A组上述指标得分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在执行功能和计划领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相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模式与程度存在明显差异,而双相抑郁障碍和复发单相抑郁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模式相似,神经认知功能对临床鉴别抑郁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但尚不能作为区分单双相抑郁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i抑郁障碍 复发单相抑郁 精神分裂症 神经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喹硫平联合补肝肾中药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蒋荣泉 何国军 吴美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697-699,共3页
目的:观察喹硫平片联合补肝肾中药汤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躁狂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喹硫平片800 mg/d,分两次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喹硫平片联合补肝肾中药汤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躁狂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喹硫平片800 mg/d,分两次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补肝肾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8周,观察组服用中药的时间为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的BRMS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B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的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BRMS评分降低越明显。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补肝肾中药汤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肯定,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有助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双相i障碍 躁狂发作 肝肾阴虚 BRMS评分 减分率
下载PDF
冲动性在双相Ⅰ型躁狂发作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强 李恒 +1 位作者 刘智慧 丁娜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在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100例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进行心理测试的正常人群,设为对照组。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冲动性在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100例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进行心理测试的正常人群,设为对照组。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价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中文版Barratt-11冲动性量表(BIS-11)评价冲动性。并采用Pearson分析冲动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RBANS量表中视觉广度、即刻记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S-11量表中运动、无计划以及认知冲动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BIS-11量表中运动冲动性评分与RBANS量表中言语功能、注意呈负相关,无计划冲动性评分与视觉广度、注意呈负相关,认知冲动性与即刻记忆、延时记忆、注意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其冲动性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 双相i障碍 躁狂发作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双相I型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丽莉 李春阳 +5 位作者 赖坤雄 唐立岩 吴廷娟 于志军 李琪坪 刘俊贤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稳定期双相I型障碍患者预防复发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94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联合治疗组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随访12...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稳定期双相I型障碍患者预防复发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94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7例.联合治疗组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入组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功能大体评定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丙戊酸钠组复发率分别为6.4% 、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降低双相I型障碍患者的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预后较好,是维持期治疗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i障碍 喹硫平 丙戊酸钠 维持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碳酸锂单用与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宋振华 粟幼嵩 +4 位作者 王勇 黄佳 季曹珺 吴彦 王祖承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碳酸锂单用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门诊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组(碳酸锂+阿立哌唑治疗)和单药组(碳酸锂单药治疗),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8周进行杨... 目的:探讨碳酸锂单用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门诊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联合组(碳酸锂+阿立哌唑治疗)和单药组(碳酸锂单药治疗),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4、8周进行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定,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Y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8周后联合组YMRS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后两组HAMD均<7分;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碳酸锂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较单用碳酸锂起效快,症状改善更明显,且未见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i 躁狂发作 碳酸锂 阿立哌唑
下载PDF
早发与晚发双相障碍I型稳定期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婵娟 周婷 +5 位作者 老帼慧 李烜 林鄞 关力杰 邓文皓 曹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1共94名和对照组2共41名),均予以7个经典的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注意力/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等。结果早发组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和c2、言语流畅性、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WCS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以及汉诺塔测验(tower of Hanoi,TOH)总分、完成任务数、计划时间和执行时间共14个指标的成绩较对照组1差(均P<0.05),其中言语流畅性、TMT-A时间、TMT-B时间和TOH执行时间的差异效应量均大于0.4;与对照组2比较,晚发组的TMT-A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c2和总分、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以及TOH总分、完成任务数共9个指标成绩较差(均P<0.05),仅TOH两个指标的效应量大于0.4。结论早发和晚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仍存在多个维度的认知损害,前者的损害可能更广泛、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i 早发 晚发 稳定期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昼夜静息-活动节律与睡眠模式的体动记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瑽睿 刘亚平 潘集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和睡眠模式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20例双相障碍I型缓解期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分别连续佩戴7天的Actigraph体动记录仪...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和睡眠模式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20例双相障碍I型缓解期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分别连续佩戴7天的Actigraph体动记录仪,比较两组间的主观睡眠情况(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客观睡眠参数、活动量的平均值以及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参数指标(Actigraph监测记录)。结果: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昼夜静息-活动节律变异性高于正常对照组[(0.8±0.1)vs.(0.7±0.1),P<0.01],而两组的日间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体质量加权后,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的活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9±5.0)k J/kg vs.(17.8±3.2)k J/kg,P<0.01];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在静坐级活动所耗时间比正常对照组长[(18.2±2.0)h vs.(16.8±1.2)h,P<0.05],在轻度至活跃级活动所耗时间比正常对照组短[0.8(0.1,7.8)h vs.2.0(1.0,7.6)h,P<0.001],而在生活方式级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相障碍I型患者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客观睡眠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相障碍I型患者即使在缓解期仍具有明显的昼夜静息-活动节律的紊乱,特别是昼夜节律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i 缓解期 昼夜静息-活动节律 睡眠 体动记录仪
下载PDF
阿立哌唑单药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祝敬溪 瞿颖莹 +2 位作者 许建君 魏英 顾冬云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单药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联合碳酸锂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单药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联合碳酸锂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各检测1次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锂浓度、血脂,心电图、脑电图,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RMS和CGI得分随着治疗时间而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显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之间在第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6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痊愈率方面也明显低于联合碳酸锂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阿立哌唑组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是安全有效的;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均优于阿立哌唑单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i 阿立哌唑 碳酸锂
下载PDF
双相障碍Ⅰ型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陶永红 张鹏 胡建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正常人群的差异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双相障碍Ⅰ型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其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入组对象均通过威斯康星分类(WCST...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正常人群的差异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双相障碍Ⅰ型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比较其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入组对象均通过威斯康星分类(WCST)卡片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1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血清S100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36)。2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较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P均<0.05),血清S100B浓度与WCST中的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呈正相关(P=0.031;P=0.006),与正确数、完成分类数呈负相关(P=0.045;P=0.013)。结论双相障碍Ⅰ型患者S100B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i S100B蛋白 威斯康星分类卡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