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们需要怎样的理论?
1
作者 薛元明 《书法》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书法创作呼唤精品,理论亦需要经典。对当下书论进行梳理,其中一些文论不乏极有见地的观点,但总的来看,基本上已见不到像《广艺舟双楫》这类具有宏大气势以至能对于整个书学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也很少有类似《海岳名言》这类充满偏... 书法创作呼唤精品,理论亦需要经典。对当下书论进行梳理,其中一些文论不乏极有见地的观点,但总的来看,基本上已见不到像《广艺舟双楫》这类具有宏大气势以至能对于整个书学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也很少有类似《海岳名言》这类充满偏激却不乏睿智之光的批评杰作。文以载道,需进行必要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乏 广艺舟 文以载道 书论
原文传递
对《赵和造像记》的几点认识——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一则勘误
2
作者 金迪 李红 《苏州文博论丛》 2010年第1期212-216,共5页
康有为先生所著《广艺舟双楫》,是清末碑学书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篇著述。康有为先生在该书中力斥当时书坛帖学萎靡之风,倡言学习六朝碑刻,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该书出版后,流行甚广。据张伯桢所编《万木草堂丛书目录》载,是书在光绪十五... 康有为先生所著《广艺舟双楫》,是清末碑学书论中最有影响力的一篇著述。康有为先生在该书中力斥当时书坛帖学萎靡之风,倡言学习六朝碑刻,影响了整整一代书风。该书出版后,流行甚广。据张伯桢所编《万木草堂丛书目录》载,是书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脱稿后,'光绪辛卯(1891年)刻,凡十八印。戊戌(1898年)八月、庚子(1900年)正月两奉伪旨毁版'。在当时条件下,七年中就印刷十八次之多。而在日本,又以《六朝书道论》为名翻印了六版,可见该书在当时的影响力,以及在书学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力 书学 先生 影响力 书论 六版 光绪 书坛
原文传递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9
3
作者 傅合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4-98,共5页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极有理论特色的著作。他以倡变、求新为价值取向,尊碑抑帖,反对书法中的保守、僵化倾向;以性情自由为表现心态,批评唐人及帖学中的以理抑情、以工巧害意,弱化艺术表现力的弊端;以... 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是一部在中国书法美学史上极有理论特色的著作。他以倡变、求新为价值取向,尊碑抑帖,反对书法中的保守、僵化倾向;以性情自由为表现心态,批评唐人及帖学中的以理抑情、以工巧害意,弱化艺术表现力的弊端;以粗拙、雄强、具有崇高意识特征的书法风格,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卑视帖学纤柔、和婉、甜俗、靡弱的艺术风尚。康有为的书法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 书法艺术 艺术审美理想 价值取向 书法美学思想 帖学 中国书法 郑板桥 书法风格
下载PDF
清末康有为书论的“法古”思想 被引量:6
4
作者 郑祥玉 《齐鲁学刊》 CSSCI 1995年第5期77-80,共4页
清末康有为书论的“法古”思想郑祥玉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字广厦,又字长素,号更生,清末维新派首领,古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康氏在书学方面,写出了《广艺舟双楫》,提出了系统的书学理论。这里拟就康氏书论中的... 清末康有为书论的“法古”思想郑祥玉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字广厦,又字长素,号更生,清末维新派首领,古文学家,书法理论家。康氏在书学方面,写出了《广艺舟双楫》,提出了系统的书学理论。这里拟就康氏书论中的法古思想做一探讨。康有为早年对楷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 书法艺术 碑学理论 自然观 书学理论 创新精神 书论 帖学 《石门铭》
下载PDF
