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性苯丙共聚物改性醇酸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辉 李小瑞 +3 位作者 杨凯 李凯斌 王琦超 王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69-2376,共8页
以油酸、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为原料,采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为溶剂合成了基础醇酸树脂;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双引发剂、分步引发烯类单体共聚制备了苯丙共聚物改性醇酸树脂,将其用于水性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的制... 以油酸、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为原料,采用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为溶剂合成了基础醇酸树脂;用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双引发剂、分步引发烯类单体共聚制备了苯丙共聚物改性醇酸树脂,将其用于水性改性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备。考察了不同油酸含量(以油酸、季戊四醇、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对水性醇酸树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FTIR、TGA、激光粒径散射仪对树脂的结构、稳定性和乳液性能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树脂的漆膜性能,包括耐水性、表干时间、硬度、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n(油酸)∶n(季戊四醇)∶n(邻苯二甲酸酐)∶n(苯甲酸)=1.0∶1.0∶1.0∶0.3,油酸含量为47%时,聚合物乳液粒径为74.44 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为0.262,胶膜的吸水率为14.5%,接触角为70.87°,有较好的耐水性。改性醇酸树脂的表干时间缩短为0.5 h,实干时间缩短为24.0 h,硬度达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树脂 引发 改性醇酸树酯 水性涂料
下载PDF
含双引发剂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彩霞 李若平 +3 位作者 路海 翟凤潇 肖勇 黄明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98-2002,共5页
制备了一种三乙醇胺与N-苯基苷氨酸为共同引发剂的丙烯酰胺基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并用He-Ne激光器633 nm波长的光对样品进行曝光测试.实验表明,与单引发剂的光致聚合物相比,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在曝光灵敏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制备了一种三乙醇胺与N-苯基苷氨酸为共同引发剂的丙烯酰胺基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并用He-Ne激光器633 nm波长的光对样品进行曝光测试.实验表明,与单引发剂的光致聚合物相比,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在曝光灵敏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衍射效率有很大提高.优化两种引发剂浓度后,此种共同引发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呈现的衍射效率达到54 %,曝光灵敏度为1 .85×10-2cm2/mJ .还研究了此种光致聚合物的透过率随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的变化,说明此种光致聚合物材料内部均匀性好,对光的散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存储 光致聚合物 衍射效率 透过率 引发
下载PDF
锂系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季 王玉荣 李杨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介绍了单锂引发剂、双锂引发剂、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和复合有机锂引发剂的特点、发展及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保持原有已开发成熟的单锂引发剂和双锂引发剂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及复... 介绍了单锂引发剂、双锂引发剂、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和复合有机锂引发剂的特点、发展及在合成橡胶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保持原有已开发成熟的单锂引发剂和双锂引发剂的基础上,要重点发展多锂引发剂、官能化有机锂引发剂及复合有机锂引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锂引发 引发 多锂引发 官能化有机锂引发 复合有机锂引发 述评
下载PDF
高效双光子引发剂及水相中制备水凝胶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维彩 郑美玲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6-91,共16页
对双光子引发剂的设计合成和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着重介绍了用于水凝胶双光子聚合的引发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通过扩大共轭链长度、引入强供/吸电子基团、加入共引发体系等来增大双光子吸收截面,引入自... 对双光子引发剂的设计合成和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着重介绍了用于水凝胶双光子聚合的引发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通过扩大共轭链长度、引入强供/吸电子基团、加入共引发体系等来增大双光子吸收截面,引入自由基淬灭基团以降低荧光量子产率,增加引发剂的水溶性来降低微结构细胞毒性等方面。这些研究为生物相容性三维水凝胶微纳结构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是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生长微环境的必要条件。接着,介绍双光子聚合制备的水凝胶微纳结构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生物相容性水凝胶微结构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光子引发 水凝胶 光子聚合 微结构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基于双锂法的炔基功能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琳燦 冷雪菲 +5 位作者 韩丽 李超 张松波 雷岚 马红卫 李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6-874,共9页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建立高效、精准、普适的SIS功能化方法一直是提高TPE材料性能的关键.首先,利用双烯单体与单官能度引发剂的反应合成了双官能度的双锂引发剂;然后采... 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建立高效、精准、普适的SIS功能化方法一直是提高TPE材料性能的关键.首先,利用双烯单体与单官能度引发剂的反应合成了双官能度的双锂引发剂;然后采用双锂引发法,以炔基功能化单体封端,高效合成了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聚合物.采用叔丁醇锂作为异戊二烯聚合段的调节剂,叔丁醇钾作为苯乙烯聚合段的调节剂,合成了低乙烯基结构含量(5.8%)、窄分子量分布(<1.17)的SIS三嵌段聚合物;再向SIS三嵌段聚合物中一步加入炔基官能化的1,1-二苯基乙烯(DPE)衍生物进行封端,以高于90%的收率高效合成了α,ω-端炔基官能化SIS三嵌段模块聚合物,借助炔基的高效点击反应,实现了功能化及拓扑化TPE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阴离子聚合 引发 炔基功能化 热塑性弹性体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负离子聚合Ⅱ.双锂引发剂种类、共聚物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金关泰 韩丙勇 +1 位作者 吕新平 刘青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4-252,共9页
