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相Ⅰ型障碍首发躁狂患者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7年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芦云平 崔伟 +3 位作者 于超 郑冬瑞 严保平 崔利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104-4109,共6页
背景双相Ⅰ型障碍(BP-Ⅰ)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治疗困难,复发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即使获得规范化治疗,仍会反复发作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目前针对BP-Ⅰ首发躁狂患者复发情况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目的探讨... 背景双相Ⅰ型障碍(BP-Ⅰ)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治疗困难,复发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即使获得规范化治疗,仍会反复发作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目前针对BP-Ⅰ首发躁狂患者复发情况的相关研究相对缺乏,且随访时间相对较短。目的探讨BP-Ⅰ首发躁狂患者7年间疾病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和住院的BP-Ⅰ首发躁狂患者。根据复发次数分为低复发组(复发次数<4次)和高复发组(复发次数≥4次)。收集首发BP-Ⅰ时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婚姻、职业、受教育水平;心理认知评估情况: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关联测验(Stroop)、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疾病特征:阳性精神疾病家族史、发病前有无应激性生活事件、是否伴攻击特征、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杨氏躁狂量表(YMRS)总分;治疗情况:急性期治疗时间、接受维持期治疗情况。随访7年,收集第1年内复发情况、只有躁狂发作情况、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计算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占比、抑郁发作次数占比、躁狂发作次数占比、维持治疗次数占比;第7年末次随访时采用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评估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采用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AF)评估患者的功能水平。结果共入组147例,完成7年随访101例,低复发组45例,高复发组56例。低复发组干扰量正确数(SIE)低于高复发组、接受维持期治疗者比例高于高复发组(P<0.05);低复发组中第1年内复发比例低于高复发组,只有躁狂发作者比例、维持治疗次数占比高于高复发组(P<0.05)。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躁狂发作为复发情况的影响因素(OR=0.170,P<0.05)。结论 BP-Ⅰ首发躁狂患者首次发病后执行功能相对良好的、接受维持期治疗的、只有躁狂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 首发躁狂 复发 影响因素分析 随访研究
下载PDF
双相Ⅰ型与双相Ⅱ型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敬华 陈晓东 +2 位作者 卢慧贤 李洁 林昭宇 《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在双相Ⅰ型(BDⅠ型)、双相Ⅱ型(BDⅡ型)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的差异。方法对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临床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使用SCID-I/P再诊断,符合BDⅠ型和BDⅡ型诊断标准的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在双相Ⅰ型(BDⅠ型)、双相Ⅱ型(BDⅡ型)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的差异。方法对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临床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使用SCID-I/P再诊断,符合BDⅠ型和BDⅡ型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组,并进行YMRS及MADRS评定。对照组为经SCID-I/P排除符合DSM-IV轴I障碍的人员。用ELISA方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DNF水平。结果患者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17.60±11.24)ng/ml vs(26.04±12.85)ng/ml,t=-3.953,P<0.001)];未发现BDⅠ型与BDⅡ型患者间血清BDNF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未发现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YMRS、MADRS评分间存在相关关系;合用与未合用情感稳定剂患者间血清BDN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DNF可能作为BD的生物学标记,在BDⅠ型与BDⅡ型障碍的病理生理学上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 双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双相Ⅰ型与双相Ⅱ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中刚 靳士立 +2 位作者 曹玉英 魏辰 钱丽菊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双相I型障碍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5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A组)、51例双相II型障碍患者(B组)与51例正常对照者(C组),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与比较其认知功能。结... 目的探讨双相I型障碍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差异。方法收集5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A组)、51例双相II型障碍患者(B组)与51例正常对照者(C组),采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与比较其认知功能。结果 (1)CPT测验情况:A组、B组的正确数均显著低于C组,A组、B组的错误数均显著高于C组,A组的正确数显著低于B组,而错误数显著高于B组(均为P<0.05);(2)WCST测验情况:A组、B组的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数均显著高于C组,而正确应答百分比显著低于C组,A组与C组相比除在上述方面有显著差异外,A组在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均显著差于C组,而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则显著高于C组(均为P<0.05);A组的完成分类数显著低于B组,A组的总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不能维持完整分类数、学习到学会方面均显著高于B组(均为P<0.05)。结论双相I型障碍与双相II型障碍患者均存在多维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注意障碍、认知转移能力等方面受损的程度重于双相Ⅱ型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 双相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喹硫平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小智 叶仕能 +5 位作者 谈金莲 肖迎光 周建文 阮靖 张涛 施旭东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期327-328,共2页
目的:评价喹硫平对双相Ⅰ型躁狂发作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入院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0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3w,用躁狂量表(BRM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短期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是否转相... 目的:评价喹硫平对双相Ⅰ型躁狂发作的短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入院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0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3w,用躁狂量表(BRM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短期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是否转相、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BRMS总分、BPRS总分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BRMS总分、BPRS总分自2~3w末起显著下降,说明自2~3w末开始显效。 BRMS总分减分率为25%或以上者26例,达50%或以上者15例,有效率为87%,显效率为50%。HAMD评分无一例转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和直立性低血压。结论喹硫平对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有肯定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双相 躁狂发作