《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之比较——论康有为的激变思想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全有 王申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从《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康有为激变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再就是变革思想的一贯性,无论是《广艺舟双楫》时期,还是之后的《孔子改制考》时期... 从《广艺舟双楫》与《孔子改制考》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康有为激变思想中最为重要的表征,就是手法之激越,甚至多有武断、绝对、失真之处,为人所非议;再就是变革思想的一贯性,无论是《广艺舟双楫》时期,还是之后的《孔子改制考》时期,其一致性昭然;至于其理论基础,则来自于公羊今文经学。需要指出、强调的是,学界对康有为变革手法之激越甚至绝对化多所贬斥,乃是着意于形而忽略了质,若从激变思想立意,则当有助于准确解读其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激变思想 书法思想 广艺舟 孔子改制考 公羊今文经学
下载PDF
《艺舟双楫笺注》读后
6
作者 马其伟 《荣宝斋》 2024年第10期260-263,共4页
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舟双楫笺注》,可谓金丹先生近年来研究包世臣的又一力作,《艺舟双楫》作为清代学者包世臣最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书学思想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关键词 清代学者 包世臣 美术出版社 艺舟 笺注 学术著作 书学思想
原文传递
《广艺舟双楫》与中国书法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被引量:4
7
作者 祝帅 《美术学报》 2011年第5期88-95,75,共8页
时人常以唐孙过庭《书谱》和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双璧"。康有为对于书法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从传统书学阵营的内部提出了"尊碑"、"卑唐"等理论并把晚清"碑学"运动推... 时人常以唐孙过庭《书谱》和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双璧"。康有为对于书法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从传统书学阵营的内部提出了"尊碑"、"卑唐"等理论并把晚清"碑学"运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更重要的是,他以《广艺舟双楫》所建构的书法理论体系,开创了近代西学意义上书法理论的新的篇章,推动了书法学科向着主流学术的发展与对话,并对此后整个20世纪的中国书法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氏不仅是近代书论的集大成者,也成为现代中国书法学术史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 中国书法 近现代 学术史
原文传递
“二爨”与近代文人书法
8
作者 曹杰钊 梁子欣 《中华书画家》 2024年第7期30-54,I0001,I0002,共27页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提到:“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赅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
关键词 文人书法 二爨 外拓 《广艺舟 康有为 雄强 用笔 方圆
原文传递
《广艺舟双楫》“以兵为喻”论书探析
9
作者 赵忠富 李恒 《书法》 2024年第5期95-98,共4页
象喻是我国古代书论独特的批评范式,“以兵为喻”是其中最为习见的取譬类型。华夏民族悠久的尚象传统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积淀,为书论“以兵为喻”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坚实思想根基与丰富的话语武库。书论家“以兵为喻”论书,将书法与刀、... 象喻是我国古代书论独特的批评范式,“以兵为喻”是其中最为习见的取譬类型。华夏民族悠久的尚象传统和深厚的军事理论积淀,为书论“以兵为喻”的生成、发展提供了坚实思想根基与丰富的话语武库。书论家“以兵为喻”论书,将书法与刀、枪、剑、戟、兵法、战阵作类比,以达到见象知义的目的。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作为古代书论集大成之作,也运用了大量“以兵为喻”批评话语。康有为以诸般兵械来比拟书体、笔画的形态之美,以兵法战阵的奇正相生、变幻无穷来譬喻书法的通变之理,以军事要素的协调与配合来比类书法的统筹之道。古代书论“以兵为喻”言说,突破了逻辑分类所形成的知识畛域,极大地提升了书法批评的形象性与理论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艺舟 象喻 以兵为喻 兵械之喻 兵法之喻
原文传递
浅谈“气” 学习“民族形式”的笔记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绍武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24,共3页
