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临床分析
1
作者 路威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究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行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中5例患者改用传统三孔手术法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112.4±86.3)min,平均出... 目的:探究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性疾病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行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中5例患者改用传统三孔手术法进行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112.4±86.3)min,平均出血量为(180.3±72.9)ml,胸腔引流管的放置平均时间为(6.4±4.9)d,患者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9.4±5.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对肺良性患者进行的双孔法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有效,并且有一定安全性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良性疾病 微创手
下载PDF
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洪波 李振龙 +3 位作者 吕瑛 张益绰 裘翔铭 黄婷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单孔组)。对比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双孔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双孔组;淋巴清扫个数、术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EGFR、TGF-α、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孔组EGFR、TGF-α高于单孔组,IGA、IGM低于单孔组(P<0.05)。结论2种方案对于淋巴清扫数量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单孔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降低炎性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160例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衷平 卢积榕 +4 位作者 李永旺 王东华 郑石勇 杨建评 潘小杰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5-1618,共4页
目的探讨160例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 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的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 行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目的探讨160例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行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 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的16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 行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以及手术相关指标,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结果对照组术后24、72 h的疼痛评分为(6.38±0.37)、(4.56±0.24)分, 研究组术后24、72 h时的疼痛评分为(5.91±0.32)、(2.93±0.12)分, 术后24、72 h时的疼痛评分, 研究组均更低于对照组(t=12.153、38.420, P<0.05);对照组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70±1.04) d、(12.57±1.87)组, 研究组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48±1.13) d、(12.77±1.75)组, 两组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2、0.988, P>0.05), 但研究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2.97±1.31) d、(98.65±9.32) ml、(144.93±12.56) min]均少于对照组[(7.99±1.74) d、(127.12±12.30) ml、(183.85±17.13) min, t=29.154、23.336、23.177, 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切口感染合计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3.8%, χ2=9.608, P<0.05)。结论双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 相较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 患者术后疼痛感更低, 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更短, 并发症发生率更小, 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疼痛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预后及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张长喜 李刚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4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预后及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包括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患者行... 目的研究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预后及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包括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患者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使用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结果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上,B组患者相比于A组均缩短;在术中出血量上,B组患者相比于A组均降低;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相比于术前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均P <0.05)。结论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提高NSCLC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可降低患者机体血清CA21-1、TGF-α、EGFR水平,抑制癌细胞增殖,控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双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预后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