下载PDF
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海晨 Jules Angst +5 位作者 廖春平 苑成梅 位照国 王轶 孔志 杨颖佳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8年第10期950-952,共3页
目的研究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信度、效度等结果。方法对132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并且有95例患者(72.0%)在8~14d重测。结果①经相关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在接受... 目的研究中文版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HCL-32)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信度、效度等结果。方法对132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并且有95例患者(72.0%)在8~14d重测。结果①经相关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的心境状态对HCL-32得分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0.70)。②因子分析显示前2个因子的特征值较佳,分别为5.48,3.15,前2个因子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27.0%。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HCL-32全量表Cronbach’s alpha值为0.83,因子Ⅰ、Ⅱ分别为0.83,0.72。全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61(P=0.00)。前后2次测评中,32项条目应答一致率为58.9%-91.6%,有5个条目该值低于70%。患者的HCL-32得分范围为5~32分,患者的HCL-32总分≥14分时,例数增加明显。32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11.4%~93.9%。结论HCL-32中文版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中初步试用,其信度、效度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项轻躁狂症状清单 双相障碍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在双相Ⅰ型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海晨 廖春平 +5 位作者 苑成梅 刘铁榜 沈其杰 王轶 孔志 杨颖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I型障碍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使用中文版MDQ对13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测评,其中90例患者(68.7%)在8~14d重测。结果: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心境状态与MDQ得分无显著相关。因子分析显示,... 目的:研究中文版心境障碍问卷(MDQ)在双相I型障碍患者中的信度与效度。方法:使用中文版MDQ对131例双相I型障碍患者测评,其中90例患者(68.7%)在8~14d重测。结果:双相I型障碍患者在接受测评时心境状态与MDQ得分无显著相关。因子分析显示,2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2.48、2.20,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36.0%。内部一致性分析显示,MDQ全量表、因子I及因子IICronbach’salpha值分别为0.63、0.63及0.54。MDQ重测相关系数为0.57(P<0.05)。两次测评中,MDQ中13项条目应答一致率为61.1%~88.9%。患者的MDQ得分范围为2~13分,患者的MDQ得分≥7分时,例数增加明显。13项条目阳性回答率为38.9%~92.4%。结论:中文版MDQ信度、效度基本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境障碍问卷 双相障碍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7
作者 周莉 谢依玲 +14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刘燕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李中才 李弼 李志鹏 曾庆园 沈宗霖 陈文明 刘肇瑞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治疗
下载PDF
盐酸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对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PANSS评分及微炎症指标的影响
8
作者 钟伦淳 谢宇花 +1 位作者 赖忠红 何海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45-947,953,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BP-Ⅰ)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BP-Ⅰ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BP-Ⅰ)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2例BP-Ⅰ躁狂发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齐拉西酮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微炎症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及BRM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Ⅰ躁狂发作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可减轻躁狂程度,改善精神症状,调节微炎症指标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躁狂 丙戊酸钠 盐酸齐拉西酮 炎症指标
下载PDF
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对双相Ⅰ型躁狂IL-17表达的影响及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周云云 王小红 兰润林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年第7期976-979,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对双相Ⅰ型躁狂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双相Ⅰ型躁狂患者72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对双相Ⅰ型躁狂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双相Ⅰ型躁狂患者72例,按照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结果:治疗1周、4周、6周,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458,-26.019,-18.573;P〈0.01),观察组患者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213,-16.795,-25.483;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6,P〈0.05)。结论:对双相Ⅰ型躁狂患者,丙戊酸钠合并碳酸锂治疗效果优于阿立哌唑联合氯氮平,有利于减轻躁狂症状,改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躁狂 丙戊酸钠 碳酸锂 阿立哌唑 氯氮平 IL-17表达
下载PDF
女性双相Ⅰ型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缓解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春杰 王英戬 金庄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双相Ⅰ型障碍(BD-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缓解期女性BD-Ⅰ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女性BD-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随访成功患者83例,根据其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52)、未复发组(n=31)两组... 目的分析女性双相Ⅰ型障碍(BD-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缓解期女性BD-Ⅰ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女性BD-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随访成功患者83例,根据其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52)、未复发组(n=31)两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分析影响BD-Ⅰ复发的独立因素,并于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总发作次数、维持治疗情况以及入院自杀态度测评量表(QSA)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47、16.45,t=4.68,P均<0.05);不同亚组间(高、低复发组)总发作次数、维持治疗情况、入院QSA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18、3.15,t=5.16,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发作次数≥3次是BD-Ⅰ复发的危险因素,维持治疗是BD-Ⅰ复发的保护因素(OR分别=1.43、0.29,P均<0.05);末次随访,复发组患者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AF)得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得分均低于未复发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得分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58、3.13、-3.27,P均<0.05)。