浅谈﹃气﹄学习﹃民族形式﹄的笔记钱绍武南齐谢赫提出了中国画的六条原则,第一条就叫“气韵生动”。以前有同志释为神韵、神态的生动。我这些年来再三思索和实践,觉得气韵不能等同于神态。我也作了一些尝试,想更确切地加以界定、阐... 浅谈﹃气﹄学习﹃民族形式﹄的笔记钱绍武南齐谢赫提出了中国画的六条原则,第一条就叫“气韵生动”。以前有同志释为神韵、神态的生动。我这些年来再三思索和实践,觉得气韵不能等同于神态。我也作了一些尝试,想更确切地加以界定、阐明,但都不能令人满意。我现在觉得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 创作方法 总体精神 气功 民族形式 思维方法 天龙山 中国画 《广艺舟 状态化
原文传递
《广艺舟双楫》在日本的早期传播与接受
11
作者 刘光喜 《书法》 2024年第6期79-82,共4页
《广艺舟双楫》以《六朝书道论》译名在日本传播颇广。日本对其接受既有了解中国碑学书风的期待心理,又存在“他者”的立场,有其独自的民族历史观。
关键词 《广艺舟 《六朝书道论》 日本 接受
原文传递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碑学理论的深化举隅
12
作者 林苗苗 《书法》 2024年第6期86-88,共3页
《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的书学名著,也是大开尊碑之风、深化碑学理论的扛鼎之著。康有为在该著主旨要义、思想内核、问题意识、通变意识乃至体系建构等诸多方面,均对碑学理论的深化拓展贡献良多。对《广艺舟双楫》展开文本细读,辑佚勾... 《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的书学名著,也是大开尊碑之风、深化碑学理论的扛鼎之著。康有为在该著主旨要义、思想内核、问题意识、通变意识乃至体系建构等诸多方面,均对碑学理论的深化拓展贡献良多。对《广艺舟双楫》展开文本细读,辑佚勾勒其碑学贡献,将有助于还原特定阶段书史原貌,也将助益于书法艺术体系的当代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 尊碑之风
原文传递
云冈《太和七年造像题志》辨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一德 《文物世界》 1995年第3期62-73,共12页
云冈《太和七年造像题志》辨考赵一德《太和七年造像题志》,现在仍较完整地保留在云冈第11窟东壁的上部(图一),距地面有十余米。该志为磨壁石刻,呈长方形,横长约78厘米,竖高约37厘米,刻字24行,行14-16字,字大3&... 云冈《太和七年造像题志》辨考赵一德《太和七年造像题志》,现在仍较完整地保留在云冈第11窟东壁的上部(图一),距地面有十余米。该志为磨壁石刻,呈长方形,横长约78厘米,竖高约37厘米,刻字24行,行14-16字,字大3×2厘米。此志,以其在云冈石窟榜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二十品 佛教术语 云冈石窟 太和 石窟造像 文体 太皇太后 《广艺舟 文学价值 孝文帝
下载PDF
谈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博学开新”的学书思想与不足
14
作者 杜啟涛 赵文欣 《西泠艺丛》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作为清代碑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对清代碑学理论的推动有重大贡献,其所涉及碑刻之多、论证之翔实是后人难以比拟的。康有为也根据自己所见碑刻,提出了“博学”的学古方法,其政治家的身份,使其又不甘于在学古中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作为清代碑学理论的重要著作之一,对清代碑学理论的推动有重大贡献,其所涉及碑刻之多、论证之翔实是后人难以比拟的。康有为也根据自己所见碑刻,提出了“博学”的学古方法,其政治家的身份,使其又不甘于在学古中守法不变,故提出学古求变的“开新”之法。但其著书过于武断与主观,不能客观地对书法史进行分析,造成“凡碑必好”的过分溺古现象,不免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广艺舟 学书思想
原文传递
记魏宕昌公晖福寺碑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涵礎 《考古》 1936年第1期98-99,共2页
宕昌公晖福寺碑魏太和十二年建。碑首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九字,碑文正书,字体浑厚。康南海广艺舟双楫列为丰厚茂密之宗,颇不失其品第。碑在陕西澄县北寺村如来庙中。乡人迷信,谓碑拓一次,地方数年不雨,或村中多死幼童。
关键词 福寺 宕昌 北寺村 广艺舟 碑首 村中 莲北 周因 道久 使人
原文传递
论康有为的碑帖融合观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丹 《荣宝斋》 2019年第3期64-117,共54页