介绍了双锂引发剂和配位体的种类、多种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
关键词 引发 负离子聚合 配位体
下载PDF
用双锂引发剂制备热塑弹性体S(IB)S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性坤 周涛 金关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1-422,424,共3页
With polyisoprene dilithium as an initiator, cyclohexane as a solvent ,tetrahydrofuran as a polar additive, isoprene styrene butadiene as monomer, a new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S(IB)S was synthesized by two steps. The... With polyisoprene dilithium as an initiator, cyclohexane as a solvent ,tetrahydrofuran as a polar additive, isoprene styrene butadiene as monomer, a new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S(IB)S was synthesized by two steps.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product was carried out by IR, 1H-NMR, TEM and DSC, and its physic-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also exa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弹性体 引发 制备 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阴离子聚合
下载PDF
双锂引发剂一步法合成S/B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华 金关泰 +2 位作者 逄杰斌 张兴英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21,共4页
根据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时竞聚率的差异 ,以环己烷为溶剂 ,四氢呋喃为极性添加剂 ,用双锂活性短链引发剂一步合成了窄分布的具有无规段的S/B嵌段共聚物 ,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此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其结构... 根据苯乙烯与丁二烯共聚时竞聚率的差异 ,以环己烷为溶剂 ,四氢呋喃为极性添加剂 ,用双锂活性短链引发剂一步合成了窄分布的具有无规段的S/B嵌段共聚物 ,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此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其结构为嵌段与无规并存。透射式电镜能明显地观察到聚合物的微观相分离结构。性能测试表明该聚合物具备较好的力学性能 ,可视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 ,但较多无规过渡段的存在造成其永久变形较大。热熔压敏胶的测试表明 ,其性能符合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发 S/B嵌段共聚物 一步合成法 弹性体
下载PDF
负离子聚合双锂引发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景梦娜 董静 张定军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1,共5页
总结了用于负离子聚合的双卤代烷烃类、萘类、双烯烃类及其齐聚物双锂引发剂,以及其他新型双锂引发剂的类型、合成方法及特点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引发 负离子聚合 合成方法 综述
下载PDF
对称型双端过渡态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Ⅰ 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杨 徐宏德 +4 位作者 洪定一 顾明初 陆永俊 王玉荣 杨锦宗 《弹性体》 CAS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 ,异戊二烯 (Ⅰ )、苯乙烯 (S)单体采用一次加入的方法 ,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异戊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I) -I-(I-S) -S ,并对双锂体系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过程进...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 ,异戊二烯 (Ⅰ )、苯乙烯 (S)单体采用一次加入的方法 ,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异戊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S-I) -I-(I-S) -S ,并对双锂体系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 ,求得不同聚合温度 (4 0℃、5 0℃、60℃ )、不同单体 (S与I)质量比 (3∶7、4∶6、5∶5 )、不同引发剂浓度下假一级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求得表观增长反应速度常数kp′为 0 .0 1 4 3L/(mol·min) ;求得单体 (S与I)质量比为 3∶7、4∶6、5∶5时的共聚合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 81 .0kJ/mol、80 .9kJ/mol、79.1kJ/mol;求得不同聚合温度 (4 0℃、5 0℃、60℃ )、不同单体 (S与I)质量比 (3∶7、4∶6、5∶5 )下异戊二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苯乙烯 引发 嵌段共聚物 动力学 对称型 端过渡态
下载PDF