结论发作次数和维持治疗均是影响女性BD-Ⅰ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在BD-Ⅰ缓解期给予维持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进而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女性 临床特征 缓解期 复发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慧 马淑君 +2 位作者 高镇松 张胜佳 杨祺昕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4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Bech-Rafael...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双相Ⅰ型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4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奥氮平与碳酸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碳酸锂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评定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第1、8周末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其安全性,然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RMS总分均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第1周末BRM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两组BRMS总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1周末,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9.1%)显著低于对照组(40.5%)(P<0.05),研究组的TESS总分(7.4±3.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9.3±4.7)(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双相I型障碍起效较快,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奥氮平 碳酸锂 躁狂症状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双相及相关障碍的核心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凤仪 张道龙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双相及相关障碍从心境障碍中独立出来,与抑郁障碍分为两章。双相障碍是一类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精神障碍,其代表性疾病是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是双相Ⅰ型障...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将双相及相关障碍从心境障碍中独立出来,与抑郁障碍分为两章。双相障碍是一类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精神障碍,其代表性疾病是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是双相Ⅰ型障碍诊断的必要条件,且不再要求个体必须有重性抑郁发作史。双相Ⅱ型障碍需有轻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史。环性心境障碍从开始发病,至少有半数时间经历多次轻躁狂期和抑郁期,但未符合轻躁狂发作或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双相及相关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心境稳定剂治疗、心理咨询、电休克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及相关障碍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 临床表现 治疗建议
下载PDF
丙戊酸钠负荷剂量与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化 万建国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负荷剂量与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负荷剂量... 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负荷剂量与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8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负荷剂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Young躁狂评定量表(YMR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分别为(7.4±5.3)分和(8.8±3.5)分,与对照[(9.8±3.5)、(13.5±7.4)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4.5±1.7)分]低于对照组[(4.7±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钠负荷剂量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与奥氮平相当,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奥氮平 双相躁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多巴胺D_(2/3)受体和5-HT_(1A)受体部分激动剂卡利拉嗪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磊 李静华 封宇飞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0-253,共4页
卡利拉嗪是一种新型的、多巴胺D_(2/3)受体和5-HT_(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以及双相Ⅰ型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急性发作或混合发作的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如静坐不能、颤动、呕吐和失眠等。本文对其药... 卡利拉嗪是一种新型的、多巴胺D_(2/3)受体和5-HT_(1A)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以及双相Ⅰ型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急性发作或混合发作的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症状,如静坐不能、颤动、呕吐和失眠等。本文对其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利拉嗪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多巴胺D2/3受体部分激动剂 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 药理作用 临床评价
原文传递
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风险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伟 王学义 +3 位作者 崔利军 严保平 成玉敏 张云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94例住院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分为攻击组(50例,加权分≥4分)和非攻击组(44例,加权分<4分);对入组者进行一般及临床情况调查、认知功能检... 目的:探讨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根据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将94例住院的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分为攻击组(50例,加权分≥4分)和非攻击组(44例,加权分<4分);对入组者进行一般及临床情况调查、认知功能检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定,血脂、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检测及脑地形图检查。结果:两组在职业、饮酒、发病间期缓解程度、入院方式、总发作次数、躁狂发作次数、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成绩、SSRS评分、EMBU因子分、血清CK水平、脑电地形图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非自愿住院(OR=54.341)、发病间期不完全缓解(OR=19.088)、无业/失业(OR=9.841)、总发作次数≥3次(OR=9.672)是攻击行为的高危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双相Ⅰ型障碍患者攻击行为有关,无业或失业、疾病反复发作、发病间期不全缓解及非自愿住院可增加攻击行为的发生风险,以非自愿住院相对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攻击行为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双相Ⅰ型情感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曹红梅 续稳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2期85-87,150,共4页
