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存凉 丁勇生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CTP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并行TACE术的35例(40个病灶)肝癌患者,分别于术前3 d、术后7 d及术后30 d行双源CTPI扫描,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的... 目的:探讨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CTP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并行TACE术的35例(40个病灶)肝癌患者,分别于术前3 d、术后7 d及术后30 d行双源CTPI扫描,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的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量(HA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的灌注参数变化。结果:术后在35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的18个病灶被碘油完全栓塞,20例患者的22个病灶未被碘油完全栓塞;碘油栓塞区病灶的HAP、HPI值明显低于碘油稀疏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21,t=18.841;P<0.05),PVP值明显高于术后碘油稀疏区(t=14.417,P<0.05);碘油稀疏区病灶术后30 d的HAP、HPI值高于术后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24,t=3.525;P<0.05),术后30 d与术后7 d的PV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5,P>0.05)。结论:双源CTP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术后残余病灶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原发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特点及对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陈海琳 杨涛 周云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病灶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特点及其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余病灶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94例,均接受TACE术治疗。使用双源CT机扫描和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记录感兴趣区血容...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病灶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特点及其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余病灶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94例,均接受TACE术治疗。使用双源CT机扫描和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记录感兴趣区血容量(BV)、开始增强时间(TTS)、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和肝灌注指数(HP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T全肝灌注成像参数评估残余病灶的价值。结果术前,59例病灶ALP为均匀高灌注,35例出现不均匀高灌注,PVP均呈低灌注;术后一个月CT检查显示21例(22.3%)肿瘤病灶被完全栓塞,ALP显示为无血流灌注,73例病灶内出现碘油沉积或部分缺损,ALP呈高灌注;术后,21例病灶完全栓塞区BV、BF、ALP和HPI分别为(5.3±1.2)ml/100 ml、(42.7±7.6)ml/(100 ml·min^(-1))、(15.1±3.7)ml/(100 ml·min^(-1))和(19.5±2.1)%,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1.2±1.9)ml/100ml、(84.4±10.4)ml/(100 ml·min^(-1))、(38.9±5.7)ml/(100 ml·min^(-1))和(74.4±8.9)%,P<0.05】,而TTS和PVP分别为(11.9±2.1)s和(45.7±4.5)ml/(100 ml·min^(-1)),均显著大于术前【分别为(6.4±1.4)s和(12.2±2.1)ml/(100 ml·min^(-1)),P<0.05】;TACE术后病灶残余区ALP和HPI分别为(46.1±6.2)ml/(100 ml·min^(-1))和(81.0±5.9)%,显著大于术前【分别为(38.5±5.3)ml/(100 ml·min^(-1))和(75.3±5.6)%,P<0.05】,而PVP为(7.7±2.5)ml/(100 ml·min^(-1)),显著小于术前【(11.8±2.1)ml/(100 ml·min^(-1)),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参数联合诊断TACE术后病灶残余区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其敏感性为87.7%,特异度为89.4%。结论PLC病灶CT全肝灌注成像呈高灌注,应用成像多参数联合判断TACE术后残余病灶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ct灌注成像 动脉化疗栓塞术 残余病灶 疗效评估
下载PDF
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儒鹏 陈美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采用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扫描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经TACE治疗后复发的PHC患者资料,...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采用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扫描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经TACE治疗后复发的PHC患者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将同期医院复诊的52例经TACE治疗后未复发的PHC患者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全部患者均接受CTPI、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影像学参数,重点分析CTPI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增强CT相关参数[峰高(PH)、达峰时间(Tp)、肿块与主动脉强化峰值之比(M/A)、灌注值],分析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在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HAP、PH值、灌注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VP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M/A值、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增强CT、CTPI灌注参数HAP、PVP、PH值、灌注值评估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AUC均>0.70,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当各参数cut-off值分别取22.175 mL/(100 mL·min)、24.220 mL/(100 mL·min)、49.050 HU、0.205 mL/(min·mL)时,可获得最佳评估价值。结论 CTPI灌注参数联合增强CT扫描在PHC患者TACE术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ct灌注成像 增强ct扫描
下载PDF
320排CT灌注成像在小肝癌与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郭瑞 左朋朋 马静 《兵团医学》 2022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320排CT灌注成像在小肝癌与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者病理确诊的直径≦3cm的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及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的患者各23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术前采用东芝... 目的:探究320排CT灌注成像在小肝癌与肝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或者病理确诊的直径≦3cm的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HCC)及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的患者各23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术前采用东芝320排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扫描机对小肝癌、肝血管瘤进行全肝灌注扫描成像,Body Registration软件对容积数据进行呼吸运动位置的校正,再将图像导入Body Perfusion灌注程序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相关灌注参数(Perfusion parameter):动脉血流(Arterial Flow,AF),门静脉血流(Portal Flow,PF),肝脏灌注指数(Hepatic perfusion Index,PI)值,统计学方法行多参数分析预测其诊断价值。结果:小肝癌与肝血管瘤的CT灌注成像多参数对比AF值,PF值及PI值。其中t_(AF)/z_(AF)=-6.064,P<0.001;t_(PF)/z_(PF)=-6.064,P<0.001;t_(PI)/z_(PI)=-6.065,P<0.001,各参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在小肝癌与肝血管瘤之间CT灌注成像多参数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F值在小肝癌组中明显高于肝血管瘤组,PF值在小肝癌组明显低于肝血管瘤组,而PI值在小肝癌组明显高于肝血管瘤组,三组数据均有明显差异。结论:320排CT灌注成像可以从微循环角度体现小肝癌及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是临床诊断与鉴别肝脏内小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ct灌注成像 动脉血流 门静脉血流 灌注指数
原文传递
