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次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关节镜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林亮 燕树义 +1 位作者 褚秀成 宁波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21例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21例均为首次脱位,急症行肩关节闭合手法复位,复位后2~7 d,平均4 d,行肩...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21例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21例均为首次脱位,急症行肩关节闭合手法复位,复位后2~7 d,平均4 d,行肩关节镜下探查,其中肩袖损伤7例,Bankart损伤3例,SLAP损伤1例,均以缝合锚钉固定修复。肱骨大结节骨折块行镜下复位,根据骨折块大小、粉碎情况选择空心螺钉或双排缝线桥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肩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情况,并进行VAS疼痛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患者肩关节稳定,未出现再次脱位。术后6个月随访3例出现肩关节外展活动轻度受限;2例前屈时疼痛。术后2~6个月肱骨大结节骨折愈合,平均3.4个月。术后6个月根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标准(UCLA)评分为(32.6±6.8)分,较术前明显改善。VAS疼痛评分由术前的(7.2±2.1)降至术后的(1.7±1.02)分。[结论]肩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做到早期全面诊断,一期处理肩关节其他合并伤,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满意,但对外科医师的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脱位 肱骨大结节骨折 关节镜 双排缝线 空心螺钉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小钰 马敬祖 +2 位作者 于佳 万钧 马军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和双排缝线桥联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双滑轮和双排缝线桥联合技术治疗肩袖损伤(rotator cuff tears,RCT)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传统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2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接受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的53例RCT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愈合率、再撕裂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和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Murley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前屈上举、体侧外旋、体侧内旋度数、ASES评分、UCLA评分及CM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在RCT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加强RCT患者关节灵活度,有利于RCT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下双滑轮 双排缝线 肩关节功能 关节灵活度
下载PDF
肩袖损伤经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128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展豪 陈强 向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的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观察并记录... 目的 研究并分析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的肩袖损伤患者,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如手臂的外展、前屈功能、VAS和UCLA评分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恢复,确保肩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双排缝线 效果
下载PDF
三通道技术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治疗肩袖损伤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向征 蔡荣芳 +3 位作者 樊晓臣 张宏雷 莱东翰 谢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3760-3762,共3页
目的:评估三通道技术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治疗肩袖损伤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收集8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三通道技术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进行肩袖修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术前、术后1周和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评估三通道技术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治疗肩袖损伤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方法:收集8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三通道技术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进行肩袖修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价。术前、术后1周和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前屈及外展活动范围进行临床随访。结果: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获得至少1个月的随访。术后1周及1个月的VAS评分、Constant评分和前屈、外展活动范围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通道技术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治疗肩袖损伤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通道 关节镜 肩袖损伤 双排缝线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3
5
作者 付佳 高凡 李鸿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3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40例全层肩袖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给予系统、阶段性康复护理,防止肩关节粘连、挛缩、瘢痕形成,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40例全层肩袖损伤的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术后给予系统、阶段性康复护理,防止肩关节粘连、挛缩、瘢痕形成,最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康复锻炼,术后随访8~24个月,患者ASES评分由术前(34.2±16.87)分,术后提高至(88.2±6.50)分,UCLA评分由术前(16.3±4.71)分,术后提高至(30.5±2.56)分,VAS评分术前(5.8±1.7)分,术后(1.6±0.5)分,患侧肩关节主动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方向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全层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给予系统性、阶段性康复护理,有利于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缝线技术 肩袖损伤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型肩袖撕裂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凡有非 夏胜 +4 位作者 尤琳 陈先帅 李久源 刘舰 赵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型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排锚钉缝合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术后3、12个月应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肩关节恢复效果;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术后3、6、12个月应用持续性被动活动度测量装置测定患者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术后12个月患者复查肩关节磁共振成像,评估肩袖再撕裂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12个月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分别为76.19%(16/21)、95.24%(20/21),对照组患者术后3、12个月肩关节恢复优良率均为63.16%(12/19);2组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7,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68,P<0.05)。2组患者术前ASES、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ASE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术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ASE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术后6个月比较,2组患者术后12个月ASES评分显著升高,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A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度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肩袖撕裂 双排缝线技术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德华 张国福 +2 位作者 曾志奎 吴成林 许洋 《骨科》 CAS 2022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2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2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收治的2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病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前屈活动度、内旋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骨折愈合时间、外旋活动度及后伸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较对照组(36%)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24)。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24/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4,P=0.014)。