目的探析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92例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患者分为2组,其中单一组(46例)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联合组(46例)使用丙戊... 目的探析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在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92例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患者分为2组,其中单一组(46例)使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联合组(46例)使用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抑郁和躁狂情况、个人和社会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较单一组(82.61%)更高(P<0.05);治疗后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和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 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 MS)评分明显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2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the persond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明显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情感障碍效果较之单用丙戊酸钠更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躁狂症状与个人和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丙戊酸钠 奥氮平 抑郁 躁狂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亚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209-211,共3页
目的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联用齐拉西酮与碳酸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联用齐拉西酮与碳酸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青少年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锂治疗,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Young躁狂量表(YMRS)评分为(9.15±3.59)分、双相障碍量表(CGI-s-BP)评分为(2.18±0.53)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7.92±5.15)、(5.24±0.85)分,对照组患者的YMRS评分为(15.74±3.35)分、CGI-s-BP评分为(3.06±0.74)分均低于治疗前的(37.89±5.21)、(5.22±0.86)分;且研究组患者的YMRS评分与CGI-s-BP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为(3.65±2.03)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8.96±2.54)pg/L均低于治疗前的(12.43±3.51)ng/ml、(34.87±6.93)pg/L,对照组患者的IL-1β水平为(7.14±3.17)ng/ml、TNF-α水平为(17.92±4.37)pg/L均低于治疗前的(12.39±3.55)ng/ml、(34.85±6.87)pg/L;且研究组IL-1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与对照组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碳酸锂联合应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双相障碍和躁狂症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双相障碍 齐拉西酮 碳酸锂 躁狂发作 疗效
下载PDF
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碳酸锂治疗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春平 杨传青 郭金宏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及碳酸锂治疗,观察4周,用BRMS躁狂量表及CGI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缓释片组有效率75%,碳酸锂组有效率...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I型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及碳酸锂治疗,观察4周,用BRMS躁狂量表及CGI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评定副反应。结果丙戊酸钠缓释片组有效率75%,碳酸锂组有效率为72.5%。治疗4周后BRMS减分率两者相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丙戊酸钠组明显低于碳酸锂组。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双相I型障碍疗效与碳酸锂相当,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缓释片 碳酸锂 双相障碍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丙戊酸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5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 目的对比丙戊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5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单独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为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患者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丙戊酸钠 双相障碍急性躁狂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春锋 邓金勇 高建箱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9期10-13,19,共5页
目的探究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性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8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心理测试健康的体检人群82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 目的探究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性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8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心理测试健康的体检人群82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及汉化版Barratt-11冲动性量表(BIS-11)对两组的认知功能与冲动性进行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RBANS量表中视觉广度评分为(82.08±8.28)分、即刻记忆评分为(75.14±5.34)分、延时记忆评分为(81.76±5.57)分、注意力评分为(86.33±6.37)分、言语功能评分为(86.52±4.76)分,对照组分别为(91.83±9.11)分、(87.92±6.25)分、(92.04±7.64)分、(96.89±6.52)分、(91.36±5.58)分,研究组5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2、14.078、9.846、10.491、5.976,P<0.001)。研究组BIS-11量表中运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以及认知冲动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72、18.435、16.79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BANS量表中注意力及言语功能与BIS-11量表中运动冲动性呈负相关(r=-0.284,P=0.045;r=-0.356,P=0.028);RBANS量表中视觉广度、注意力与BIS-11量表中无计划冲动性呈负相关(r=-0.279,P=0.047;r=-0.319,P=0.025);RBANS量表中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及言语功能与BIS-11量表中认知冲动性呈负相关(r=-0.326,P=0.017;r=-0.297,P=0.006;r=-0.359,P=0.00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患者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冲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其冲动性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认知功能 冲动性 躁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