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双心效应
被引量:
10
1
作者
樊瑞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7期887-888,共2页
双心效应是指有效防治冠心病,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研究资料表明,双心患者在心血管门诊患者中发生率为40%以上,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一旦同时出现,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在...
双心效应是指有效防治冠心病,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研究资料表明,双心患者在心血管门诊患者中发生率为40%以上,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一旦同时出现,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应同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冠心病归属于中医胸痹心悸的范畴,早在《内经》对心的认识就明确提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
心
病
心
可舒
双
心
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马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双心效应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可舒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2片/次,每日3次,坚持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在血流...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双心效应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可舒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2片/次,每日3次,坚持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在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比黏度、全血黏度高比值(ηH)、全血黏度低比值(ηL)、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抑郁、焦虑情绪等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通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达到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
心
病
心
可舒片
双
心
效应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临床应用再认识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银健
贺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8期124-125,共2页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病"双心治疗"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多年来应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进行治疗,观察其"双心效应"的临床作用,心...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病"双心治疗"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多年来应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进行治疗,观察其"双心效应"的临床作用,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是指心可舒片既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同时又有改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和神志反应的功能。心可舒片选用纯植物药物,合理选择,独特组成。不含冰片,对中焦脾胃运化无影响;不含虫类药物,避免了重金属蓄积、异体蛋白过敏的风险。且其组成药物经基础药理研究证实符合冠心病的二级防治ABCDE原则,可满足冠心病患者长期安全用药的需求。既可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又可缓解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又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体会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只要中医辨证属于气机拂郁、血瘀滞结之证者,皆可应用心可舒片进行治疗,关键在于药量的控制,需根据症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可舒片
双
心
效应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双心效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4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在改善血脂及焦虑方面的疗效。方法 52例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随访患者,按自愿接受中药治疗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常规ABCDE方案防治,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在改善血脂及焦虑方面的疗效。方法 52例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随访患者,按自愿接受中药治疗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常规ABCDE方案防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心可舒片,治疗12周,观察两组血脂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LDL-C下降更明显(P<0.05);在降低甘油三酯(TG)方面,观察组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而对照组TG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焦虑方面,观察组SAS评分异常者由34.4%下降到12.5%(P<0.05);而对照组SAS评分异常者由35.0%下降到25.0%(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成药心可舒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不仅能改善焦虑症状,而且调节血脂更优,起到很好的"双心"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
可舒片
冠
心
病
介入支架术后
双
心
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臻
孙云富
常鲁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5期126-126,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8.6%,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
心
绞痛
心
可舒片
双
心
效应
原文传递
题名
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双心效应
被引量:
10
1
作者
樊瑞红
机构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7期887-888,共2页
文摘
双心效应是指有效防治冠心病,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研究资料表明,双心患者在心血管门诊患者中发生率为40%以上,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一旦同时出现,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在临床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应同时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冠心病归属于中医胸痹心悸的范畴,早在《内经》对心的认识就明确提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
关键词
冠
心
病
心
可舒
双
心
效应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5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马莉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792-79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双心效应的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可舒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心可舒片,2片/次,每日3次,坚持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在血流动力学以及临床预后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比黏度、全血黏度高比值(ηH)、全血黏度低比值(ηL)、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抑郁、焦虑情绪等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脂,改善患者的冠心病临床症状,通过缓解抑郁、焦虑情绪达到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预后。
关键词
冠
心
病
心
可舒片
双
心
效应
血流动力学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89.5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临床应用再认识
被引量:
6
3
作者
刘银健
贺洁
机构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8期124-125,共2页
文摘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病"双心治疗"就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多年来应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进行治疗,观察其"双心效应"的临床作用,心可舒片的双心效应,是指心可舒片既有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同时又有改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和神志反应的功能。心可舒片选用纯植物药物,合理选择,独特组成。不含冰片,对中焦脾胃运化无影响;不含虫类药物,避免了重金属蓄积、异体蛋白过敏的风险。且其组成药物经基础药理研究证实符合冠心病的二级防治ABCDE原则,可满足冠心病患者长期安全用药的需求。既可缓解冠心病症状,改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又可缓解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又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体会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只要中医辨证属于气机拂郁、血瘀滞结之证者,皆可应用心可舒片进行治疗,关键在于药量的控制,需根据症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量,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心
可舒片
双
心
效应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双心效应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茹
机构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4期155-157,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在改善血脂及焦虑方面的疗效。方法 52例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随访患者,按自愿接受中药治疗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常规ABCDE方案防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心可舒片,治疗12周,观察两组血脂及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LDL-C下降更明显(P<0.05);在降低甘油三酯(TG)方面,观察组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而对照组TG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焦虑方面,观察组SAS评分异常者由34.4%下降到12.5%(P<0.05);而对照组SAS评分异常者由35.0%下降到25.0%(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成药心可舒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不仅能改善焦虑症状,而且调节血脂更优,起到很好的"双心"疗效。
关键词
心
可舒片
冠
心
病
介入支架术后
双
心
效应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臻
孙云富
常鲁华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5期126-126,F0003,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可舒片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8.6%,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使用简便安全。
关键词
不稳定型
心
绞痛
心
可舒片
双
心
效应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双心效应
樊瑞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马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心可舒片双心效应临床应用再认识
刘银健
贺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介入支架术后双心效应
张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心可舒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王臻
孙云富
常鲁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