结论 肩关节镜下辅助复位联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骨折 双排缝线技术 关节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双排缝合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的早期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宁梓文 施政良 +5 位作者 杨光 董开颜 范广涛 金鑫 王国梁 李彦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4-271,共8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与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修复肩袖撕裂...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与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中型肩袖撕裂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中型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排改良Mason-Allen技术修复肩袖撕裂(单排组),20例采用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撕裂(双排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肩袖撕裂大小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T2*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周及3、6、12个月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包括主观影响、疼痛、前屈、内旋、外旋、外展、肌力评分及总分),行功能MRI检查基于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echo-time,UTE)-T2*技术计算T2*值,定量评估肩袖组织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基于Sugaya分型标准评价肩袖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1年随访,无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术后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发生。组内比较示,两组术后各时间点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疼痛、主观影响、前屈、外展、肌力评分均较术前增加,VAS评分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术后6周内患者外展位制动,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内旋、外旋及总分于6周时较低,6周后逐步升高,术后3、6、12个月与术前及术后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值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除单排组术后6、12个月间以及双排组术后3、6、12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两组其余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示,术后6周及3、6、12个月双排组VAS评分和T2*值均低于单排组(P<0.05)。双排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主观影响、前屈、外展、内旋功能评分在术后6周和3个月明显优于单排组,外旋评分和总分在术后3个月明显优于单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差异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单排缝合技术 双排缝线技术 超短回波时间-T2*技术
原文传递
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结节撕脱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黄祖辉 谭志超 +1 位作者 李征 谢尚能 《青岛医药卫生》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大结节撕脱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大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大结节撕脱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术后肩肘带悬吊固定,功能锻炼,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行肩关节Neer评分,定期复查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观察组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对照组患者中2例偶发肩部疼痛,功能锻炼后自行缓解,1例延迟愈合。观察组未出现异常。结论肩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双排缝线桥技术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双排缝线技术 肱骨大结节骨折 双滑轮技术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丽雯 章林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9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1例,均实施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实施...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1例,均实施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实施单排锚钉缝合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双排缝线桥技术。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关节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肩袖愈合率97.2%与对照组愈合率80.0%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肩关节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肩肘协会评分系统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分(UCLA)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前屈与外旋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增加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再撕裂发生率0%与对照组20.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肩袖损伤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显著降低术后再撕裂率,预后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双排缝线技术 肩袖损伤 临床效果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张兴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34-0137,共4页
观察不同治疗技术在目标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影响作用。方法 明确研究内容后计算出样本病例,本研究根据统计学值计算得出所需样本量为26例,完成目标病例数的收集所花费的时间为四年,首例患者入组的时间为2019年的一月份... 观察不同治疗技术在目标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影响作用。方法 明确研究内容后计算出样本病例,本研究根据统计学值计算得出所需样本量为26例,完成目标病例数的收集所花费的时间为四年,首例患者入组的时间为2019年的一月份,而末例患者入组的截止时间为2023年的5月份。完成所有患者数的入组后进行临床入排,入排的标准则根据目标进行制定,将纳入后的患者分为不同的组别,而不同组别所选取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本研究中13例对照组患者所实施的治疗方式为单排固定缝合手术,其余1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的为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治疗结束后进行患者随访,随访过程中进行指标的观察记录,包括肢体功能改善情况,肩关节手术部位及周围组织的痛疼感VAS评分,肩关节经手术治疗后的功能Constant评分以及术后结束后患者发生的其他症状与复发情况。结果 经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具有临床效果(P<0.05),目标手术方式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其余采取单排固定缝合手术的患者,且目标手术治疗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肩关节可以活动的范围明显更广(P<0.05),VAS评分更低(P<0.05),Constant评分更高(P<0.05),且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肩袖撕裂复发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修复技术在肩袖撕裂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降低患者术后痛疼感,且安全性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缝线修复技术 单排固定缝合 肩袖撕裂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祖辉 谭志超 +1 位作者 李征 谢尚能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20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肩袖损伤经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肩袖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州... 目的:观察肩袖损伤经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肩袖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并比较小、中、大型撕裂组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前后各项评定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关节活动功能,针对不同撕裂程度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损伤 双排缝线技术 肩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肖杰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60-63,共4页
探究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予单排铆钉缝合治疗,观察组进行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 探究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予单排铆钉缝合治疗,观察组进行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患者实施双排缝线桥技术处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缝线技术 伴有骨质疏松巨大肩袖损伤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翀 朱明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19例肩袖损伤(大型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术前MRI进行肩袖损伤分型,手术前后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前术后肩关节活动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19例肩袖损伤(大型撕裂)患者,采用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术前MRI进行肩袖损伤分型,手术前后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术前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nstant评分、美国肩与时协会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损伤具有操作安全、较常规切开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排缝线技术 肩袖损伤
