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辉光等离子多元共渗源极成分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艳梅 李忠厚 徐重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2,共5页
以工业纯铁表面形成Fe-11W-7Mo-23Co型合金为例,阐述了双层辉光离子多元共渗的源极成分设计思路。通过对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探讨了合金元素溅射产额的不同对源极溅射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离子多元共渗时,源极... 以工业纯铁表面形成Fe-11W-7Mo-23Co型合金为例,阐述了双层辉光离子多元共渗的源极成分设计思路。通过对工业纯铁表面进行W、Mo、Co多元共渗,探讨了合金元素溅射产额的不同对源极溅射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辉光离子多元共渗时,源极成分设计可以忽略合金元素溅射产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W、Mo、Co多元共 源极成分设计
原文传递
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制备TiN渗层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成磊 高原 卜根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上制备了TiN渗层;对渗层的组织、硬度、成分和相结构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渗层是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的梯度结构;渗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Q235钢表面上制备了TiN渗层;对渗层的组织、硬度、成分和相结构及其耐NaOH溶液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渗层是由TiN颗粒均匀分布的扩散层及表面TiN沉积层组成的梯度结构;渗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组织,颗粒致密均匀,表面为金黄色,渗层厚度可达16μm,与基体实现了冶金结合;渗层表面钛和氮原子比为1∶1,表面显微硬度达到了3 120 HV;渗层中TiN(111)衍射峰强度最大,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渗层在4%的Na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比Q235钢的提高了26.8倍,与1Cr18Ni9Ti不锈钢的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TiN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钛合金双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晓宇 詹肇麟 +1 位作者 王虎 马淼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13,共4页
综述了基于钛合金的双层辉光等离子单元渗技术、多元渗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实例,目前主要包括等离子渗铬、渗铝、渗钼、渗镍等。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钛合金 硬度 耐腐蚀性
下载PDF
碳钢表面高铬耐磨合金层的制备及其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原 徐晋勇 +2 位作者 高清 成均 徐重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28,共4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先在Q235钢和45钢表面渗入元素铬,形成高铬合金层;然后进行等离子渗碳,得到高铬耐磨合金层;对渗铬、渗碳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层铬含量达到40%以上,且呈梯度分布;渗层所形成的含铬碳化...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先在Q235钢和45钢表面渗入元素铬,形成高铬合金层;然后进行等离子渗碳,得到高铬耐磨合金层;对渗铬、渗碳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层铬含量达到40%以上,且呈梯度分布;渗层所形成的含铬碳化物弥散、细小和均匀,表面含碳量达2.8%以上,没有共晶莱氏体组织;经淬火及回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1 800 HV以上;与淬火GCr15钢相比,其耐磨性能提高7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等离子 莱氏体 碳化物
下载PDF
双层辉光等离子技术提高TC4合金阻燃性能
5
作者 杨雪梅 吴中庆 梁文萍 《能源与节能》 2011年第6期63-66,共4页
叙述了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C4合金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结果指出,Ti-Cr阻燃合金层中Cr元素呈梯度分布,在距离表面70μm的深度范围内,Cr含量均超过20%。阻燃合金层的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点... 叙述了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C4合金表面渗入Cr元素,形成Ti-Cr阻燃合金层。结果指出,Ti-Cr阻燃合金层中Cr元素呈梯度分布,在距离表面70μm的深度范围内,Cr含量均超过20%。阻燃合金层的显微组织为基体组织加少量弥散分布的点状Cr2Ti金属间化合物,大部分Cr元素固溶于β相中,阻燃合金层与基体结合良好,TC4渗Cr后的比磨损率降低到基体的20%,激光点燃温度相对基体的提高大于500℃,阻燃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钛合金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Cr
下载PDF
Ti6Al4V表面等离子Mo-N共渗耐磨性能研究
6
作者 吴中庆 杨雪梅 梁文萍 《能源与节能》 2013年第6期106-109,128,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Ti6Al4V表面形成Mo-N共渗层,从而提高其耐磨性。结果表明,共渗层的表面均匀致密,基体结合力可达42 N,磨损失重比仅为基体的14%。在摩擦副为Si3N4的条件下,Mo-N共渗后的比磨损率下降了195倍。
关键词 钛合金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Mo—N共 摩擦磨损
下载PDF
γ-TiAl合金表面辉光等离子渗Cr-W层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郭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58-2560,共3页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DGPSAT)在γ-Ti Al合金表面进行等离子渗Cr-W处理,采用扫描电镜、硬度分析、X-射线及磨损试验,研究了Cr-W共渗合金层对γ-Ti Al合金组织结构、成分、硬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γ-Ti Al与...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DGPSAT)在γ-Ti Al合金表面进行等离子渗Cr-W处理,采用扫描电镜、硬度分析、X-射线及磨损试验,研究了Cr-W共渗合金层对γ-Ti Al合金组织结构、成分、硬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γ-Ti Al与共渗合金层表面结构均匀,结合处连接紧密,无孔洞、裂纹等缺陷;共渗合金层硬度比基体高近2倍,且至少可承受65 N垂直载荷;在室温和500℃下含有Cr-W共渗合金层的γ-Ti Al合金的摩擦系数、磨损率和磨损失重均小于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γ-Ti Al金属间化合物 Cr-W合金层 微观结构 磨损性能
下载PDF
γ-TiAl合金表面Cr-W共渗合金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魏祥飞 张平则 +3 位作者 魏东博 陈小虎 王琼 王若男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06-1410,共5页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Cr-W合金层.硬度实验表明,γ-TiAl合金Cr-W共渗后,合金层的表面显微硬度大幅提高,其中扩散层的显微硬度为648.8 HV_(0.1),比基体提高了2倍多.划痕实验表明,Cr-W共渗合金层至少能...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在γ-TiAl合金表面制备Cr-W合金层.硬度实验表明,γ-TiAl合金Cr-W共渗后,合金层的表面显微硬度大幅提高,其中扩散层的显微硬度为648.8 HV_(0.1),比基体提高了2倍多.划痕实验表明,Cr-W共渗合金层至少能够承受70 N的垂直载荷,渗层与基体结合良好.室温条件下的摩擦磨损实验表明,Cr-W合金层摩擦系数平均为0.43,低于基体的0.70,磨痕较窄,且深度小,磨损失重和比磨损率相对于基体下降幅度较大;500℃摩擦磨损实验表明,Cr-W合金层摩擦系数为0.50,低于基体的0.75,且磨损量和比磨损率相对于基体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TIAL合金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技术 Cr-W合金层 摩擦磨损性能
原文传递
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中的热电偶测温 被引量:5
9
作者 池成忠 高原 徐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57-458,464,共3页
分析比较了几种应用在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中的测温手段存在的问题 ,采用阴极屏蔽技术 ,研制出一套适合双层辉光等离子体渗金属工件热电偶测温的实验装置 ,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 ,该装置工作稳定 ,安全可靠 。
关键词 双层辉光等离子金属 热电偶 辉光放电 温度测量 工作原理 结构 实验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