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快速评价脑梗死核心及缺血半暗带研究
5
作者 蔡少训 钟柱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快速评价脑梗死核心及缺血半暗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88例疑为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行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CTP)检查,以MRI-DW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P检查的诊断价值;并根据CTP图像... 目的:分析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快速评价脑梗死核心及缺血半暗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88例疑为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行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CTP)检查,以MRI-DW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P检查的诊断价值;并根据CTP图像,比较梗死核心与缺血半暗带各参数的差异。结果:(1)MRI-DWI检查发现本组88例患者中65例为脑梗死,CTP诊断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87.0%,准确度为90.9%,阳性预测值为95.2%,阴性预测值为80.0%;(2)MRI在65例脑梗死患者中发现178个梗死核心、187个缺血半暗带,CTP的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检出率为86.0%、84.0%;(3)梗死核心的CBF、rCBF低于缺血半暗带(P<0.05),MTT、rMTT高于缺血半暗带(P<0.05)。结论: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对于梗死核心、缺血半暗带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脑梗死 核心及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谭淦纹 曹欢 +1 位作者 杨彦平 王玲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5期1983-1986,共4页
目的探究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检查,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轻... 目的探究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西安市胸科医院收治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检查,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19)、中度组(n=41)和重度组(n=15),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全脑灌注成像参数[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延迟时间(DLY)]与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根据出院3个月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4)和预后不良组(n=2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脑灌注成像参数与不良预后发生的关系,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发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血管狭窄程度患者CBV值呈下降趋势,TTP、MTT、DLY值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值与血管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387,P<0.05),TTP、MTT、DLY值与血管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93、0.317、0.492,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BV小于预后良好组[(32.39±7.19)mL/100 g vs(42.38±6.78)mL/100 g],TTP、MTT、DLY值大于预后良好组[(19.91±1.34)s、(5.67±0.42)s、(2.57±0.25)s vs(17.01±1.41)s、(5.33±0.57)s、(2.35±0.2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V≥40.76 mL/100 g为不良预后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TTP≥17.52 s为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全脑灌注成像参数联合检测预测不良预后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MTT、DLY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全脑灌注成像参数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相关,且对患者预后具有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参数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程度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化疗疗效评价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许立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0期80-82,I0002,共4页
目的探究双源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价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放化疗治疗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放、化疗治疗前后行双源CT灌注成像扫描,比较治疗有效及无效患者治... 目的探究双源CT灌注成像对肺癌放、化疗疗效的评价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放化疗治疗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放、化疗治疗前后行双源CT灌注成像扫描,比较治疗有效及无效患者治疗前后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的差异;术后取患者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测定,统计分析灌注参数与MVD、VEGF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有效组灌注参数BF、BV值显著高于无效组(P<0.05);治疗后有效组BF、BV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灌注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MDV与BF、BV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TTP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VEGF与BF、BV、P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TTP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有助于预测肺癌患者放、化疗治疗效果,对于评价肺癌血管生成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放化疗疗效评价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双源CTP联合CTA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令雷 陈欣 +2 位作者 尚新芳 高凤霄 李永才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2626-2629,共4页
目的分析双源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成像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行CT平扫后进行脑CTP和CTA成像检查,观察CT灌注数据及动脉狭窄情况,... 目的分析双源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造影(CTA)成像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行CT平扫后进行脑CTP和CTA成像检查,观察CT灌注数据及动脉狭窄情况,脑CT灌注成像分析患者局部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参数,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脑组织异常灌注、动脉狭窄的一致性。结果CTP检查发现38例异常灌注区与临床症状一致,灌注异常区CBV、CBF较镜像区明显降低(P<0.05);MTT较镜像区明显延长(P<0.05)。CTA检查发现34例存在责任血管,CTA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且CTP灌注异常32例(72.72%),CTA未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但CTP灌注异常6例(13.64%),CTA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但CTP灌注正常2例(4.55%),CTA未发现责任血管狭窄且CTP灌注正常4例(9.0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联合CTA成像能准确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精确诊断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对个体化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ct灌注成像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低剂量ct灌注成像 脑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内再通治疗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坤 张骞 熊志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给予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敏...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给予化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敏感组(n=81)和不敏感组(n=4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敏感组BF、PS、BV均高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F、PS、BV均低于治疗前,且敏感组低于不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F、PS、BV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7、0.824、0.803、0.932,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检测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效果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联合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靖 张鹤龄 +1 位作者 王源江 谭春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4-1448,共5页