下载PDF
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15
作者 白志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51-54,共4页
探讨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8例肩袖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4,单排缝线桥技术),观察组(34,双排缝线桥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 探讨在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68例肩袖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34,单排缝线桥技术),观察组(34,双排缝线桥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再撕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双排缝线桥技术能够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活动度、疗效,缓解疼痛,避免再撕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缝线技术 肩袖损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斌山 李燕萍 黄祖辉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4期97-98,共2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早期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4例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关节镜双排缝线桥技术结合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早期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84例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肩关节前屈功能活动度、Constant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和UCLA评分。结果:实验组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肩关节前屈功能活动度、Constant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和UCL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治疗方面,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技术治疗方案,患者临床疗效好,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双排缝线技术 中医定向透药技术 冈上肌腱全层撕裂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治疗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军 李志国 +1 位作者 刘昭 邢更彦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7期771-77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对大、中、小型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全层肩袖损伤患者94例,根据关节镜下测量的撕裂范围分为大型组26例(3cm≤撕裂范围<5cm)...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对大、中、小型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收治的全层肩袖损伤患者94例,根据关节镜下测量的撕裂范围分为大型组26例(3cm≤撕裂范围<5cm)、中型组35例(1cm≤撕裂范围<3cm)、小型组33例(撕裂范围<1cm),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固定。术后随访18~24个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再撕裂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且末次随访时明显低于术后1年,而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小型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中型组和大型组,且中型组明显低于大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术前,且末次随访时明显优于术后1年,而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小型组的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中型组和大型组,且中型组明显优于大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小型组术后无再撕裂发生,中型组术后发生再撕裂1例(2.94%),大型组术后发生再撕裂4例(18.18%),中、小型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排单滑轮缝线桥对大、中、小型全层肩袖损伤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较大的肩袖损伤需延长功能康复期以防止再撕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全层肩袖损伤 双排单滑轮缝线 损伤再撕裂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骏 李强 +1 位作者 孟柏屹 李成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治疗)与观察组(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治疗),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肩关节Constant评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再撕裂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UCL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前屈活动度、外展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再撕裂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与双排锚定缝线桥技术均能帮助肩袖全层撕裂患者缓解其疼痛、促使其肩关节功能恢复,但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桥技术远期预后较为良好,可降低患者的再撕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全层撕裂 关节镜下双滑轮结合缝线技术 双排锚定缝线技术
下载PDF
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两种固定的比较
19
作者 张绍华 张青松 +5 位作者 汤明 廖广阳 李涛 方禹舜 李亚楠 谈鸿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325,共6页
[目的]比较螺钉与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情况,43例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垫圈固定(... [目的]比较螺钉与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72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骨折情况,43例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垫圈固定(螺钉组),另外29例采用切开复位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缝线桥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螺钉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缝线桥组[(53.8±10.1)min vs(65.2±11.1)min,P<0.05],两组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切口愈合等级、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平均(12.6±2.9)个月,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Lysholm和IKDC评分,以及膝ROM和后抽屉试验均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亚组,两组复位均为优,但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亚组,缝线桥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螺钉组[优/良/差,(21/0/0)vs(13/2/2),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K-L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钉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骨折块横径≤10 mm或者粉碎性骨折,建议行双排锚钉缝线桥固定可取得更好的骨折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松质骨螺钉 双排锚钉缝线
原文传递
双排锚钉缝线桥与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刘国印 王永强 +2 位作者 柏天婷 陈建民 吕德珍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64-469,共6页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双排锚钉缝线桥(doublerowanchorsuturebridge,DRA-SB)与钢板固定(platefixation,PF)治疗肱骨大结节(humerus greater tubercle,HGT)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HGT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RA-SB组(n=22)和PF组(n=26)。DRA-SB组采用内排联合外排锚钉的缝线桥固定,PF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功能评估HGT位移、骨折愈合和并发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静息痛和活动痛,应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mecican shoulderand elbowsurgeons scale,ASES)评估肩关节功能,应用量角器测量肩关节最大活动度(range ofmotion,ROM)。结果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住院和术后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RA-SB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PF组(P<0.05);DRA-SB组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上均明显优于PF组(P均<0.05);DRA-SB组术后HGT位移较PF组增加(P<0.05)。两组术前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肩关节静息痛VAS、活动痛VAS和肩关节功能ASES均明显优于术前(P均<0.05),但术后两组间静息痛VAS和活动痛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A-SB组术后肩关节功能ASES明显高于PF组(P<0.05),DRA-SB组在前屈和外展活动时,其最大ROM优于PF组(P<0.05)。结论DRA-SB和PF固定均是治疗HGT骨折的有效方法,但DRA-SB在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上更具优势,同时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临床接受度较高,是一种较为良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大结节 骨折 双排锚钉缝线 钢板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