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龙艳丽 周榕 +1 位作者 祁明 曾祥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38-40,67,共4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MAVR)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间,行传统开胸方式(30例),和应用胸腔镜辅助微创方式(14例),行SMAVR患者,比较开胸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两组患者术中及围术... 目的:评价胸腔镜辅助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MAVR)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间,行传统开胸方式(30例),和应用胸腔镜辅助微创方式(14例),行SMAVR患者,比较开胸及胸腔镜辅助微创两组患者术中及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胸腔镜辅助微创MAVR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10.2±5.4)vs.(19.2±8.3)h,(8.2±1.4)vs.(9.7±1.6)d,P<0.05];胸腔镜辅助组胸腔引流量少于开胸组[(637±183)vs.(888±304)m L,P<0.05];两组间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辅助微创MAVR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 置换术 周围体外循环 微创
下载PDF
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吸气肌无力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志锋 吴桂琴 +3 位作者 吴永前 丘汉斌 陈周珍 高欢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吸气肌无力(inspiratory muscle weakness,IMW)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双瓣膜置换(二尖瓣+主动脉...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吸气肌无力(inspiratory muscle weakness,IMW)患者行双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正中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双瓣膜置换(二尖瓣+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165例,收集患者住院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最大吸气压(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测定,根据MIP占预计正常值(predicted normal value,PNV)的百分比分为IMW组(MIP/PNV<70%)及对照组(MIP/PNV≥70%)。IMW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兼顾患者意愿分为IMW1组及IMW2组。所有患者在术前1~2周开始进行有效咳嗽、咳痰技巧等基础训练。IMW1组在有基础训练上加强氧疗、雾化吸入治疗。IMW2组在1组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POWER breathe K5)进行呼吸肌最大吸力专项训练。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比例从对照组中筛选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临床基线资料与IMW组相匹配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住院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入选IMW患者45例(IMW1组21例,IMW2组24例),对照组120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后对照组患者45例,其临床基线水平与IMW组一致(P>0.05)。入选患者均存活出院,无严重肝、脑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并发症。IMW1组术后新发心房颤动1例(4.8%),IMW2组无新发心房颤动发生,匹配后对照组新发心房颤动2例(4.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W1组与对照组及IMW2组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34.7±12.6)min vs.(25.4±9.3)min vs.(21.3±10.3)min,P<0.05]及ICU停留时间[(96.4±39.5)min vs.(70.2±44.3)min vs.(69.8±30.7)min,P<0.05]更长,术后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膜病 置换术 吸气肌无力 呼吸功能锻炼
下载PDF
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边虹 何进喜 刘鑫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 目的回顾分析84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经验与方法。方法全组均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联合病变,本组84例病例均是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采用右心房-房间隔径路,先置换二尖瓣,再置换主动脉瓣。有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采用连续缝合,主动脉瓣置换采用间断褥式缝合。结果术后死亡5例(占5.96%),1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4.29%),79例获得随访2个月-5年。74例随访者术后五年心功能Ⅰ-Ⅱ级,均能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掌握准确的手术时机,积极的术前准备,改善心脏功能,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与适当的瓣膜匹配,以及术后的积极管理等,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术 心脏膜疾病 人工心脏
下载PDF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秦芸芸 张连仲 +5 位作者 刘琳 崔存英 冯德广 刘园园 黄丹青 张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危险因素。方法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100例,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术后2周发生AF 54例为AF组,未发生AF 46例为非AF组,比较...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发生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危险因素。