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双层光谱探测器CT在鉴别可切除胰腺导管腺癌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方面的价值
1
作者 刘伟 解添淞 +2 位作者 陈雷 张泽华 周正荣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ass-forming chronic pancreatitis,MFCP)的准确鉴别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双层光谱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成像(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omputedt... 背景与目的: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mass-forming chronic pancreatitis,MFCP)的准确鉴别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双层光谱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成像(dual-layer spectral detector computedtomography,DLCT)在胰腺方面的应用已有一定的探索。本研究旨在探究DLCT在鉴别可切除PDAC与MFCP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1日—2023年5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3例可切除PDAC和19例MFCP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术前行DLCT增强扫描,扫描期相包括动脉期(arterial phase,AP)、实质期(parenchymal phase,PP)和静脉期(venous phase,VP)。计算DLCT定量指标,包括衰变强化分数(attenuation enhancement fraction,AEF)、病灶胰腺实质比(lesion to parenchyma ratio,LPR)、碘强化分数(iodine enhancement fraction,IE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二元逻辑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效能评价。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PDAC与MFCP之间,AEF_AP/PP、LPR_(40)_VP、IEF_PP/V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及双管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R_(40)_VP与IEF_PP/VP构成的融合模型具有最佳的鉴别效能,优于CA19-9、双管征及AEF_AP/PP(P<0.05),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1,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73%,准确度为79%。结论:DLCT在鉴别可切除PDAC与MFCP方面具有一定潜能,光谱定量参数可以弥补CA19-9、常规CT在鉴别可切除PDAC与MFCP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双层光谱探测器计算机体层成像 常规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