双锂体系立构三嵌段聚丁二烯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杨 徐宏德 +4 位作者 洪定一 王钧 王玉荣 顾明初 杨锦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6期24-28,共5页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单体一次加入,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极性添加剂,合成了1,2-1,4-1,2-立构三嵌段聚丁二烯,并对双锂体系丁二烯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物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随着1,2-%的增加,... 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单体一次加入,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极性添加剂,合成了1,2-1,4-1,2-立构三嵌段聚丁二烯,并对双锂体系丁二烯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物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随着1,2-%的增加,聚丁二烯的无规结构含量逐渐减少,全同和间同结构含量逐渐增加,聚丁二烯的全同含量总是高于间同含量;与丁二烯均聚物相比,在1,2-%相近时,立构嵌段聚丁二烯具有更高的有规结构含量,全同和间同结构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丁二烯 苯乙烯 引发 嵌段共聚物 动力学 引发
下载PDF
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杨 徐宏德 +3 位作者 洪定一 顾明初 王玉荣 王钧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1,共4页
采用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 (B)、苯乙烯 (S)单体一次加入的方法 ,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 (S/B)—B— (B/S)—S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称型双端过渡... 采用以双卤代烷烃取代型双锂齐聚物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丁二烯 (B)、苯乙烯 (S)单体一次加入的方法 ,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 (S/B)—B— (B/S)—S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具有明显的海岛两相结构 ,嵌段共聚物存在两个玻璃化温度 ;随着单体配比 (质量比 )S/B的增大 ,嵌段共聚物的各项物理性能变化趋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型 端过渡态 丁二烯 苯乙烯 引发 嵌段共聚物 动态性能 力学性能 热塑弹性体
下载PDF
双端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合成及表征
13
作者 韩春影 赵忠夫 +3 位作者 刘宫涵晗 蒙罗丽 宋雨骏 张春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6,共8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双锂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并以2-((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甲基)呋喃(FGE)为封端剂制备双末端含呋喃基团的聚异戊二烯。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封端效率进行检测;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基质...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以双锂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聚合并以2-((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甲基)呋喃(FGE)为封端剂制备双末端含呋喃基团的聚异戊二烯。利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对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封端效率进行检测;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和热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官能化封端效率大于95%;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07(<1.1),符合活性阴离子聚合窄分布的特点;由于聚异戊二烯的1,4-结构含量较低且链端存在的呋喃环使得内旋转位阻增大,双端呋喃官能化聚异戊二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未封端的略有升高。这种高效呋喃封端方法为构建理想动态交联网络的橡胶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阴离子聚合 引发 末端官能化
下载PDF
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制——Ⅱ.结构研究
14
作者 李杨 王钧 +3 位作者 王玉荣 顾明初 杨锦宗 洪定一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0年第4期50-53,共4页
以双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B/S)嵌段共聚物S-(S/B)-B-(B/S)-S,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B的增大、极性添加剂(2G)/Li的增加,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含量增加;嵌段共聚物具有微观相分... 以双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合成了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B/S)嵌段共聚物S-(S/B)-B-(B/S)-S,并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B的增大、极性添加剂(2G)/Li的增加,嵌段共聚物中苯乙烯含量增加;嵌段共聚物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分子量分布约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烯 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引发 结构
下载PDF
酶促开环聚合及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串联法合成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二嵌段聚合物
15
作者 刘啸天 刘传生 王励申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76-79,共4页
以单苄撑缩季戍四醇为前体,合成了一端为α-溴代丙酸酯,一端为羟基的双官能引发剂。以此引发剂,先引发脂肪酶催化的甲基环碳酸酯开环聚合(ROP)反应,再进一步在CuCl/2,2’-bpy催化下于同一反应器中串联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 以单苄撑缩季戍四醇为前体,合成了一端为α-溴代丙酸酯,一端为羟基的双官能引发剂。以此引发剂,先引发脂肪酶催化的甲基环碳酸酯开环聚合(ROP)反应,再进一步在CuCl/2,2’-bpy催化下于同一反应器中串联引发苯乙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利用温度的变化,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对不同反应条件下所得聚合产物进行了GPC,1HNMR,13CNMR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引发 酶促开环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下载PDF
本体法合成ABS树脂 Ⅰ.相转变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志省 李杨 +3 位作者 杜晓旭 张微 郑君双 王玉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2,共5页