本研究旨在揭示双源CT(DECT)颅脑灌注成像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价值。采用DECT颅脑灌注成像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获取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本研究旨在揭示双源CT(DECT)颅脑灌注成像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价值。采用DECT颅脑灌注成像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获取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100例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rCBF和rCBV水平随着脑梗死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P<0.05)。随着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FGF21水平逐渐升高(F=65.212,P=0.002)。rCBF和rCBV联合血浆FGF21诊断脑梗死严重程度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55、84.91%和95.74%。rCBF和rCBV联合血浆FGF21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ct颅脑灌注成像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相对脑血流量 相对脑血容量
下载PDF
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颜吉平 李俊峰 刘一江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第10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 目的:探讨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16例SPN患者,均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扫描,观察CT图像特征,并分析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S)、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计算可测层面的SPN平均灌注值。根据病理诊断结果进行SPN的良、恶性分组。结果恶性结节的BV、BF和PS值分别为(4.63±1.52)mL/100g、(98.36±48.25)mL/(100g·min)和(17.23±7.65)mL/(100g·min),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病例值(2.28±1.76)mL/100g、(46.33±30.23)mL/(100g·min)和(7.42±7.28)mL/(100g·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MTT值分别为(5.13±2.52)s、(6.16±4.88)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性分别为95%、91%、86%;单独利用BV、BF或PS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分别68%、64%、77%。BV+PS及BF+PS联合诊断SPN良、恶性的特异性均为82%,较应用单个指标的特异性增高。结论采用双源CT容积灌注技术诊断和鉴别SPN可提高检出率,可为早期确诊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容积灌注成像技术 孤立性肺结节 血容量 血流量 表面通透性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参数对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13
作者 胡通海 张益民 +1 位作者 郭晓斌 裴剑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7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参数对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扬州友好医院收诊住院的78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双源CT灌注成像诊断,分析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肿瘤组织浸润深度的差异、有无淋巴...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参数对胃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扬州友好医院收诊住院的78例胃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双源CT灌注成像诊断,分析患者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肿瘤组织浸润深度的差异、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3~6个月内有无新发远隔转移病灶情况比较灌注参数指标。结果:中高分化胃癌患者PatlakP值、PBV值、CT增强值均明显低于低分化、低中分化及中分化程度胃癌患者(P<0.05);浆膜外浸润胃癌患者BF值、BV值、PatlakP值、PBV值、CT增强值均高于肌层浸润、浆膜浸润深度患者(P<0.05);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经检测灌注参数指标中BV值、PatlakP值、PBV值、CT增强值均高于未转移患者(P<0.05)。另外根据术后3~6个月新发远隔转移病灶情况灌注参数值显示,发生远隔转移胃癌患者BF值、BV值、PatlakP值、PBV值、CT增强值高于无远隔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诊断胃癌疾病可通过双源CT灌注成像技术,通过分析灌注参数可掌握患者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术后远隔转移病灶等情况,为后续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胃癌 临床诊断 灌注参数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4
作者 卢俞宙 崔强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4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102个结节),以细针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42例(54个结节)和良性组40例(48个结节)...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102个结节),以细针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为恶性组42例(54个结节)和良性组40例(48个结节),患者均行双源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并评价各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CT灌注成像参数BF、BV、PS水平高于良性组,MTT、TT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灌注成像参数BF、BV、PS、MTT、TTP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869(0.796~0.943)、0.873(0.803~0.943)、0.848(0.774~0.922)、0.805(0.714~0.895)、0.909(0.853~0.964),灵敏度分别为77.6%、77.6%、81.3%、68.8%、83.7%,特异度分别为89.6%、83.3%、76.3%、88.1%、85.4%。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相关参数BF、BV、PS、MTT、TTP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均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效能,可作为甲状腺结节性质评估的有效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变 ct灌注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冉亚伟 于保田 万学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均行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 目的:探讨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7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患者均行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参数,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2)、中度组(n=45)和重度组(n=23),比较脑梗死患者健侧区、梗死区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各参数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重度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区CBF、CBV水平低于健侧区,MTT、TTP长于健侧区(P <0.05)。重度脑梗死组CBF、CBV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MTT、TTP长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CBF、CBV水平呈负相关,与MTT、TTP呈正相关(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CBF、CBV、MTT、TTP诊断重度脑梗死的截断值分别为4.08 m L/100 g、20.70 m L/(100 g·min)、4.88 s、29.95 s,灵敏度为78.0%、73.9%、78.3%、78.3%,特异度为83.1%、74.0%、67.5%、85.7%。