方法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100例,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术后2周发生AF 54例为AF组,未发生AF 46例为非AF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2周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果 AF组年龄[(55.24±10.50)岁]较非AF组[(47.15±13.0)岁]大,体外循环时间[180.00(136.00,231.00)min]较非AF组[150.00(140.00,188.25)min]长,术后血清脑钠肽水平[3 975.00(1 655.00,6 345.00))ng/L]高于非AF组[800.00(600.00,1 025.00)ng/L](P<0.05);合并高血压比率(17.39%)、冠状动脉狭窄比率(34.78%)、术前NYHA心功能Ⅲ~Ⅳ级比率(17.39%)、术前肺动脉收缩压≥40mm Hg比率(23.91%)、同期行其他手术比率(47.83%)、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d比率(13.04%)、术后发生肺炎比率(34.78%)均高于非AF组(37.04%、66.67%、57.41%、46.30%、79.63%、51.85%、62.9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OR=5.55,95%CI:1.424~21.629,P=0.014)、同期行其他手术(OR=4.67,95%CI:1.293~16.885,P=0.019)、术后发生肺炎(OR=19.40,95%CI:4.840~77.753,P<0.001)、术后血清脑钠肽水平>1 580ng/L(OR=5.01,95%CI:1.518~16.514,P=0.008)为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术后2周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功能差(NYHA心功能Ⅲ~Ⅳ级)、同期行其他手术、术后发生肺炎及血清脑钠肽水平较高(>1 580ng/L)是同期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窦性心律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性心律膜病 置换术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宏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8期103-104,共2页
目的:通过对9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后ICU的监护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的护理经验,进而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相关文献对比。... 目的:通过对9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后ICU的监护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的护理经验,进而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相关文献对比。结果: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共8例,占8.16%,死亡3例,死亡率为3.06%。结论:所以加强术后护理,可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由此导致的死亡,从而提高护理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膜病 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右胸骨旁横切口和胸骨上段切口行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颖 熊点 +3 位作者 刘贤丰 杨晔 陈胜家 魏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0-533,共4页
目的比较右胸骨旁横切口和胸骨上段切口行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完成的30例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0例,年龄15... 目的比较右胸骨旁横切口和胸骨上段切口行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完成的30例微创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0例,年龄15~65岁,平均(45.67±12.25)岁.根据手术入路分为右胸骨旁横切口组(右胸组)8例、胸骨上段切口组(胸骨组)22例,应用SPSS 23.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手术后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微创双瓣置换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手术者.右胸组主动脉阻断[(109.00±27.80)min对(81.23±14.10)min,P=0.026]、体外循环[(152.13±27.15)min对(129.55±26.36)min,P=0.049]、手术时间[(4.81±0.77)h对(4.15±0.44)h,P=0.006]均长于胸骨上段切口组.右胸组ICU和手术后住院时间与胸骨组相比偏短[(24.63±11.55)h对(30.55±13.21)h;(5.50±0.93)天对(6.59±3.88)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P=0.442).结论两种入路微创手术均安全、有效,右胸骨旁入路美容效果更好,住院时间更短,但手术时间、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对术者的要求更高.胸骨上段入路不改变术者习惯更适合拟开展微创双瓣置换的心脏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术 微创 右胸骨旁横切口 胸骨上段切口
原文传递
高海拔地区29例双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石云 张利 +4 位作者 陈瑜 罗国军 赵青 龚艳艳 于萍 《云南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435-436,共2页
材料和方法 我院心胸外科自1997年12月~2007年7月共行双瓣膜置换术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17~66岁,平均44.7岁;病程2~27年。术前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7例,Ⅳ有7例;全组中有脑栓塞2例,心绞痛3例,糖尿病2例,高血... 材料和方法 我院心胸外科自1997年12月~2007年7月共行双瓣膜置换术29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17~66岁,平均44.7岁;病程2~27年。术前心功能Ⅱ级5例,Ⅲ级17例,Ⅳ有7例;全组中有脑栓塞2例,心绞痛3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病史2例。全组经过内科对症治疗后无症状改变。入院时肝脏肿大7例,伴黄疸3例,双下肢浮肿9例,腹水6例,贫血、营养不良2例。心电图检查均有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风心病 置换术 围手期处理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手术前后左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双丽 宋军 +5 位作者 王辉 高东梅 高艳波 宋菁林 张力 张婷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1期1873-187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风心病双瓣置换术前后左心收缩功能变化及近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30例对照组和51例双瓣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心脏腔室大小、左心收缩功能测值;根据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束面积将TR程度分为:无反流(-)、轻...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风心病双瓣置换术前后左心收缩功能变化及近期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30例对照组和51例双瓣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心脏腔室大小、左心收缩功能测值;根据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束面积将TR程度分为:无反流(-)、轻度(+)、中度(++)、重度(+++),并对比双瓣置换术前后功能性三尖瓣反流情况。结果:病例组较对照组心脏各腔室均有增大,其中以左心房增大为著;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百分率(LVFS)较对照组减低。术后左心房明显缩小。21例施行三尖瓣环缩术的重度TR患者中,13例术后TR消失(占61.9%),6例转为轻度TR(占28.6%),以上病例术后左心室内径亦有减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评价瓣膜置换术前后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置换术 心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22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兆瑞 汤祖辉 +4 位作者 张悦 章志龙 刘勇 章璘 陈耀祖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5期345-347,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置换术 二尖置换术 主动脉置换术 置换术 心脏病