康有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碑学''帖学'的概念,虽然此前有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提出南北两大流派,以及清人碑帖融合无意有意的实践,但最早明确提出'碑学''帖学'这一概念的,在康有为之前确... 康有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碑学''帖学'的概念,虽然此前有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提出南北两大流派,以及清人碑帖融合无意有意的实践,但最早明确提出'碑学''帖学'这一概念的,在康有为之前确实未见。这个概念见于康氏《广艺舟双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帖结合 康有为 《广艺舟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书坛格局的形成与由来——20世纪末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惇 《中国书画》 2006年第5期152-153,共2页
一、清代碑学影响下的流风与碑派的新拓展当代中国书坛的第一支重要力量是清代延续至今的碑派。众所周知,崇碑的思潮,可追溯到清初,清代中叶以后,碑派理论在阮元、包世臣等人的努力下,逐渐完善。到清末的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堪称... 一、清代碑学影响下的流风与碑派的新拓展当代中国书坛的第一支重要力量是清代延续至今的碑派。众所周知,崇碑的思潮,可追溯到清初,清代中叶以后,碑派理论在阮元、包世臣等人的努力下,逐渐完善。到清末的康有为所著《广艺舟双楫》堪称碑派理论的总结。在本世纪初其影响是空前的,在肯定他的贡献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由于其尊碑贬帖的过激立场,所产生的强烈的负面效应。清代以来的碑派,开拓了一个1000多年来帖派所不能囊括的以篆、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碑 广艺舟 碑学 帖学 无名书 清代中叶 沈尹默 二王 创作模式 写经体
下载PDF
《广艺舟双楫》的非艺术精神 被引量:3
18
作者 喻运斌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广艺舟 艺术精神 中国艺术 艺术价值 政治理想 康有为
下载PDF
康有为尊碑抑帖谈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虹 《文史杂志》 1991年第4期50-52,共3页
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1858—1927),虽然在政治上倡导维新变法最终惨遭败绩,亡命国外,却在书法史上以一部洋洋5万余言的《广艺舟双楫》竭力倡导尊碑崇魏,抑帖卑唐,从而确立了碑学书法与二王传统书风为代表的帖学书... 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1858—1927),虽然在政治上倡导维新变法最终惨遭败绩,亡命国外,却在书法史上以一部洋洋5万余言的《广艺舟双楫》竭力倡导尊碑崇魏,抑帖卑唐,从而确立了碑学书法与二王传统书风为代表的帖学书法并驾齐驱的地位,造就了清末民初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书法家,其影响浩浩荡荡,至今不已。 康有为何以要竭力倡导尊碑抑帖呢? 书法发展到清代,正如康氏所言:“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由于康熙崇尚董其昌书法;乾隆偏爱赵孟頫书法,“臣下募仿,遂成风气。”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风 北碑 帖学 广艺舟 碑学 维新变法 王传统 赵孟 嘉道 书学
下载PDF
破除迷信——和学习书法的青年朋友谈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启功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121,共18页
书法一向有论著,包括从古以来的,到了近代像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还有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这些看来都比较神秘,比较文雅,用的词都比较古奥。按照那些个词句来实际用笔,练习写字,就会感觉到有许多的问题,感到词不达意,表现不出真... 书法一向有论著,包括从古以来的,到了近代像包世臣的《艺舟双楫》,还有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这些看来都比较神秘,比较文雅,用的词都比较古奥。按照那些个词句来实际用笔,练习写字,就会感觉到有许多的问题,感到词不达意,表现不出真实情况来。我现在讲的,是我平常的一些理解,现在就分这十几个项目来谈一谈。我的总题目叫做'破除迷信'。书法书上有许多的词,有修养的人,读过许多古书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包世臣 颜真卿 柳公权 颜鲁公 张迁碑 篆体 书体 篆书 《艺舟 《广艺舟 大篆 石鼓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