结论: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参数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脑 ct灌注成像 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中启 梁凤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6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应用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CT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甲、乙、丙三组,各40例,三组均接受双源CTP... 目的: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应用低剂量双源CT颅脑灌注成像(CT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甲、乙、丙三组,各40例,三组均接受双源CTP检查与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双源CTP检查中对比剂用量甲、乙、丙三组分别为70、50、30 ml。以CTA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各组疾病检出情况。结果:金标准证实85例(70.83%)为超急性期脑梗死,120例疑似患者:脑血流量轻度降低24例,中度降低80例,重度降低16例;血管狭窄情况无狭窄35例,轻度狭窄26例,中度狭窄38例,重度狭窄15例,完全闭塞6例。三组CTA检查一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梗死中心区灌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取低剂量双源CTP检查,碘海醇对比剂剂量在30 ml左右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检查过程可适当降低对比剂使用量,准确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颅脑灌注成像 低剂量 超急性期脑梗死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在评估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锦双 陈国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67-68,共2页
目的 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行双源CT灌注成像患者83例,其中肺癌57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型对患者行胸部CT平扫,确定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进行连续动... 目的 研究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血管生成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行双源CT灌注成像患者83例,其中肺癌57例。采用西门子双源CT扫描机型对患者行胸部CT平扫,确定病灶部位,注入对比剂进行连续动态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送到分析软件中进行处理。结果 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如:BF、BV、TTP,高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值MTT,显著低于肺部良性疾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织患者EGFR及MVD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患者肿瘤血管生成中评价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周围型肺癌 血管生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双源CT灌注成像诊断早期放射性肺损伤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潘利福 邝平定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646-647,65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应用效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45例(观察组)和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45例(对照组)的双源CT灌注成像灌注值的水平,同时对放射性肺损伤患者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应用效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45例(观察组)和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45例(对照组)的双源CT灌注成像灌注值的水平,同时对放射性肺损伤患者采用常规的CT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肺组织相对血流量(rr BF)、相对血容量(rr BV)、相对毛细血管通透性(rr 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患者中的41例可诊断为放射性肺损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1%、97.78%,显著高于常规CT(P<0.01)。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能反映放疗后肺组织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能早期反映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照射野的异常灌注,有可能成为早期检出放射性肺损伤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早期 诊断 放射性肺损伤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及FNH的双源CT灌注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小荣 欧陕兴 +1 位作者 彭光明 钱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2期68-70,117,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DSCT灌注(DSCTP)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及FNH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肝血管瘤及8例FNH的病灶实性部分、边缘部分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分析,研究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结果BF、BV、HAP值在肝细... 目的探讨DSCT灌注(DSCTP)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及FNH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肝血管瘤及8例FNH的病灶实性部分、边缘部分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分析,研究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结果BF、BV、HAP值在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三组中均较正常肝实质增高:其中BF、BV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HAP在肝细胞癌、血管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FNH(P<0.01);TTS及TTP在肝细胞癌组及FNH组低于正常肝实质,在血管瘤组则高于正常肝实质,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管瘤、肝细胞癌、FNH(P<0.05);PS值在肝细胞组及FNH组中高于正常肝实质(P<0.05),血管瘤组则与正常肝实质无明显差异(P>0.05),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结论 DSCT灌注参数反映出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肿瘤结节的血供类型与分布特点,具有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原发性 血管瘤 FNH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联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璇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临床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370例,入院后均行DEPI检查,并检测血浆中D-D水平,经病理诊断,确诊为APE 16...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联合血浆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临床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370例,入院后均行DEPI检查,并检测血浆中D-D水平,经病理诊断,确诊为APE 160例,根据Wells评分和修正Geneva评分量表将其分为低危组(n=40)、中危组(n=47)和高危组(n=73)。比较DEPI与D-D检测对APE的诊断效能及各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D-D水平。结果:DEPI诊断APE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5.1%、96.5%,D-D检测诊断APE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7.2%、62.7%,二者联合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9.4%、83.7%;高危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及D-D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中危组栓塞分数、灌注缺损分数、RV/LV及D-D水平亦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DEPI联合血浆D-D检测可用于临床诊断APE,评估其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量肺灌注成像 D-二聚体 急性肺动脉栓塞 危险分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