下载PDF
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对双瓣置换术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克 张万青 +8 位作者 曹勇 谢锐 陈波 刘培兰 陈如红 程可洛 陈雪松 黄伟 任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373-1375,共3页
目的了解及评价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双瓣置换术后患者中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回院复查超声心动图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二尖瓣瓣下结构保留程度的不... 目的了解及评价不同二尖瓣置换术式对双瓣置换术后患者中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出院6个月以上回院复查超声心动图的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二尖瓣瓣下结构保留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A组20例患者为保留全部瓣下结构;B组95例保留后瓣叶瓣下结构;C组84例全部切除二尖瓣前后瓣叶下结构。平均随访时间(21.61±14.72)月。对比分析3组患者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术后中期A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组患者在左房前后径、左室前后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瓣置换术中,完全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比仅保留后瓣或不保留瓣下结构更有利于中期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联合膜病 置换术 保留下结构 超声心动图 随访
下载PDF
肾上腺素在全麻诱导期对双瓣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丽宏 陈敏 王慧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两种肾上腺素给药方式对双瓣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Ⅲ级双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组(P组)与肾上腺素间断静脉推注组(I组)。P组全麻诱导前30min开始持续泵注肾上腺素,...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两种肾上腺素给药方式对双瓣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Ⅲ级双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肾上腺素持续泵注组(P组)与肾上腺素间断静脉推注组(I组)。P组全麻诱导前30min开始持续泵注肾上腺素,诱导期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泵注速度;I组仅在诱导期根据循环波动情况间断静脉推注肾上腺素。观察两组患者全麻诱导期的麻醉药物用量、血压、心率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全麻诱导期P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可耐受更大剂量的麻醉药物,保证患者更理想的BIS值。结论:全麻诱导前提前泵注肾上腺素,更有利于双瓣置换术患者诱导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膜疾病 置换术 肾上腺素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心室机械辅助泵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3期243-245,共3页
对于危重及终末期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药物与非药物的联合治疗已取得惊人的疗效。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尤以心室机械辅助泵(ventficular assist devices,VAD)的发展令人鼓舞与瞩目。装置由Hall及同事于1963年设计并推出... 对于危重及终末期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药物与非药物的联合治疗已取得惊人的疗效。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迅速,尤以心室机械辅助泵(ventficular assist devices,VAD)的发展令人鼓舞与瞩目。装置由Hall及同事于1963年设计并推出,最初是一种气功式左心室机械辅助泵,1966年,De—bakey将其改进为外置式,并成功救治了1例双瓣置换术后的心衰患者,使其最终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 机械 心衰患者 置换术 心力衰竭 联合治疗 痊愈出院 终末期
下载PDF
双瓣置换术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型号不匹配对患者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艳琼 朱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双瓣置换术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型号不匹配对患者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行双瓣置换术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膜型号不匹配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配对10例瓣膜型号匹配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双瓣置换术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膜型号不匹配对患者中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行双瓣置换术中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瓣膜型号不匹配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配对10例瓣膜型号匹配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4—9年,无死亡病例,术后心功能恢复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瓣置换术中,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型号的选择上应根据患者实测瓣环的直径、左室容积及患者的体重来决定,无需过度强调瓣膜型号的匹配问题而使手术复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术 人工膜不匹配 疗效
