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条裂谷的幔柱构造与成矿
被引量:
9
1
作者
真允庆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中条山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三低一高"(低波速、低密度、低黏度及高地热异常)特点,变质核杂岩中赋存有科马堤岩并具"双层"结构,火成岩呈"双峰"状态,变质期的古地温为522~608℃,压力0.3~0.73GPa,地热梯...
中条山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三低一高"(低波速、低密度、低黏度及高地热异常)特点,变质核杂岩中赋存有科马堤岩并具"双层"结构,火成岩呈"双峰"状态,变质期的古地温为522~608℃,压力0.3~0.73GPa,地热梯度23℃/km,表明中条山地区为新太古代—元古宙的大陆裂谷-地幔热柱构造。其成矿作用存在着"四代同堂"的成矿模式,成矿期与岩浆侵入期的时差甚小;成矿空间上,大多数矿床沿着裂谷内两组断裂呈X型"对称式"展布,有益元素矿物组合及成矿温度自中心向周围呈有规律降低趋势。由于在新太古代以前,富铜的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促使中条裂谷的地壳加厚,形成丰富的成矿物质场,因为地幔热柱脉动式隆升,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壳的铜质,故成为区域内独特的铜矿集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马堤岩
大型火成岩省
双峰
态
地幔热柱
成矿物质场
中条裂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北坳陷过成熟烃源岩和固体沥青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
被引量:
9
2
作者
包建平
斯春松
+5 位作者
蒋兴超
张润和
朱翠山
黄羚
马立桥
王鹏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这一现象在其他地区的相应层位地质样品和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得到了印证,并提出了利用FCPR和LCPR两个参数来表征前、后两峰群的相互关系。当两个参数均大于1.0时,指示正构烷烃系列具双峰态分布。鉴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时代古老,当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为富氢的菌藻类,富含长链脂族结构则是这些有机质形成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重要原因。此外,所研究地质样品中有机质附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使它们发生差异成熟作用,结果可能导致不同分布特征的正构烷烃发生叠置而出现双峰态分布现象。因此,这些古老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可能是指示来源低等生物如藻类的有机质经历强烈热演化作用的潜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成熟海相烃源岩
固体沥青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
态
分布
黔北坳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
8
3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3 位作者
朱翠山
詹兆文
蒋兴超
申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848,共11页
借助于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和黔南坳陷虎47井原油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和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层位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趋同现象,因而失去...
借助于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和黔南坳陷虎47井原油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和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层位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趋同现象,因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实用性。虎47井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和孕甾烷系列丰富,但C27-35藿烷系列和C27-29甾烷系列的丰度极低,显示生油窗晚期的产物特征。绝大多数烃源岩中nC16-28正构烷烃系列呈现以nC20或nC21为低谷的前、后2个峰群的分布模式,但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则十分接近,它们的δ13C值介于-28‰^-31‰之间,呈负偏态变化,即随碳数增加其δ13 C值变小,且这一特征不受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的影响,表明高演化烃源岩中特殊的正构烷烃系列分布模式是客观地球化学现象。虎47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也呈负偏态变化,但其δ13C值较高演化烃源岩中的轻约3‰,这可能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有关。因此,在利用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开展油源对比时,所用样品的成熟度应该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
态
分布
单体烃碳同位素
烃源岩
原油
黔北坳陷
黔南坳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条裂谷的幔柱构造与成矿
被引量:
9
1
作者
真允庆
机构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
出处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基金
原国家计委"八五"全国铜矿攻关项目的部分成果
文摘
中条山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三低一高"(低波速、低密度、低黏度及高地热异常)特点,变质核杂岩中赋存有科马堤岩并具"双层"结构,火成岩呈"双峰"状态,变质期的古地温为522~608℃,压力0.3~0.73GPa,地热梯度23℃/km,表明中条山地区为新太古代—元古宙的大陆裂谷-地幔热柱构造。其成矿作用存在着"四代同堂"的成矿模式,成矿期与岩浆侵入期的时差甚小;成矿空间上,大多数矿床沿着裂谷内两组断裂呈X型"对称式"展布,有益元素矿物组合及成矿温度自中心向周围呈有规律降低趋势。由于在新太古代以前,富铜的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促使中条裂谷的地壳加厚,形成丰富的成矿物质场,因为地幔热柱脉动式隆升,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壳的铜质,故成为区域内独特的铜矿集中区。
关键词
科马堤岩
大型火成岩省
双峰
态
地幔热柱
成矿物质场
中条裂谷
Keywords
komatiite
large igneous rock province
bimodal pattern
mantle plume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field
Zhongtiao rift
分类号
P548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4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北坳陷过成熟烃源岩和固体沥青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
被引量:
9
2
作者
包建平
斯春松
蒋兴超
张润和
朱翠山
黄羚
马立桥
王鹏万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1-190,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专项(2012B-0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272169)~~
文摘
对黔北坳陷几个露头和钻井地质剖面上前寒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和金沙岩孔古油藏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已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的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普遍存在双峰态分布现象,且构成每个峰群中的正构烷烃均无碳数优势,这一现象在其他地区的相应层位地质样品和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得到了印证,并提出了利用FCPR和LCPR两个参数来表征前、后两峰群的相互关系。当两个参数均大于1.0时,指示正构烷烃系列具双峰态分布。鉴于研究区烃源岩的时代古老,当时沉积有机质的来源为富氢的菌藻类,富含长链脂族结构则是这些有机质形成高碳数正构烷烃的重要原因。此外,所研究地质样品中有机质附存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使它们发生差异成熟作用,结果可能导致不同分布特征的正构烷烃发生叠置而出现双峰态分布现象。因此,这些古老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可能是指示来源低等生物如藻类的有机质经历强烈热演化作用的潜在标志。
关键词
过成熟海相烃源岩
固体沥青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
态
分布
黔北坳陷
Keywords
post-mature source rocks
solid bitumen
normal alkanes
bimodal distribution
nor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
8
3
作者
包建平
倪春华
朱翠山
詹兆文
蒋兴超
申旭
机构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8-84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2119,41272169)资助
文摘
借助于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和黔南坳陷虎47井原油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和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层位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趋同现象,因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实用性。虎47井原油中三环萜烷系列和孕甾烷系列丰富,但C27-35藿烷系列和C27-29甾烷系列的丰度极低,显示生油窗晚期的产物特征。绝大多数烃源岩中nC16-28正构烷烃系列呈现以nC20或nC21为低谷的前、后2个峰群的分布模式,但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则十分接近,它们的δ13C值介于-28‰^-31‰之间,呈负偏态变化,即随碳数增加其δ13 C值变小,且这一特征不受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的影响,表明高演化烃源岩中特殊的正构烷烃系列分布模式是客观地球化学现象。虎47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也呈负偏态变化,但其δ13C值较高演化烃源岩中的轻约3‰,这可能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有关。因此,在利用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开展油源对比时,所用样品的成熟度应该匹配。
关键词
正构烷烃系列
双峰
态
分布
单体烃碳同位素
烃源岩
原油
黔北坳陷
黔南坳陷
Keywords
normal alkanes
bimodal distribution
compound specific carbon isotope
source rock
crude oil
Nor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Southern Guizhou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2.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条裂谷的幔柱构造与成矿
真允庆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2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黔北坳陷过成熟烃源岩和固体沥青中正构烷烃系列的双峰态分布
包建平
斯春松
蒋兴超
张润和
朱翠山
黄羚
马立桥
王鹏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
包建平
倪春华
朱翠山
詹兆文
蒋兴超
申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