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环形腔复合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磊 苑立波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08-1213,共6页
基于A.Kung等所提出的后向瑞利(Rayleigh)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双环形腔复合的Rayleigh后向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器(RBFORS)新结构.利用两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建立了复合双环形腔Rayleigh后向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器的... 基于A.Kung等所提出的后向瑞利(Rayleigh)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原理,提出了一种双环形腔复合的Rayleigh后向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器(RBFORS)新结构.利用两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建立了复合双环形腔Rayleigh后向散射式光纤转动传感器的理论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探测到的光纤转动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特性,利用优化的环长和分光比两结构参量,分析了模拟结果.选择双环的长度分别为1500 m和1078 m,2×2光纤耦合器的耦合系数分别为95.23%和94.88%构建了测试系统,对不同转速所探测到的Rayleigh后向散射信号进行测量,得到了实验结论与理论相一致的结果.双环的采用,提高了测量信号的强度,增加了测试的有效数据,使其更有利于识别,提高了转速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光纤转动传感器 Rayleigh后向散射 环形 光时域反射计
原文传递
双环形腔并联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陀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艳磊 苑立波 周爱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6-851,共6页
基于单环后向瑞利散射式光纤陀螺原理,提出了一种双环形腔并联的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陀螺仪新结构。利用两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建立了并联双环形腔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陀螺仪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信号表达式。利用优化的环长和分光比... 基于单环后向瑞利散射式光纤陀螺原理,提出了一种双环形腔并联的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陀螺仪新结构。利用两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建立了并联双环形腔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陀螺仪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信号表达式。利用优化的环长和分光比两结构参量,分析了瑞利后向散射式光纤陀螺仪信号的输出特性。选择双环的长度分别为1500m和1078m,2×2光纤耦合器的耦合系数分别为95.23%和94.88%构建了测试系统,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对不同转速所探测到的后向瑞利散射信号进行测量,验证了这种新结构的可行性。同单环后向瑞利散射式光纤陀螺仪相比,双环的采用,增加了测试的有效数据,使其更有利于识别,提高了测量转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光纤陀螺仪 瑞利后向散射 环形 光时域反射计(OTDR)
原文传递
双角锥环形腔退偏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益敏 程勇 +1 位作者 朱孟真 郑启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64-2668,共5页
采用退偏量和退偏相位表征退偏效应,当退偏量很小时,可忽略退偏相位,认为退偏效应很小;利用光学矩阵和坐标转换矩阵,建立了双角锥环形腔退偏量和退偏相位随角锥旋转变化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双角锥镜像对称排置... 采用退偏量和退偏相位表征退偏效应,当退偏量很小时,可忽略退偏相位,认为退偏效应很小;利用光学矩阵和坐标转换矩阵,建立了双角锥环形腔退偏量和退偏相位随角锥旋转变化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双角锥镜像对称排置构成环形腔时,可以在一定的偏振方位角的条件下实现退偏量为0,即无退偏效应;当旋转其中一个角锥小于2.5°时,仍可以得到小于0.09的退偏量;而当双角锥中心旋转对称排置时,退偏效应始终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环形 角锥旋转 退偏量 退偏相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