下载PDF
103例心瓣膜病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宝田 孙衍庆 +1 位作者 李平 宋瑞蓂 《心肺血管学报》 1989年第2期75-79,共5页
自1985年4月至1988年7月施行10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其中1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术。88例术前右心导管检查,30例术前后Swan—Ganz导管血液动力学监测,表明多数术前是低心排高阻力,术后仍处于高阻力状态,术前后应用血管扩张剂有... 自1985年4月至1988年7月施行103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其中1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型术。88例术前右心导管检查,30例术前后Swan—Ganz导管血液动力学监测,表明多数术前是低心排高阻力,术后仍处于高阻力状态,术前后应用血管扩张剂有利于血液动力学改善。二尖瓣置换采用连续缝合可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矫治,两者均有利于术后顺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病 置换术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后长时间左心辅助成功1例报道
15
作者 黄云峰 袁建国 +1 位作者 童建成 李晓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5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左心辅助 置换术 心脏移植 抢救成功 主动脉 左心衰 排异反应 低心排 置换术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心肌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向道康 孙宗全 +1 位作者 董念国 夏家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膜替换 心肌细胞线粒体 卡尼汀 二尖置换术 心内直视手 氧自由基清除剂 心功能不全 置换术 细胞内钙超载 抗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主动脉左房联合切口行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术
17
作者 金旦年 张仁尧 +1 位作者 田家政 甄文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64-365,共2页
双瓣置换手术死亡率仍较高,约为10~38%,老年人双瓣置换术报道较少。我院于1988年4月成功地为1例62岁老年患者施行双瓣置换术。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患者男性,62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
关键词 置换术 联合切口 升主动脉 心悸气短 置换 主动脉根部 逆行灌注 膜病变 机械
下载PDF
双瓣置换术中应用血液回收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凤霞 孙素芬 +1 位作者 赵砚丽 刘新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关键词 置换术 血液加收机 效果 分析
下载PDF
七氟醚对体外循环双瓣置换术患者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燕 李志坚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7期700-703,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期间七氟醚全程吸入对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15)、丙泊酚对照组(P组,n=1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心肺转流(CPB)前、复跳后10 min、CPB后2 h、CPB后24 h测桡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期间七氟醚全程吸入对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15)、丙泊酚对照组(P组,n=15)。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心肺转流(CPB)前、复跳后10 min、CPB后2 h、CPB后24 h测桡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吸入氧浓度(Fi O2),评估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通过检测血中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数量、白介素-6(IL-6)的浓度及其在肺静脉和肺动脉的比值(PV/PA),评估肺内炎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炎症细胞数量在各时间点的PA和PV中较低,且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PV/PA较高,淋巴细胞的比值无差别,IL-6的PV/PA较低;虽然2组肺功能均下降,但七氟醚组肺功能指标较优。结论相比丙泊酚,七氟醚能抑制肺内炎症细胞聚集,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体外循环 炎症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肺损伤 置换术
下载PDF
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病术中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成惠玲 吴红兵 +4 位作者 张敏 张遵严 陈雪芬 戴飞锋 杨帆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7期557-558,共2页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病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30例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Ⅲ~Ⅳ级,合并胸腔积液25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术中加强体外循环管理。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150—202...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病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30例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Ⅲ~Ⅳ级,合并胸腔积液25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术中加强体外循环管理。结果体外循环时间为150—20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28—166min,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28例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2例因左心功能差停机困难,后在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下脱离体外循环机。无死亡病例,3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根据其患病特点,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调整心功能,术中采用先进的体外循环耗材,良好的体外循环操作管理,以及加强重要脏器保护是重症心脏联合瓣膜病行双瓣置换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联合膜病 置换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