分别以4种聚丁二烯橡胶作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法合成了丙烯情-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用折光指数法监测预聚合阶段的单体转化率,重点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橡胶对ABS合成过程中相转... 分别以4种聚丁二烯橡胶作增韧剂,1,1-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DP275B)为引发剂,采用本体法合成了丙烯情-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用折光指数法监测预聚合阶段的单体转化率,重点考察了不同聚合工艺条件下橡胶对ABS合成过程中相转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i系700A橡胶聚合体系的黏度最大,相转变过程亦最为显著;随着橡胶用量的增加,聚合体系的黏度显著增加;采用DP275B(用量大于或等于210μg/g)和适中的搅拌速率均可观察到明显的相转变过程;随着Li系700A橡胶和DP275B用量的增加,相转变过程均有所后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本体聚合 官能团引发 聚丁二烯橡胶相转变 黏度
下载PDF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丙烯酰胺聚合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杰成 蒋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选用2,5-二甲基-2,5-己二醇和过氧化氢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备2,5-二甲基-己二基(2,5)-双过氧化氢,作为双官能度引发剂。并用制备出的引发剂与Na2SO3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分子量随引发剂浓度和反应起始温度的增... 选用2,5-二甲基-2,5-己二醇和过氧化氢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备2,5-二甲基-己二基(2,5)-双过氧化氢,作为双官能度引发剂。并用制备出的引发剂与Na2SO3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分子量随引发剂浓度和反应起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单体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单体初始质量分数为25%,2,5-二甲基-2,5-己二醇浓度为5×10-5mol/L,反应起始温度为10℃的条件下,制备出分子量达到2600万左右的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度引发 高分子量 聚丙烯酰胺
下载PDF
复合分散体系苯乙烯悬浮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窦家林 李杨 +2 位作者 张春庆 韩冰 王玉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共5页
以磷酸三钙(TCP)/羟乙基纤维素(HEC)为复合分散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水为介质进行苯乙烯(St)的悬浮聚合,考察了复合分散剂的用量与配比、引发剂种类与用量及聚合温度、搅拌速率、水油比、杂质等因素对悬浮聚合的影响,并... 以磷酸三钙(TCP)/羟乙基纤维素(HEC)为复合分散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水为介质进行苯乙烯(St)的悬浮聚合,考察了复合分散剂的用量与配比、引发剂种类与用量及聚合温度、搅拌速率、水油比、杂质等因素对悬浮聚合的影响,并表征了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复合分散剂总量占St单体质量的0.24%左右,m(TCP)/m(HEC)=1:1,BPO占St单体质量的0.80%,水与St单体的质量比为(2~3):1,搅拌速率为350r/min,聚合温度为(90±1)℃,所制得的PS珠粒粒径大小适中,分布集中,830~2360μm的质量分数达84.93%,珠粒透明度良好,收率高达9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苯乙烯 悬浮聚合 复合分散 官能度引发
下载PDF
双光子聚合引发剂DBASDMB的结构与光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献 于晓强 +3 位作者 于文涛 何畏 陶绪堂 蒋民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01-1504,共4页
制备了一种双光子聚合引发剂,反,反-1,4-双(4-’N,N-二丁胺基苯乙烯)-2,5-二甲氧基苯(DBASDMB),利用挥发溶剂法首次获得该化合物的晶体,用四圆X射线衍射法解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同时证明引发剂分子是... 制备了一种双光子聚合引发剂,反,反-1,4-双(4-’N,N-二丁胺基苯乙烯)-2,5-二甲氧基苯(DBASDMB),利用挥发溶剂法首次获得该化合物的晶体,用四圆X射线衍射法解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同时证明引发剂分子是具有很好对称性和平面性的全反式结构。仔细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下的线性吸收光谱和单、双光子荧光谱,并在同一条件下对其单、双光子光谱进行了比较。在760nm的飞秒脉冲激光辐照下,DBASDMB能够高效地引发聚氨酯类丙烯酸酯齐聚物的聚合反应,成功地制作了一个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聚合引发 晶体结构 单、光子荧光光谱 微结构
下载PDF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引发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秋实 亢旗军 李华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0,19,共4页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新型引发剂是近年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讨论了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聚合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认为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可用于制备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应用前景好;讨论了双官能度引... 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合成用新型引发剂是近年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讨论了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的聚合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认为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可用于制备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应用前景好;讨论了双官能度引发剂和含胺基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认为由过硫酸钾、氨水、尿素、偶氮-(2-脒基丙烷)盐酸盐及功能性单体MP构成的低温新型复合引发体系可制备超高分子量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水溶性偶氮引发 官能度引发 胺基功能性单体 复合引发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